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95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章末检测.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末检测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A卷—学业水平达标验收

1.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

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

解析:

选C 玛瑙、光导纤维、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A、B、D错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C正确。

2.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解析:

选C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性白色固体,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和还原性,所以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二氧化硫充分被吸收,二氧化碳不反应,然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不含二氧化碳。

3.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选B A项,铜片和稀硫酸不反应,无法制取SO2;B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C项,SO2密度比空气大,用排空气法收集SO2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D项,SO2与饱和NaHSO3溶液不反应,因此NaHSO3溶液不能作为吸收液,可用NaOH溶液。

4.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过量的稀硝酸和铁反应

B.常温下过量浓硝酸与铝块

C.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D.常温下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解析:

选A 稀硝酸过量,铁全部溶解,A正确;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铝块不会溶解,B错误;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C错误;常温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很缓慢,需要加热来加快反应,并且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硫酸不能完全反应,D错误。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屑与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B.FeCl3溶液腐蚀铜板:

Fe3++Cu===Fe2++Cu2+

C.FeO与稀硝酸反应:

FeO+2H+===Fe2++H2O

D.Fe3O4与稀硝酸反应:

3Fe3O4+28H++NO

===9Fe3++NO↑+14H2O

解析:

选D 稀硫酸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把Fe氧化为Fe2+,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A错误。

该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规律,应该为2Fe3++Cu===2Fe2++Cu2+,B错误。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

===3Fe3++NO↑+5H2O,C错误。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符合反应事实,D正确。

6.下列关于SO2和N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O2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

B.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4

C.可用排水法收集NO2

D.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SO2废气

解析:

选D SO2的漂白性是有限的,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A错误;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3,B错误;NO2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C错误。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与H2、O2、Fe反应过程中S表现氧化性

B.硫、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分别为SO3、CO2

C.1molSO2通入足量的水中,H2SO3、HSO

、SO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D.SO2与O2充分反应的混合物中含有SO2、O2和SO3

解析:

选D A项,S与O2反应,S表现还原性;B项,S的燃烧产物为SO2;C项,SO2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还有SO2存在;D项,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

8.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对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测定等浓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较氨水和NaOH碱性强弱

B.将氨水缓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两性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D.加热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

解析:

选A A项,pH越大,碱性越强;B项,Al(OH)3不溶于氨水;C项,浓硫酸稳定,不能形成白烟;D项,NH4Cl加热也分解,且NaHCO3加热后生成的Na2CO3不易除去。

9.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是N2O5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NH3→N2的转化

解析:

选B 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NO2,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故B错误。

10.下列有关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S或N得电子

B.如图,①中为三种酸的一种,②中为浓氨水,则大烧杯中均观察到白烟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常温下,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投入Fe片,均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解析:

选A 浓硫酸、浓硝酸均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S或N得电子,A正确;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B错误;浓盐酸没有吸水性,C错误;常温下,Fe在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D错误。

11.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验证SO2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下列结论表达正确的是(  )

A.a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B.b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还原性

C.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D.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尾气

解析:

选D a棉球中品红褪色,验证SO2具有漂白性,A错误;b棉球褪色,SO2与碱液反应,碱性减弱,溶液褪色,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错误;碘与SO2和水反应生成氢碘酸和硫酸,碘单质反应完全,c棉球蓝色褪去,验证SO2的还原性,C错误;SO2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硫酸;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可以被碱液吸收,D正确。

12.如图所示是验证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若再充入适量的O2可使液体充满整个试管

B.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是SO2,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溶液呈无色

D.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几滴酚酞溶液,试管中是NH3,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溶液呈红色

解析:

选C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不溶于水,则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若再充入适量的O2,会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当NO与O2的体积比为4∶3时,可使液体充满整个试管,A项正确;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则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B项正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溶液呈红色,C项错误;氨气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可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溶液呈红色,D项正确。

1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d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

选项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B

CO2

饱和NaHCO3溶液

C

Cl2

饱和NaCl溶液

D

NH3

1mol·L-1盐酸

解析:

选D NO2溶于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NO,不能充满烧瓶,A项错误;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均很小,不产生喷泉,B、C项错误;NH3易溶于酸中,D项正确。

14.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  )

A.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B.溶有NH3的酚酞溶液

C.溶有SO2的酚酞溶液

D.溶有Cl2的品红溶液

解析:

选A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时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符合题意,A正确;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OH-而使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加热条件下,一水合氨易分解生成氨气而使溶液褪色,B错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C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次氯酸的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D错误。

15.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Cl2

B.以Na2SO3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O2

C.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NH3

D.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NO

解析:

选B A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此装置图中缺少加热装置,错误;B项,Na2SO3与70%的浓硫酸反应产生SO2,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因为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正确;C项,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为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项,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应用排水法收集,错误。

16.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__而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会形成酸雨。

(2)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B为NO,A为N2,D为HNO3,浓硝酸可与Cu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此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①H2SO4 ②酸雨

(2)①N2 NO2 ②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属于

17.我国考古学家对“南澳一号”沉船进行了考古探索,从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宋代精美瓷器,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青花瓷胎体的原料——高岭土[Al2Si2O5(OH)x],可掺进瓷石制胎,青花瓷釉料的成分主要是钾长石(KAlSi3O8),在1300℃左右一次烧成的釉可形成精美的青花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高岭土分子中x=2

B.钾长石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形成澄清的溶液

C.烧制青花瓷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青花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2)在“南澳一号”考古直播过程中,需用高纯度SiO2制造的光纤。

下图是用海边的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铝等杂质)制备二氧化硅粗产品的工艺流程。

①洗涤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以上流程中,要将洗净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工业上常用纯净石英砂与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造粗硅,粗硅中含有SiC,其中Si和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制造粗硅时的反应为2SiO2+5C

Si+SiC+4CO↑

B.在以上流程中,将盐酸改为NaOH溶液,也可达到目的

C.纯净的SiO2只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解析:

(1)A项,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可得:

6+8-10-x=0,解得x=4;B项,钾长石与盐酸反应后不能形成澄清的溶液;C项,根据陶瓷制造过程可推测出烧制青花瓷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D项,青花瓷、玻璃、水泥符合硅酸盐产品的特点,是硅酸盐产品。

(2)①石英砂中含有易溶于水的NaCl杂质,洗涤石英砂可使NaCl与SiO2分离。

②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据此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将纯净的石英砂研磨后能增大物质的表面积,从而增大反应物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④A项,粗硅中含有SiC,其中Si和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原子守恒,可将题述信息转化为如下反应:

2SiO2+5C===Si+SiC+4CO↑;B项,因SiO2、Al2O3都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无法实现二者的分离;C项,纯净的SiO2还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等。

答案:

(1)CD 

(2)①除去石英砂中的NaCl杂质

②SiO2+2OH-===SiO

+H2O ③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④A

18.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完成

(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产生干扰。

(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现象是Cu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蓝,其离子方程式为3Cu+2NO

+8H+===3Cu2++2NO↑+4H2O。

(3)NO与氧气能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用空气验证NO的生成,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

(4)NO、NO2都有毒,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

答案:

(1)产生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产生干扰

(2)Cu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蓝 3Cu+8H++2NO

===3Cu2++2NO↑+4H2O

(3)验证NO的生成 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

(4)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防止倒吸

B卷—选考等级考试检测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即形成酸雨

解析:

选A 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CaSO3,再氧化生成CaSO4,B错误;制作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C错误;雨水的pH<5.6才形成酸雨,D错误。

2.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蓝天保卫站,我是行动者”,旨在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

下列现象与污染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酸雨——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B.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C.臭氧空洞——氟氯烃(如氟利昂)

D.温室效应——SO2

解析:

选D 酸雨与人们排放的SO2、NOx等有关;光化学烟雾与碳氢化合物和氮的氧化物有关;臭氧空洞与氟氯烃(如氟利昂)有关;温室效应与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有关。

3.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NH4HCO3晶体、固体碘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C.S与铁、铜反应均生成低价硫化物

D.ClO-与S2-、H+均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解析:

选C A项,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品红结合为无色物质,Cl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ClO氧化漂白品红,故不符合题意;B项,NH4HCO3晶体受热分解变成气体,固体碘受热升华变成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项,S与铁、铜反应均生成低价硫化物,是因为S的氧化性较弱,故符合题意;D项,ClO-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与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lO,故不符合题意。

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其中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D.①③④

解析:

选A 一般而言,同种氧化剂:

浓度大者氧化性强。

Cu与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是NO,Cu与浓HNO3反应,还原产物是NO2;Zn与稀H2SO4反应,还原产物是H2,Zn与浓H2SO4反应,还原产物是SO2。

5.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选D Cl2、SO2等都能使品红褪色,要将褪色后溶液加热,看是否重新变成红色,才能验证是否生成SO2,A错误。

NO不稳定,遇到空气会被氧化为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B错误。

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蓝,要用蒸馏水润湿石蕊试纸再检验,C错误。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采用防倒吸装置,D正确。

6.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往品红溶液中通入气体,红色褪去,证明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一定含有硫酸根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解析:

选B A项,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等,错误;B项,无水硫酸铜会与水结合生成五水硫酸铜而变成蓝色,所以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正确;C项,如果溶液为硝酸银也有该现象,错误;D项,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7.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探究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解析:

选B NO和N2O反应不可能生成NO2,因为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元素化合价的降低。

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将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C.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D.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解析:

选D A项,SO2使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错误;B项,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错误;C项,SO2在酸性环境中能与Ba(NO3)2反应生成硫酸钡,则SO2和SO3的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错误;D项,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表现为还原性,正确。

9.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

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NO

===N2↑+2H2O

解析:

选B 工业废气中的CO2、SO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难溶的CaCO3和CaSO3,石灰乳微溶于水,A项正确;气体1中含有NO、CO和N2,若用过量空气,则NO被全部氧化为NO2,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与流程图中NaNO2不符,故通入的空气不能过量,NO2与NO气体按照1∶1混合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NaNO2,B项错误;气体2中含有N2和CO,N2无毒,故捕获剂捕获的气体主要为CO,C项正确;NaNO2具有氧化性,NH

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D项正确。

10.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解析:

选A 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A错误。

11.把碎纸片b补充到a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微粒是S、SO

、OH-

B.该反应可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2molS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解析:

选C 碱性条件下,S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S2-和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2S2-+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