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601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docx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突发事件应对法》

1、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A、检查与预防 B、监测与预防 C、监测与预报 D、监测与预警

答案:

D

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巨大、重大、较大、一般 B、特大、重大、较大、一般

C、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D、特大、重大、一般重大、较大

答案:

C

3、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 B、时效中止和程序终结 C、时效中断和程序中止 D、时效中止和程序停止

答案:

A

4、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A、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B、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司法所

C、乡级人民政府、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答案:

D

5、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A、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等危险物品

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D、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

答案:

C

6、()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答案:

B

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A、传送 B、报告 C、传输 D、报送

答案:

C

8、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标示,()为最高级别。

A、蓝色、四级 B、绿色、一级 C、蓝色、一级 D、绿色、四级

答案:

C

9、可以预警的()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突发事件

D、自然灾害、灾难事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答案:

A

10、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等措施

A、二级、三级、三级、四级 C、一级、二级 D、三级

答案:

C

11、发布()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A、二级、三级 B、三级、四级 C、一级、二级 D、三级

答案:

C

《艾滋病防治条例》

12、国家()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等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A、鼓励和指导 B、鼓励和监督 C、鼓励和支持 D、指导和监督

答案:

C

13、()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A、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

B、大学、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

C、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

D、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学

答案:

A

14、()应当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支持本单位从业人员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

A、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

B、机关、团体、大专院校、个体经济组织

C、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

D、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答案:

C

15、国家实行艾滋病()制度。

A、义务咨询和强制检测 B、义务咨询和自愿检测 C、自愿咨询和免费检测 D、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

答案:

D

16、对()机关依照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采取的防治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经费保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予以技术指导和配合

A、公安、司法行政机关 B、公安、劳动教养机关 C、公安、戒毒所 D、戒毒所、劳动教养机关

答案:

A

17、采集或者使用()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未经艾滋病检测或者艾滋病检测阳性的,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但是,用于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的除外。

A、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

B、人体组织、器官、血液、骨髓

C、人体组织、器官、细胞、血液

D、人体组织、血液、细胞、骨髓

答案:

A

18、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的信息。

A、亲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B、家属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C、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D、亲属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

答案:

C

《传染病防治法》

19、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艾滋病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 C、鼠疫、霍乱 D、疟疾、霍乱

答案:

C

20、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A、鼠害与蟑螂 B、蟑螂与血吸虫 C、鼠害与蚊、蝇

D、鼠害与血吸虫

答案:

D

21、国家对儿童实行()制度

A、预防接种证 B、免疫接种证 C、接种证 D、预防免疫证

答案:

A

2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

B

23、采供血机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

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A、血液制品 B、生物制品 C、生物产品 D、血液产品

答案:

B

24、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A、所在地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所在地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

C

2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

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甲类、乙类

答案:

D

2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答案:

B

27、()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A、患乙类传染病 B、患甲类传染病、炭疽 C、患鼠疫、疟疾 D、患甲类传染病、艾滋病

答案:

B

2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刑事处罚 D、纪律处分

答案:

B

2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

A、严重警告、降级、撤职、开除

B、降级、撤职、开除

C、严重警告、降级、撤职

D、降职、开除

答案:

B

30、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提请有关人民政府依据职责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A、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B、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D、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31、医务人员未经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原携带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

A、麻风病 B、肺结核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肝炎

答案:

A

32、()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A、甲类、丙类 B、甲类、甲类 C、甲类、乙类 D、乙类、丙类

答案:

C

33、县级以上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紧急措施报告时,应当在()小时内做出决定。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答案:

B

34、患()、伤寒和副伤寒、()、白喉、()、脊髓灰质炎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消毒处理后火化。

A、鼠疫、霍乱、炭疽 B、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炭疽

C、鼠疫、霍乱、艾滋病 D、霍乱、艾滋病、炭疽

答案:

B

35、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边远地区,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或者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消毒后,可选远离居民点()米以外、远离饮用水源()米以外的地方,将尸体在距地面两米以下深埋。

A、500米、100米 B、300米、100米 C、300米、50米

D、500米、50米

答案:

D

36、()委托的部门,可以成立传染病技术鉴定组织

A、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

答案:

A

37、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A、3000元、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B、5000元、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C、5000元、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D、5000元、5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

答案:

C

3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开始施行

A、1991年10月4日 B、1991年12月6日

C、1991年10月6日 D、1991年12月16日

答案:

B

39、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元以上()元以下罚款。

A、100元以上500元以下、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B、100元以上300元以下、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C、100元以上300元以下、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D、100元以上500元以下、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答案:

D

40、人畜共患传染病:

指()、()、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包虫病、血吸虫病。

A、鼠疫、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B、鼠疫、炭疽、艾滋病

C、炭疽、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

D、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

答案:

D

《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41、《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于()公布施行

A、2007年10月16日 B、2008年5月16日

C、2007年10月26日 D、2008年5月26日

答案:

C

42、本办法所称救灾募捐主体是指在()部门登记的具有救灾宗旨的()机构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募基金会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红十字基金会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募基金会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红十字基金会

答案:

A

43、()可以根据灾情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按照部署组织实施。

A、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国务院民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国务院民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答案:

B

44、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结束后()日内,报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答案:

D

45、()部门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社会捐助接收机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组织实施。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

A

46、捐赠人捐赠的食品、药品、()应当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

A、生物制品 B、生活用品 C、生物化学制品 D、生物化学产品

答案:

C

47、()负责对境外通报灾情,表明接受境外救灾捐赠的态度,确定受援区域。

A、国务院 B、国务院外交部 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民政部门

答案:

D

48、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使用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一般每年不少于()。

集中捐赠和募捐活动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内向社会公布信息。

A、一次、15日 B、两次、一个月 C、一次、15日 D、两次、一个月

答案: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49、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和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的预测。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C、市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

A

50、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

答案:

D

51、省、自治区和人口在()以上的城市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还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50万 B、100万 C、200万 D、300万

答案:

B

52、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

A、国务院 B、上级人民政府 C、上一级人民政府

答案:

C

53、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处()的罚款。

A、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答案:

D

5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施行

A、1998年3月11日 B、1998年3月1日

C、1997年3月11日 D、1997年3月1日

答案:

B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55、()部门是处置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地震主管部门

答案:

B

56、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A、300人、6.8级 B、200人、6.8 C、300人、7.0级

D、200人、7.0级

答案:

C

57、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

在灾区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地、州、盟)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市、区、旗)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组织、协调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答案:

C

58、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收到特别重大、重大地震信息后,应在()小时内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

A

59、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地震局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

在地震灾害发生()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小时内,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

A、1小时、12小时 B、4小时、12小时 C、1小时、24小时 D、4小时、24小时

答案:

C

60、()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民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D、民政部门

答案:

D

61、()加强对首脑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A、公安部门 B、军队 C、武警部队 D、安全部门

答案:

C

《安全生产法》

62、《安全生产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A、2002年6月29日 B、2003年6月29日

C、2002年11月1日 D、2003年11月1日

答案;C

63、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

C

64、危险物品的()、()、()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考核不得收费

A、生产、经营、运输 B、生产、经营、运输、储存

C、生产、经营、存储 D、生产、运输、储存

答案:

C

6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签字

A、主要负责人 B、单位领导 C、法定代表人 D、有关人员

答案:

D

6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县级 B、县级以上 C、省级 D、有关地方

67、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免除 B、减轻 C、免除或减轻 D、减免

答案:

C

6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本单位负责人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B、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D、上级主管部门

答案:

C

69、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同时设计、分别施工、分别投入生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分别投入生产

C、分别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答案:

D

70、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予以处理

A、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负责行政审批部门

C、负责行政许可部门 D、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答案:

B

71、()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答案:

A

72、危险物品的生产、()、()单位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A、经营、运输、医院 B、储存、运输、矿山

C、经营、储存、医院 D、经营、储存、矿山

答案:

D

7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并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B、上级主管部门

C、本单位负责人

答案:

C

74、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以上()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以上()以下的罚款

A、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B、一倍以上五倍以下、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C、二倍以上五倍以下、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D、二倍以上五倍以下、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答案:

C

7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的处分

A、降级、撤职 B、降职、开除 C、撤职、开除 D、降职、撤职

答案:

D

76、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

C

77、危险物品,是指()、()、()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放射性物品

C、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剧毒物品

D、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答案:

A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78、地方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特大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