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392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5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血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12月

目录

一、血制品供给不足,行业具备较大成长空间3

1、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需失衡3

2、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3

3、血制品人均消费量较低,产能是主要制约因素4

4、2011年贵州浆站关停使得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5

5、卫计委鼓励增设浆站,解决原料瓶颈6

二、标杆分析:

华兰生物7

1、公司基础扎实,发展迅速7

(1)管理层控股的民营企业7

(2)民营体制,发展迅速7

2、血制品行业龙头,浆站拓展能力强8

(1)公司浆站资源丰富8

(3)河南、重庆两地采浆量具备较大增长潜力10

(4)公司是国内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血制品企业11

3、疫苗业务发展迅速,拓展单抗产品线11

(1)进军疫苗,开辟新的成长点11

(2)借助甲流机遇,疫苗业务爆发式增长12

(3)疫苗产品线不断丰富,期待海外出口13

(3)进军单抗领域,拓展业务蓝海14

(4)股权激励有利于长期发展14

4、盈利预测15

一、血制品供给不足,行业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1、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供需失衡

目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全国理论血浆需求量为8,000吨,而2012年我国总体采浆量不足4,000吨,供需失衡的状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持续。

人血白蛋白和体外重组凝血VIII因子能够通过海外进口来弥补供需失衡,但静丙无法进口。

目前我国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经超过40%,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单靠进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血白蛋白的供应问题。

2、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供不应求,因此产品定价属于卖方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大部分血液制品属于医保产品,其终端价格被发改委管制,在市场推动下,发改委的最高零售限价持续上调。

即便如此,终端市场患者仍然是“一药难求”。

在供需平衡短期难以改善的背景下,血液制品卖方市场的格局仍将持续。

2012年发改委对于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的调整中,血液制品是为数不多的定价上调的药品。

人血白蛋白、部分特免、纤维蛋白原的价格均进行了上调,虽然静丙的价格有所下滑,但血制品总体价格趋势向上。

3、血制品人均消费量较低,产能是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血制品人均消费量明显偏低,采浆量带来的产能瓶颈是主要制约因素。

静丙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感染和免疫调节制剂。

但由于供应不足,临床需求并未充分释放,我国人均使用量明显偏低。

另外一个例子是凝血因子的短缺。

目前我国有血友病人约10万人。

按照治疗标准,病人需要每周注射一支凝血VIII因子,该产品的理论需求在540万剂(200IU/剂)。

2012年,我国国产凝血VIII因子的批签发数量仅27万剂,缺口巨大。

目前进口体外重组凝血因子每支定价在1,300元左右,是国产血源性凝血因子价格的近3倍,并且医保无法覆盖日常治疗。

经济压力使得国内大部分血友病人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4、2011年贵州浆站关停使得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贵州省卫生厅于2011年7月15日发布了《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臵规划(2011—2014年)》,规定未来贵州省将仅在开阳、普定、独山和黄平等4个县设臵单采血浆站,其余浆站关闭。

2011年底规划执行后,贵州省单采血浆站数量由原来的20个减少为4个。

贵州浆站的关停也使国内采浆量出现大幅下滑。

5、卫计委鼓励增设浆站,解决原料瓶颈

血液制品紧缺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未来卫计委将会积极推动浆站的开设。

同时浆站资源将会重点向品种丰富,血浆利用率高的大型企业倾斜。

2012年1月20日,卫生部发布《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鼓励各地审批设臵新的浆站,并适当扩大现有浆站的采浆区域,提升采浆量。

争取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辖区内单采血浆采浆量与血液制品需求量达到基本平衡的目标。

我们认为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浆站审批的进度有望加快,品种丰富的大型血制品企业有望得到优先照顾。

华兰生物地处河南,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目前仅为华兰生物设臵了2个浆站,未来浆站扩增的空间还非常大。

同时公司收购重庆益拓后也基本获得了重庆地区的浆站资源,重庆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采浆量有较大增长潜力。

二、标杆分析:

华兰生物

1、公司基础扎实,发展迅速

(1)管理层控股的民营企业

公司目前总股本为58,091.48万股,董事长安康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新乡市华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乡金康生物、香港科康公司控制公司46.44%的股权。

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和各地浆站为公司子公司,其中华兰生物控股疫苗子公司75%股权,香港科康公司拥有25%股权,董事长安康通过香港科康间接持有疫苗子公司股权。

(2)民营体制,发展迅速

华兰生物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兰州所驻新乡办事处,安康先生经过近20年的努力,将华兰生物发展为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之一。

公司在1998年成为国内首个通过GMP认证的血液制品企业。

2007年浆站改制,是血制品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公司积极参与到浆站收购,收购了贵州、广西等省共10家浆站,同时收购“重庆益拓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获得重庆地区浆站资源,奠定了公司在血制品行业的龙头地位。

随后公司开始拓展疫苗业务,抓住2009年的甲流疫情,成为国家收储甲流疫苗最大的供应商,公司疫苗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同时公司也是首个向WHO正式申请预认证的国内疫苗企业。

2、血制品行业龙头,浆站拓展能力强

(1)公司浆站资源丰富

国内血液制品是卖方市场,终端销路不愁,因此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是采浆量不足带来的产能瓶颈。

浆站资源的拓展能力是血制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也是借助2007年全国浆站改制带来的机遇,大刀阔斧的收购浆站,一举奠定了国内血制品企业的龙头地位。

虽然2011年公司在贵州有5家浆站关停,但目前公司仍拥有14个浆站,年采浆量超过400吨,规模位于国内前列。

由于公司地处河南,并且在重庆设有分公司,河南和重庆两地的浆站资源基本为公司所垄断。

目前河南省仅设有2家浆站,未来增设浆站的潜力非常大;重庆地区已经由最初的2家浆站增设到现在的7家浆站,未来还有增设浆站的可能。

此外,重庆大部分浆站都是在2010年投入运营,采浆量处于快速提升期,这也提升了公司业绩弹性。

公司浆站拓展潜力直接决定了其血液制品业务的成长性。

(3)河南、重庆两地采浆量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在血浆经济时代,由于采浆不规范,曾经造成过艾滋病的泛滥,河南省内浆站一度全部关闭。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内的采浆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

随着浆站管理办法的实施,血浆采集逐步规范,作为河南省内最大的血制品企业,华兰生物逐步获得在省内开设浆站的许可。

目前公司在河南拥有封丘、长垣2个浆站。

河南省生物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支持华兰生物拓宽血浆来源,巩固血液制品优势地位。

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省内继续增设浆站是大概率事件,深挖省内资源有助于公司采浆量的持续增长。

公司在河南省设臵的首个浆站—封丘浆站运营非常成功,在省内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封丘浆站于2010年10月开始正式采浆,2011年全年的采浆量已经接近20吨。

目前浆站注册的献浆员约1.1万人,与公司在贵州最大的惠水浆站人数相当,预计2013年封丘浆站的采浆量有望突破60吨。

封丘浆站的规范营运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政府对安全性的疑虑,公司成功获得了长垣浆站的批文。

未来河南省内浆站的增设有望持续。

公司重庆分公司浆站由最初的2家增加到目前的7家,大部分的浆站在2010年投入使用,目前正处于采浆量的高速增长期,这也为公司业绩带来了较大的弹性。

未来重庆仍有进一步增设浆站的可能。

(4)公司是国内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血制品企业

目前各企业采浆成本较为稳定,从血浆中提取的产品越多,血浆利用越充分,企业的毛利率就会越高。

华兰生物是国内产品品种最为齐全的血制品企业,其血制品业务毛利率也位于国内血制品前列。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市场主要还是以人血白蛋白和静丙为主,凝血VIII因子仅有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安徽绿十字能够生产。

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毛利率位于前列,也主要是由于其凝血因子类产品线较为齐全。

3、疫苗业务发展迅速,拓展单抗产品线

(1)进军疫苗,开辟新的成长点

在血液制品业务稳定后,公司开始进军疫苗领域,开拓新的成长点,公司也逐步由单一的血液制品公司逐步转型为综合性的生物制药企业。

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公司疫苗业务获得了快速增长。

2009年爆发的甲流疫情中,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甲流疫苗,获得大量国家订单,疫苗业务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公司共计实现甲流疫苗销售收入10.7亿元,公司带获得了充沛的现金储备。

由于目前甲流疫苗已经停止销售,为了避免干扰,我们在下图为大家展示了常规疫苗的销售情况。

(2)借助甲流机遇,疫苗业务爆发式增长

2009年4月,甲流疫情爆发;6月,公司取得甲流毒株;9月,公司甲流疫苗已经开始发送批签发。

率先在国内推出甲流疫苗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华兰疫苗的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公司共计获得工信部甲流疫苗订单5,225.047万剂,推出时间上的领先也使得公司获得了国内企业中最多的订单。

公司全部甲流疫苗订单金额超过了10个亿,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收益,体现了公司疫苗团队的研发实力和执行力。

(3)疫苗产品线不断丰富,期待海外出口

公司对疫苗产品线进行了积极的储备,目前常规疫苗的年销售额近2亿元。

未来还会陆续推出流脑AC多糖结合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品种,产品线的延续有望继续推动疫苗业务的成长。

2011年3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监管体系顺利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标志着我国疫苗企业有资格向WHO提出认证申请,我国国产疫苗将有望参与到国际疫苗供应体系中去。

2011年10月公司流感疫苗车间在国内疫苗企业中率先通过新版GMP认证,同时向WHO提出预认证的申请。

若申请能够通过公司也将能够拓展海外市场,为疫苗业务添加新的成长点。

(3)进军单抗领域,拓展业务蓝海

2013年上半年公司与股东新乡市华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成立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拓展单抗制药业务,其中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40%股权。

目前公司已经开展修美乐、赫赛汀、美罗华、阿瓦斯汀四个单抗品种的研发。

国际单克隆抗体药物增长迅速,全球销售额已经突破400亿美元,单抗产品的销售额占生物制药的比例已经超过30%。

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单抗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产品还是以进口为主。

公司开发单抗产品,将业务线拓展进入至新的蓝海市场,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公司在研的的四个品种均为2012年全球10大畅销处方药,销售额突破50亿美金,全球主流单抗品种专利保护期已经接近尾声,公司单抗产品的研发进展有望提升其估值中枢。

(4)股权激励有利于长期发展

2013年5月公司出台股权激励草案,向激励对象授予518万股限制性股票,其中预留部分为47万股,授予价格为12.29元/股。

公司管理层持股相对较少,此次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共计32人。

我们认为管理层持股将公司核心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绑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4、盈利预测

公司现有浆站处于快速成长期,采浆量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正逐步摆脱贵州浆站关停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河南、重庆两地仍有较大增设浆站潜力,未来公司浆站扩张值得期待。

疫苗业务渠道整合接近尾声,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进军单抗业务有望提升公司估值中枢。

公司分产品收入预测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