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595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长繁殖B.消化吸收

C.遗传变异

D.风化锈蚀

【答案】D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所以生长繁殖、消化吸收、遗传变异都属于生命现象;风化是自然现象,锈蚀属于化学现象。

2.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

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D.按照生物的数量

【答案】C

【解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都生活在水中,而松、柏、鼠、苍蝇等都生活在陆地上。

可见,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B.水C.温度

D.湿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

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5.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

A.组织

B.系统

C.器官

D.新细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考点:

器官的概念。

6.一个带有“6”字样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呈现的物象是(      )

A.6 

B.9

C.0

D.8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所以把写有“6”字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是“9”。

考点:

显微镜的使用。

7.“锄禾日当午”,农民给庄稼松土的目的是给农作物提供(     )

A.水B.氧气C.生活空间D.营养物质

【答案】B

【解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农民给庄稼松土的目的是使土壤疏松,利于储存空气,促进根的呼吸。

8.植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

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③母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复制加倍的现象,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接着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因此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③。

考点:

细胞的分裂。

9.珠海进行道路改造时,园林工人将植物的枝叶都砍掉移栽,是为了(    )

A.减少蒸腾作用B.减少光合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D.减少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光照影响蒸腾作用,在移栽植物时,剪掉大量的枝叶,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考点:

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10.我们吃的萝卜、甘蔗是植物的(     )

A.生殖器官

B.营养器官

C.基本组织

D.果实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构成植物体的器官有营养器官:

根、茎、叶;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我们吃的萝卜主要吃的是根。

我们吃的甘蔗是植物的茎,茎里有运输水和营养物质的导管和筛管,甘蔗的茎里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吃的萝卜和甘蔗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不是生殖器官,更不是基本组织,也不是果实。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11.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

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

D.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保持低温,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考点: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2.番茄(西红柿)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保护组织.

A.④②①

B.④①②C.④③①D.④①③

【答案】C

..................

番茄果实的皮能保护内部的结构,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筋络属于输导组织,可见C符合题意。

考点: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13.将四株大小差不多的同一种植物的幼苗,分别培养在下列液体中,能正常生长的是(   )

A.糖水B.盐水

C.土壤浸出液D.蒸馏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上述题干中不论糖水、盐水,还是蒸馏水都没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而土壤浸出液有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所以最适合无土栽培培养液替代品的是土壤浸出液。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无土栽培,意在考查对无土栽培概念的理解,熟知植物的生殖需要水和无机盐。

14.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正确的描述是(  )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白天,同样条件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日间进行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进行,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所以植物在白天可以向外界供氧。

在晚上,由于没有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15.若把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里过夜,卧室里的空气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氧气含量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D.有毒气体增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花卉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16.为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升高温度B.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C.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

D.白天和夜晚都适当降低温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升高温度能提高光合速率,加快有机物的合成;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消耗的有机物越少,所以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因此,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根据生物学原理可采取的方法是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考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7.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D.动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生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

故选:

A

考点: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8.炎炎夏日,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的原因是植物进行(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对于自然界和人类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大树枝叶遮挡了阳光的照射,使人在树下感觉凉爽;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可以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温度,因此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见C符合题意。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19.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绿色植物是(  )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D

【解析】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因此藻类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

点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2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氧气,④代表有机物

D.此叶片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则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B正确;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③代表水分,④代表有机物,C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因此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错误。

考点: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二、综合题

21.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图为________细胞;

(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________;

(3)在高等生物中,遗传物质是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4)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a.撕取薄膜   b.盖盖玻片 c.染色   d.展开薄膜   e.滴清水.

【答案】

(1).植物

(2).②叶绿体(3).③细胞核(4).①细胞膜(5).eadbc

【解析】图中①细胞膜,②叶绿体,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⑥细胞壁。

(5)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撕”“放”“展”“盖”“染”。

对照可知正确顺序是e滴清水、a撕取薄膜、d放置材料、b盖盖玻片、c染色。

22.某学校一个生物科技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通过对一个稻田生态系统的观察,发现稻田里主要的生物有:

水稻、昆虫、青蛙、捕虫的小鸟等.他们绘制出了该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所含食物链有________条.

(2)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水稻、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如果水稻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4)在水稻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复测3次,取3次的________作为测定结果.

【答案】

(1).2

(2).物质和能量(3).水稻(4).鸟、青蛙(5).平均值

【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图中的食物链有:

水稻→昆虫→鸟;水稻→昆虫→青蛙,因此共有2条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中,如水稻→昆虫→青蛙,昆虫吃水稻,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昆虫的体内,青蛙吃昆虫,昆虫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青蛙的体内。

因此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水稻、鸟、虫三者中”,水稻是第一营养级,因此数目最多的是水稻。

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鸟和青蛙的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4)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

由于抽测带一定的偶然性,为了避免测试的误差,提高可信度,一般取测试次数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因重复测3次,故应该取3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23.如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________.

(2)花粉从[②]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________

(3)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

(4)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谜面中“麻屋子”是指________,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

“红帐子”是指________,是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的:

“白胖子”是指________,是由________发育而成.

【答案】

(1).雄蕊

(2).传粉(3).受精(4).雌蕊和雄蕊(5).果皮(6).子房壁(7).种皮(8).胚(9).受精卵

【解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子房内有⑥胚珠。

(1)图中雄蕊,它包括②花药和③花丝。

(2)植物开花后,成熟的②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3)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才能结出果实,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因此,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4)花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干果。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

谜语中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4.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据图回答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2)把一片叶的部分遮光的目的是________.酒精变为________色.

(3)洗净后,在此叶片上滴入碘液,发现叶片的不遮光部分变成了________,说明该部分有________产生,同时说明了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为了进一步探究关于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生物小组提出“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的探究问题,并按照如下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①该小组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

②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果:

甲组幼苗叶呈绿色,乙组幼苗叶呈黄色.

④归纳结论:

________的形成需要________.

【答案】

(1).⑤①③②④

(2).与不遮光部分形成对照(3).绿色(4).蓝色(5).淀粉(6).光(7).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8).光(9).叶绿素(10).光

【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1)“绿叶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⑤暗处理、①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③酒精脱色、②滴加碘液、④显色观察,因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⑤①③②④。

(2)把一片叶的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与不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因此酒精变为绿色。

(3)洗净后,在此叶片上滴入碘液,发现叶片的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该部分有淀粉产生,同时说明了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①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该小组做出的假设是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②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光。

③“实验结果:

甲组幼苗叶呈绿色,乙组幼苗叶呈黄色”。

④归纳结论: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