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125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57周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5

主备人

杨文丽

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

课题

认识整十数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2.“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们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1、师:

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一起去吗?

可是蓝猫把开启智慧列车的密码丢失了,不过不要紧,密码就藏在列车的车厢上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

——

2

——

4

——

——

——

10

——

12

2、原来密码就是068,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智慧列车出发吧。

二、活动探究

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

我们跟它一起数:

1、2、3……10。

(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

3捆是多少根?

6捆呢?

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2个十是二十  3个十是三十  6个十是六十)

(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

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

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

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

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

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

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

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

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想的。

师:

是啊,十位上的3颗珠子表示3个十,3个十是30。

(边板书边指导30的写法)

(3)在十位上拨6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并指名板书60。

(4)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让同桌说一说是多少,并请他写出这个数。

(5)师在十位上拨珠,让学生一十一十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

当十位上满10颗珠子时,也就是10个十,那就是——一个百,所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数位——百位。

10个十是一百,我们可以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百,是一百,谁会写一百?

(指名尝试板书100)

(6)闭上眼睛想一想计数器上从左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过渡: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又帮助小青蛙解决了问题,本次数学竞赛还有很多好玩的题目等着我们呢,你们有兴趣去解答吗?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画一画后用实物投影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学生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看着这两排数,你还可以说些什么?

4、“想想做做”第7题 

5、“想想做做”第8题

四、总结反思

1、师: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2、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课题:

认识整十数

板书:

认识整十数

        10个十是一百

4个十是30    8个十是80     一个百是100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百 十 个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5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整十数相加等于100和100减去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喜欢吃冰糖葫芦吗?

冰糖葫芦什么味儿?

2、今天小松鼠和小熊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些冰糖葫芦,看看小松鼠拿了几串?

小熊拿了几串?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

一串冰糖葫芦有10个,小松鼠拿了3串,就是3个十,是30;小熊拿了两串,就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1)提问:

看着这些冰糖葫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

一共有多少串冰糖葫芦?

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

小松鼠比小熊多拿多少个?

小熊比小松鼠少拿多少个?

(2)求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么列算式?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20=

(4)提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6)谈话:

刚才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

小蘑菇:

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再数两个十,是40、50。

小萝卜: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

因为3+2=5,所以六0+20=50。

小结:

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

刚才,我们提的哪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

(2)你会列式计算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0-20=10、

(4)提问:

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十,就是10。

(5)小结:

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算。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2)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3)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

全班交流各自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

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

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

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小朋友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游戏。

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2)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校对。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一共有多少个?

   ②小松鼠比小熊多多少个?

30+20=50      30-20=10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5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认识几十几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19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非整十的两位数的意义,能按顺序写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这些数。

2、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学生40准备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比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师:

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3、师:

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4、提问:

3捆添上4根是多少?

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

3捆添上9根呢?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5、讨论:

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6、提问:

三十九根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7、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人数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2、提问:

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

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3、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4、提问:

24中的“2”表示什么?

“4”呢?

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5、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巩固反思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

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桌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1)师:

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

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

谁数对了就可以掉这些香蕉了。

(2)你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试着数一数,然后组织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对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五、总结评价

师: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

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与同学或教师交流。

板书:

认识几十几

24         34          43

2个十和4个一   3个十和4个一    4个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24     合起来是34     合起来是43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5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20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1、师:

今天,小猴的桃园丰收啦!

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

(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

根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1)一共有多少个桃?

30+4=34  4+30=3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②数:

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

教师介绍“加数”、“和”。

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

(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

34-30=4

你是怎么算的?

①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

②想加法。

(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

列式并说说算法。

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观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0+5   56-50   62-2   96-90

3+50   2+80   20+6   28-8

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

2、“想想做做”第1、2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根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

(3)反馈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

(2)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根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

①3+70      ②54-4

4、“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根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

(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

(3)反馈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

(2)交流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

6、“想想做做”第6、7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挂图

 

30 + 4= 34   34 - 30= 4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6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练习五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21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确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百以内数的含义,运用学过的数正确进行交流、表达。

教学准备

计数器、钟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

1、第1题:

看图及计数器,完成填空: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第2题:

(1)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0的数是()。

(2)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数是()。

(3)十位上是(),个位上是()的数是()。

3、第3题:

(1)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这题。

(2)交流:

指名几人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巩固解决问题的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第4题:

(1)实物投影出示表格

(2)要求学生怎样求出括号里的数。

(3)学生计算。

(4)交流。

2、第5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三、全课总结,课堂练习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6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98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个十是40.

(2)按规律填数:

5、10、15、()、()、30、()、()、()、()

2、4、()、8、()、12、()、()、()、()

50、60、()、80、()、()

板书:

练习五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6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数的顺序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2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2、自主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

2、教师准备三张透明的“魔力框”(每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一张)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

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

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

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

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如:

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

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转弯看呢?

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

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

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上”,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①投影出示:

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

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在小组里照样子用“魔力框”框一框,交流自己的发现。

4、提问引导: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

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和体会。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填一填,再讨论。

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现在要看35号,说明35号还没有看,已经看了34人。

四、总结

提问:

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

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发现了哪些奥秘?

板书:

数的顺序

百数表

 

2.从47数到53.

从29数到40.

3.观察百数图,总结规律。

 

铁石乡中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组

一年级数学

备课周次

6

主备人

杨文丽

备课组成员

铁石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

课时划分

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组织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2、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龄,谁来汇报一下?

(指名说)

2、刚才×××小朋友说他爸爸是36岁,爷爷是63岁,那么你们知道谁的年龄大吗?

3、要比较年龄的大小也就是比较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

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

小松鼠数了数说:

“我捡了38个贝壳。

”大白兔数了数说:

“我捡了46个。

”小松鼠说:

“我捡得多。

”大白兔说:

“我捡得多。

”到底谁捡得多呢?

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

为什么?

请你把想法告诉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4、指出:

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

(板书:

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

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

(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在书上完成)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1)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去掉重复的,排一排。

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

是哪几个?

(2)小组中每人写出1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题

(1)看图,兔妈妈给小兔照了3张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节?

各个季节的温度也不同,看了计温的温度计,老师写出了3个表示气温的数:

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号表示3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4、“想想做做”第6题: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5、写数游戏:

学生随意写一个数。

(1)以小组为单位从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数站起来排队。

(3)个位是7的数站起来排队。

(4)大于60的数站起来排队。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得开心吗?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挂图

 

53﹤5646﹥38100﹥98

先比较十位上的数,4大于3,所以46大于38.十位上的数相同,在比较个位上的数。

个位上的数3小于6,所以53小于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