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30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docx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

 

章丘富硒农业产业园策划方案

 

 

前言

硒是人类身体健康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可以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抗氧化,保护、修复细胞。

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导致慢性病和癌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章丘大葱种植区和规划种植区开展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调查,发现区内表层土壤具有高Se、B、P、N、S,低F、Mo、Ca的特点。

较高的有益元素,尤其是Se含量,构成了该区发展特色富硒农产品的重要基础。

章丘大葱植株中的硒和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和重金属含量关系密切。

根据产区土壤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提出了章丘富硒大葱的种植规划,将全区划分为4个规划区,即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优化章丘富硒大葱的种植规划、开发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

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对泰莱盆地及章丘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

该地区分布有富硒土壤,其中土壤背景值最大硒含量为4.31mg/kg。

富硒地区的硒含量一般在0.23-1.5mg/kg,平均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且达到中等富硒的水平。

章丘市富硒土壤区不仅富硒面积大、地层较厚,还具有硒含量深度适中、宜于开发利用等特点,是一个较好的富硒开发区域。

为高起点定位、高效能运作、高规格推进富硒产业的发展,以富硒种植产业为依托、富硒精深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出口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万亩富硒农业产业园区,推进章丘市富硒产业开发。

章丘市富硒农业产业产业园由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三部分组成。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筹发展”的设计思路,深度挖掘硒资源优势、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总体形成集科技创新性,技术示范性、效益性、生态性与休闲性于一体的格局,使得园区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国内知名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第一章项目区概况立项背景

一、项目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

西邻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

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南部属鲁西隆起区,北部为济阳凹陷区,属旋扭性构造鲁西系的外旋层部位,南北向与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发育。

这些断层的垂直错动与水平侧移,严重破坏了古代沉积地层的连续性。

特别是文祖断层,两盘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断层两侧在地形、地质和地下水源等方面,形成显著的东西差异。

地质构造形成普遍为单斜岩层,以块断为主,褶皱少见。

岩层走向北西60°,倾向北东30°,倾角7°~13°。

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齐全。

山区自南而北分布为变质岩、石灰岩、页岩、煤层、火山喷出岩等,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则广泛分布泥岩,下部为淡水灰岩,上部为砂砾石层及各种土类。

地处泰沂山区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长城岭绵延于南,长白山矗立于东。

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自南而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章丘市总面积的30.8%、25.9%、30.7%和12.6%。

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米;最低处系北部辛寨乡朱家洼一带,海拔15米。

(三)土地资源

境内土壤共分4个土类,11个亚类,20个土属,87个土种。

棕壤2326.6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1.9%。

褐土8.8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70.2%,分布在中南部。

水稻土374.0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0.3%,集中于明水泉北地带。

潮土3.48万公顷(含盐碱土9006.67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7.6%,集中于北部沿清、沿黄地带。

(四)气候资源

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的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

年均日照2647.6小时,日照率60%;年均气温12.8℃,高温年13.6℃,低温年11.7℃;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一般为500~700毫米。

季风,因受地势影响,反映不明显,相对湿度为65%,最高年均73%、最低年均59%。

无霜期192天,最长218天、最短167天。

(五)水资源

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5.7亿余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4.43亿立方米,占77.72%。

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毫米;年均地表水资源总量2.1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1.55亿立方米。

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3.5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2.88亿立方米。

明水泉群年涌水量0.8亿立方米。

大部地区属小清河水系,东南部少数山区属大汶河水系。

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绣江河,巴漏河,漯河、巨野河等。

主要湖泊白云湖,在西北部,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积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

芽庄湖,在市东北角,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水面积2.17平方公里,水深一般1.9米。

(六)社会经济概况

章丘市常住人口为106.42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7.7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常住人口8.69万人。

增长8.89%,年平均增长0.86%。

2013年章丘市生产总值755.2亿元,比2012年增长12.0%,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54.7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223.4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2:

60.2:

29.6。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355.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1%。

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96个,完成投资162.1亿元,增长85.5%。

(七)富硒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章丘市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特色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在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富硒农业发展在优化资源配置、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互动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富硒农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

富硒农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小而全”的经营格局,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产业优势。

农产品加工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品种少,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

加工企业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带动力不强。

2、富硒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

富硒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投资总量小,发展需求缺口大。

设施农牧业建设标准低,蔬菜保鲜、贮藏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发展后劲。

同时,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许多农户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在生产安排上往往彼此模仿,盲目跟从,导致市场供求失衡,生产效益低下。

3、富硒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资源要素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虽然章丘市富硒特色产品资源富集如富硒大葱、富硒番茄、富硒番薯等,但要素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农业资源亟待深度整合和优化配置。

尤其是农户分散化的小规模经营,很难形成整体性的产业竞争能力,缺乏富硒特色农业的品牌营销战略。

4、富硒农业产业组织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当前,以企业和种植大户为经营主体的富硒特色农业经济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

农业专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农业经纪人队伍等发育不充分,现有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不够完善。

支撑特色农业发展的管理服务平台发展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低,尤其是不能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在市场信息上的对接,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章丘市富硒农业产品的发展。

二、立项背景

针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举措,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建设美丽中国”宏伟构想,彰显出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泰莱盆地及章丘地区发现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土壤背景值最大硒含量为4.31mg/kg。

章丘市富硒土壤区不仅富硒面积大、地层较厚,还具有硒含量深度适中、宜于开发利用等特点,是一个较好的富硒开发区域。

为有效促进章丘市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对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品位和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农民增收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子。

尽快把富硒土壤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富硒产业将带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也将对章丘市把握绿色发展大势,有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是加快富硒产品开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调优农产品、调高单产、调活农村经济、调富农民。

而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

目前,章丘市具有富硒特色的优质农产品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比较优势不突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尚未形成,农业整体效益不高。

在这一背景下,章丘市可通过整合资源,综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农业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突出问题。

而通过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行农业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以科技开发与示范应用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能够为章丘市富硒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带动。

(二)是探索富硒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从我国农业实际出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这表明建设现代农业,不仅要开发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还要注重挖掘资源,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其它多种功能,注重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章丘市处于我国内地又一个土壤富硒区,富硒浓度适中,富含钙、钾大量和中量元素,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属于山东地区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

在该地区种植大葱、蒜、小麦、油菜、西红柿、蔬菜等作物天然含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这对显著提升章丘市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地山东地区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开发利用发挥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三)是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硒资源是大自然赋予章丘市的宝贵财富,“富硒”作为章丘市的城市信息识别载体和一种身份象征,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大大提升章丘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平面立体、网络信息等多种手段和途径扩大宣传,把有机富硒农产品综合开发和章丘旅游、餐饮、文化、招商等有机结合,打造章丘崭新形象,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客商到章丘观光休闲、投资兴业,而且对于扩大城市知名度,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大面积的土壤、多数的农作物、畜产品、果品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一般地区,为富硒食品产业开发奠定了独特的资源基础,富硒资源开发比较稳定,易于聚集、形成规模,取得规模效益,富硒食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富硒食品产业是富民强市的产业。

开发利用好这一不可替代、最具特色的资源,大力发展富硒食品产业,全力打造“绿色章丘”城市名片,既是加快优势资源开发的现实选择,也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富硒食品产业和农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特色优势明显,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富硒产品市场优势

富硒产业以富硒农产品原料及加工产品为产业末端产品供应市场,包括富硒大葱、富硒大蒜、富硒油菜、富硒马铃薯、富硒蔬菜、富硒食用菌、富硒西红柿、富硒禽肉、富硒蛋、富硒林果等原料产品,以及以这些原料加工生产的保健品、药品、饮料、小食品等。

硒是一种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成人每日的需要量为40—400ug,硒参与细胞代谢,并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心中心元素,缺硒时该酶功能受阻,活力下降,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诱发多种疾病发生。

有证据表明,人类有80多种疾病在发生过程中,人体内的硒水平下降,用硒治疗和辅助治疗有效。

尤其是我国从东北到西南,延绵15个省市缺硒区的人类克山病、大骨病,从1962年开始用补硒防治,已运用40多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效果,并两度荣获了每四年颁发一次的国际生物无机化学界的最高奖,克劳斯、施瓦茨奖励。

中国在硒对人类疾病防治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03年5月美国乔治亚大学willTaylor博士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发现SARS病毒中有硒结合蛋白质存在,并推测该蛋白可能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

尽管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硒可以治疗SARS,但从已掌握的科学证据看,适当补硒至少在三个方面有益而无害,一是硒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抵抗病毒能力;二是硒的抗氧化功能,有可能防治和减轻SARS病毒对肺组织造成的损伤;三是可以预防因硒缺乏而使SARS病毒突变,而毒力增强,补硒可提高疗效。

在中国广大的低硒地区日摄入硒仅20—40ug,这个标准与40—400ug的需要量差许多倍,每日补硒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硒的缺乏,全世界已合成的硒化合物已超过2000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除少数产品外,人们一致寻求高效低毒低成本硒产品,而天然有机硒产品则为补硒的便捷途径之一。

(二)章丘市发展富硒产业的优势

1、富硒面积较大,富硒地层较厚,硒、钙、钾等元素富足,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土壤综合优良品质全国领先。

开发富硒食品产业具有持久性;富硒品质好,富硒浓度适中,还伴生锌、锶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与国内其他省份富硒地区相比,硒土壤含量不仅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是一个“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土壤区域。

2、地理位置优越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西邻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

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经十东路、章莱路、潘王路、0九路纵横贯通交错,四通八达。

济南国际机场位于章丘境内,半小时车程可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3小时车程可达青岛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3、有很好的自然资源优势

章丘市地处平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热量适中,土壤气候无污染的特点,有利于果蔬果实的着色和有机干物质的积累,适宜发展富硒大葱、大蒜、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多种产业。

章丘大葱,因产于济南章丘而得名,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

章丘大葱“名”“特”“优”三字兼备,被誉为“葱中之王”。

主要品种为“大梧桐”,其特点是:

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葱白很大,适易久藏。

章丘大葱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并富含微量元素“硒”在当地又被誉为“富硒大葱”,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的蒜素。

章丘大葱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受世界各地消费者喜爱。

第三章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规划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章丘市“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路子,围绕富硒特色农业品牌营销战略,整合富硒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创建富硒农业产业园,立足章丘,辐射全国,接轨国际。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重点,集富硒农产品高效生产、富硒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农业休闲娱乐为一体,使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农业生态建设相呼应;综合产业基础、市场需求、企业发展等因素,采取差异性竞争策略,着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富硒产品;着眼于产业链的延伸、供应链的完善,采取“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开发、高效益经营”的发展理念,倾力打造“绿色章丘”品牌,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采用“产业园+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农村整体经济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统筹发展原则。

坚持把技术研究与科技示范、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推进。

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化的进程。

同时,要注重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相互配套和相互促进,促进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市场导向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种植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积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农业深加工产业以及物流、旅游等服务业。

实现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以深度开发有机富硒产品、发展生态规模化农业种植为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整体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科技先导原则。

强化科学进步,技术创新。

综合运用国内国际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加强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新体制的引进、集成、提升、展示和推广,优化种植模式、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建立高效有机富硒农产品生产体系,提高有机富硒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实现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

(四)机制创新原则。

富硒产业发展是新时期章丘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工程,带有一定的试验示范性质,要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投资融资制度、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等,增强发展活力,实现良性发展,并为省内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五)多元投入原则。

在富硒特色农业产品开发中,应当突出特色化、市场化、公益性、基础性的特点。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制订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协调搭建运作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园区要以产业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多元化融通资金,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科研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农户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中的主体地位。

(六)生态循环原则。

强调和谐自然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建设,推进环境友好农业发展,农产安全和农业安全齐头并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战略。

在园区发展中,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标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种植业发展规模,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规划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相结合,在尊重周围生态环境和生态格局的前提下,以“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为宗旨,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

9、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10、山东省委、省政府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11、《章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四章园区功能、建设规模与主要目标

一、园区功能

1、科技创新与富硒农产品深加工

结合富硒农业及其加工业等主导产业,以有机富硒农牧产品深加工为核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筹协调”等的运作模式,开展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和富硒保健用品的开发等工作,带动特色富硒种植规模化发展,形成工业带动农业,农业升级改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综合效益成倍增长的局面。

2、采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聚集农业高科技新成果,引进富硒大葱、富硒大蒜、富硒西红柿、蔬菜、果品及特色农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建立温室大棚设施类型、设施环境管理设备、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新型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益。

3、带动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以高科技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富硒优势产业,形成知名品牌,实现农业高效和农民增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种植和加工转化紧密结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优化,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4、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改革现代农业体制,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经营模式集约化和规模化。

二、建设规模

章丘富硒农业产业园由核心区、种植区与辐射区三部分组成。

核心区占地5000亩,种植示范区以核心区位中心,面积10万亩。

辐射区包括章丘市各乡镇及周边区域,面积50万亩。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章丘富硒农业产业园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为主线,充分发挥园区区位优势和农业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富硒大葱、富硒大蒜、富硒西红柿、富硒马铃薯等富硒农产品、富硒大棚蔬菜果品,同时赋予有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建设富硒产品深加工基地,利用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形成以“富硒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为核心,以辐射带动为主线,着力打造富硒农业产业带。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带动基地;推进科技创新、探索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基地;打造富硒农产品精品的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农业方向的展示基地。

经过5-10年开发建设,有机富硒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机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有机富硒科研开发、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富硒保健产品开发及产品出口初具规模,产业综合价值全面显现,产业资本、地方财政、农民增收等经济指标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初步实现规划目标。

2、具体目标

(1)加速富硒产品生产技术和国内外领先产业实体引进,合作开发,解决当前有机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开发问题;

(2)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富硒农副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与应用的新机制,提高富硒产品生产科技整体水平;

(3)成立有机富硒科研中心,加快富硒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富硒保健品、药品的科研公关和市场推广工作。

(4)建设有机富硒农业产品产业基地,带动本地和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标准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5)促进休闲观光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园区区位、交通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努力打造休闲观光品牌,着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6)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利用工农业核心区的产业带动效应,辐射周边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同时加强园区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信息网络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基础性工作,使园区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样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典范。

第五章核心园区项目设置与规划内容

一、富硒农业产业园核心区

(一)富硒产品技术创新中心

1、投资规模:

75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