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90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docx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发展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这两大部分的内容。

首先,我将介绍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

现在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时,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哪些原则和规律?

达到什么目的?

随着形势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方面,越来越清晰。

为了便于记忆,我概括了五句话:

确立两个目标,遵循两个规律,坚持两个原则,树立两个意识,达到两个目的。

确立两个目标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这几年文化产业特别热,热到什么程度呢?

去年年底我们市里增加了两个编制,面向社会招收公务员,结果有800多人报名,最后招了两个,一个是中央党校的博士生,一个是广东的大学生。

为什么这么热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

1、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2、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

这两个是文化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2004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3.65万亿,可比价格比上年增加了9.5%,2005年3月,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经济学上说,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超过1000美元之后,整个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国际上用恩格尔系数反映这一变化。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发现的规律表明,随着家庭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在逐渐缩小,并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根据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组织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五大类,系数越高、越高越贫困,30以下的最富裕。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

现在按照统计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富裕阶段,农村也进入了小康水平。

但是不能忽视中国的国情,中国贫困人口太多,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的副书记任彦申讲人类消费有三个阶段,或者叫三步曲:

第一个阶段叫吃饭阶段,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阶段叫吃药阶段,解决健康问题;现在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吃文化阶段,解决精神文化需求问题。

所以现在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元性的文化需求,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文化越发展,人发展的越全面,物质文化财富创造的越多。

文化产业努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个目标是文化产业努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对于这个问题,各级领导的观念要改变。

我国改革开放26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不容质疑,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一种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组织上粗放的增长模式。

据专家统计,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二是在对环境透支基础上实现的。

据美国的计算,每年中国因为污染、人们健康各方面损失170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要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因。

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上钢铁的30%,水泥的40%,煤炭的31%,而实际上取得的GDP仅占世界的10%,产值消耗高,效益很低。

所以,中央提出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

胡锦涛同志今年在人代会上参与讨论时,强调要进行大的经济结构调整,扭转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产业,恰恰是这样一种,新的增长方式,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它和粗放的正好相对,而且文化产业在我国有着众多的消费群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谓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已经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美国的文化娱乐业每年收入4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第二大产业。

到上世纪末,音像、电影的出口超过航天航空,达到800亿美元。

据专家分析,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

日本内阁2003年公布的数字是99.96万亿日圆,占GDP的18.3%,仅次于制造业,日本制造业占GDP的21.5%。

韩国是世界第五大文化生产大国,其比例占6%。

日本每年出口美国动画片的相关产品是43.6亿美元,形象权受益39亿,一共是82.6亿美元,动画出口的产值是它出口美国钢铁的4倍,给日本就创造巨大的效益。

文化产业是不可小看、不可忽视的。

所以,中央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是要解放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提供上的能力。

李长春同志认为现在有三个经济增长点,一个是高新技术、一个是现代物流业、一个就是文化产业。

深圳今年把文化产业作为4大支柱产业来培养。

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出台了2004-2008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据统计北京200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46.1亿,占GDP的6.7%。

到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超过500亿元,占GDP要达到9%,预计每年的增长速度是15%。

今年上半年,张学忠召开四川全省的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议,奖励了三个文化企业的老板,一个人奖励10万;河南刚刚结束全省文化产业会议,出台了两个文件;云南连续两期搞了文化产业高峰会,州的副书记、州长、县的副书记、县长,常委宣传部长,每期300多人,今年4月份,在漓江又是300多人,请龙永图和我们给他们讲课,封闭式的,其目的就是解决各级领导思想,如果领导思想不重视,光靠宣传部门呼吁是没有用的,领导的观念必须改变;云南去上海开项目推介会,签了69亿,到年底落实了30个亿,今年上半年,又签了46亿;上海干脆把这个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开到洛杉矶。

各地领导非常重视文化产业。

文化系统创造的文化产业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了1.4%,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18.66%,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2.88%。

遵循两个规律

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的规律

第一,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的规律。

因为任何文化产品和精神创造,都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中央反复强调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定下的。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文化产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文化的本质和精神去迎合市场,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一切。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第二个规律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过去的文化意识作为单纯的宣传教育和公益性事业来看待,对其所有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现在认识到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还有经济的属性和商品的属性;不仅具有公益事业的属性,而且具有副业生产经济的特征。

现在,文化系统的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知识,还是过去那一套,有很多干部,国家给我多少钱干多少事,给多多干、给少少干,不给不干,依赖国家办文化。

增强市场意识

文化产业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增强市场意识。

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既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那就必须面向市场。

美国的大卫科波菲尔,大魔术师,来中国已经多次了,一次在中国演出,中介商觉得负担太重,因为他一百多人的队伍,光道具七个集装箱,费用非常大,结果中介机构感到费用非常大,考虑扩大一个城市,减少一些成本,人家根本不表态,过没几天,人家把这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群众文化消费情况,剧场情况,全部用图表调研一份,最后的结论,这个城市不能演,演了要赔钱,人家是这么运作方式,先研究市场。

迪雅株式会社在日本垄断了60%的跳舞、演出、体育、展览。

如果你要看演出,打一个电话,我要几排几号座,计算机确认,到看演出的时候,一把号码输进去,你的票就出来了,再送你两张自助券,可以吃饭、也可以消费,完全是市场经济,公司一年的票市收入折合人民币是50亿。

迪雅公司接受了合作奥运会的跳舞项目。

我们现在的文化新闻干部,往往喜欢从政治上去考虑问题,不希望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这是我们最缺乏的一点,市场意识。

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讲,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按市场规律领导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意识能力,增强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的意识能力,三个增强。

提高市场运作能力

光有市场意识还不行,还要有提高市场运作的能力。

从八十年代初,文化系统被推进市场,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在二十多年里,把房子给人开夜总会,开洗脚房,开服装店,开饭店,最后结果是给人拿了房钱、水钱、电钱,钱却叫租房的人给赚去了,债务全部给房东了。

一个吉林省二十年里债务达到了3.2亿。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刚上任没多长的副厅长,他说一上任就打官司,现在还有4000万没还清。

我也是这样,95年领导推荐我当文化局党委书记,可一上任就打是官司,直到2001我调到北京,还有个官司没打完。

到了北京,一进北京文化部的门,说你有实际经验,文化部的没脱钩的企业的事交给你吧。

94年各大机关成立公司,文化部也成立了6个,到98年国务院规定要脱钩,要脱到北京市,一个没脱出去,三个自己消化了,再有三个是债务缠身,一个没出去,后来我深入到一个最严重的公司,结果我和工作组长审计发现,这个公司有6400万的债务,6个官司,光这几个官司1930万。

最后,忙活了一年多,文化部把公司给卖了出去。

文化人真是很怪,一签合同就上当,一打官司就赔钱。

光有工作热情,不懂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市场运作能力,胆子越大错误越严重。

你说干这个的是不是好同志,都是好同志,工作又热情,就是什么都不懂,人家欠他的钱,要不回来,他欠别人的钱,别人一个官司一个官司的问它要,不动脑子。

所以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扭转这种状况,要提高这个市场运作的能力。

加强市场管理

第三要加强市场管理。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就是市场,文化企业只有通过市场的具体运作,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它才是生产力,才能通过再生产,才有生命力。

市场环境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中央四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依法加强管理。

我们市场方面的问题很多,举个例子:

音像盗版屡打不及,最严重的盗版占到97-98%,盗版的管不住,正版的上不去,正规的文化产业,依法的企业发展不起来,这几年,光销毁的盗版有3亿多张,去年是1.54亿张,这只是冰山一角,去年文化部组织了三个月的全国性的集中行动,214家国营的音像商场联名写信给我们,感谢文化部办了个好事,为什么?

盗版一打下去,正版销售就上来,这就是市场。

坚持两个原则

贯彻发展先进文化原则

一个原则是贯彻发展先进文化原则。

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存在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方针,始终没有改变。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是宣扬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不可避免的要随着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中国,对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一直企图通过文化渗透,用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影响其他国家。

中国文化产业和西方比,要实现短期内扭转外贸出口的逆差,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美国经验丰富,资金投入大,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其文化产品的娱乐性、观赏性和自信性明显的好于我国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消费他们的文化产品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或者潜移默化的要受到它的影响。

由于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法国总统希拉克、连日本都发誓要对美国的文化统治发起一场反攻。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思想的原则。

坚持社会化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要把坚持社会化效益放在第一位。

把社会化效益放到第一位,争取两个原则的统一。

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进入了流通和消费领域,都存在两个效益问题,为什么偏偏文化产业要强调把社会化效益放到第一位呢?

这就是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性来决定的。

其他商品满足的是人们的生存、生理、安全、健康方面的需求,体现的是物质层次的社会效益。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不大,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就不同了,他满足人的精神、文化、心理上的需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只要走上市场,为大众所消费,就不可避免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心理行为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

那么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高文化服务必须有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正视正面效益,避免负面效益。

树立两个意识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第四就是树立两个意识。

一种意识是改革创新意识。

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传播条件,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且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国内又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需要我们自己创新。

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飞利浦的总裁哈罗德在清华大学MBA班演讲,演讲非常成功,我就记住八个字,“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美国保利莱一次成像,七十年代很时髦,它的股票七十年代就三位数,到97年60美元一股,然而到了2001年跌到28美元一股,直到后来破产,专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创新意识,对迅猛发展的数码时代反映迟钝。

现在照相机的更新换代很快,Sony的数码相机,从200万象素、400万象素、800万象素,一直到现在最高的1500万象素,数码相机不断往前发展,可保利莱还拿着一次成像,不改革、不创新,所以只有死路一条。

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从世界各地吸引了500名演员,8个分团,这500个演员里300多是中国人,一年在全球在130多个城市演出,收入是10亿美金,中国所有的马戏团,一年的收入不如它一个分团的十分之一,什么原因?

就是一种创新,一种非凡的创意。

在拉斯韦加斯太阳马戏团的节目,120美元一张票,必须提前一个星期订票,一晚上两场。

表演很震撼,舞台在大游泳池、在半空,表演开始后,演员从游泳池中间钻出来,跟着很高的水柱浮在半空中演出,演员从空中扎下入水中,然后火花四溅,音乐响起,看完后感觉这120美元,值!

这就是创意,这就是创新意识。

树立求真务实意识

第二点叫求真务实意识。

所谓求真就是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

党和国家也在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也在逐步的深化,2003年的时候,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县市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战略调整,作为奋斗目标,中央这样要求是对的,但是我们做这个工作的同志,脑子要冷静,跨越要有个过程,至少有一个准备阶段或者过度阶段。

为什么呢?

2003年的时候,我国文化产业底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文化企业?

增长幅度多少?

占GDP的比例是多少?

谁也说不明白,报纸上各个专家分析的数字都是分析出来和想象出来的,不科学、不敢用。

所以有3到5年的准备阶段,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才是迅猛发展的开始,因为文化产业不能搞大跃进、不能搞突击,它是按经济规律办事。

后来的四中全会做了调整,就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最近中央的调子都变了,跨越式这个词不出现了。

搞文化产业和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一样,它有自己的特性,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就是求真,要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

所谓务实就是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俏的,扎扎实实去做,实实在在去干。

这几年,我们在指导各地文化产业工作的时候,反复强调要充分考虑中国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衡性和文化的差异性,文化不提口号,不提指标,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发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搞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做到人无你有、人有你特。

因为中国市场大,使用消费高,大家搞一个东西,谁买你的?

卖不出去又怎能去发展生产呢?

甘肃庆阳是个贫困县,非常穷,他们发展做荷包、香包,现在一年5000万的收入,这5000万对庆阳是很了不起的。

河南宝丰,也是个穷地方,当地老百姓就会变魔术,耍戏法,练气功,搞皮影,他们就抓住这个进行发展,现在有表演团体1200家,一年创收纯利润1亿元,现在统计的收入数字是2.8亿元。

去长沙的人几乎没有上酒店,多数都是上歌舞厅,演艺厅很大,去的人边吃边喝边看节目,长沙7000多家,最大的6家,每天晚上三台,进出人口三十五万人,做得非常大。

广西把张艺谋请去了,搞“印象刘三姐”、“石山石景”,在阳朔的漓江,水面上搭舞台,上面石山做背景,一下投了9700万,老板是民营股份制企业,我去了看了以后问:

“你投资这么大,能赚钱吗”,他说:

“能”,我说:

“你成本一场多少钱”,他说:

“1万7”,我说:

“你收入是多少?

”,他说:

“我最多的一场卖了40万”,他成本为什么这么低呢?

600个演员,400个男演员是当地的渔民,白天在漓江上捕鱼,晚上回家吃饱了饭后进演出场所演出,一晚上补贴10块钱,200个女演员,张艺谋招了20个漂亮的小女孩,也是10块钱,演一场6000块,其他的就是水钱、电钱等,花不了多少成本。

去年3月25号,正式公演了,到年底赚了多少,赚了4000万,五一期间出现了半宿半夜的排队等票,排到下半夜,一票难求啊,旅游人数和过夜人数都大幅度增加,都11-12%的增加,一下子把当地经济发展起来了。

现在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很高,我们反复强调,不要照抄照搬别人的东西,要搞自己有特色的。

文化资源不等于是产业资源。

文化资源不同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有形的,文化资源是无形的,对文化资源来讲,谁率先开发出产品,谁就掌握了他的主动权,而且文化资源没有国界。

丰富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要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必须大力提高文化资源的开采能力。

达到两个目的

增强我国文化整体事业的目的

一是增强我国文化整体事业的目的。

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只讲文化事业。

十六大以后,我们现在讲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既包括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又包括金融引起的文化产业。

我经常强调发展文化产业,绝不能忽视文化事业。

我国对文化的投入非常低,去年全国增长了20%多,但真正国家投资的只有113亿。

我国文化的投入平均到每个人每年才700块钱,占财政总支出的0.4%。

温总理两年的报告都提出社会发展事业滞后。

今年提出广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出现的问题较多。

要增强我国文化事业,首先要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这是主渠道。

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第二个目的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我们国家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是落后的。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可从具体的案例中获得答案。

日本的四季剧团有110个演员,8个剧场,一年的演出收入是19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3亿。

这13亿是什么概念呢?

我国国有的、集体的文艺团体一共是2587个,一年赚5.7个人民币。

一个四季集团的收入是咱们中国接近2600个团体一年收入的2.3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四季剧团是企业化、演员是专业化,演出是产业化,售票是商业化,就是“四化”。

我们是“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必有目的,仓库是最后归宿”。

现在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作者是英国一个单身女性,离婚之后带着小女孩生活,没有工作,穷困潦倒,靠借钱度日。

因为她出生中产阶级,学历比较高,边带着孩子边在家写书,写出书以后送给英国书商推荐,没被看中。

1997年送到意大利书展一个样本,美国出版社的副董事长顺手买了样板,一看就知道这是好东西,立即花了4.5万美金买下了这本书的出版权,买下来光前三册印刷赚了4.8亿。

美国时代华纳电影公司发现商机,花50万元买下电影特制权,投资2.5亿拍摄《哈利·波特1》,赚了10亿美金。

2003年6月21日,《哈利·波特》全球发行创世界纪录,一次性印刷850万册,一天卖出640万册,这是世界纪录,7月16日第六集《哈利·波特与混学王子》全球发行,又突破了世界纪录,这次印刷了1080万册,后又加印1350万册。

1350万是什么概念?

美国最畅销的作家印到了280万册,这是最大的纪录了。

最终,罗琳的年收入是4800万英镑,个人资产达到10亿美金,超过了英国女王,超过麦当娜。

李长春曾指出:

美国是文化资源的小国,为什么其文化能输出到世界各国,而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古代文化在东方也有很大的影响,现代文化的影响力是落伍的,我想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下,文化与经济紧密融合,以产业的形式迅速发展。

在这种性质下传统文化小国能够成为大国,传统文化大国可能成为文化小国,望中宣部、社科院要研究这种国际现象,推动人民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善于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规划,使我国成为现代文化大国”。

这是长春同志的批示,一针见血,切中实际。

现在我们跟经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大力发展提高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我们第二个目的。

发展文化事业的工作思路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工作思路,也把它概括成五句话:

打好两个基础,完善两个体系,突出两个重点,打造两个平台,面向两个市场。

打好两个基础

打好理论基础

第一个基础是打好理论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

产业司从此以后首先抓理论研究的推动,1999和2002年分别依托上海交大和北大,建立了两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

这两个基地成立之后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基地和社科院合作,每年出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已经出了四次,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一,最近研究第五册。

北大每年出一本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交大每年出一本文化产业论文集,而且组织了很多理论研讨会,促进党和国家把文化产业提到议事日程,写进十六大报告。

开始人们对什么是文化产业争论不休,一个专家一个说法,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逐步统一了认识。

什么是文化产业呢?

十六大之前比较流行的、大家觉得比较权威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公约里的一句话: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十六大后,我们把文化产业定义为:

“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这个名词解释专家和学者都比较认可,觉得这个概念比较确切,把握住了要害部分。

后来又界定了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图书报产业、艺术品拍卖业、艺术培训等九大门类。

打好统计基础

第二个基础是统计基础。

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但更多的是经济领域的属性,是一种经济运行的概念。

看一个文化产业发展如何?

不是看今年做了多少演出,放了多少电影,有多少观众,而是看有多少文化企业,有多少就业人口,创造附加值是多少,上交的税收是多少,占GDP的比例是多少,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说明文化产业的状况如何。

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

我国去年3月29日出了第一个文化及相关产业主题分类,刘云山看了很高兴,感谢国家统计局办了一件关系全局的战略意义的大事。

今年1月6日又出现文化相关产业指标统计框架,又进一步深化,现在把统计体系基本完成。

内容大体说几点,他叫文化及相关产业,为什么不叫文化产业呢?

因为在国际上产业和行业翻译成英语都是industry,就是一个字眼,中国还有一个行业的概念,所以咱们就用了文化及相关产业。

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的组织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有直接关系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分三个层,有核心层、有外围层和相关层。

根据国家统计局这个标准,2003年文化产业统计是:

全国文化的相关产业就业人员1274万人,占就业人口的5%,国民增加值是3577亿,占GDP的3.1%,把传统的相关产业分开的话,其实真正的核心文化产业只占了GDP的1.5%。

所以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为时过早。

完善两个体系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一个体系就是文化产业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