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12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docx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

2020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核心突破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

核心突破三 鉴赏古诗表达技巧

——妙在何处?

“法”“情”合一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手法,是指作者为了强化某种效果,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情达意时所采用的各种积极手段,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四者间尤其是前三者的分界并不鲜明,部分技巧或手法有着归属上的交叉。

一、修辞手法

鉴赏修辞手法,包括两个要点:

一是辨认出修辞手法,二是说出表达效果。

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双关、互文等。

1.比喻

“以彼物喻此物也。

”比喻通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回答时不必分清是哪类比喻,但在判断时要用心辨别。

明喻很好判断,暗喻、借喻则需要结合语意判断。

赏析时,应抓住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扣住相似处分析,可用“将……比作……”的句式。

2.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古诗主要使用前者。

(1)拟人。

拟人是指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

赏析时,应注意指明事物是被拟作了人的何种特点,应结合诗歌原句尽量具体回答,可用“赋予了……以人的……”的句式。

(2)拟物。

拟物是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使被描写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回答比拟手法时可以不分拟人、拟物,直接答“比拟”,但我们习惯上是要分的,如是“拟人”就答成“拟人”。

3.借代

借代俗称“换名”,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物来代替。

借代的主要方式:

(1)部分代整体(如用“帆”代指船)。

(2)特征代本体(如用“旌旗”代指军队)。

(3)具体代抽象(如用“烽烟”代指战争)。

借代可以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赏析时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

古诗常见的借代物

杜康——酒 尺素、双鲤——书信 干戈——战争

汉——唐 渔樵——隐逸生活 汗青——史书

吴钩——宝刀、利剑类 樯橹——船 天狼——入侵的异族

楼兰——边疆之敌 柳营——军营 山村——隐居

钟鼓馔玉——权贵利禄 青衫——下级官吏

鸟、兔——时光

4.夸张

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

其作用是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感情,烘托气氛。

赏析时,应点明被作者夸张的事物本来的面目与修辞后的状态的差别,可用“作者夸大/缩小了……的景象/情感,带来了……的效果”的句式。

5.对偶

对偶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

它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偶)。

其作用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赏析时,应注意律诗中间两联一般不宜判断为对偶,其余场合只要是对偶,就可以答成对偶;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好处。

6.双关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赏析时,应指出其两层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

7.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其作用是文存意省。

赏析时,应注意点明互文的两个主体各是什么,并指出其应表明的语义。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拟人)

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拟物、夸张)

③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夸张)

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比喻、夸张)

⑥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设问、借代)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偶、双关)

⑧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借代)

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喻、夸张)

(2)杜甫《登高》一诗,四联全用对仗(对偶),堪称“七律第一”。

试以首联、颔联为例,说说你的体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首联、颔联都属于工对。

首联每句均有三层意思,每层说一种事物的状态(包括声、色、形、动作等方面),合起来组成一幅画。

颔联“无边”对“不尽”,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

落叶的“萧萧”之声对长江“滚滚”而来的气势,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

二、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间有交集。

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用典等。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感情抒发得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它有三种形式。

①寄情(融情)于景:

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

②情景交融:

抒情与写景交互共生、相映成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③触景生情(缘景明情):

从景入手,借写景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

判定这种手法要注意三点:

一是所写景物须为实景,如果写虚景,一般叫想象;二是当情景一致时才叫“借景抒情”,当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时,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乐景写哀”或“哀景写乐”,或者干脆叫“反衬”;三是“借景抒情”虽有三种形式,那是专业视角,在平时的赏析、考试中统称“借景抒情”。

赏析时应注意区分用何景抒何情,可用“借对……景物(抓住特点)的描写抒发了……的感情,……景物与……感情相交融”的句式。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阕,然后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景抒情。

词人借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登赏心亭北望而产生的无法收复失地的怅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2.托物言志(托物言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

也可叫作象征。

赏析时,应指出物自身的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可用“作者借……(物品)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的句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的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备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

“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

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

“已是黄昏独自愁”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

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

野梅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是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小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

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作者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上片四句可以说是“情景双绘”,读者可以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可以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

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

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梅花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它的品格仍像它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

这精神正是作者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

梅花的命运很是悲惨,令人不忍卒读。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向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灰尘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地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

作者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了险恶仕途中坚持的高洁志行:

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

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

对梅的赞咏中,显示出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该词是一首咏梅晓志之作。

想一想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表明了怎样的君子人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

独立荒野、无人赏识、争春无意、成泥作尘、香犹如故。

君子人格:

不屑媚俗邀宠、性格傲岸,即便处境艰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坚持气节、操守。

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是指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景、实境;“虚”是指假设之象、想象之景、回忆之境。

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诗歌的容量增大,内涵丰富。

赏析时应注意指出“实”的是什么,“虚”的又是什么,二者构成了怎样的对比衬托效果。

回忆一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说说它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阕先写虚景虚境,通过想象,展现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立下不朽功业的英雄形象;再写实景实境,作者由想象转入现实,自嘲多情,感慨人生如梦。

虚实结合,用想象中的周瑜反衬了现实中自己的壮志难酬。

4.对比

对比是指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使事物更加鲜明。

赏析时应指出对比的双方及对比的目的,可用“把……与……对比,突出了……”的句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鉴赏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及爱国之情。

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

“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这是三峡的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料,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

“群山万壑赴荆门,当适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也。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说得很对。

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

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

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二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

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珮”句承前第四句。

“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

“省识”,是“略识”之意。

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环珮”句是写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琵琶本是从胡地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杜甫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

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

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答反衬也可)。

颔联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的荒漠;颈联有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能“识”,死了不能归魂魄却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了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

5.衬托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

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

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反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

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

其作用是突出、显著。

赏析的关键点在于点明两个事物间的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可用“将……与……相对比,衬托出……”的句式。

试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衬托手法的运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衬托是该词运用的主要手法之一,有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衬:

一是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衬托“周郎”的英雄形象;二是用“小乔初嫁了”衬托“周郎”的春风得意。

反衬:

用“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反衬“雄姿英发”的周郎;或者说用“年轻有为”的周瑜反衬“中年失意”的词人自己。

6.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

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它比联想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一个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

联想、想象经常与夸张连用,创设意境,拓展内容,深化主旨,表达异乎寻常的情感,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用,如李白、李贺等。

判断这种技巧,不宜把联想、想象分开,有时也可叫“虚写”手法。

赏析时应注意指出联想想象什么事物、境界,有什么表达效果,可用“作者由此联想(想象)到……,表达了……”的句式。

(1)“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一项是()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D.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

答案 A

解析 全是实写。

(2)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第一段中,诗人展开的艺术想象有对蜀王开国的遥想,有对“五丁开山”的叙述,有对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绘。

诗人善于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此外,还用飞鸟猿猱来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人行的艰难。

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写法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7.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

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

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另外,根据用典的目的,可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的形式,可分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

使用典故,可以使表情达意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赏析时应熟悉常见的历史文化典故,要准确点明运用的是什么典故,用典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答案 C

解析 A项运用了谢安的典故。

B项“燕然未勒”运用了窦宪的典故。

D项运用了楚霸王项羽的典故。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助宋武帝刘裕和宋文帝刘义隆这两个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借助刘裕为了恢复中原大举北伐的业绩,既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又表达了自己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

作者借用刘义隆好大喜功、贸然出兵而仓皇败阵的史实,借古喻今,警告当局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常见典故含义

投笔——弃文从武 楼兰——边境之敌 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 化碧——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 五柳——隐者的代称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长亭——送别地的代称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采薇——隐居避世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折桂——科举及第 桑榆——垂老之年 后庭花——代指靡靡之音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 击楫——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青鸟——传信的使者 请缨——杀敌报国 抱柱——坚守信约 射天狼——打击入侵的异族

8.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的诗歌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