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71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苏教版)

  第二单元知识点

  词语积累

  转眼间(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一眨眼一刹那一瞬间顷刻间

  2银灰火红碧绿乌黑桃红金黄雪白

  3黑红黑红:

金黄金黄瓦蓝瓦蓝雪白雪白火红火红

  4描写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金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

  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

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6形容颜色美的:

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四、易错词语

  橘黄绛紫锦缎斑斓悠扬镶嵌荡漾漂浮掩映掠过犹如燃烧

  北大荒波纹摇铃山岭白茫茫清澈见底挺拔赞美演唱苏堤宛如夜幕初垂层层叠叠

  窗帘

  五、近义词

  围绕(环绕)格外(分外)映照(照耀)赞美(赞扬)映衬(衬托)

  神往(向往)越发(更加)雄伟(雄壮)纯净(纯洁)明洁(明净)

  理清文内容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的美?

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见底的小河;热闹非凡的原野。

  *的第二自然段:

第一句写了天空,它的特点是一碧如洗,第二句写了流云,它的特点是颜色美。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流云比作锦缎。

  *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先概括后具体)。

中心句是:

原野热闹非凡。

中心词:

热闹非凡。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2)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拟人。

  3)这一自然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描写了原野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丰收喜悦的心情。

  2、《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

描绘了西湖秀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近义词:

犹如—宛如—好像—仿佛—如同

  2)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么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这是反问句。

换个说法: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真令人心旷神怡。

  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苏州”,杭指“杭州”。

  3、《拉萨的天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文中插图上的建筑叫“布达拉宫”。

  )拉萨为什么被称为:

“日光城”?

因为拉萨全年无雾,阳光充足。

  2)城市美称:

拉萨(日光城)

  重庆(山城)

  昆明(春城)

  哈尔滨(冰城)

  南京(石头城)

  济南(泉城)

  3)“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都被蓝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进一步描绘了蓝天如水的美妙境地。

  4)“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句子用“白云和蓝天”“草地和蓝天”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蓝”。

  七、古诗拓展:

描写西湖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八、成语积累:

  、自然风光:

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湖光山色

  夏天、小河、钓鱼:

烈日当空垂柳鸣蝉满头大汗清澈见底喜出望外

  “根”的成语:

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

  2、民族建筑、山水风光:

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3、带动物的成语:

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4、卧薪尝胆成语歌:

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

  练习

  第五《北大荒的秋天》

  能默写本词语。

  2从  、   、   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的秋天。

  3天空特点   、小河特点   、原野特点   。

  4.第四自然段,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中心句是:

  。

中心词是:

   。

具体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  和  。

  从笑声和演唱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梁当作人来写的,这种写法叫做   。

  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

  变成了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

  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   句。

你能再找几个这种类型的词语吗?

  、   、   、   、   

  7仿照第四自然段的总分方法写一段话。

  秋天的果园热闹非凡。

满树的苹果涨红了脸,像是在向我们微笑;香蕉笑弯了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石榴咧开了小嘴,像在乐呵呵地演唱。

           

           

  8练习说话:

只有……才……

  例句:

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期末才能考出好成绩。

         

  9背诵: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用“

  ”来赞美遍地黄金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

  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

  的宝物来。

  0.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答:

    

  1北大荒是个

  、

  的地方,要

  自己的祖国。

  第六《西湖》

  能默写本词语。

  2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

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答:

一是  ,二是  ,三是  。

  3.近义词:

犹如-

  -好像-

  例句:

  平静的湖面,

  一面硕大的银镜。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

  仙境一般。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造比喻句。

  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象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

/十五的月亮仿佛一个大圆盘。

  写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西湖六月中,

  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

  ,映日荷花

  。

  6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文中写到得景物有:

  、  、  、   、  。

  7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把句子换个说法)答:

        。

  8理解“心旷神怡”:

    。

  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苏指“  ”,杭指“   ”。

  0文采用   的描写方法。

  1感受西湖的清奇

  ,感受

  美丽的山河。

  第七《拉萨的天空》

  

  能默写本词语。

背诵全文。

尤其是最后一段。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   、  的特点。

  2.拉萨为什么被称为:

“日光城”?

答:

因为拉萨  、   。

  3.文中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有:

   、   、   、   、   

  4.拉萨:

  城

  重庆:

  城

  昆明:

  城

  哈尔滨:

  城

  苏州:

  城

  南京:

   城

  济南:

   城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这是一种  的写法,拉萨由于地势与天空更近,更能让人感觉到天空的蓝,仿佛拉萨的一切都被蓝所浸润、包容,更能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境地。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则进一步描绘了  的美妙境地。

  6.“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句子用“  和  ”“   和   ”对比的手法,更突出了天空的“   ”。

  第八《蒲公英》

  能默写本词语。

  2这是一篇  故事,采用   手法,告诉我们    

         。

  3用“嘱咐”造句。

       

  4.AB式词语:

金光闪闪

      

  .思考:

蒲公英种子去了几种地方?

结果怎样?

  第一颗种子认为到   的沙漠中可以成为  ,结果  。

第二颗种子认为到  的湖泊里可以给它带来  。

结果  了。

其他到  里生长,结果  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