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5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王》试题(含答案).docx

同步检测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伛()翳()取缔()骷髅()愧怍()

2.下列各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荒僻:

荒凉偏僻。

塌败:

塌陷破败。

B.取缔:

取消代替。

凑合:

将就。

C.滞笨:

呆滞笨拙。

愧怍:

惭愧。

D.惶恐:

惊慌害怕。

捉摸:

思考、考虑。

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2)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3)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

(4)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

4.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材料?

正确一项是()

A.本文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组材。

B.本文兼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来组材。

C.本文用逻辑顺序来组材。

D.本文用时间顺序来组材。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据老王自己讲:

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冒号表示提示下文)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D.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破折号表示转换话题)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

“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你还有钱吗?

”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6.选文中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些地方?

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7.“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前任”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作用?

8.对老王这样一个不幸者的同情,表明作者具有怎样的观念和精神?

9.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

施舍(印度)

林中花

拉哈布·萨卡尔布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

拉哈布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

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任何人和事。

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不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拉哈布正走着,一个黄包车夫来到他身边。

车夫摇着铃铛问道:

“先生,您需要车吗?

”拉哈布转过头去,发现那个人瘦得皮包骨头,目光里似乎包含着贪婪的神情。

“只有那些没有人性的家伙才会以人力车代步。

”这是拉哈步坚定不移的观点。

因此,他一辈子连轿子都没有坐过一回,认为那简直就是犯罪。

他用那粗布缝制的甘地服的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连声说道:

“不,不,我不要。

”一面继续走自己的路。

黄包车夫拉着车子跟在他后面,一路不停地摇铃。

突然间,拉哈布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也许拉车是这个穷汉唯一的生存手段。

拉哈布是个有学问的人,许多概念——资本主义、平等、穷苦人、上帝、劳动分配、农村的赤贫、工业、封建主义等,片刻之间都闪进了他的脑海。

他又一次回头看了看那黄包车夫——天哪,他是那样面黄肌瘦!

拉哈布心里顿时对他生出了怜悯之情。

黄包车夫摇着铃铛,又招呼拉哈布道:

“来吧,先生!

我送您,您要去哪里?

“去希布塔拉。

你要多少钱?

“六便士。

“好吧,你跟我来!

”拉哈布继续步行。

“请上车,先生。

“跟我走吧!

”拉哈布加快了脚步。

拉黄包车的人跟在他后面小跑。

时不时地,拉哈布回头对车夫说:

“跟着我!

到了希布塔拉,拉哈布从衣兜里掏出6便士递给黄包车夫,说:

“拿去吧!

“可您根本没坐车呀。

“我从不坐黄包车。

我认为那是一种犯罪。

“啊?

可您一开始就该告诉我!

”车夫的脸上露出一种鄙夷的神情。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拉着车子走开了。

“把这钱拿去吧,它是您应得的!

“可我不是乞丐!

”黄包车夫拉着车,消失在街的拐角处。

10.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拉哈布对穷人了解吗?

你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

11.当拉哈布给车夫钱时,车夫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

“鄙夷”是什么意思?

车夫“鄙夷”的是什么?

12.“可我不是乞丐!

”结尾这句话掷地有声,表明车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结尾出乎拉哈布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作者这样设计结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拉哈布追求的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面对车夫斩钉截铁的拒绝,拉哈布会怎么想?

你能生动细致地描写下来吗?

三、语言运用

15.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

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

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讲东行】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手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

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

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

①诸葛亮  ②文天祥  ③袁隆平

示例:

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四、写作

16.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齐白石作画,喜欢题“白石老人一挥”几个字,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画得很快。

其实,齐白石在任何时候作画、写字都是很认真很慎重的,并且是很慢的,从来就没有信手一挥过。

齐白石坚持每天作画,他一辈子只有两次十天没画画。

有一次是他害了大病,躺在床上10天不能起来。

第二次是他母亲去世,悲伤过度,10天没有动笔。

他曾说,天道酬勤,要相信大自然的规律是有益于勤劳的人的。

认真严谨、勤奋克己、持之以恒,伴随了白石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也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营养。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yǔyìdìkūlóuzuò

2.B

解析:

B项有误,“取缔”的意思是“明令取消或禁止”。

3.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

4.A

解析:

B、C、D三项都有误,因为文章前四段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写了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最后一点是前两点的结果,因此是逻辑顺序。

文章其余部分按时间顺序来安排,这一点比较容易判断。

5.B

解析:

B项中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6.老王的善良表现在: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7.前任是指在现在担任某职务的人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人。

本是用在干部职务上的词语,这里用在送冰人身上,可说是简练,大词小用,很风趣。

8.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精神。

9.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以关爱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在整个社会建立互助互爱、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10.不了解,根据是:

(1)看到车夫瘦得皮包骨头,就觉得车夫目光中包含着贪婪的神情,这显然是世俗的偏见;

(2)自己不坐车却施舍钱给车夫,遭到车夫的拒绝。

11.“鄙夷”意思是轻视,看不起。

车夫鄙夷的是拉哈布的施舍。

解析:

结合上下文可知,车夫有自己的尊严,他鄙夷的正是拉哈布自以为是的施舍。

12.人格上的尊严

解析:

车夫面对施舍说出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他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绝不是乞丐。

显示了车夫的自尊。

13.给“尊严”二字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小说的主题因而得到了升华。

14.略

解析:

要抓住拉哈布的性格特点和对穷人的偏见来描写,或表现他的出乎意料,自命清高;或表现他的懊悔、觉悟。

只要符合语境即可。

15.

(1)活动三:

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16.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