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201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docx

届人民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起源确立与发展单元测试

英国、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5·课标全国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20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3.(2015·广东文综,20)“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

”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大抗议书》B.《权利法案》

C.1787年美国宪法D.《人权宣言》

4.(2014·江苏单科,1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2014·广东文综,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6.(2013·课标全国,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7.(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8.(2013·课标全国Ⅱ,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9.(2013·北京文综,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10.(2014·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 录A

目 录B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11.(2013·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2)概括综合中外历史建筑的特点。

 

12.(2013·安徽文综,36)(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

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

“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

……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

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

《君主制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1.(2015·河北邯郸高三检测)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

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

这说明英国宪政(  )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B.不断实现自我调整与发展

C.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D.巩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2.(2015·广西南宁、玉林、柳州、桂林一模)1690年,国会通过一个财政法案,规定威廉三世和玛丽只能享用4年的关税收入,这些款项虽比克伦威尔护国政府时期增加了数倍,但仍不宽裕,因而使得国王必须经常地召开议会,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国会此举的目的是(  )

A.确保王室日常开支需要

B.加强国王对议会的依赖

C.控制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2014·福建泉州质检)“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

“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4.(2015·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

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5.(201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

“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

”1882年,俾斯麦又说,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统治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国家,没有一个政党有足够的力量,能进行调停。

这说明德意志(  )

A.统一前后政治制度没有发生变化

B.议会依从于普鲁士王国

C.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

D.是一个没有政党的国家

6.(2014·浙江五校联考)英、德两国在近代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对二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任命内阁首脑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居于权力中心D.君主有权修订法律

二、非选择题

7.(2015·山东莱芜高三检测)(节选)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载体,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又都有自己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提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2015·河北邢台高三摸底)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2.(2015·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第三条规定:

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国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

这一规定(  )

A.强化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

B.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致使王位的继承陷入无序

D.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

3.(2014·豫东、豫北十校阶段性测试)“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以上法律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英国国王的权力被完全剥夺,国会权力上升

C.英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逐步过渡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重视限制威廉三世的权力

4.(2015·四川资阳二模)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

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英国式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

5.(2014·福建泉州质检)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B.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首相只对帝国议会负责

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6.(2015·广东茂名检测)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  )

①实行联邦制 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③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7.(2015·北京丰台高三模拟)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各国人民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民主类型。

材料一 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

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里就解释过,城邦是天然的存在,而个人是从属于城邦的。

城邦有如整体,个人有如部分,部分脱离了整体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共同体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益的。

——上海书评《黄洋谈雅典民主与西方民主传统》

材料二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发展进程简表

英国

法国

①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起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②1265年孟福尔召开议会,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③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④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⑤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⑥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⑦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具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观念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两国资产阶级民主制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的特点。

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英国、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三年高考真题演练】

1.D [据题干时间:

18世纪中叶,题干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真正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只是名义上仍保留权力,故选D项。

A、B两项说法不符合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史实,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并未控制内阁,故C项错误。

]

2.D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主要是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选举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仅表明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与题干要求不符;B项中没有体现民主特点;C项中体现是专制表现。

]

3.D [《大抗议书》和《权利法案》是英国限制国王权力的产物,适合于君主制,A、B两项不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适合于共和制,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宣告的基本人权、分权和法治原则,充分体现了近代宪政的基本精神,“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因此D项正确。

]

4.D [根据材料信息“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说明德国君主立宪制具有专制主义的色彩,符合这一特点的是皇帝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故D项正确。

联邦议会议员由各邦君主任命,A项说法错误;立法大权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因此C项错误。

]

5.D [首先明确德国代议制不完善、不彻底,“民主是虚,专制是实”的基本特征,德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控制立法权,联邦议会“上院”由各邦君主任命产生,在民选的帝国议会“下院”之上。

D项“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明显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

故答案为D项。

A项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项描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C项描述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

]

6.D [光荣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后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为王,目的是为这次宫廷政变披上合法的外衣。

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着重强调威廉与玛丽二人的身份,体现的是英国议会对内部延续性的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不能通过材料体现出来,故排除;双王是夫妻关系,无法达到C项所述的效果,可排除。

]

7.D [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

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要求。

A、B、C三项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

]

8.A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

他们掌握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

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

]

9.A [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各邦选出的代表组成,故A项表述正确;B项错误,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由此可见C、D表述错误。

]

10.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直接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出版的时间信息“1972年版”和“2011年版”来作答。

由于出版的时间不同,中国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了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答案 示例:

不同之处:

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

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1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角度独特,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而找到中英政治的对比项,尤其应当注意题干提示的视角“建筑与政治的关系”,否则此题极容易偏离主题。

第一层面注意从图文呈现的信息归纳,第二层面要从题干的视角延伸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等开放性答案。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

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朴素,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

示例:

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

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12.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要点作答,可先划分材料的层次,然后归纳层次大意;第二小问,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回答。

答案 

(1)观点:

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焦点问题:

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的关系。

【两年经典模拟试题】

[基础训练题]

1.B [根据材料信息“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可知,英国宪政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故B项正确;A、C、D三项信息在材料中未体现。

]

2.B [规定威廉三世和玛丽只能享用4年的关税收入说明议会不是为了确保王室日常开支需要,A项错误;“因而使得国王必须经常地召开议会”这说明议会目的就在于加强国王对议会的依赖,B项正确;材料与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无关,C项错误;此题没有涉及政府,D项错误。

]

3.A [根据材料情景可以判断材料所说的“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是指《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A项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完善是在18世纪,B项错误;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是在责任内阁制完善之后,C项错误;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不是首相,D项错误。

]

4.A [根据材料“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可知,此时的普鲁士一定程度上实行了民主制,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军国主义色彩,B、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不是“统而不治”,D项错误。

]

5.C [据材料“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议会)的奴仆”,可见皇权高于议会权力,材料“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统治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国家”,表明政党政治在德国和普鲁士都无力取代皇帝的权威。

俾斯麦强调皇帝的权力和权威,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C项正确;统一后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A项错误;统一后,议会属于德意志帝国,B项错误;德意志并非没有政党,而是政党的作用很小,D项错误。

]

6.A [本题考查理解并比较知识的能力。

在英国,议会选举产生首相后,要经过国王任命,而在德国,是皇帝直接任命,A项正确;在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B项错误;在德国,皇帝是权力的中心,C项错误;在英国,只有议会可以修改法律,D项错误。

]

7.解析 第一小问考查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内阁制、议会制和政党制回答;第二小问分析这些制度的积极影响,可以从对英国和世界方面的影响回答。

答案 

(2)制度:

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

(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

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

[提升训练题]

1.D [议会下院选举产生多数党,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A项错误;美国政府官员由总统提名任命,不对国会负责,B项错误;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C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D项正确。

]

2.A [结合时间“1701年”和“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可知这项规定既强化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又没有削弱贵族对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D项错误;责任内阁形成于18世纪20年代,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王位的继承陷入无序,C项错误。

]

3.C [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没错,但题目说的是实质问题,A项属于表象,不符合题意。

B项错在完全,《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一部分政治经济权。

D项是表象,其实质是议会借《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加以制约。

从而使英国从国王的“人治”社会向《权利法案》的“法治”社会转变,开始了议会主权、国王限权的联合统治,C项正确。

]

4.C [材料体现了德意志政权是资产阶级和容克阶级的联合体,并不是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A项错误;德意志皇帝权力大,英国的国王是虚君,D项错误。

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容克贵族主导的,资产阶级和容克贵族联合专政形成德意志新体制,是符合德意志国情的政治体制,并不能等同于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故B项错误,C项正确。

]

5.B [“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说明解散帝国议会的不是首相,而是联邦议会,A项错误;材料表明,俾斯麦提交的法案被帝国议会否决后,在俾斯麦的指示下,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通过该法案,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B项正确;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对皇帝负责,C项错误;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创制法律的权力,而不是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D项错误。

]

6.B [本题要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它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虽有议会机构,但大权在皇帝手中,而题目所要求是“政治民主发展滞后”的表现,故②③符合,B项正确;实行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这结束了德国分裂的局面,是进步的,而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是民主性的体现,也是进步的,故排除含①④的选项,选B。

]

7.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共同体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