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707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docx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

第三部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题组

一、(2018陕西,17—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 ①贾(gǔ):

做买卖。

②召(shào)忽:

齐人。

与管仲一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吾始困时(   )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3)知时有利不利也(   )

(4)吾尝三战三走(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分财利多自与      吾与汝毕力平险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

C.召忽死之辍耕之垄上

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

 

 

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答:

 

 

 

二、(2016江苏镇江,9—1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13分)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

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

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

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

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

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

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

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

“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

”姚公曰:

“继忠如何?

可得见乎?

”贞木曰:

“可。

”姚公乃使人迎之。

继忠曰:

“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⑨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

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

”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⑩言曰:

“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

”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

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 有删减)

  [注] ①姚善:

人名,明建文时忠臣。

②王宾:

人名,字仲光。

③踞坐:

蹲坐。

④洎(jì):

到。

⑤款:

诚恳。

⑥俞贞木:

人名。

⑦贶(kuànɡ):

赐,赏赐。

⑧钱继忠:

人名。

⑨分:

区别。

⑩抗:

同“亢”,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必躬诣之(   )

②明日诣学(   )

③姚公乃使人迎之(   )

④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①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

(3分)

译文:

 

②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2分)

译文:

 

3.简要概括选文写了姚善哪几件事。

(3分)

答:

 

 

4.选文主要表现了姚善     的特点。

(1分) 

 

模拟题组

一、(2018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王育,字伯春,京兆人也。

少孤贫,为人佣牧羊,每过小学,必歔欷流涕。

时有暇,即折蒲学书,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

同郡许子章,敏达之士也,闻而嘉之,代育偿羊,给其衣食,使与子同学,遂博通经史。

身长八尺余,须长三尺,容貌绝异,音声动人。

子章以兄之子妻之,为立别宅,分之资业,育受之无愧色。

然行己任性,颇不偶俗。

妻丧,吊之者不过四五人,然皆乡闾名士。

太守杜宣命为主薄。

俄而宣左迁万年令,杜令①王攸诣宣,宣不迎之,攸怒曰:

“卿往为二千石,吾所敬也。

今吾侪耳,何故不见迎?

欲以小雀遇我,使我畏死鹞乎?

”育执刀叱攸曰:

“君辱臣死,自昔而然。

我府君以非罪黜降,如日月之蚀耳,小县令敢轻辱吾君!

汝谓吾刀钝邪?

敢如是乎!

”前将杀之。

宣惧,跣下抱育,乃止。

自此知名。

司徒王浑辟②为掾,除③南武阳令。

为政清约,宿盗逃奔他郡。

(选自《晋书·忠义列传》,有删改)

[注] ①杜令:

杜县县令。

②辟:

征召。

③除:

任命,授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时有暇        暇:

    

(2)即折蒲学书书:

    

(3)杜令王攸诣宜诣:

    

(4)今吾侪耳,何故不见迎故: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忘而失羊,为羊主所责,育将鬻己以偿之。

译文:

 

 

(2)然行己任性,颇不偶俗。

译文:

 

 

(3)君辱臣死,自昔而然。

译文:

 

 

3.概括王育身上的优秀品质。

(4分)

答:

 

 

二、(2018新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4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

“寒而饮,何责焉?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①,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搢绅想见风采。

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

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

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每约二弟:

“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馀送酒家,无留也。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

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

“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贽等,累日不止。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

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

城显语曰:

“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

帝使求之,城奏曰:

“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自是罢。

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

“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判官惊,驰入,谒城曰:

“使君何罪?

我奉命来候安否耳。

”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

判官遽辞去。

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

(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有删改)

  [注] ①缣:

丝织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城置之未尝发    发:

    

(2)可度月食米几何几何:

    

(3)欲遂相延龄相:

    

(4)观察使数诮责诮责: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译文:

 

 

(2)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译文:

 

(3)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

译文:

 

 

3.结合选文,说说阳城是个怎样的人。

(4分)

答:

 

 

三、(2018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

博学能属文,美须眉,善谈论。

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举上计吏,州四辟①从事,皆不就。

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②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③令吴罢守。

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④废政。

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

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

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⑤香,既至,宥⑥之。

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

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

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

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⑦,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

人多谏抗,抗曰:

“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祜默然不应,退告诸子曰:

“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⑧也。

汝宜识⑨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

[注] ①辟:

征召。

②安:

安慰。

③诡计:

奇计。

④畋渔:

打猎,钓鱼。

⑤生缚:

活捉。

⑥宥:

宽容。

⑦交通:

来往沟通。

⑧惑:

糊涂。

⑨识:

记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为边害,祜患之      患:

    

(2)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谢:

    

(3)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辄:

    

(4)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偿: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

译文:

 

(2)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

译文:

 

(3)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

译文:

 

3.本文②③两段用哪些事分别表现了羊祜的什么品质?

请分条说明。

(4分)

答:

 

 

四、(2018岱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

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

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①。

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②。

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③之,申明保甲。

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④实即处决。

民安其居,尽力耕耘。

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牒上官⑤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

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

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

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⑥百余,而供役繁重。

成龙请革宿⑦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赐祭葬,谥清端。

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

上曰:

“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

殆因素性鲠直⑧,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

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有删改)

[注] ①瘴疠:

瘴气瘟疫。

②廨(xiè)舍:

官署。

③拊循:

安抚。

④谳(yàn):

审判。

⑤牒上官:

向上级写文书。

⑥裁:

同“才”。

⑦宿:

老,陈。

⑧鲠直:

同“耿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方兵后,遍地榛莽        兵:

    

(2)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狱:

    

(3)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素:

    

(4)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但: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

译文:

 

(2)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余,而供役繁重。

译文:

 

(3)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

译文:

 

3.本文用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于成龙的什么品质?

请分条说明。

(4分)

答:

 

 

 

五、(2018东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高士廉以德处世

高俭字士廉,渤海蓨人。

少有器局①,颇涉文史。

大业中,为治礼郎。

士廉妹先适②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

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

事父母以孝闻。

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供给不足。

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馀资,轻装而去。

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③,交趾太守丘和署④为司法书佐。

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

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士廉进说曰:

“长真兵势虽多,悬军⑤远至,内离外蹙⑥,不能持久。

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

”和从之,因命士廉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长真仅以身免,余众尽降。

武德五年,士廉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

贞观元年,擢拜侍中,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

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

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

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

士廉下车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

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

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节选自《旧唐书·高士廉传》,有删改)

[注] ①器局:

才识,气度。

②先适:

先前嫁给。

适:

出嫁。

③阻绝:

隔绝,断绝。

④署:

任命。

⑤悬军:

孤军。

⑥蹙(cù):

处境窘迫。

⑦下车:

官吏初到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事父母以孝闻    事:

    

(2)寻属天下大乱寻:

    

(3)水陆俱进,逆击破之破:

    

(4)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尝: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事父母以孝闻。

译文:

 

(2)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

译文:

 

(3)长真兵势虽多,悬军远至,内离外蹙,不能持久。

译文:

 

3.选文是怎样表现高士廉讲求伦理道德的?

(4分)

答:

 

 

六、(2018宁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

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

“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恢叹曰: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永为河东太守       为:

    

(2)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以:

    

(3)故人莫敢往莫:

    

(4)由是乡里归之由是: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译文:

 

(2)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译文:

 

(3)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乐恢有哪些优点值得后人借鉴?

(4分)

答:

 

 

七、(2018岱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②。

非其任,强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

“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

“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

“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

”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

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

吏奏解无罪。

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

“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

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

当大逆无道。

”遂族郭解翁伯。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注] ①阴贼:

内心残忍。

②嚼:

饮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身所杀甚众     甚:

    

(2)解姊子负解之势负:

    

(3)解使人微知贼处微:

    

(4)遂族郭解翁伯族: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译文:

 

(2)解使人微知贼处。

译文:

 

(3)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

译文:

 

3.郭解被灭族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答案精解精析

中考题组

一、

1.

答案 

(1)贫困 

(2)谋划 (3)时机 (4)逃跑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可以联系课本上学过的词的意思,结合本文的语境来推测词义。

2.D 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

辨析一词多义时要结合语境。

A组中的“与”分别是“给”和连词“和、同”之意。

B组中的两个“于”,前者与“见”连用,有“被”的意思,后者是介词“在”的意思。

C组中的两个“之”,前一个是代词,代指前文提到的“公子纠”,后者是动词“去、到、往”的意思。

D组中的两个“者”都是在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

3.

答案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要回到句子的语境中,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再关注几个关键词。

“以”是“认为”的意思,“羞”和“耻”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羞耻”“以……为耻辱”。

4.

答案 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文段通过管仲的话来评价鲍叔,从“分财利多自与”“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却“不以我为贪”“不以我为愚”,可以看出鲍叔轻利重才。

从“不以我……,知我……”可以看出鲍叔知人识人。

[参考译文]

管仲说:

“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

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或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

我曾多次作战,多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年迈的母亲。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

二、

1.

答案 ①亲自 ②到、到……去 ③派、让、叫 ④离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只要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难度不大。

注意“躬”是名词作状语,“去”是离开的意思。

2.

答案 ①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

(“得无”,难道、莫非、恐怕的意思。

“所”,住所、家的意思。

句式为问句) ②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复”,回复的意思。

“许”,答应、赞同的意思)

解析 翻译句子的要求是基本意思和句式正确、关键词翻译准确,所以要抓住关键句式和关键词。

3.

答案 第一件事,三次拜访王宾;第二件事,送米给俞贞木,却误送给钱继忠(“送米给俞贞木”的意思没答出不得分);第三件事,结交钱继忠。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文章整个内容来看,和姚善有交集的共三个人:

王宾、俞贞木、钱继忠。

可以围绕姚善和这三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进行概括,这样就能避免遗漏。

4.

答案 重视人才(“重士”或“下士”或“礼贤下士”,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

人物特点应该结合人物所做的事情和所说的话来分析。

文章第一句就称姚善“多才下士”,从后面他与王宾、俞贞木、钱继忠三个人的交往来看主要是突出他“下士”这个特点。

  [参考译文]

苏州知府姚善,才华出众并能礼贤下士,在郡里听说有才能的人,一定亲自去拜访他们。

有一个人叫王宾,字仲光,学识广博善于写作,隐居行医。

姚善拜访他,王宾不以礼相待(不见他),姚善笑着回去了。

第二天,又去拜访,王宾穿着他母亲的布袄,拿着扇子装疯蹲坐着,姚善停下,和他说话,(他)就吐着唾沫跌倒在地上,姚善又笑着回去。

到第三次去拜访他时,他才像平时一样和姚善诚恳交流。

又有一个叫俞贞木的人,姚善拿米赏赐给他,却误送到钱继忠的住所。

因为是太守赏赐的,钱继忠勉强地接受了。

过了几天,俞贞木拜见姚善,姚善说到赠送米的事情,俞贞木说:

“我不知道这件事,难道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的住所了吗?

”姚善说:

“钱继忠怎么样?

可以见一面吗?

”俞贞木说:

“可以。

”姚善就派人去接他。

钱继忠(对来人)说:

“我是一个平民,姚公是太守,太守和平民区别很大,我不能到府上去拜见。

然而太守是主人,我是儒生,是客,按照主客相见的(礼仪),一定要在郡学才可以。

”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第二天到郡学去,钱继忠已经先到了,(见到姚善)就高声说道:

“太守您用对待平民的方式接见我,我就没有位置坐了,如果用对待儒生的方式接见我,请让我坐在客人的位置上。

”姚公同意了,(两人)就在堂前第二次相互拜见。

钱继忠把袖藏的书册交给姚公就离开了,姚公非常器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