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418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docx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道德经》全文

01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亦作如此停顿: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

恒无欲也,以观其miǎo眇;恒有欲也,以观其jiào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另作: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无名无形,所以不可说。

但道运行万物,又可以解释,但解释出来的道,只是一部分,不是那个涵盖一切的“常道”。

无生有,道生一。

于是就有了形,可以名了。

但一也不是“恒名”,他会发展变化而滋生万物,它是万物之母,万物也会消亡。

我们去看无名无形的道,就能感觉到它的微妙,如果我们去探究有名有形的“一”与由道生出的万物,寻根溯源,就能找到它的源头,理解道生万物的规律。

道是无,“一”以至万物,是有,有和无,是相生的,是同出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我们就称之为玄,理解这个玄,这是万物变化是奇妙的规律,理解它,就能得道。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解释:

解释即非解释,无解释,错解释。

天下,指不懂道的侯王。

美丑,善恶,是人为的相对概念,老子不取,所以倡导善,倡导美,那就跟倡导丑,倡导恶无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两解:

一是,人们知道那是美的,因为有丑存在;知道那是善的,有恶存在。

是丑显现了美,是恶显现了善。

二是:

天下人皆去追求所谓的美,那是恶的,都去追求所谓的善,那是不善的。

意思是,不是为追求什么才去达到,而是要发自自然。

反对“有为”,提倡“无为”之意。

接着列举许多相对的事物,它们都是相生的,相毁的,又是合一的,均非,均无,无须理会的。

最后讲有道的统治者,是怎样无为而治的,圣人不去创始某事物,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它自然产生的,因此也不去居功,那结果就是不会失去什么。

因为,本来就没有得到过什么。

03不上(尚,崇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解释:

在处于相对的两者,圣人不偏重一端,才能抵制另一端。

这叫“抱一为天下式”。

所以,不提倡人们做贤人,不以某样事物为贵重,也就是没有任何欲望,不追名逐利,天下才得以太平。

接着的“虚,弱”就是减欲,就是“损之又损”,而“实,强”是富足,安定。

老子把实在的身体放在首位,欲望不可有,身体不能无。

 

04道中(冲),而用之又弗盈(尽)也,渊(深远无边)呵,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隐没不见)呵,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道空虚,冲虚,冲和,可用之不竭,深远无边,像万物的祖宗;它平和,普通,隐没在其它事物之中,但又觉得存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指道自身不张扬自己。

”)它不是谁的儿子,在天帝之前就有了。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tuó橐yuè龠yú舆?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又作:

言)数(气数)穷,不若守于中(中虚状态)。

天地之道的不仁,即大仁。

一切都得看自己怎么做,不要指望天偏爱你。

圣人治国也就要如此。

天地如风箱,空空的,也不会屈,不会动,但却是大动,万物就生生不息。

圣人治国也就如此,如果人为干预多了,则就早亡。

所以,不如守中,守住那个本来状态,那个冲和的状态,即“抱一”,让万物自然生长。

06谷神不死,是谓玄pìn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尽)。

解释:

“谷神”,指道,因为道像山谷一样空虚,非常神奇,所以称谷神。

“玄牝”,也是指道,因为它能滋生万物,就像一头大母牛。

“玄牝之门”是万物生长的出口。

“绵绵”,指不绝,不断运行,产生万物。

“若存”因为无形,看不见,但的确在运行,所以说若存。

“不堇”,不尽,永不停息,永无终止。

此章讲宇宙的产生与运行。

是对(“无,名天地之始”)作解释。

无生有,道生万物。

07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释:

无为,无不为。

天地不为自己生存而运行,它就长久。

圣人把自己的地位,利益放在众人之身,他就得到人们的爱戴;置身度外,就能生存,心中无私,结果却得到很多。

0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接近)于道矣。

居善地,心(可能指修养吧)善渊,予(对待人)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先讲水德,它利万物而不争,几于道,接近道,而不是道的全部。

接着讲圣人的居,心,与,言,政,事,都是善的。

何为“善”,就是“不”,也就是不去做,没有这个欲念,没去争取。

从而做到没有过错。

为什么没去做?

他是发自自然的,没有预设目的的。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释:

这章指出统治者贪得无厌的尽然结果。

先从器皿上讲,满了还想满,结果会溢出,或是翻倒,不如不去盈它;尖锐的东西,不停地磨,它的锋芒就不能长保。

统治者不停敛财,就守不住;借自己富贵的地位而骄横,一定会受到惩罚。

只有功成而不居,把自己退身其后,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这是天之道。

10

营魄(心灵)抱一,能毋离乎?

抟(结聚,圆转)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览(鉴,即镜子),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毋以为乎?

天门启阖(开合),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指修行后达到的境界),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解释:

前面讲修德达到的境界:

心灵要抱一,即心正,不产生相对的概念,即不离;心要柔,即不会逞强;清除自己的私欲,就像擦了又擦的镜子一样,没有瑕疵;治理国家,要无为;“天门启阖”指道家“开天门”的修道功夫,要做到体内无阴气。

阴气全排出体外了,通身全阳,从而没有私欲了吧。

“能为雌乎”,指达到全阳状态了,还能不能“守雌”,把自己的地位放低。

最终就会“明白四达”了,明,就是得了道,白,就是道发出的光,四达,指道施加于任何地方。

但圣人仍要“挫其锐,和其光,同其尘”,同于“无知”状态,不显示自己的功德。

最后一句讲,怎样对待自己修行后的正果。

就像道对待自己生出的万物一样,不断修行,却不自恃,这就是“玄德”。

最后一句,也可能是抄错了地方,不是这章的。

11卅辐同一gū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shān埏(糅合)zhí埴(粘土)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yǒu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轮的空,才能行驶;器皿的空,才能盛物;房屋的空,才能住人。

所以,心中有私欲,只能得到一些小利,发挥不了大用,只有无私欲,才能有大用。

12五色使人之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五味使人之口爽(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驰骋tián畋(打猎)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伤害操行)。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指基本需求的满足)而不为目(为目,为各种欲望驱使),故去彼而取此。

前一句不能作科学常识理解,而非指统治家追求享受,从而利令智昏而“目盲”、“耳聋”、“口爽”。

接着直接从社会现象讲,狞猎使人心发狂,贪求宝物使人失去操守。

最后告诫统治者要排除欲望,“为腹”不“为目”,以温饱为满足。

13宠辱若惊,贵(重视,看重)大患若(如同)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也(得宠的人,是身居下位,臣位的,所以会担忧。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有何患?

故:

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以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解释:

宠辱若惊,指看重个人的得失,宠则喜,则恐。

因为看重自己的身体,就会经常担心自己有大患,这样在乎自己的人,把天下交给他,就像是寄托在他那里,最终会失去的。

圣人是宠辱不惊的,是无我的,故无所谓大患。

宠辱若惊,是因为“贵大患若身”,究其原因,是有一已私欲。

宠辱若惊的人,是不能托付天下的。

“故:

贵为身以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以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这句话,是说能托天下,还是采用反问句式来说,不能托天下,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不是反问句,应该解读为:

将身无私地交给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这样的人,是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的。

14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致jié诘(反驳,质疑),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明),其下不惚(暗),寻寻(连绵而隐约)呵,不可名(描摹形态)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恍惚,不可见)。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宇宙的起源),是谓道纪(道的规律)。

解释:

视,视觉;听,听觉;捕,触觉。

用人的各种器官是感觉不到的,“微”“希”“夷”均指没有,这是道存在的形态,无色,无声,无形,即没有形态。

你也不要反问它到底是怎么样的,就直接叫它混沌合一的。

他不明不暗,若隐若现,无法描摹它的形态,最终觉得是无物。

它没有形状,所以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没有前后,所以“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用这先于天地的道可以去操纵现在的万物。

懂得道是怎样生长万物的,就是道的基本规律。

15古之善为道者,微妙(指道)玄达(通达),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勉强)为之容(描述其样子),曰:

与(豫,慎重的样子)呵,其若冬涉水;犹(小心的样子)呵,其若畏四邻;俨(庄重的样子)呵,其若客;涣(突然化解的样子)呵,其若冰泽;沌(混沌的样子)呵,其若朴;zhuāng湷(浑浊的样子)呵,其若浊;旷(旷达的样子)呵,其若谷。

浊而静之徐(逐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

故能蔽(旧,与“新”相对)而不成(新成,漏去了“新”字)。

解释:

这是圣人描绘样子。

圣人微妙玄达,深不可测,我只能勉强为他描述样子。

中间一大段话描述的样子,前都加了“若”,不仅是比喻,还有一层意思是,他跟常人不一样,他不是做给众人看的,是自我的状态。

谨慎是因为“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若客”,“若谷”是因为守柔处下;浑朴,是因为“抱一”;“涣兮其若凌释”是因为循道而行,心无挂碍。

“浊而静之徐(逐渐)清,安以动之徐生,”指圣人做事不急不躁,静观其变,让事物自然发展。

那是因为圣人没有欲望,最终“蔽而新成”。

16至虚极也,守静督(笃,一直保持)也,万物旁(又作:

并)作(发生,显现),吾以观其复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又作:

复明,即从“光”回到光的本源“明”的意思)。

复命常(指道)也,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全),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章讲为道和为政

为道,需要虚静,需要观。

“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指体悟。

道家专用的词,大概“道观”的观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观,从万物的有中,一步步接近本源,接近无,也就是道。

“静”“归根”“复明”“常”都是指悟到道,即通过“玄之又玄”,步步悟道。

“知常”就“明”,是“自明”,悟道了。

悟道,就会“容”,包容万物,没悟道,就会“妄作”,就会凶。

圣人悟道后治政,就会符合天道。

“容”“公”“全”是从不同方面讲道的作用:

包容万物,大公无私,施恩万物不遗漏,做到了这些,也就是符合了“天”合了“道”,就会长久,不会出现凶险。

17太上(最上好的),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才)有不信(又作: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猷(悠)呵,其贵言(希言,不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解释:

把统治者列成三等:

最上好的,无为而治,百姓只知道有这个人,不知道他做了些什么;

其次,给百姓施恩,百姓爱戴他;再次,用法律统治,让百姓畏;再下等的,凶残暴虐,百姓起来反抗。

老子只肯定太上的做法,指出后几种是中士闻道,下士闻道。

他们因为诚信不足,所以百姓不相信他们,其结果是要用恩惠治国,要用威严治国。

最后赞美上士闻道的治国状态:

统治者悠然自在,没有政令,功成事遂,而百姓觉得都是自己本来就这样的。

因为是他们“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18故大道废,案(才)有仁义。

知慧出,案有大伪。

六亲不和,案有孝慈。

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解释:

此章批判人们提倡的“仁义”“智慧”“孝慈”“贞臣”,因为这都是因为大道不存的原因。

我们应该“溯本”,要去遵道,而不应该“逐末”,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19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可能是“另”)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解释“

此章批判统治者提倡“圣智、仁义、巧利”的行为。

没有这三者,民就富足,有孝慈,而没有盗贼。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可能是“另”)之有所属”:

但仅知道这三点还不够,根本的办法是要内心质朴,无贪念。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其实就是指“抱一为天下式”,以道治国,无为而治。

而应该“绝”那些智巧之“学”,才能做到无忧。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圣智、仁义、巧利”并不是不好,但这里指的,是那些奸诈的,标榜的,虚假的东西,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背道而驰的。

20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与hē诃(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其相去几何?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一个人所应该敬畏的),亦不可以不畏。

恍呵其(指畏的状态)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享于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

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而春登台。

我泊(淡泊)焉未tiāo佻(无动于衷,没开窍),若婴儿之未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

累(疲倦闲散的样子)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丢落了物品,或施舍给他人),我愚人之心也,chǔn惷惷(混沌之状)呵。

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闵mǐn闵(又作:

闷闷。

纯朴诚实的样子。

)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再次讲畏的状态,像海一样无法停止)。

众人皆有以(有本领),我独顽以鄙(形容愚陋、笨拙)。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守道,母,即道)。

解释:

先讲世上的事,好与坏,只是主观的判断,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可人们总是用自己的好恶,去追求什么,同样也惧怕失去什么。

接着写有道之人,不在乎这个,他的“畏”是有别于他人的。

这种畏,望去恍恍惚惚,没有边际。

最后世人纵欲,不知畏,而圣人整日“畏”,这种畏,是敬畏,是宁静,是不针对任何一物的,因为我没有体验到,所以说不上。

老子体验了,但他说不清,只讲其状态,感受。

我想是敬畏“道”吧,因为道是无名无状的,所以就说不清了。

最后总结,这种畏的状态象海一样,无边无际,不会停止。

我为什么不像世人一样去纵欲呢,而一个人在那里都不知道“畏”什么,因为我的欲,就是“道”。

21孔德(大德)之容(样子),唯道是从。

道之物(道显现出来的样子,也就是“孔德”),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望(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深远)呵冥(幽暗)呵,中有精呵。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中间的精,是真实可信,也就是说,这种精,一定会发挥作用的。

)。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又作:

阅,作延续讲,延续到众父)众父(万物之始的状态)。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

以此。

解释:

这章的确难解,我只能自圆其说。

这章对我们的启发也不是很大,理解有偏差,估计问题也不大。

大家不是很理解的东西,后来留下的,也不多。

估计很少有人引用这段话说道。

道,德,众父,三者是相续的产物。

道,是内在的,外显成为“德”,然后有了万物之始,万物之始,就叫“众父”。

德,是道与万物的中介,以道产生万物。

如果这点成立,解释就顺当。

道,无形的规律,它通过“德”起作用,于是,就出现“孔德”的样子,即“孔德之容”。

它是怎样的呢,老子也只能悟,或说“观”(用心悟)。

“道之物”,把“道”施加于物,也就是“德”的样子。

老子觉得,德唯道是从,是依照“道”来的。

下面一段的阐述,就是“德”的样子:

恍惚有象,有物,有精。

物,象都是恍惚的,似有非有,但“精”,却是确实存在的,一定会发挥作用的。

这精,从科学角度来说,可以是最微小的微粒,什么原子之类的,却包含着所有的信息。

也可以说,像神一样的东西,具有超凡能力的物质。

正是有它,才滋生万物。

“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一直以来,它的样子,它的功能,都没有改变。

名,即名状,就是上一须对德的描述。

万物之始,即“众父”是什么样子的,老子说,就像从道悟“德”的样子的方法是一样的,“众父”的样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他的形状应当也是恍然的,混沌的,但也有“精”的。

精是确实可信的,摆脱不了的,它最为重要,不像形一样恍惚。

“冥冥之中有神灵”,那就是因为我们感觉到“精”的作用,才感觉到神的恍惚存在。

这章主要是告诉我们,万物之始在

在道,尽管看不见,但要相信它的存在,要遵照道去做。

22炊(又作:

企,踮起脚跟)者不立,(另加一句“跨者不行,意思是迈起大步跑,反而到不了远方。

)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自矜(自高自大)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

余食赘行(形),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解释: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因为欲望过高,反而办不成事。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是因为太想表现自己,反而不被人承认。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作了一个比喻,那些行为,就像吃多了东西,长出赘肉来,连物都讨厌它,何况有道的人呢。

告诫人们,不要急功近利,要无为而无不为。

23曲(委曲)则全,枉(弯曲)则直。

洼(低洼)则盈,敝(旧)则新。

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虚语哉?

诚全归之。

解释:

“枉”“直”相对,“洼”“盈”相对,“敝”“新”相对,当你守住相对一面,就会达到另一面,这就叫委曲能求全。

做到委曲求全,就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即守住了道,不居高位。

所有的自我表现,都已不需要了,因为你已经做到了依道而行。

“故”,可作所以解,也可作“固有”解。

所有成就,都来自于“不争”,就没有能与之争的。

“曲者全”与“全归之”意思略有不同,“曲者全”就为了全而曲,“全归之”是主动归来,比“曲者全”递进一层,突出”抱一为天下式”的意义。

24希言(不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解释: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而自然。

不用那些政令去压制民,而是出自自然,让民去“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先讲天地,风雨犹如大自然的言,狂风暴雨式不能久,“何况人乎”,狂风暴雨式的苛政也不能久。

用大道大德去教化民,实施不言而治,你就同于道,同于德。

而行为上失道失德,就同于无道无德。

这句话强调,道要付诸行动。

将道付诸行动的,大道会助你成功。

相反,你行为失德,道也离开你。

25有物(指道)混成,先天地生,渊(深)呵寥(广)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返)。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释:

先道的特点:

混沌的,生于天地之前,深远广大,独立存在,一直不会变。

它生天地,是天地之母。

它是“常道”,不能“常名”,所以就根本不同特点,给了很多的名。

先是给它取字叫道,取名叫大,他还有许多别名:

曰逝,曰远,曰反,这些名的含义,我也不清楚。

逝,远,反,可能是指道的一些特点,不断地向往扩展,叫逝,像是宇宙在不断地爆炸。

这样空间不断扩大,叫远。

但始终不离其母,叫反,即返。

道生天地,因道大,故天大,地大,而圣人用道治天下,所以王亦大。

人,地,天,最终起源于道,要守道,要法“道”,而道是独立不改的,故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zī辎重(本义:

运载生活用品的车)。

虽有huán阛馆(华丽的住所),燕处(静处)则昭若(又作:

燕处超然)。

若何(为什么)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本(根),躁则失君。

解释:

王如何法地?

要重,要静,处事要安静,慎重。

重是轻的根,静是躁的君主,这是一个君主处事必须牢记的,像出行时的“辎重”。

什么会让你轻,让你躁,而失去“辎重”?

就“阛馆”,是各种诱惑。

但君子超然物外,不为所动。

君子能做到这点,可“万乘之主”的君王,却为什么做不到,以身冒天下之大不韪?

告诫你们:

轻就失去了根,躁就失去了君主,即不受控制,失去本性。

你不光失去了道,也会失去天下。

27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zhé谪(指责),善数者不以筹策。

善闭者无关jiàn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隐藏不见)明。

故:

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借鉴)也。

(这里漏了一句: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也,是谓miǎo眇要。

解释: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zhé谪,善数者不以筹策。

善闭者无关jiàn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第一句连续五个“善”,用一连串看似玄乎的比喻,指的是道的特点:

之所以善,是因为没有去做,却万物无法抗拒,不是用通常方法可以抵抗的。

接着讲怎样用道去治理国家,即“法天”,而达到救人不弃人,用物无弃物,这就是通达了内藏着的聪明智慧(袭明)。

怎样做到不弃人呢?

也就是救人。

不善人要向善人学习,把善人当老师;善人要从不善人那儿吸取教训,善于“师”,善于“资”,那就是道的要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tuī忒(过失);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此章论述“法道”。

“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均指怎样从政。

“不离”,“乃足”,“不忒”指守住道,复归“婴儿”“朴”“无极”均指回到道的状态。

而具体的做法便是“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不去争“雄”争“荣”争“白”,守住相反的状态。

“朴散则为器”,指一个本来浑朴的物体,经过割制,就制作成器,为人们用。

而圣人不会去追求器皿的用途,而时守住他当初的“朴”。

我想,这应当是一种比喻,指圣人用“朴”治国,即“抱一为天下式”,而无道的君王,利用器的妙用去治国,也就是用智巧治国。

29将欲取(拿)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慢慢地呵气,使物体变暖)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huī隳(毁灭),是以圣人去甚(过度)、去大、去奢(多)。

解释:

此章讲治理天下,不能强为,强执。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为之“,有意而为,为了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

运用苛政治理天下,想拿天下为获取自己的利益,我看到都不会达到其要的结果。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天下,是一个神器。

不能凭自己意愿去操纵它,否则就一定会失去它。

“物或行或随,或嘘(慢慢地呵气,使物体变暖)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huī隳(毁灭)”:

你看万物,它们的性状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在相对的两端不停地变化着,所以说,这是神器啊。

“是以圣人去甚(过度)、去大、去奢(多)”:

所以,圣人要排除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甚、去大、去奢,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治。

30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

师之所居,楚棘生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