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428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高一5月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Al-27S-32Cu-64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6分)

1.“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灼烧法鉴别毛笔笔头是否含蛋白质

B.用墨写字可长久不褪色

C.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用工具打磨石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A.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可以减少污染

B.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某些对环境有污染的生产活动

C.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秆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D.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108O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2H4O2

4.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

B.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同也相互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C.有机物除含碳原子外,还含有其他很多元素

D.有机物结构均十分复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CH4与NH4Cl都属于分子B.MgCl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冰熔化时,分子中氢键和H-O键发生断裂D.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金刚石>NaCl>H2O

6.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

B.CaO(s)与CO2(g)在常温下可化合生成CaCO3(s),为放热过程

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7.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

B.氢燃料电池

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8.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是()

A.金属钠B.CuSO4·5H2OC.无水硫酸铜D.浓硫酸

9.下图是六种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属于烃,丁、戊、己属于烃的衍生物B.丙和己混合后会分层,且丙在上层

C.甲、丙、丁、戊、己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乙和水反应可生成丁,丁和戊反应可生成己

10.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B.该反应证明N2的氧化性强于O2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波态空气获得

1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用于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12.下列事实和解释正确的是()

A.锌与稀盐酸反应,加入NaCl固体后因增大了Cl-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B.锌与稀盐酸反应滴入CuSO4稀溶液因CuSO4溶液中的水降低了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变慢

C.5%的H2O2中加入MnO2粉末后分解速率迅速加快是因为MnO2粉末降低了反应放出的能量

D.面粉厂内要禁止明火是因为固体表面积大会加快反应速率

13.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为()

A.44gB.29.5gC.14.7gD.74.8g

14.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短同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W

Z

T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的硬度不大,但熔沸点很高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5.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X是金属单质,Y是分子,则熔点一定有:

X>Y

B.岩R和M为短周期的同族元素,则R和M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8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M>R

D.若A2+2D-→2A-+D2,则氧化性:

D->A-

16.含乙酸纳和对氯酚(

)的废水可以利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正板

B.B极的电极反应式:

CH3COO--8e-+4H2O=2HCO3-+9H+

C.电流方向从B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A极

D.处理后的废水pH降低

17.恒温恒容容器中充入气体A,发生反应:

xA(g)

yB(g)+zC(g),各物质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n(A)mol

n(B)/mol

n(C)/mol

0

0.540

0

0

5

0.530

0.015

0.020

15

0.514

0.039

0.052

30

0.496

0.066

0.08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3

B.若起始时在容器中通入氦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各物质反应速率均加快

C.随着反应的进行,在达到平衡前,容器内的压强不断增大

D.0~30s内B的平均生成速率为22×10-3mol·L-1·S-1

18.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催化重整,可从石油中获取环状烃

B.金属铝的冶炼可采取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

C.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属于化学变化而煤的液化、气化属于物理变化

D.煤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可通过煤的干馏来获得

19.amL三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amL。

则三种烃可能是()

A.CH4、C2H4、C3H4B.C2H6、C3H6、C4H6C.CH4、C2H6、C3H8D.C2H4、C2H2、CH4

20.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初步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21.分子式为C5H12O的饱和一元醇与和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3种B.14种C.15种D.16种

2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2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斯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A+2D

3B+4C

B.反应进行到1s时,v(A)=v(B)

C.反应进行到5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s)

D.反应进行到5s时,v(A)=v(B)=v(C)=v(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24.(14分)有A、B、C、D、E、G五种短周期元素,己知:

①C+、D3+均与E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A2+、B-与B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目比C+多8个:

②A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气体R;③B的气态氢化物与E的气态氢化物相遇时有白烟生成;④G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A的简单氢化物在同族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的沸点(填“最低”或“最高”或不确定”)

(2)A、B、C、D、E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3)B的气态氢化物与E的气态氢化物相遇时生成的白烟的电子式为,其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4)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A元素和B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Q,Q的结构式为,已知Q是种黄色油状液体,常温下遇水易反应,产生R气体,溶液出现浑浊,请写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AG2与G在一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若在容器中充入1molG和2molAG2,下列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为(选填序号)。

①空器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④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G2,同时生成24amolAG3

25.(17分)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A中配制反应混合液;

②按图甲所示连接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大试管5~10min;

③特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导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已知乙醇可以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有关试剂的部分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8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98%)

338.0

1.84

(1)配制反应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不必写出液体体积);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A.中和乙醇和乙酸B.与乙酸反应并吸收乙醇

C.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其分层析出D.加快乙酸乙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另一个原因是;

(4)写出步骤③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5)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

通过洗涤可除去的杂质是(填名称);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

A.硫酸铜B.无水硫酸钠C.碱石灰D.NaOH固体

(6)其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制取乙酸乙酯,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a.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

b.增加了分液漏斗,能随时补充反应混合液

c.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7)从制备乙酸乙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乙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填字母);

(8)乳酸(

)是一种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有机酸,请写出两分子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26.(12分)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为放热反应;:

①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

②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1mol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kJ;

化学键

H-H

N=N

N-H

断开1mol键所吸收的能量

436kJ

946kJ

391kJ

③一定温度下,将3molH2和1molN2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5min达到平衡,测得c(NH3)=0.4mol/L,则0至5min时v(N2)=,反应开始与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B上有气体产生

D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①装置甲SO42-向极移动(填“A”或“B”);

②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原序是;

③若装置丙中的电极为质量相等的铁棒和铜棒,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两电极质量差为6g。

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一种熔融诚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电极(“填A或B”)流向用电器。

内电路中,CO32-向电极(“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27.(11分)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

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

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请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填写空白:

表1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Mg(OH)2

10.0

11.1

表2化学试剂价格表

试剂

价格(元/吨)

漂液(含25.2%NaClO)

450

双氧水(含30%H2O2)

2400

烧碱(含98%NaOH)

2100

纯碱(含99.5%Na2CO3)

600

(1)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从表2中选择)是而不是双氧水,写出加入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控制pH=9.8,其目的是;

(3)沉淀物A的成分为,试剂Y(从表2中选择)应该是;

(4)在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在实验室中完成步骤⑥,则沉淀物C必需在(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6分)

1-5DABBD6-10DBCBB11-15BDBDC16-20CCAAC21-13DBC

24.(14分)

(1)第三周期第ⅥA族(1分);最低(1分)

(2)S2->Cl->N3->Na+>Al3+(2分)

(3)

(1分);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共价键亦可)(2分)

(4)Al(OH)3+OH-=A1O2-+2H2O(1分)

(5)Cl-S-S-Cl(2分);2S2Cl2+2H2O=SO2↑+3S↓+4HCl(2分,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未写分别扣1分,方程式其他错误直接扣完)

(6)②③(2分)

25.(17分)

(1)在大试管中加入乙醇,再分别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不先加入浓硫酸均正确)(2分);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2分,方程式见错扣完)

(2)BC(1分)

(3)反应物中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大量反应物会随产场蒸发而损失(2分,只答“沸点低”给1分)

(4)试管B中的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可闻到水果香味,下层为红色液体,振荡后颜色变浅,有气泡产生(2分,按点给分)

(5)乙醇(1分);B(1分)

(6)abc(2分)

(7)ac(2分)

(8)

+2H2O(2分,键线式也给分,条件合理写可逆符号也给分)

26.(12分)

(1)①A(1分)②46(1分)③0.04mol/(L·min)(1分);5∶4(2分)

(2)①A(1分)②D>A>B>C(1分)③0.1(1分)

(3)B(1分);A(1分);CO-2e-+CO32-=2CO2(2分)

27.(11分)

(1)漂液(1分);2Fe2++ClO-+2H+=2Fe3++Cl-+H2O(2分)

(2)使Fe3+、Mn2+(或其它杂质金属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2分)

(3)Fe(OH)3、Mn(OH)2(2分);纯碱(1分)

(4MgCO3+H2O

Mg(OH)2+CO2↑;(2分)

(5)坩埚(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