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877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docx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

类别

年级

教学方法

操作过程

 

词语理解

 

通过认读来理解词语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放到句子中会认读词语。

(3)在新的语境中认读词语。

(4)在认读中大体了解词语意思。

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1

(1)在老师指导下,读读句子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在老师指导下,用近义词进行替换或用反义词进行转换。

(3)在老师指导下,用替换的近义词或转换的反义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借助动作演示、观看实物或图片理解词语

(1)读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2)看老师或同学演示动作或出示相关的实物图片。

(3)在老师指导下,借助动作演示、实物或图片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2

(1)读读句子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给加点的词语替换成近义词或转换成反义词。

(3)用替换的近义词或转换的反义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4)然后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意思相近的词语1

(1)查字典说说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意思。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3)读读填入词语后的句子,看看词语填对了没有。

正确地选择解释条1

(1)想想词语的大概意思。

(2)查字典,看看加点字有几种解释。

(3)根据词语意思从注解条里给加点字选出合适的解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

(1)读读句子,圈出句子中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理解圈出的词语。

(3)在老师指导下,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

 

三年级

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3

(1)找出要理解的词语。

(2)想想这个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是什么。

(3)用这个同义词替换(或转换的反义词)到具体的语句中。

(4)连起来说说这个语句的意思。

正确选择解释条2

(1)想想词语的大概意思。

(2)查字典,理解加点字的几种解释。

(3)根据词语意思从注解条里给加点字选出合适的解释。

(4)把选出的注释条放到词语中说一说,想想对不对。

联系上下文理解2

(1)找出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找出能说明这个词语意思的句子。

(3)想一想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四年级

 

五年级

联系上下文理解3

(1)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①常用词语,直接联系上下文理解。

②先理解词素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③先查词典理解词语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2)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3)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理解1

(1)圈出不理解的或句中的关键词语。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

①用近义词替换或反义词转换的方法理解;

②用解词素、查词典的方法理解;

③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④用结合语境、创设情境的方法理解。

(3)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用合适的方法理解

(1)划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圈出关键词语。

(2)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

①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意思十分明显,可以直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②词语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是陌生的,可以先查字典理解词素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词语完全生疏的,必须查字典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3)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1)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想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褒义、贬义去体会)。

(4)用了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体会表现句子含义或人物特点所起的作用。

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2

(1)换词比较,先说出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2)可以从词义表达的适用范围、词与词的搭配习惯和表达程度等方面加以辨析。

(3)说出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的原因。

从理解词素入手理解词语

(1)分解词语的词素

(2)用查字典等方法确定相关词素的意思。

(3)将各词素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联系具体的语境,说出词语的意思。

在语言环境中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通过查词典的方法确定词语的本义。

(2)结合句子的语境说出词语的引申义。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2

(1)圈出不理解的或句中的关键词语。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

①用近义词替换或反义词转换的方法理解;

②用解词素、查词典的方法理解;

③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④用结合语境、创设情境的方法理解。

(3)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对所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适切的理解方法。

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1)通过查字(词)典或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褒义、贬义去体会)。

(3)体会表现句子含义或人物特点所起的作用。

体会用词的准确

(1)通过查字(词)典或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词语的本意。

(2)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体会用词的准确。

注意用词的使用范围

(1)弄清词语的本义及词语使用范围。

(2)比较与近义词的意思及使用范围的差别。

(3)联系上下文确定使用范围。

理解多义词

(1)确定词语有几种意思。

(2)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

(3)领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辨析意思相近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3

(1)换词比较,先说出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2)可以从词义表达的适用范围、表达程度、词语搭配要求、感情色彩进行辨析。

(3)说出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的原因。

(4)用了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品析感悟词语

(1)选择“近义词调换、用与不用的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查字典”等方法解释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表述词语的意思。

(3)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到,说出词语的表达作用。

 

句子理解

一年级

通过读通长句子来理解句子

(1)读正确长句子中的生字新词。

(2)按一定的停顿正确朗读长句子。

(3)在老师提示下,用自己的话说说长句子的意思。

 

二年级

抓住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来理解句子

(1)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

(2)用学过的办法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

(3)放到句子中,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4)读出对句子的理解。

先提问后解疑再理解句子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或不理解的地方提提问题。

(2)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问题。

(3)连起来说说句子意思。

(4)读出对句子的理解。

 

三年级

学习比喻句1

(1)认识比喻句。

(2)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

(3)有感情地读好比喻句。

(4)根据提示学写简单的比喻句。

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1(先…再…最后…、一边…一边、凡是…都、不仅…而且、如果…就、既…也、不是…而是、每当…就、为了…、虽然…但是)

(1)认识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2)想想句子前后的意思及关系。

(3)仿照例句用上关联词语造句或学习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4)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句子意思是否表达清楚、正确。

认识反问句1

(1)读一读,找一找,看看哪一句中带有“难道、怎么”等这些疑问词。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3)试着读出反问的语气。

学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句子

(1)先看看这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根据先后顺序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3)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符合先后顺序。

 

四年级

 

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1)了解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①先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再理解句子的意思。

②先对句子的内容提出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答问题。

③先了解句子的内容,再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

a.内容多加以提炼。

b.描写具体要加以概括。

c.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要了解它的含义。

d.联系上下文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2)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和句子的含义。

学习比喻句2

(1)会圈划比喻句。

(2)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4)学写恰当的比喻句。

学习拟人句、排比句1

(1)会圈划拟人句、排比句。

(2)学习体会拟人句、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学习反问句2(理解反问句的意思;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1)读一读反问句。

(2)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3)用“强调”或“突出”这些词说一说反问句的作用。

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1)认识句子之间的几种关系:

①补充说明;②因果关系;

③转接关系;④顺接关系。

(2)读一读前半句和后半句。

(3)想一想前后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4)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起来说说前后句子的意思。

(5)再去读一读。

(6)会学着写一写。

正确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根据提示把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1)把所要填空的语句多读几遍,判断句子的关系。

(2)根据句子的关系确定恰当的关联词语。

(3)将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后读一读,想一想所填的关联词语是否表达正确句子的关系。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

(1)读清楚陈述句的含义。

(2)在句中加上“难道”“不是”等词语。

(3)把陈述句的“。

”改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

(1)读清楚反问句的含义。

(2)在句中删去“难道”“不是”等词语。

(3)把反问句的“?

”改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陈述句。

 

五年级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先理解句子中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2)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

(3)结合重点词语和课文的有关内容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4)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3

(1)总体想想句子主要写什么。

(2)看看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想想句子中用了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对句子表达及文章中心的作用)

正确判断一般的比喻句

(1)找出句中的比喻词。

(2)确定本体和喻体。

(3)说出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

理解关联词语的作用3

(1)知道固定搭配的关联词语的意义。

(2)读读句子有几层意思,再想想这几层意思之间的关系。

(3)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学习拟人句、排比句2

(1)圈划拟人句、排比句。

(2)说出拟人句、排比句的意思。

(3)体会拟人句、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3)仿照例句,学写拟人句、排比句。

根据提示把无条件关系的复句写完整

(1)确定无条件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语:

不管……也……

(2)读懂关联复句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意思。

(3)联系关联复句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意思写出内容相照应的另外半句。

(4)连起来读读关联复句,想想所写的内容意思是否正确、清楚。

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把所要填空的语句多读几遍,判断句子的关系。

(2)根据句子的关系确定恰当的关联词语。

(3)将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后读一读,想一想所填的关联词语是否表达正确句子的关系。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2

(1)读清楚陈述句的含义。

(2)在句中加上“难道”“不是”等词语。

(3)把陈述句的“。

”改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反问句,想想意思与陈述句是否一样,表达的语气是否加强了。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2

(1)读清楚反问句的含义。

(2)在句中删去“难道”“不是”等词语。

(3)把反问句的“?

”改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陈述句,想想意思与反问句是否一样,表达的语气是否减弱了。

一年级

围绕课题提提问题1

(1)认真读课题,想想心中有什么疑问。

(2)说说自己心中的疑问。

(3)在老师指导下,把问题说清楚。

(4)带着问题读课文。

(5)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

对不理解的词语提提问题1

(1)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围绕划出的词语提提问题。

(3)问问老师或同学尝试解决问题。

质疑解疑

 

二年级

围绕课题提提问题2

(1)能读了课题提提自己心中的疑问,并能把问题说清楚。

(2)学习倾听别人提问,不提相同的问题。

(3)在老师帮助下学习给所提的问题排序。

(4)带着问题读课文。

(5)在老师指导下,按先后顺序解决问题。

圈划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提问2

(1)自读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打上小问号。

(2)根据圈划的词语、句子、标点等内容,尝试提出问题。

(3)在教师指导下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问题。

 

三年级

学习围绕课题多角度提问3

(1)能根据课题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不同角度提问。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试着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3)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正自己的答案。

根据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提问

(1)在预习中圈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标点。

(2)根据圈划的内容尝试提出问题。

(3)与同伴一起梳理提出的问题。

(4)带着重点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5)分步解决提出的问题。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提问

(1)根据要求圈出句中的关键词语。

(2)抓住重点词语从不同角度“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方面提出问题。

(3)通过查词典、近义词替换、反义词转换、抓词素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表达内容。

 

四年级

 

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继续学习围绕课题提问4

(1)了解“写事、记人、写景”类不同题材课文提问题的角度。

(2)根据写事、记人、写景类不同题材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带着问题阅读思考。

(4)同伴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从课文表达的内容提问

(1)对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

(2)学习根据文中重点句子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学习抓住文中与自己认识水平有冲突的地方提问。

(4)学习和同伴一起筛选、归并问题。

(5)联系上下文及查阅的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五年级

 

近义词辨析问题3

(1)对句中有疑问的关键词语找个近义词。

(2)思考为什么句中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

(3)辨析近义词的差异。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巧妙。

围绕重点词语提问3

(1)圈出句中的关键词语。

(2)从“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等方面提出问题。

(3)通过查词典、近义词替换、反义词转换、抓词素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表达内容。

(5)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抓文中的矛盾处提问

(1)前后对照着读文,发现有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内容。

(2)提出内心的疑问。

(3)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内容。

(4)深入阅读、感悟,解释矛盾之因,体会作者表达的作用。

围绕重点句子提问

(1)读重点语句,从“句子的意思,语句的表达方式、语句的含义”等方面提出问题。

(2)从文中找出与重点句相关的内容,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3)理解句子的意思、品析语言表达方式的作用、体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4)体会重点句子与表达文章主旨、人物特点的关系和作用。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提问

(1)阅读文章的重点内容,从语言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句式运用(反问句、设问句、过渡句)等方面提出问题。

(2)从表达的内容入手,理解表达的意思。

(3)体会表达方式对表达内容的作用。

从文章表达结构或谋局布篇上提问

(1)通篇阅读,找出文章表达结构或谋局布篇上特点,提出疑问。

(2)与熟悉的文章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差异。

(3)明晰文章内容与表达结构或谋局布篇的关系。

(4)体会文章表达结构或谋局布篇的作用。

 

概括内容

 

一年级

听老师提问概括课文内容

(1)听老师说问题:

什么时候,谁干什么或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2)带着问题读儿歌或小短文。

(3)试着根据老师的问题用一句话回答。

借助课文插图概括课文内容

(1)看看课文插图画了些什么。

(2)试着用“图上画了什么”来说说图意。

(3)先听小朋友说图意,再学着他们的样也说一说。

(4)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不是主要讲了这些内容。

 

二年级

概括长句子的意思

(1)读读句子,读通句子。

(2)根据句式“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先自己说说长句子的意思。

(3)根据句式听老师或同学说说长句子的意思。

(4)根据句式和同桌一起说说长句子的意思

借助句式概括课文内容

(1)读读句式:

什么时候,谁干什么或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2)带着句式读读儿歌或小段文。

(3)借助句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提示性填空概括课文内容

(1)读通读懂提示性填空题的内容和要求。

(2)读课文,边读边圈划有关词句。

(3)根据圈划的词句独立完成填空题。

(4)再连起来读读,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

 

句式拓展归纳法

(概括节意)

(1)多读几遍这一小节,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2)试着能借助句式概括节意:

如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时候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怎么样”或“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等。

句意归并法

(概括节意)

(1)初读小节,大致了解这一小节的内容。

(2)一句一句认真地读,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把意思相近、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成一个意思。

(4)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概括出小节的主要内容。

节意归并法

(概括段落大意)

(1)读一读每个自然段,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落的大致意思。

(2)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哪几段是主要的。

(3)把主要的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用简洁的语言合并起来,避免重复罗嗦。

 

四年级

摘句法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

(1)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这几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2)找一找有没有总起句或过渡句或小结句;

(3)在这些句子上加上自己的适当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根据提供的重点词语归纳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归纳法)

(1)读懂每个段落的内容。

(2)反复读读已给的重点词语,围绕重点词语扩展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

(3)加上一些适当的语言把这些重点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4)检查是否清楚、完整、简洁。

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内容

(段意归并发)

(1)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2)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

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3)检查是否清楚、完整、简洁。

抓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归纳课文内容。

(要素归纳法)

(1)读懂全文。

(2)从文中列出事情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3)把这些要素连起来说一说。

(4)检查是否清楚、完整、简洁。

 

五年级

根据课文各段的重点句子

(重点语句合并法)

(1)读文章,找到描写各段的重点语句。

(2)按一定的顺序,把重点语句连起来读一读。

(3)想一想需要加上哪些连接词语,语言上需要作哪些变化。

(4)用连贯、简洁的语言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课文的线索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线索归纳法)

(1)理清不同类型课文的线索(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地点转换等)。

(2)找到不同类型课文线索的关键词语和语句,抓住主要事件、人物或内容。

(3)依据线索,用连贯、简洁的语言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适切的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根据所选方法的要求,理清表达的内容和顺序。

(3)用连贯的语言正确、清楚地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

一年级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1)借助图片,自己先复述课文内容。

(2)看着图片,听老师或同学复述课文内容。

(3)学着老师或同学的样,借助图片独立复述课文内容。

(4)不看图片,和同桌说说课文内容。

二年级

借助重点词句复述句群或课文重点段落1

(1)先读读老师出示的重点词句和有关的句群或课文重点段落。

(2)借助重点词句,自己先准备复述句群或重点段落。

(3)看着重点词句,听老师或同学复述句群或重点段落。

(4)学着老师或同学的样,用上这些重点词句独立复述句群或重点段落。

(5)配上动作,边复述边记住句群或课文重点段落。

三年级

学习复述课文重点段落2

(1)熟读重点段落。

(2)抓住重点语句练习复述。

(3)不看重点词句复述重点段落。

 

四年级

详细复述

(1)熟读全文,理出课文的重点段落。

(2)理出文章的提纲、重点词语或写作线索。

(3)按提示、提纲、提供的词语、写作线索有顺序地进行详细复述,尽量用上文中的语言,适当加上自己的话。

简要复述

(1)熟读要复述的内容,概括出这些内容的要点。

(2)根据课文的总起句、过渡句、小结句,或者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或者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按照一定的顺序简明扼要地表达课文的内容。

(3)自我检查复述是否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序是否清楚,语言是否罗嗦。

 

五年级

改变人称

创造性复述课文

(1)确定所要改变的人称。

(2)替换人称,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试着说一说,边说边思考复述时语言上还需作哪些变化。

(3)按新的人称流利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改变顺序

创造性复述课文

(1)确定课文描写的顺序,是顺叙还是倒叙。

(2)可以将课文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

(3)根据改变的叙述顺序调整课文内容。

(4)用改变后的顺序讲述课文内容。

改变体裁

创造性复述课文

(1)确定需要改变的题材,如将古诗改为散文。

(2)根据古诗的意境,想象具体情景、情节。

(3)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古诗的情境。

发挥想象

创造性复述课文

(1)依据课文的主要人物特点或事件,确定主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内容。

(2)对主要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以及关键事件的情节展开想象。

(3)用丰富的语言,充实课文内容,发展故事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和事件的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