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46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docx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3篇

 

  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篇一:

  理学院在xx年暑期的社会实践中,结合学院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启动并开展以“服务和谐社会发展,培育应用创新人才”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学院围绕科研训练、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观察、专题调研等五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申报了72个社会实践立项团队,其中社会观察和体验类的共16支团队、科研训练类的共10支团队、专业实践类的共16支团队、志愿服务类的共14支团队、专题调研类的共16支团队,有效保证了学院各年级学生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初步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体制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全方位参与”的社会实践整体模式,现将总体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社会实践工作初步实现了体制化运作

 

  1、健全社会实践组织机构,做好宣传动员

 

  学院成立了由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团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对社会实践工作做全面指导。

同时征求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立足于组建高素质的社会实践团队,来展示我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社会实践的参与面。

选派专人对实践团队进行工作流程、活动安全、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开设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栏,通过展示往年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获奖成果及先进实践典型,为准备参加不同类别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材料。

 

  2、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实践档案管理

 

  学院为保障学生的实践效果,相继制定了《理学院xx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理学院xx年社会实践项目指导手册》、《理学院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结题书》、《理学院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记录》、《理学院xx年学生社会实践单位信息反馈》、《辽宁工大理学院xx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等相关制度措施,建立了各年级、分年份的社会实践跟踪管理档案,将每名学生的实践参与情况进行详细的汇编成册。

同时,打破社会实践寒暑假的局限性,在活动时间上开始形成制度化,将利用周末、节日或课余时间,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可持续性地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

在活动地点上,就近就便,立足校园,放眼周边,深入社区,特别是把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援助行动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

 

  3、根据素质拓展系统的要求,进行学分认定

 

  学院团委素质拓展中心通过实践学生本人参加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并如实向学院提供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相关记录及实践报告,评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分及成绩。

 

  二、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实现了项目化管理

 

  xx年暑期社会实践,学院在总结以往社会实践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科研项目管理的做法,尝试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项目化管理中。

秉承“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根据学校提供的项目参考范围和专业市场需求状况设立社会实践项目范围,在组队方式上采取学生先申报立项,然后结合项目自行组建实践团队的形式,让每个团队带着项目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而实现在社会实践中的锻炼目的,同时也便于我们对社会实践工作的考察管理。

 

  1、组织实践立项,做好培训动员

 

  学院在组织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时,印发给每个团支部1册《理学院xx年社会实践项目指导手册》,同时,对社会实践立项作了5点要求:

第一,申报项目必须紧密联系学校该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二,可申报立项的项目包括学院部分经费支持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未经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不列入“辽宁省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申报范围。

经过立项的社会实践项目,实践形式为集中实践,有特殊身体情况的学生实施分散实践形式。

第三,可以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等名义组队申报项目,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院系灵活组队,每支队伍由3-12人组成,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随队参加实践活动。

第四,所有立项团队应以“辽宁工大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名义开展实践活动。

第五,鼓励各申报团队积极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各团队确定立项项目后,由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进行评审,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评审结果,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今年,学院为保质保量完成实践立项工作,先后开展了“专业实践与科研立项指导”、“实践团队队长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培训工作,同时在社会实践项目的结题评选结果上引入到奖、袋、困、补等工作评比中。

 

  2、规范立项标准,引入科研程序

 

  首先,在xx年实践的项目申报中,每个团队立项都有专门的学生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策划、项目申请、活动的组织和项目报告的撰写等。

他们上报的申报材料包括:

申报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成人员名单,而且今年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团队中基本都有专业老师或是班主任老师参与指导;其次,就是学院团委组织的评审过程,评审按照主题性、可行性、实效性、合理性等原则进行。

根据评审结果,决定经费上(项目经费来源为社会资助、学院学生活动经费资助和个人自筹等)的支持力度。

最后,在开学初我们会进行实践工作总结与评优。

 

  在8月15日前,各个团队的活动要求结束,项目负责人须及时总结,并将总结报告、社会实践论文、宣传媒体报道材料、活动图片以及实践地的反馈意见等相关材料上报学院团委,以备验收和评优。

 

  经过一个暑假的尝试,我们发现通过初步参照科研立项程序管理社会实践团队,学生在团队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在选题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交课题。

其次,在社会实践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体现要更为明显。

由于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只是起到全面的把握,所以具体实施都是由学生进行,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其思路和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上报项目材料,检验管理效果

 

  在xx年的社会实践中,学院通过要求每名学生上交实践体会报告1份,了解学生参加实践的收获;每名学生上交实践单位信息反馈表1份,证实学生参与实践的真实性;每名学生签订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1份,提高实践成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每个团队上报社会实践项目纪录1份,了解团队的活动效果;每个团队上报活动照片至少10张,证实团队队员参与情况;每个团队上报项目的结题报告书1份,检验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对社会的影响程度;

 

  仅以专题调研为例,通过项目化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发现形成的调查报告较往年质量明显提高。

报告信息量大,数据多,对问题描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调研报告图文并茂,运用了实际活动过程中的实例,并辅以影像资料更印证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

 

  三、社会实践程度初步实现了全方位参与

 

  学院通过在xx年的社会实践中加强体制建设,进行项目化管理,以实践团队建设为途径,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抓住“五个结合点”来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全面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确保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强大吸引力。

 

  1、与专业实践学习相结合

 

  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活动中练习专业本领,这是我们开展好社会实践的力量源泉。

学院的各个专业实践团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了。

食品071班刘欢率领的“科技之星”专业实践团队于7月13日至7月22日,先后到阜新市丰侨食品有限公司、华农食用菌基地、阜新市梅雪啤酒有限公司、理学院生化研究中心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并最终完成了《校企合作对加快辽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经验启示与措施建议》项目结题。

而像“科技之星”专业实践团队这样的专业实践团队学院共组建了16支,分布在全市各个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活动。

譬如:

食品专业的“质检师”团队在阜新凯莱英医药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专业实践完成了《关于质检师一职的行业分析》项目结题;信科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团队在阜新经济开发区创业中心专业实践完成了《关于网络安全维护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的研究》项目结题;新一代ERP研发团队在阜新北鑫星液压有限公司专业实践完成了《新一代ERP研发》项目结题;生物专业的“雄鹰高飞”团队在阜新马铃薯组织培养实训基地和梅雪啤酒厂专业实践完成了《马铃薯组织培养和啤酒酿造工艺研究》项目结题;物理专业的“光速”之队在阜新恒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专业实践完成了《基于机械制造的物理实践考察》项目结题;“网络之家”团队在阜新华恒网络公司专业实践完成了《华恒网络信息发展系统研发》项目结题;生物fly团队在阜新市林业科技实验示范园区专业实践完成了《阜新雪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启示》项目结题等等。

鉴于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生化和数学软件领域,学院还集中向阜新振隆土特产、经济开发区电子工业园区、新京工电脑、宏泰软件公司、安网讯通软件部等企业单位推荐团队挂职锻炼,将实践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2、与志愿服务社会相结合

 

  学生都有渴望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乐于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性,这一积极性成为我院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第二个结合点。

在今年的社会实践中,学院组建的14支志愿服务类团队在7至8月期间相继开展过社区援助、义务支教、社会公益服务、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文化科普知识下乡等活动,在众多的社会实践场所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收到孤儿院、敬老院、火车站等诸多单位的表扬信,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命感和奉献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譬如:

基础加强班组建的“晨夕爱旅”团队在阜新市敬老院和孤儿院志愿服务完成了《从养老院孤儿院透视阜新福利现状》项目结题;“雄鹰”志愿者小团队在阜新县第一小学义务支教完成了《如何从大学生支教角度关注弱势群体》项目结题;“爱之行”团队在阜新市昊海老年公寓志愿服务完成了《关于“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研究》项目结题;“爱心使者”服务团队在阜新市福利院完成了《关于爱心使者团慰问福利院的项目设计论证》项目结题;铁道“游击”队在阜新市火车站客运服务部志愿服务完成了《乘务员体验之旅》项目结题等等。

 

  3、与社会观察体验相结合

 

  今年暑假,学院组织16支社会观察和体验类团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社会实践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深入基层,关注热点,在实践中寻找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最终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

他们有到阜新县七家子村、福兴地镇(下乡小分队)、九营子村等深入乡下,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豆豆小队等);有到建筑工地体验生活(农民工考察团)、野外进行植被考察(求索团队)、公共场所进行环保宣传(“海洋天使”服务团等)和义务清理卫生的(蓝天志愿服务队);有到矿区进行生态考察的(太阳石小分队),相继完成的《辽宁省阜新市人力车(神牛)的生存现状》、《阜新地区出租车的空载率》、《如何减少海洋垃圾》等观察项目,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观察社会,在实践中感悟民生,更在实践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学院还积极倡导学生自强自立,通过勤工助学体验社会,组织假期留校学生参与各种实践岗位,如:

保洁员、托管员、治安服务员等实践体验,使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生活,获取报酬,主动分担家庭经济负担,弥补学习生活费用之不足。

 

  4、与科研能力训练相结合

 

  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学院不放松假期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进一步灵活实践活动方式,将学生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工作融入到每个团队的实践活动当中,鼓励以科研项目为研究目标,深入企业、工厂等生产一线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并使同学们能更早地走向社会接触企业单位。

 

  自7月14日开始,理学院团委组织生物和食品专业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之四——阜新细河污泥用作肥料的开发研究,该科研训练项目的研究共计分为6个子项目,由七组参训学生小组分别开展子项目的研究工作,譬如其中的“制造者”团队的氢氧化钠熔融法测定阜新细河污泥中全钾;鹰雄高飞队的马铃薯组织培养和啤酒酿造工艺研究;鹰之役团队的酸溶-钼锑抗比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