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49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docx

自然常识三年级第二学期

探究要求:

1.指导学生长期观察与记录,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

2.用简单实验验证事物性质。

 

第一单元常见的力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的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简单实验初步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的性质,知道这些常见的力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初步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了解实验的一般环节,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本单元共有四课,设计思路是:

先认识弹力大小与物体形变程度的关系;再认识重力,探究使承重物体发生形变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搭建支架,体验三角形结构的稳固性;最后认识摩擦力,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原因,寻找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通过探究常见的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体会常见的力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弹力、重力、摩擦力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力,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初步知道物体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变化程度有关,学习使用简易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初步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初步知道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接触面大小有关。

4.初步知道物体的稳固程度与物体的结构有关。

5.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初步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主要方法。

6.初步尝试通过简单实验探究常见的力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7.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周围事物和科学现象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科学的欲望。

三、单元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活动是请学生分辨在一些常见生活现象中是什么力在起作用,从而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什么是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其他一些常见的力,考察学生的观察力。

教师可以综合几方面的情况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1.弹力与形变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弹簧入手,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弹力。

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工作的,因此本课还在学生初步了解弹簧形状改变的程度与它生产弹力大小的关系后,帮助学生初步初步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当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2.初步了解简单实验的一般环节,能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的弹力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程度的关系。

3.初步知道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4.初步了解测力计的基本工作原理,能用简易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5.初步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6.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周围事物和科学现象主动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科学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程度的关系。

2.难点:

设计比较实验和控制实验中的相关条件。

四、活动设计:

活动一:

认识弹力

活动器材:

螺旋弹簧、小球。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什么是弹力。

2.初步感受弹力。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活动:

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部,用手捏住小球两侧向下挤压弹簧,然后放手,观察发生的现象。

2.讨论:

是什么力量让小球向上弹起?

3.小结:

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通过小球弹起这一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激发学生认识弹力的兴趣。

活动二:

弹力与形变

活动器材:

螺旋弹簧、实验小车、尺。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简单实验的一般环节。

2.初步培养设计和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

3.通过简单实验,发现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讨论:

弹簧形状改变的程度和它产生弹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

2.设计:

在教师引导下,设计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大小的实验方案。

3.讨论:

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实验:

以不同大小的力挤压弹簧,使弹簧的压缩程度不同,测量松开弹簧后小车的行驶距离。

5.记录:

把实验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1页上。

6.交流:

实验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7.小结:

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弹簧形状改变的程度有关。

弹簧压缩得越短,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

 

*这是一组比较实验,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

可以通过小车实验来探究吗?

弹簧的弹力大小可以通过什么表现出来?

实验中哪些条件要改变,哪些条件不需要改变?

*对有创意的实验方案,教师应加以鼓励,引导他们完善自己的方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其付诸实施。

*实验中,可以选择车尾的位置作为每次小车的起始位置,这样小车运动结束后仍须以车尾位置作为终止位置。

选择车头位置,处理方法与此相同。

可以提醒学生思考怎样选择测量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才科学。

活动三:

力的测量

活动器材:

测力计、钩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测力计的基本工作原理。

2.用简易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

测力计的结构。

2.讨论:

测力计为什么可以测出力的大小?

3.操作:

自己尝试用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讨论:

大家测出的结果一样吗?

每个人的测量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5.阅读:

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操作:

正确使用测力计,再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7.记录:

完成活动作业第1页第二部分。

 

*让学生先自己尝试一下,感受到使用方法不同,测力计测出的力的大小也不同。

活动四:

弹力的应用

活动器材:

配套投影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弹力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力。

2.感受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

教材上的四种物品,哪里应用了弹力?

2.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

3.小结:

弹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

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有机联系。

五、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中活动二是教学的重点。

活动应注意开放性,分组活动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不必强求大家一样。

观察、比较的方法也可以有所创新。

作业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据实填写,并鼓励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述自己的实验结论。

本单元多次涉及力的大小的测量,因此能否正确使用测力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在本课初次使用测力计,因此活动三作为对测量方法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二和活动三如果充分展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将活动一、活动二和活动四放在一个课时内教学,将活动三结合一些力的测量单独教学,增加课时后能保证每个活动都充分展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力与承重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重力,知道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初步知道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以及两者之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从而理解生活中一些与承重有关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知道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

2.发现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以及它们之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探究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以及两者之间接触面积的关系。

2.难点:

对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科学结论。

四、活动设计:

活动一:

认识重力

活动器材:

小球、纸飞机、毽子、羽毛球、帽子、缎带等各种耐摔的小物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2.初步知道什么是重力。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活动:

将小球、毽子、纸飞机、羽毛球、缎带、帽子等小物件抛向空中,观察发生现象。

2.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小结: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正是有了重力,物体才难以离开地球表面。

4.阅读:

教材第3页关于“小苹果和大发现”的资料。

 

*学生以往通过各种渠道可能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但是他们一般不会把生活中物体掉落的现象和重力的概念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像力,为本课的教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活动二:

重力与承重

活动器材:

沙盘、砖块、尺。

活动目标:

1.通过在沙盘中放置砖块的实验,探究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以及两者接触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2.发现施重物体越重,承重物体的形变越大;两者的接触面积越小,承重物体的形变越大。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思考:

把砖块放在沙盘中,沙面的形状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2.预测:

将不同数量的砖块按教材所示放置在沙盘里,砖块的陷入情况会如何?

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一张表格中。

3.实验:

将不同数量的砖块按教材所示放置在沙盘里,观察沙面的变化情况,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一张表格中。

4.讨论:

砖块为什么会陷入沙中?

为什么不同数量的砖块陷入沙中的程度不一样?

5.小结:

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生压力。

接触面积相同时,物体越重,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大;物体越轻,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小。

6.预测:

将同一块砖的不同侧面放置在沙盘中,砖块的陷入情况会如何?

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二张表格中。

7.实验:

同一块砖的不同侧面放置在沙盘中,观察沙面的变化,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作业第2页第二张表格中。

8.讨论:

为什么同一块砖的陷入程度不同?

9.小结:

当物体的重量相同时,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大,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小,地面的形状变化越大。

10.总结:

承重物体的形状变化大小与施重物体的重量和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施重物体越重,两者的接触面积越小,承重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

*这个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两组比较实验组成。

实验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把砖块放入沙盘中时必须轻轻放下。

 

*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实验结果和结论,不必过于强调用语的统一,这样学生易得出结论。

*物体的重和轻即指物体的重量,重量是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由于本活动只涉及重力的大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用“重量”一词代替重力。

活动三:

生活中的承重现象

活动器材:

双肩背包、坦克照片。

活动目标:

尝试应用关于承重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

坦克照片和双肩背包的背带。

2.讨论:

坦克的轮子外面为什么缠绕着履带?

双肩背包的背带为什么设计得比较宽?

3.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类似的方法?

*激发学生将关于承重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

五、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围绕重力和承重展开,其中活动二是重点,通过一系列比较实验让学生初步知道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施重物体的重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两组比较实验分别探究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组比较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接触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施重物体的重量与承重物体形状变化的关系;第二组比较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施重物体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承重物体的形变程度与两者接触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3.脚手架的学问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初步知道物体的稳固程度与物体的结构有关,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主动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物体的稳固程度与物体的结构有关。

2.知道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固。

3.体会到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对周围事物主动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探究物体承受压力后形状的变化程度与物体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活动一:

结构与形变

活动器材:

带弯管的塑料吸管、大头针。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将吸管搭接不同的形状,发现三角形的结构不易变形。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

脚手架的投影片。

2.讨论:

为什么脚手架能够承受很大的力量却不倒塌?

3.实验:

将吸管搭接成不同的形状,挤压它们,测试哪些容易变形,哪些不容易变形,将结果记录在活动作业第3页的表格中。

4.讨论:

不易变形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把结论记录在活动作业第3页上。

5.小结:

当物体的形状中出现三角形的结构时会比较稳固,不易变形。

 

*用吸管搭接不同的形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像力的空间,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器材要求,鼓励学生多设计一些形状。

对学生的作品应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事先搭接一些难度较大的形状,辅助学生实验,开阔学生思路。

活动二:

搭支架

活动器材:

木条、橡筋。

活动目标:

1.在对物体的形状与稳定性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比较稳固的木支架。

2.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讨论:

如果用木条和橡筋搭建支架,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2.设计: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支架的结构,把结构图画在活动作业第3页上。

3.交流:

展示结构图,并说出设计的理由。

4.讲解:

比赛要求。

(1)规定时间:

20分钟。

(2)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稳固的支架。

(3)以支架能承受书本册数的多少评判支架的稳固程度。

5.制作:

搭支架。

6.交流:

作品展示,并以支架能承受的书本册数对支架的稳固程度进行测试,评出“最稳固支架”。

7.交流:

请“最稳固支架”的制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8.讨论:

找找“最稳固支架”在结构上的特点。

9.小结:

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固的,它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容易改变。

所以,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结构经常出现在各种物体上。

 

*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制作活动更具挑战性,教师可以把制作活动设计成比赛的形式,明确比赛要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稳固的支架。

比赛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参与。

以支架能承受的书本册数来评判支架的稳固程度。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活动三:

三角形结构

活动器材:

配套投影片。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具有三角形结构的物体。

2.体会到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观察:

桥梁、晾衣架、树木支架、蜘蛛网、照相机架等物体的投影片。

2.思考:

这些物体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讨论:

结合投影片,讨论在我们的身边哪里能找到三角形。

4.考察:

进一步寻找身边的三角形。

*与本课的开头回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揭开脚手架的秘密。

五、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创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物体的稳固程度和物体的结构有关。

创作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平面的形状设计开始,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有所体验,然后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立体支架的设计和制作上,通过“搭支架”比赛进一步体验三角形结构的稳固性。

寻找身边的“三角形”,可以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一和活动二如果充分展开的话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将活动一、活动二拆分成两课时来上,保证每个活动都充分展开,让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4.生活中的摩擦力

一、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四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初步认识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初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3.初步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初步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实验,初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初步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摩擦力

活动目标:

1.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2.初步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活动:

用手单向摩擦粗糙的桌面和双手相互摩擦,说一说手的什么感觉。

2.小结: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移动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的存在,从而引出下面的活动。

活动二:

摩擦力与接触面

教学器材:

玻璃板、表面粗糙的木板、毛巾、测力计、木块。

活动目标:

初步知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同,摩擦力的大小不同。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思考:

接触面不一样,摩擦力一样吗?

2.实验:

用测力计分别在光滑的玻璃板、粗糙的木板和毛巾三个平面上缓慢匀速地拉动木块前行,在活动作业第4页上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3.交流:

实验现象。

4.小结: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本活动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把多个环节控制好,才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比如:

三次实验过程中测力计拉动的角度、拉动的速度、测力计的读数时间等,都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教师应提醒学生控制这些环节。

*如果学生有其他好的实验方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则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

活动三:

改变摩擦力

教学器材:

洗洁精、机油、滑石粉、镁粉、水、松香、蜡烛、测力计、木块。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改变摩擦力的常见方法。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讨论:

怎样才能改变摩擦力?

2.实验:

在木板上分别涂上教材呈现的不同材料,如滑石粉、洗洁精、松香等,然后在这些材料上拖动木块前行,观察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怎样变化。

3.记录:

把材料名按照要求填写在活动作业第4页上。

4.小结:

有些材料能使接触面变光滑,从而减小摩擦力;有些材料能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摩擦力。

*可以由每个小组试验1—2种材料,全班共同交流。

*本实验的注意事项类似活动二。

 

*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材料是:

镁粉、松香,可以减小摩擦力的材料是:

滑石粉、水、洗洁精、机油、蜡。

活动四:

生活中的摩擦力

教学器材:

配套投影片。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人们在生活中对摩擦力的应用。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讨论:

教材上的四幅图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摩擦力的?

2.讨论:

图中的方法是为了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

3.调查:

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摩擦力在有些情况下对人有利,在有些情况下对人有害。

五、其他教学建议:

本课的四个活动围绕生活中的摩擦力展开,其中活动二和活动三是教学的重点。

用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测力计和接触面应尽量平行,拉动的速度慢一些较容易控制。

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学生讨论怎样拉动木块才能使每次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第二单元物质的溶解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教学内容在《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所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

知道水的特殊性质(如溶解性),了解物质的变化有些是可逆的。

同时,本单元对应的探究要求是用简单的实验探究事物的性质。

因此,本单元教学设计了三个主题:

溶解、溶解的多少与快慢和食盐的提取,分三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

2.初步学会判断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3.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快慢不同。

4.初步了解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快慢会发生变化。

5.关注生活中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例,感受溶解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6.初步认识有些变化是可逆的。

7.进一步提高设想、实验、观察、比较等探究能力。

三、单元评价建议:

单元学习评价单考查学生对于溶解现象的理解和溶解知识在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可以分散在各个课时中完成,也可以在单元末集中完成。

单元学习评价单亦可作为下一单元新课之前的复习回顾。

一、评价形式

1.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2.可以从学生完成活动作业的情况、课堂表现、实验技能、设想和设计能力、盐花制作情况、教师设计的单元项目等方面进行测评。

二、评价项目设计角度

1.知识与技能方面:

初步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方面:

进一步体验设想、观察、比较、实验等探究过程及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生活中物质溶解的实例,感悟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溶解

一、设计思路: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使学生对溶解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观察、记录物质与水混合后的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溶解现象;通过把不同的物质与水混合,初步学会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并认识一些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溶解实例,培养学生挖掘生活中相关溶解现象的兴趣和能力,并体会溶解现象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溶解现象。

2.初步学会判断哪些物质能溶解。

3.了解一些生活中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例。

4.增强探究生活中溶解现象的兴趣,体会溶解现象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难点:

初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四、教学设计:

活动一:

溶解现象

活动器材:

清水、食盐、蔗糖、沙、搅棒。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食盐、蔗糖和沙与水混合后的状态,初步了解溶解现象。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实验:

在三杯水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食盐、蔗糖、沙,充分搅拌,观察静置后的现象。

2.记录:

把搅拌后和静置后的现象画在活动作业第8页上。

3.讨论:

三种现象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小结:

食盐、蔗糖与水充分混合后,液体澄清而透明,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沙与水充分混合后,液体混浊,说明沙不能溶解于水。

*注意学生在水中加入食盐、蔗糖、沙的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导致食盐溶液饱和,干扰观察效果。

*可以提醒学生在每一次使用搅棒之前,先在清水中冲洗一下,以防干扰实验现象。

食盐、蔗糖与水搅拌后,好像消失了一样,静置片刻后,没有下沉、分层现象;沙与水搅拌后,液体里悬浮着很多沙粒,静置片刻后,沙粒下沉。

*建议设置两个大广口瓶,贴好标签,分别回收食盐水和蔗糖水,在后面两课的活动中加以利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活动二:

哪些物质能溶解

活动器材:

面粉、高锰酸钾、藕粉、食用油、酒精、麦片、味精、黏土、清水、小烧杯若干、搅棒、小匙、吸水纸。

活动目标:

通过把不同的物质与水混合并观察现象,初步学会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思考:

哪些物质像食盐一样能溶解在水中?

2.讨论:

判断物质是否溶解的方法。

3.实验:

把面粉、食用油等各种固体和液体物质与水混合,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作业第9页上。

*教师可以提供教材上显示的物质,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