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50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docx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编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特点:

教育学还没有从各学科中分化出来,多是对现象的描述和

自我经验的概括总结,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

萌芽阶段中国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立志乐道”

中国《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法国卢梭《爱弥尔》教育界“圣经”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独立形态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天下对阳光…”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苏联最早以马克思注意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学》重视智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育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苏联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式学习,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较早提出系统理论学习

德国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教育学:

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现象。

(科学)

教育:

培养人的活动。

(活动)

2.古代奴隶和封建社会。

1)孔子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有教育的地方不分类别。

B.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

C.孔子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E.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墨子的教育思想

A.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B.注重实用技术的实习,

C.获取知识的途径,墨子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3)老庄的教育思想:

一切任其自然,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

4)《学记》的教育思想

A.西方最早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昆体良著作有《演说术原理》,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他认为教育者应当看到儿童具有无限的潜在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

B.《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呗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C.提出了: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教化老百姓跟从政府要求,统治国家,统治老百姓把教学放在最前面。

E.《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F.《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 xuébùlièděng”即循序渐进。

学习不要超越等级。

5)朱熹的教育思想

A.关于“小学”、“大学”的论述。

B.提出了“朱子读书法”

3.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近代资本主义的教育)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蔡元培的贡献还在于对北京大学的改造

3.蔡元培还主张教育独立

4.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2)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A.黄炎培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B.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C.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

D.黄炎培还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A.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

B.提出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C.三大方式:

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

D.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2.教学做合一

3.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1.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2.“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课程论指导原则是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

3.陈鹤琴被称作中国的“福禄倍尔”

6)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A.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B.《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C.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

4.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及其问答法

1.“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或“产婆术”,这是他的精神助产术在教育学中的具体运用。

2.第一步:

苏格拉底讽刺

3.第二步:

定义

4.第三步:

助产术

5.问答法的精髓是启发

2)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A.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B.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

C.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F.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5.西方近代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及其《大教育论》从理论上验证了班级授课制

A.《大教育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B.“泛智教育”

C.班级授课制

D直观性教学原则

E.夸美纽斯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2)卢梭及其《爱弥儿》

A.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卢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3)裴斯泰洛奇及其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

4)赫尔巴特及其《普通教育学》

A.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B.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赫尔巴特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

C.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D.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E传统教育学的三中心:

教师、课堂、教材

F.教学具有教育性

5)洛克及其《教育漫话》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

6)杜威及其《民主主义与教育》

A.主张教育即生活

B.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C.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

D.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并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7)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代表著《人的教育》。

在《人的教育》中,福禄贝尔把“统一”或上帝的精神看做万物的本质和原因,而教育的实质和任务在于帮助人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神的本质,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的统一。

他肯定人性本善,要求顺应自然进行教育。

他以辩证的眼光把人的教育描述为一个分阶段的、连续不断地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8)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主要教育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他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

9)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教育过程》(1959)、《教学论》(1966)》、《教育过程再探》(1971)等。

其基本思想是:

强调在科学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利于开发智力的发现法。

10)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A.马克思特别踢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B.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唯一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力相结合

C.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写的著作,1.苏联凯洛夫《教育学》2.杨贤江《新教育学大纲》

D.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E.集体教育马卡连柯针对流浪儿犯罪者(班级管理)

6.现代教育思维

1)智能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

2)终身教育(提出者:

保罗)使整个教育真正贯穿于人的一生,扩大到整个社会

3)未来教育思想(人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现在预测未来)

4)开放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开放的教学系统)

5)通才教育思想是相对与狭隘的专才教育而言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1.最早提出教育学的是孟子

2.教育的的概念: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的本质是:

培养人的本质活动

4.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5.学校是制度化教育的标志。

教育不应陷于学校围墙内。

6.教育的起源:

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的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主要起源于社会劳动)

7.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法国利托尔洛+英国沛西能:

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2、生物起源说1、较之神话起源说是一个大的进步,较科学化,标志着开始转变了唯心

注意的观点

2、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教育的起源3、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

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是不科学的

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4、劳动起源说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8.我国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建国后的教育

1)古代教育

A.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出现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B.西周时期,国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C.春秋战国,私学大兴,孔子“儒家私学”,墨子“显学”

D.秦汉以后,出现“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E.隋唐盛行科举制度

F.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呗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G.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H.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2)近代教育

A.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这是中国近代由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B.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C.在20世纪初的近2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壬寅学制、壬子学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D.西方教育的发展:

古代教育、西欧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

6)古代教育

A.古希腊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

B.古罗马教育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贵族阶级的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

C.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7)西欧中世纪教育

A.西欧中世纪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段时期。

B.教育为宗教所垄断

C.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骑士教育

D.新兴的市民教育开始

E.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教育的转折时期。

人文精神是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

9.近代西方教育的特征:

国家重视教育,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国家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义务化);教育普遍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法制化)。

10.教育的发展:

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学校教育

原始形态教育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产阶级

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夏朝最早出现了学校

教育目的:

培养巩固和维护奴隶社会统治人才

中国教育实行“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奴隶社会教育内容: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斯巴达教育:

几乎全是军事训练,目的就是培养骁

古代社会教育欧洲勇的军人和武士

雅典教育:

多方面人才,目的使后代适应阶级斗争

封建社会

中国:

“六学二馆”“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教会教育:

培养教士和僧侣“七艺”=“三科”+“四学”

欧洲

骑士教育:

“马泳击打枪下吟”

资本主义社会:

教育目的:

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给予广大劳动人民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现代社会教育扩大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取代了个别教学

社会主义社会:

目的:

培养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者的共同点

11.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2.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a.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b.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13.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可分为基本功能(基础性、原始性)和衍生功能(寄生性、时代性)

1)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1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统治阶级)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2)政治经济(统治阶级)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15.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人人参加管理,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简答题)

16.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简答题)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A.第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第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第三,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力)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C.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其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功能。

17.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制约着学校结构

5)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18.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简答题)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A.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B.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任何一种文化通过教育的传递它的发展更长久。

4)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价值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目标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政策。

反之,教育对文化的承传;教育对文化的改造:

一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二是教育对文化的整理,三是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19.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单选简答)

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A.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

B.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口质量

C.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

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A.人口增长率对教育的影响

B.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C.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3)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

性别差异对教育差异具有很大影响。

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着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

人口的社会结构如职业结构,对教育也有重大影响。

20.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单选)

21.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部动力

2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简答)

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

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单选)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自学性教育对人有加速发展空间。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延时的价值

D.有助于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E.(辨析)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或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年龄阶段去任意地决定人的发展。

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并且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

23.简答: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1)目的性明确

2)计划性强

3)专门的教师队伍

4)过滤其他环境因素,调节,控制,利用

第三节学制与义务教育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我国近代学制的沿革

1)壬寅学制:

1902年8月,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但被取代。

2)癸卯学制:

1904年1月,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学日本民治维新。

3)壬子癸丑学制:

又称“1912-1913年学制”该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男女可同校

4)壬戌学制:

有成“1922年学制”“六三三学制”学习美国的内容。

3.义务教育

1)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是德国

2)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强制性,政府出钱,免收小孩学费,杂费)

3)义务教育的特征

A.公益性,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B.统一性。

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

C.义务性。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

4)义务教育的意义

A.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B.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C.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第四节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有过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3.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

卢斯、裴斯特洛齐、罗杰斯、福禄贝尔、马斯洛以及一些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

主要观点:

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

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孔德、赫尔巴特、涂尔干和军国主义者等等。

主要观点:

人的本性是其社会学(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忽视了人的价值

(3)文化本位

4.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活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的,即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即在教育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4)教育目标跟教学目标是一般跟具体关系

教育目标跟培养目标是一般跟特殊关系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家的影响。

7.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具体化(辨析)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来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8.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辨析)

错。

教育目的事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教育方针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大纲,是对教育发展的现实做的政策性规定。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并不等同。

9.教育方针:

国家/政党对教育事业的要求

10.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优先发展是当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