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67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docx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

———以绿色包装物流企业为例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08高职物流2班

 

学号20082120230

 

姓名高朋成

 

指导教师李图祥

 

1)目录

一、环保物流产业市场机制的特征分析………………………………2

(一)绿色包装物流企业市场的外部特征……………………………3

(二)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发展的动力缺乏性特征………………4

二、我国环保物流产业的市场构成…………………5

(一)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的各类主体……………………………5

(二)各相关经济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6

三、绿色物流发展对策…………………………….8

(一)制定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

8

(二).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相结合。

8

(三).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科研工作。

8

结束语…………………………………………………9

参考文献…………………………………………………9

 

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分析

———以绿色包装物流企业为例

[摘要]本文认为,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社会物资流通的支持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增强,然而在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其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环境的损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文章提出,为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物流环境,充分利用物流资源,促进物流产业顺利发展,必须推行环保化的绿色物流模式,制定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发展共同配送等新兴物流经营模式,规范和约束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健康发展;使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相结合。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绿色物流科研工作,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环保业:

  顾名思义就是一切以保护环境为基准的产业,当今中国环保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与经营,主要指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噪音控制设备、放射性与电磁波污染防护设备、环保监测分析仪器、环保药剂等的生产经营。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指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废渣综合利用,废液(水)综合利用,废气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

三是环境服务,指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等各种服务。

物流业: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两者综合,就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环保物流。

环保在前强调了环保是这个产业的基准,物流与环保产业中的废物回收利用相结合,达到产品的最小成本,最少耗时,最大利用率。

物流业把非环保企业生产所剩下的废旧物资流通到环保企业,由环保企业回收,分类,在生产出原料,再由物流企业流通需要这些原料的企业再次利用其生产。

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无限循环的产业链,达到资源的高度利用,坐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以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 环保物流产业市场机制的特征分析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的载体,市场特征又是市场体系构成的前提基础,要研究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首先要从对环保物流产业市场特征的剖析开始。

(一) 绿色包装物流企业市场的外部特征

1.绿色包装物流企业的市场具有外部性。

其外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部经济。

企业开展绿色包装的行为,不仅可以得到诸如提升企业形象等的无形资产以及减少企业能源消耗费用带来的收益,还可以为整个社会节约资源,改善环境。

无论从企业本身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绿色包装工作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但是社会并不会因此而向采取绿色包装行为的企业支付报酬,这种绿色包装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大于其行为主体的个私人收益。

因此,绿色包装物流企业的行为具有真正的外部性。

第二,区际外部性。

按照空间上能否转移,外部性可细分为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

若外部性的影响仅局限在本区域内,对其它区域不产生影响,则称其为区内外部性;若外部性的影响不仅对本地区,而且对其他区域同样也产生影响,则称其为区际外部性。

绿色包装行为不仅减少了本区域的污染程度,也因而减少了污染在不同区域空间上的扩散。

因此,绿色包装行为的外部性呈现区际外部性特征。

第三,代际外部性。

按照时间上能否转移,外部性又可细分为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

若外部性的影响仅局限在当代人,对后人不产生影响,则称其为代内外部性;若外部性的影响不仅对当代人,而且对后人同样也产生影响,则称其为代际外部性。

绿色包装行为技术投入使用的周期长,其行为产生的外部经济,会在整个技术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并且当代节约的能源、减少的污染,同样可以间接惠及后代人。

因此,绿色包装行为的外部性呈现出代际外部性特征。

第四,公共外部性。

按照外部性影响的特征,外部性可细分为私人外部性和公共外部性,私人外部性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外部性;公共外部性指外部性对在其影响范围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带来影响,任何受影响的个体都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加以拒绝。

绿色包装行为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在其影响范围内会使所有的成员无一例外地带来额外收益,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因此其性质是一种公共外部性。

2.外部性导致的绿色包装行为的市场失灵。

同其它具有外部性的市场一样,绿色包装市场同样也存在着“失灵”,表现为通过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所形成的私人生产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下面以绿色包装行为的市场进行分析,假设市场上的产品只有绿色包装和非绿色两种,图1中,横坐标上的每一点到左边A点的距离代表将要生产的非绿色包装产品的数量,到右边B点的距离则代表将要生产的绿色包装产品的数量,产品的总产量固定为AB;图中曲线MR1及MSR1为生产绿色包装产品的边际私人、社会收益曲线,MR2及MSR2为生产非绿色包装产品的边际私人、社会收益曲线。

不考虑外部性的情况下,绿色包装产品和非绿色包装产品都能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达到均衡,即MR1=MR2的交点E。

在此交点E,绿色包装产品的均衡量为Q2B,非绿色包装产品的均衡量为Q2A。

在考虑外部性的情况下,绿色包装产品和非绿色包装产品生产量的社会最优配置均衡点应为MSR1=MSR2的交点F。

在此交点,绿色包装产品的均衡量为Q1B,非绿色包装产品的均衡量为Q1A,在此均衡点Q1上,绿色包装产品的私人边际收益为P1,而非绿色包装产品的私人边际收益为P2,且

在市场自发配置与社会最优配置的绿色包装产品的生产量之间形成了差额Q1Q2。

尽管在社会最优配置下,非绿色包装产品的量应该控制在Q1点(数量为Q1A),但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非绿色包装产品使用的私人边际收益与绿色包装产品使用的私人边际收益之间产生价格差△P=P2-P1。

对生产商来

说,由于外部收益不能内部化,将导致Q1点向Q2点移动,即数量为Q1Q2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趋向于转为非绿色包装产品生产。

外部性是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本身固有的特征,无论哪一国家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都存在着外部性。

解决外部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使绿色包装产品生产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

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公共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其外部性无法通过“自愿协商”的谈判方式加以

消除。

绿色包装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众多的特点,也使得“排污权交易”在消除节能和清洁生产市场的外部性方面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消除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外部性的基本思路只能是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激励政策或法律法规等手段,将绿色包装产品生产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收益转为私人收益,让外部性内部化。

(二) 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发展的动力缺乏性特征

1.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自身缺乏有效供给的意愿。

许多企业对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缺乏兴趣,视国家相关标准于不顾,仍在进行生产、销售着大量的非绿色包装产品。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还是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来推动。

即使是少数有实力、敢于创新并且有远见卓识的厂商在积极尝试探索着开发并生产绿色包装产品,但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难以持久。

第一,企业对技术风险的自然规避。

与非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相比,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在形式上表现为能耗水平和污染程度的降低,但其背后隐含的却是相关技术的进步,是绿色包装产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只要企业在粗放经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利润,那么企业也就失去了依靠科技进步获取超额利润的动力,更不愿冒着增加技术风险和额外成本去开展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相关技术改造,面对采用绿色包装产品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可能导致的成本增加、工

人技术熟练程度下降、影响施工进度等风险,绝大多数企业对绿色包装产品生产是普遍缺乏兴趣的。

第二,绿色包装产品生产产业发展滞后,难以生成规模效应。

绿色包装产品生产产业尚在发育,既没有形成完整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技术体系,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产品体系,更没有形成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体系。

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低,普及性差,配套产品种类少,标准化程度低,更主要的是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应有的互补和协作,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导致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偏高,而这部分增量成本只能通过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予以消化,而在消费者缺乏对此类产品需求的前提下,高价格的绿色包装产品与低价格的非绿色包装产品相比在市场竞争中未必占据优势,因此开展绿色包装产品生产也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2.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自身的有效需求不足。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对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工作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但普通民众和相关企业对绿色包装产品的使用意识还很薄弱,绿色包装产品的消费意愿并不强烈,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需求。

第一,排污费过低,源头上抑制了民众和相关企业绿色包装产品的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排污费征收标准基本上由政府控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成本(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征收标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来说偏低,这致使民众和相关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使用绿色包装产品。

第二,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在不掌握完全信息,不能明晰地区分绿色包装产品与非绿色包装产品,而在绿色包装产品价格过高的前提下,民众宁愿选择风险性小的非绿色包装产品,进而对绿色包装产品缺乏兴趣。

市场动力缺乏也是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无论哪一国家的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都存在着能否有效供求的问题。

解决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动力缺乏所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也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或法律法规引导、激励和规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使其转变为市

场机制有效的领域。

二.我国环保物流产业的市场构成

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发展与推广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系统活动,是涉及到政府、厂商、消费者、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等各方利益的一项复杂工程。

在提供绿色包装产品的环保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其各个相关经济主体的利益机制,针对这一行业的发展特点和不同主体的利益情况采取适当的推动、激励措施,对于提供绿色包装产品的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有重义和作用。

(一)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的各类主体

1.物流企业。

绿色包装产品物流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更多利润是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推动因素。

如果其投入不能带来利益或不足以弥补其投资成本,按照“理性人”的思维,那么他们不会主动去做。

在政府不进行政策调控的情况下,企业生产

绿色包装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要么自己消化,要么提价,由消费者来承担。

但是基于消费者的经济性考虑,同一类型产品中,如果绿色包装产品的价格高于非绿色产品,那么消费者不会购买绿色包装产品。

所以为了销售收入,厂家必须自己承担生产绿色包装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或对购买者提供优惠,使绿色包装产品价格与非绿色包装产品价格相近,如此一来厂家肯定要面临一定程度的损失。

但是与此同时,厂家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无形的资产,比如企业形象的提升,还有培养了自己成熟的技术队伍等等。

在综合考虑了有形的损失和无形的收益之后,厂家权衡利弊得失,有可能决定投入生产绿色包装产品,但这样做必须有个前提,即政府会采取适当的方式推动和激励绿色包装产品的生产和利用。

只有这样,理论上的无形资产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现实中的经济收益,使得目前从事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企业付出的暂时代价是值得的、有回报的,否则相关产品的物流企业是不会投入绿色包装产品生产的。

2.政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越消耗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积极发展环保物流产业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但是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却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让企业通过节能或减排与否因素考虑对成本的影响,这一力量较弱,其效果并不明显。

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情况表明,市场机制对实现节能减排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原因主要在于绿色包装产品生产市场的外部性以及消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妨碍了绿色包装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因此从解决“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市场缺陷的角度看,有必要加大政府在环保物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政策,在限制非绿色包装产品的同时,鼓励绿色包装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但是“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要使政府干预有效,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第二,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

3.消费者。

绿色包装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即消费者是整个环保物流系统工程的拉动者,良好的经济性是吸引他们参加环保物流产品系统工程,使绿色包装产品顺利推广使用,避免市场冷落的最关键因素。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在不考虑社会公德与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最关心的是所购买产品的初始购置费以及使用的运营成本,但是目前相对于非绿色包装产品而言,绿色包装产品和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上的销售价格自然也就比同类的非绿色包装产品高,从“理性人”的思维看,消费者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个体,他的决策将以个体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由于绿色包装产品和非绿色包装产品在功能上是完全可替代的,很显然消费者不会主动购买价格高的绿色包装产品。

上述因素在实际过程中常常影响消费者对绿色包装产品的需求。

4.科研机构。

在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研机构必然要承担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也能提高科研机构自身的科研力量和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科研机构作为“理性人”,其决策也将以个体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它一方面要考虑研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研发资金的不确定性,也要考虑研发成果的外溢性,在不考虑政府与相关企业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如果其产品所具有的知识产权及其部分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后相应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不足以弥补上述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很显然,科研机构也会缺乏研发环保物流产品的积极主动性。

(二)各相关经济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

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完整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从研制、中试、生产、销售到用户使用的一个完全的过程。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对于环保物流产业的引导和发展,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手段在目前法律法规等手段需要有一个时间和程来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是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调控方式。

任何一种产品要形成市场,必须有供需双方。

既要有愿意在某一价格下购买这种产品的消费者,也要有愿意在这一价格下生产此种产品的生产企业。

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一定阶段和一定的技术条件情况下,在环保物流产业发展的市场上起作用的经济主体因素主要有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当然如果考虑技术进步条件的话,还需要增加科研机构。

在环保物流产业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在价格上还没有一致的平衡点,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其很难形成大规模市场,环保物流产业也就很难发展起来。

因此,政府为培育环保物流产业的市场,应该采取各种鼓励和刺激措施,并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些措施也只能在某些职能范围内进行,但是市场不是停滞不前的,环保物流产业要想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只能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其成本,提高产品性能。

因此,科研机构在环保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研机构在市场中有的是独立主体,有的是从属于生产机构,但归根结底,科研机构的科研决策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

独立的科研机构要有能购买其科研产品的生产者,从属于生产机构的必须由生产经营者根据

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参与环保物流相关产品的研制。

图2表明了环保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有关经济主体因素的行为及其目的。

政府的决策从需求(消费者)和供应方(企业)着手,一方面刺激消费者从而增加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激励供方企业加大努力程度,而在企业与科研机构间也存在着一种拉动作用,企业觉得市场有利可图,就会投资给科研机构进行研究。

科研机构也应同时通过获得国家的资助,在有利可图刺激的基础上,尽快尽好地研究出成本降低的绿色包装产品,然后转移给企业,企业利润才能大幅度增大,市场价格才能实质性下跌,供需双方的需求也才能实质性增大,环保物流产业的市场发展才能真正成熟和壮大起来。

企业大循环物流涉及电信运营企业、电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设备处理企业、原材料或元器件生产企业及相关物流服务企业。

电信运营企业大循环物流中物质的流动过程为(见图8):

①电信设备及部件从电信设备生产企业运送到电信运营企业;

②电信设备及部件在电信运营企业中进行使用或储备;

③废弃电信设备及部件从电信运营企业运送到电信设备处理企业;

④电信设备处理企业拆解废弃电信设备及部件;

⑤再生资源从电信设备处理企业运送到原材料或元器件生产企业;

⑥原材料或元器件生产企业利用再生资源生产原材料或元器件;

⑦原材料或元器件从原材料或元器件生产企业运送到电信设备生产企业;

⑧最终废弃物从电信设备处理企业返回自然环境。

电信企业的大循环物流系统包含了整个行业供应链上企业,包括生产企业、使用企业和回收企业。

整个行业的物流循环不仅降低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利润,最大程度的降低企在运营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对其他行业也有借鉴意义。

三.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一)制定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

  

  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制定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

1.制定适合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机制的政策,对环保程度高的绿色物流企业进行鼓励和一定程度的扶持,鼓励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支持传统物流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的经营模式;

2.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令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物流企业进行整改;

3.发展共同配送等新兴的物流经营模式.统筹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提高物流产业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4.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绿色物流标准制度等来规范和约束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促进绿色物流产业健康发展。

  

 

(二).物流产业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相结合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推进绿色物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

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改变运输方式,提高车辆、仓库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包装物回收再生利用率,提倡绿色包装。

鼓励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向专业集中加工转变,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物流产业造成的环境问题。

  

  物流产业也会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

社会物流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

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角来组织物流,最终在整个经济社会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循环物流系统。

  

 (三).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科研工作

  

  绿色物流尚属于新鲜事物,政府应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并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

重视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使绿色物流有一个更科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四.结语

本文全面介绍了电信运营企业物流的内涵、特征、构成和过程。

提出了在当前电信运营企业物流的循环发展战略,通过对循环物流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要充分发挥电信运营企业物流在降低电信运营成本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电信运营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建立电信运营企业物流集成运作机制。

采纳循环物流的发展理念,对电信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主要参考文献

一.《走绿色物流之路》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发布日期:

2009-10-15

三.《绿色物流发展路径探析》发布日期:

2009-10-15

四.《又好又快发展绿色物流》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五.《浅析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作者:

杨金梅,霍彩珍.发布日期:

2008年

六.《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分析》作者:

王雪峰

七.《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分析》作者:

徐金玲

八.《浅析我国企业绿色物流》作者:

刘冬艳,胡浩

九.《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物流的实施》作者:

史石榴

十.《绿色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