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631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教师用安乡一中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考前答题指导(表达技巧)

类别

类别

作用

举例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007年全国卷2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4分)

答:

“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

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2011年广东卷)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2分)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

2012年天津卷18.你如何理解“心里仿佛陆续注入一缕一缕的光亮”这句话?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示例:

比喻句,“他”的讲述使“她”对农村的了解由模糊到清晰,带给“她”温暖。

“陆续”“一缕一缕”说明这种了解是一点点逐渐加深的。

2009年全国卷2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案】

(1)拟人,比喻。

(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态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2010年天津卷18.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

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分)

答案:

答案生命短暂生命力顽强拟人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分析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C级。

这个段落的主体在中间部分,抓住这部分中议论性的句子,并确定关键词,就可以组织答案。

回答第二问时,最好答出修辞效果。

2011年重庆卷14.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

(4分)

答案: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解析:

理解句子的含义重点是可理解句子中难懂词的含义。

本题中“大方”“合身份”和“贱”用了拟人手法,意思分别是“适度”“得体”“降低价值”,注意正反表述。

2011年江西卷一、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4分)

答案:

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012年重庆卷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

【答案】运用比拟写出山水的变化。

(1分)“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1分)暗含着晓云弥散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雨之后水面的宽阔(1分),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

(未答出“暗含义”扣1分) 

2012年湖北卷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2012年浙江卷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解析:

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

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

答案示例:

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2012年湖南卷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5分)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

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解析】情感概括并不困难,突出了由喜至悲的过程,情感表达的特点要注意排比手法的“指——析——点”。

作者在叙述中糅入议论与抒情,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地显示了鲁迅对韦素园的爱重与怀念。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C。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强调了……突出了……

2007年全国卷217.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

(8分)

答:

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

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2012年四川卷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5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

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

答案示例: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朽去过程中我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2010年全国卷2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

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2011年福建卷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

答题要点:

①对比:

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

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2012年天津卷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2)修辞:

对偶、借代炼字:

“逢”“忙”色彩:

“碧”“黄”情感:

喜爱之情

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2011年北京卷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

(5分)

【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对比中反衬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出文章特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交融互渗的关系,引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题目解析】关键文段作用题,大体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三个方面来考虑。

以开头作用为例:

渲染印象为内容层面;对比反衬、引起下文为结构作用;起笔大气、书卷气为表达作用。

结尾作用就更简单些,在表达上不必加以考虑,强调内容和结构(以内容为主)即可。

这样看来,5分的分值分配也就一目了然了。

2010年新课标卷11(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6分)

【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表达含蓄,语意丰富。

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011年四川卷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考点:

鉴赏作品表达技巧

答案:

①赋予草木以人的情态,既形象生动,又与前文以草木的“沉睡”、后文草木的“惶惑”相呼应。

(2分)②用排比手法描绘玉簪棒的“吃惊”、紫薇的“怀疑”、马缨花的“才有反应”,营造出清冷、紧张的氛围,为下文写爸爸的逝去伏笔。

(2分)③草木“寥寥几朵”“已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一语双关,暗示着爸爸生命的时日已不多。

(2分)

解析:

比拟、排比、双关的表达技巧,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

2011年山东卷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1)标题一语双关

(2)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3)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4)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2011年大纲卷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太阳有倦容明显是拟人,表面上写天色渐晚,实际上写太阳都疲倦了,人的工作更加辛苦,也反衬了黑妮等志愿者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2011年广东卷)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2分)

夸张手法。

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

2012年江西卷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答案:

共同点:

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2分)不同点:

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2分)

反语

说反话,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

表达一种讽刺,愤怒或调侃之情。

(反讽):

有2种作用: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

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记叙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012年山东卷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好处?

(4分)

【答案】

(1)思路:

顺叙。

(2)好处:

内容:

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

结构:

④点题。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行文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内容、形象,深化主题,突出中心,使行文曲折有致。

2009年全国卷2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1)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

(2)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析】文中插入事后回忆,强调了一开始除了剪影和池水,没有其他的印象,这是事后回忆的基本内容,写这些,主要为后文对岳桦印象深刻作铺垫,作对比。

【思路分析】考查行文思路结构,要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

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回答作用类题目,一要注意本身的内容作用,二要注意与上下文的作用,三要注意对思想主题的作用。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

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指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如2004年天津卷选文《春从心出》第20题:

“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作者的思考”;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平叙:

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抒情

1.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

2.在开头起定文章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写景抒情

2012年江苏卷(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3)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即物抒情

寓情于事

附情于理

描写

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

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白描

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2012年浙江卷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3分)

解析:

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

答案示例:

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正面描写

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

景物烘托法

衬托人物的某种心理(情),衬托人物的某种感情,衬托人物的某种性格,衬托人物的某种品质。

通过对与描写对象有关的时令、气候、地点、花鸟草虫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

他人反应法

人物的言行,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内,反应在心中,要了解一个人,不妨去听听他人的反映。

如《顽皮的弟弟》一文,小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从正面写小弟弟的可爱,而是侧面写妈妈摸了摸弟弟的头说“你这个小顽皮”,以及姥姥“流出了高兴的眼泪”等等,用动作、语言、表情从侧面塑造了一位顽皮可爱的小男孩形象。

别人介绍法

(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介绍或评论)

有些作品,主要人物并不出场,而文章又无处不在写他,这时便只有利用别人的介绍来表现了。

如本《同学王洁》一文的主人公王洁并没有出场,人物形象的刻画完全是通过受帮助的文焱和老爷爷的介绍来实现的,但王洁这位好少年的形象却能时时浮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评论法

借人写人法

(描写他人的言行举止衬托主人公)

2010年山东卷22.你认为本人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

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6分)

【解答提示】祥子。

写刘四爷是为了引出祥子,侧面详写了祥子的性格。

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虚实结合、远近高低;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景物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渲染(烘托)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心情(心理、品质、性格、感情)

(3)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4)寄托(表达)人物感情

(5)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6)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

(8)预示人物命运

(9)深化作品的主题

2011年广东卷16.阅读文中两处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

(4分)

开头部分:

(1)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海面、海肚天,交待了故事的地点——海边。

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

(2)渲染冷寒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

“硕大无朋的冰块”“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

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

结尾:

深化小说的主题。

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011年浙江卷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分)

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2012年广东卷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①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②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③点明季节时间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

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2012年安徽卷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

解答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示例: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009年全国卷1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请简要叙述。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藉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藉花飘香。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环境

场面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2012年天津卷16.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

(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结构、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答案:

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2011年天津卷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参考答案】

(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肖像描写

2010年山东卷20.第二段开通对刘四爷的肖像描写,在本文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解答提示】通过年龄、身体状况、相貌、个头,写刘四爷的虎相,照应上文对刘四爷性格为人的描写,引出“虎妞”和祥子,为下文刘四爷对待祥子的态度作了铺垫和对比,为后来祥子做女婿作了铺垫。

2012年新课标卷11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方法点拨】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动作描写

2011年安徽卷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解题思路】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一般可从这样几个方面:

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的方法

1、直接描写式。

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理描写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关键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志。

“想”字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前,或出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冒号”等做标示。

2、内心独白式。

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

3、梦境描绘式。

这是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写法。

梦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现,它同样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等。

4、心理分析式。

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说中很常见。

即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对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5、神态显示式。

这种描写法是通过写人物的神情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感情。

6、行动表现式。

即在小说、戏剧、记叙文中恰当的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7、环境衬托式。

在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恰当的环境描写既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同时,还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8、幻觉展现式。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

心理描写的作用

1、深化主题思想

2、展示精神面貌

3、勾勒性格特征

4、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