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71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docx

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

2019年高考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经典备考材料

一、称谓

【雅称】一种美称。

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尊称】也叫敬称。

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他家房居称“尊府”。

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婉称】:

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

 

【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古代帝王自称“孤、寡”。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

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等; 自家父母为“家父、家母”。

 

(一)对别人和别人亲友的尊称(敬称)

1.在被称呼人的姓、名、字号等核心称呼前

面或后面加“子”、“公”、“君”、“老”、“父”、“令”、“尊”、“贤”、“仁”、“足下”、“尊驾”、“夫子”、“阁下”、“先生”、“大人”等。

如:

子墨子、范文正公、谢君、张老、渔父、尊夫人、贤伉俪。

令堂(对方母亲)、令尊(对方父亲)、令爱(对方女儿,也叫令千金)、令郎(对方儿子)、令兄(对方哥哥)、令妹(对方妹妹)、令弟(对方弟弟)。

注意:

公、君、足下、尊驾、夫子、阁下、先生、大人等词还可以单独用来称呼别人,表示尊敬。

2.称字、号、别号、谥号

如:

(苏)东坡,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别号。

苏轼也常被人称为苏子瞻,子瞻是苏轼的字。

范文正公,“文正”是范仲淹死后朝廷给他的封号(谥号)。

3.称对方的书斋名

如:

聊斋先生,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

4.称籍贯

如:

孟襄阳,襄阳是孟浩然的籍贯地。

  柳河东,河东(今山西永济)是柳宗元的籍贯地。

5.称官名、爵位、做官地

如:

杜工部,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

  文少保,文天祥曾任太子少保。

  寇莱公,北宋名臣寇准封爵莱国公。

  陶彭泽,陶渊明曾在彭泽任县令。

6.对皇帝、皇族成员、诸侯王的尊称

    称皇帝的“庙号”、年号,如“太祖”、“太宗”、“洪武皇帝”(朱元璋)等。

陛下、圣上、万岁、天子、圣驾(称皇帝)。

殿下(太子或诸侯王)。

东宫(太子)。

7.在自己已故的长者核心称呼前加“先”字

  如:

先考(父)、先妣(母)、先师

8.其它尊称或爱称

高堂(自己母亲)、泰山(岳父)、膝下(父母)、麾下(称将军)、卿或爱卿(君王称臣下)

 

(二)对别人或自己(自己的亲友)的贱称和谦称

1.直呼其名

在古代,直接称别人的名是不尊重不礼貌的,一般用于平辈或对下时的称呼,或者对鄙视的人的称呼。

2.称自己或自己的亲友

单独使用或在核心称呼前加“愚”、“仆”、“窃”、“鄙(人)”、“贱”、“拙”、“敝(人)”、“卑”、“下”、“小”、“晚”、“家”、“舍”、“贫”、“贱”等词。

如:

卑职、拙荆(自己妻子)、下官、小可、晚生(用于读书人自称)、家父、舍弟。

其它自称:

寒舍(自己家)、老朽(夫)(老人自称)、老衲(和尚自称)、不才、不肖、臣、微臣。

女性自称:

妾、贱妾、奴、奴婢等。

皇帝或诸侯自称:

朕(帝)、“孤”“寡”“不谷”(诸侯王)。

3.对平辈、晚(小)辈和不敬(鄙视)的人的称呼

除了直呼其名外,还有“小子”、“竖子”等。

高考常考内容: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临”、“惠顾”、“惠允”、“惠赠”)

“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垂爱”(多用于书信)、“垂青”、“垂青”、“垂询”、“垂念”。

 二、古代关于人的年龄的说法

1.孩提、黄发、总角、垂髫:

少年儿童。

2.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3.(及)笄:

女子十五岁。

4.(加、弱)冠:

男子二十岁。

5.而立:

三十岁。

6.不惑:

四十岁。

7.知(天)命、半百、知非:

五十岁。

8.耳顺、花甲、耆:

六十岁。

9.古稀:

七十岁。

10.耋:

七十至八十岁。

11.耄:

八十至九十岁。

12.期颐:

一百岁。

 三、古代排序

1.长、幼排序:

伯、仲、叔、季

古代一个家族的兄弟可按年龄大小,用数字排序。

比如俗称的老大、老二等。

2.季节排序:

一个季度用“孟”、“仲”、“季(暮)”分为三段,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晚。

四、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俗称过年。

古代又称新春、新正、元日、元旦(不是现在的元旦节)、元正等。

2.元宵。

阴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古代也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等。

3.寒食。

清明前一两日为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

一般为阴历3月上旬某日,习俗主要为扫墓祭祖。

5.端午。

阴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与纪念屈原有关,有赛龙舟、吃棕子、喝雄黄酒等习俗。

6.乞巧。

阴历的七月初七,又称少女节、七夕。

女孩子们在这一天晚上向织女乞求精巧手艺。

因牛郎织女在这一天晚上鹊桥相会,七月七又是中国的“情人节”。

7.中秋。

阴历的八月十五,因这一天为月圆之日,中秋便是团圆节。

主要习俗有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等,有的地方还杀鸭吃鸭。

8.重阳。

阴历的九月初九,又称重九。

主要习俗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

9.腊日。

阴历的十二月初八,又称腊八,是古代祭祖祭神庆丰收的节日。

10.除夕。

阴历的十二月三十晚,为除旧迎新的日子。

主要习俗有吃里外洒扫、“年饭”、守岁、辞年等。

(在古代,除夕与春节是两个节日。

 五、古代的几种特殊日子及其称谓

1.朔,每月的第一天。

2.望,既望,每月的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

(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晦,每月的最后一天。

(朝菌不知晦朔)

4.元日,正月初一。

5.人日,正月初七。

6.社日,在春分前后。

7.至日,冬至或者夏至。

8.花朝,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生日。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9.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九为阳数,古人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

” 

六、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分属于十二个以地支排列的月份。

春分后的节气是清明,其后的节气依次是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24节气分别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中国古代地名

1.地区名

(1)关于整个国家(现在的中国)的称谓

海内、赤县、神州、六合、八荒、九州、八州、四海、中华、华夏

(九州: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雍州分出凉州,从青州分出幽州,成为十二州。

九州中去掉梁州即为八州。

八州的称谓并不常见。

(2)其它地区

A、江左、江表、江东、江南:

长江以南地区。

B、中国、中原:

现在的中原地区,有时又称中土、中州。

C、关东、关西、关中、关内、关外:

这里的“关”因时代不同所指也不同。

汉唐以前一般指函谷关,稍后又指潼关。

“关内、关外”的称呼则大约在明代前后出现,关指山海关。

D、河南、河北:

黄河南北。

E、河西、西河:

陕甘宁一带的黄河以西地区。

F、山东:

汉唐以前,“山”习惯上指崤山。

G、淮左:

淮河以东。

H、西域:

大约为今中国新疆全部,甘、青、宁一部,中亚大部。

I、百越、百粤、诸越:

大约指今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后又泛指南方地区。

J、岭南、岭峤:

五岭山脉以南地区(广东、广西一带)。

K、三秦:

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主要在今陕西省。

L、京畿:

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一般是京城管辖的地区。

2.名城别称

(1)北京:

主要有燕京、燕都、京师、大都、中都、北平。

(2)南京:

建业(邺)、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

(3)杭州:

临安、钱塘、武林。

(4)镇江:

京口

(5)开封:

东京、汴京、汴梁

(6)洛阳:

神都、中都、伊洛、河洛、京洛

(7)沈阳:

奉天、盛京

(8)广州:

花城、羊城

(9)扬州:

江都。

(10)西安:

长安、西京、西都、镐京、京兆

八、中国古代历法

1.纪年法(记录年份的方法)

(1)干支纪年法

 用天干和地支的排列组合记录年份。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上述天干地支进行排列组合,每一组合(两个字)记录一年,每60年一轮回,无限循环。

(因开头第一年为“甲子”,所以称60年为一甲子,也称满60岁为一甲子。

(2)帝王年号纪年法

  古代帝王基本都有一个年号,如“天授”(唐武则天年号)、“建隆”(北宋赵匡胤年号)、“至元”(元忽必烈年号)、“洪武”(明朱元璋年号)、“康熙”(清圣祖玄烨年号)。

  帝王取一个新年号称为“改元”,新年号的第一年为“元年”,此后以数字排列。

这样,年号加数字就表示某一年,如“洪武元年”、“康熙16年”。

2.纪月法

  阴历(农历)以数字记录月份,但有几个月的名称不是数字。

十二个月分别为:

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月、腊月

3.纪日法

  古代记录日期有两种方法:

干支与数字。

数字纪日的时候,在个位数字前加“初”。

4.纪时法

  古代一般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牌),大致可以对应现在的24小时:

  子时:

23-1时;丑时:

1-3时;寅时:

3-5时;卯时:

5-7时;辰时:

7-9时;

  巳时:

9-11时;午时:

11-13时;未时:

13-15时;申时:

15-17时;

  酉时:

17-19时;戌时:

19-21时;亥时:

21-23时。

我国古代根据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

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次序为:

子、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

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牛:

凌晨1-3时(即“丑时”),此时牛正在反刍。

虎:

凌晨3-5时(即“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兔:

清晨5-7(即“卯时”),此时月亮还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

龙:

早晨7-9时(即“辰时”),此时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蛇:

上午9-11时(即“巳时”),此时蛇开始活跃起来,还不会伤人。

马: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此时阳气正盛,是天马行空时。

  羊:

下午1-3时(即“未时”),此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猴:

下午3-5时(即“申时”),此时猴子活跃起来。

  鸡:

下午5-7时(即“酉时”),此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狗:

晚上7-9时(即“戌时”),此时狗开始守夜。

猪:

晚上9-11时(即“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夜半时分(夜晚23时至凌晨01时),计第一个时辰。

鸡鸣,又名荒鸡:

鸡叫时候(凌晨01时至03时)。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夜日交替。

(凌晨03时至05时)。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

太阳初升。

(清晨05时至07时)。

食时,又名早食等:

早饭时间,(早晨07时至09时)。

隅中,又名日禺yú等:

临近中午。

(上午09 时至11时)。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中午时候(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日昳dié,又名日跌、日央等:

太阳偏西。

(下午13时至15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晚饭时间(下午15食至17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太阳落山。

(下午17是至19时)。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天地昏黄。

(晚上19时至21时)。

人定,又名定昏等:

安歇睡眠。

(晚上21时至23时)。

  

九、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

1.推荐制

 由下而上的推荐人才,一般称为“察”、“举”、“荐”等,推荐的科目有“秀才”(不同于后来科举中的秀才)、“孝兼”等。

2.征召制

由朝廷或皇帝直接在民间选拔优秀人才,一般称为“征(特征)”、“辟”、“召”等。

3.科举制

自隋代开始,是一种用考试形式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的出现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1)科举的级别

童(生)试:

地方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者称秀才或生员。

凡应童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在省城进行的考试,一般每三年一次,秋季举行,正榜录取者称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在京城进行的考试,一般每三年一次,春季举行,取三百名,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或皇帝委派大臣主持,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治国理政的策略)。

参加者为贡士。

被录取者分为三甲(三榜),第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甲称“进士出身”,第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殿试所有录取者统称“进士”。

中进士者,一甲即授官职,二、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后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2)科举相关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人。

状元为一甲之首,故又称鼎元。

连中三元:

科举中第一名称“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中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金榜题名:

殿试后录取公布的布告一般用黄纸或黄绢书写,所以又称“金榜”。

考中称“金榜题名”。

名落孙山:

宋·范公偁《过庭录》记载: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指科举未中。

后泛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同年:

参加科举考试同榜录取的人互相称“同年”。

八股(文):

科举考试一般只考一篇文章。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文章发展成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故称八股文。

这种文体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僵化,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

科举至此,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十、古代教育

学校及相关:

1.庠、序:

“庠”是商代学校的名称,“序”是周代学校的名称。

后来用“庠序”泛指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与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国学、乡学:

先秦时的学校。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分为“太学”和“小学”。

乡学为地方学校。

3.太学、国子监:

魏晋至明清时朝廷设立的最高学府,兼有管理教育的职能。

不同的时代,有时称太学,有时称国子监,有时两种称呼同时存在。

在太学或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太学生或监生等。

4.书院:

唐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立的学校(高等级)。

由私人或官府或官私合作设立,是专门研究、传播学术的场所。

比较著名的有宋代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的东林书院等。

书院的出现与发展,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学术思想的研究与传播起来了巨大的作用。

它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纯官办的太学(国子监),成为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5.主管教育的官员(职)

(1)祭酒:

主管太学(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2)司业:

太学(国子监)的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

(3)博士:

秦汉时为掌管典籍、文史的官员,后来为太学一类学校的老师,有点像现在大学的教授,但与现在教授不同的是,他们是朝廷在编官员。

(4)教授:

汉以后设立的各级学校主管授课考试的官员。

(5)助教:

太学(国子监)的学官,协助祭酒、博士、教授管理学校具体事务,又称国子助教。

(6)提督学政:

简称“学政”,是朝廷派往各地主管地方科举考试,监督地方学官的官员。

 十一、古代官制

1.爵位:

爵位是朝廷封的,一般家族世袭。

中国古代爵位分五等:

公、侯、伯、子、男,后来又有“王”。

2.行政机构及对应官职

(1)中央官制

秦时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秘书事务。

汉沿袭秦制,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称“三公”,下设“九卿”。

汉的中央官制慢慢发生演变,至隋时确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

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决策与各种制度的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称“宰相”或“宰辅”。

(有的朝代称“参知政事”、执宰等)

六部:

吏(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土地、户籍、赋税)、礼(祭祀、教育等)、兵(军事)、刑(司法)、工(经济)。

各部长官称“尚书”,下设一郎中,郎中的副职称员外郎。

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稍有不同,明时中央最高权力机构称“内阁”,清则称“军机处”。

有的朝代称“枢密院”。

(2)中央其它官员(无行政权)

太师:

一般是为高级官员加的虚衔,表示地位尊崇,无实职。

太师、太傅、太保:

皇帝或太子的老师,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负责安全。

(有些朝代只是太子的老师)

少师、少傅、少保:

也是皇帝或太子的老师,是副职,太师、太傅、太保的助手。

(有时候上面六种官衔都是虚衔,是“荣誉称号”。

翰林学士、学士、大学士:

朝廷里主管文案、典籍等事务的官员,有些朝代是皇帝的秘书、顾问。

太史令:

朝廷中负责记录史事、编修史籍的官员。

(3)地方官制

A、州、郡、府:

长官称刺史、太守、知府、知州、牧等,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朝代不同,名称也可能有不同。

B、县:

长官称县令、知县等。

C、道、路、(行)省(行中书省)、宣布政使司:

隋、唐、宋、明、清等朝代在州(府)之上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一般称刺史、巡抚、布政使、黜陟使、总督等。

3.军队官制

A、节度使:

唐时在一些军事重地设立的拥有重兵或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长官。

B、经略使、经略安抚使:

唐、宋、明、清等朝代在一些边境重地设立的拥有重兵的军事长官,可节制防区内州县一切军政事务。

C、都督、提督:

朝廷委派的统帅全国(或特定地区)军队的最高军事长官。

  D、(元)帅、大将军、将军、副将:

帅或元帅是军队的最高长官,作为正式军职隋唐才开始有,后世军中最高长官正式名称可能不一样,但常常习惯称“帅”或“大帅”;大将军和将军在一些朝代也是军队中的最高长官,但有些朝代只是虚衔而非实职;副将一般是最高军事长官的副手。

D、参军:

军中的参谋人员。

相当于今之“参谋”。

4.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

拜、除、授:

授予官职。

拔、擢:

升职。

“超擢”是破格提拔的意思。

迁:

(1)平级调动,也称“转迁”、“迁调”;

(2)升职,也称“迁升”、“迁授”、“迁叙”;(3)降职,也称“迁削”、“迁谪”、“谪迁”、“左迁”。

谪、贬:

降职或调往边远偏僻地区任职。

黜、罢、免、夺、削、废:

免去官职使其成为平民。

去:

(1)自己辞职;

(2)调离另有任用;(3)罢免官职,削职为民。

乞骸骨、致仕:

请求辞官退休。

5.古代官阶

古代官员分为若干等级,隋后一般分为9个级别,称为“品”;每一品又分为“正、从”两个级别,共为9品18级。

 十二、中国古代艺术与典籍

1.音(声)律:

音乐术语。

音或声指音阶,中国古代乐谱只有“宫(变宫)、商、角、徵(变徵)、羽”5个音阶,所以称“五音(声)”;律指定音(调)。

2.阳春白雪:

《阳春》与《白雪》是古代名曲,公认的高级“雅乐”,后世成为“高雅”的代称。

3.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为古代通俗流行歌曲,后世成为通俗普通的代称。

4.文房四宝:

笔(毛笔)、墨、纸(宣纸)、砚。

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的共用工具。

5.岁寒三友:

松、竹、梅,象征高雅和坚韧不屈。

6.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象征高雅、不屈、顽强、纯洁、孤傲、隐逸等。

7.“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书》或《书经》)、《礼》、《易(经)》、《春秋》。

8.六艺:

礼(礼仪)、乐(音乐与舞蹈)、射(射箭战斗)、御(驾车)、书(写字识字)、数(计算术),是六种基本技能。

9.十三经:

至南宋时最终确定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10.经、史、子、集:

中国古代将图书(著作)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

“经(部)”为儒家十三经;

“子(部)”指诸子百家学术著作,包括先秦诸子百家和后世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著作,如宋明理学著作、清代的考据学著作等。

“史(部)”是记事的著作,包括史学著作(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笔记等。

“集(部)”包括所有文学艺术创作、文艺评论等著作,一般是很多篇(首)汇成一本,所以称“集”。

 十三、中国古代祭祀与礼仪相关

1.祭祀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多种多样,主要有祭神与祭祖两种;祭祀活动时有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一般称“庙”或“祠”。

祭祀活动中用的祭品(牲畜)称为“牺牲”(色纯称牺,体全称牲)。

用来祭祀的猪、牛、羊都齐全时称“太牢”,只有猪、羊时称“少牢”。

2.生活礼节

基于人与人之间的长幼尊卑,古代形成了日常生活中各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礼节。

座次:

(1)帝王座位坐北朝南,所以古人把称帝称王叫“南面”,称臣叫“北面”。

(2)室内座次: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如《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如座位为一排,则右为尊,中次之,左为卑。

(3)车座:

一般以左为尊,和室内相反。

如是战车又不同,主帅居中,左为御者,右为护卫。

行礼:

(1)稽首:

祭祀时的礼仪,拜九次,五体投地,且有停留。

(2)顿首(叩首):

下对上的敬礼,拜九次,叩首至地。

后简化为3拜,俗称“磕头”。

(3)拱手:

双手合抱胸前,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日常平辈人之间的见面礼节。

后来演变为简单的“抱拳”礼(双手举起抱成拳形)。

(4)长揖:

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且弯腰。

(5)长跪(跽):

上古人坐于席上,坐姿是两膝着地,臀压于脚跟。

若臀离脚跟,腰伸直,即为长跪,表示庄重。

 十四、中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

(1)庙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如唐高祖、唐太宗等。

(2)谥号(shì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

 (4)年号是封建皇帝在位时纪年用的名号,西汉时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