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171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docx

语文古诗意象专题docjsp

古诗意象集锦

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所以要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及其主旨要紧紧抓住诗歌的意象。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意象,即这些客观物象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象征意义。

古诗常见意象举例

古诗常见意象集释

1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月亮、月光—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

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4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5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6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7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8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最后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李清照词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另一首词云: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9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   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

“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燕子----今非昔比、物在人亡嫦娥----孤独、悔恨

杨花----离散、漂泊杨柳----离别

日----暗喻明君

佩剑----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流水----暗示年华或时光易逝。

长亭----离别南浦、西楼—送别之地

登楼、危栏----常有思乡怀远之意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离别、游子

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

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

美人神女灵修——————国君

杜鹃磁针————————坚贞

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乡

青鸟鸿雁雁足尺素————————音信、书信

白雪玉壶冰心——————————高洁

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5莲:

由于“莲”与“怜”、“恋”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6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7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8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10鸳鸯、比目鱼,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11

还有

1.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

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3.      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

4.      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6.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7.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8.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9.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0.   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

“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2.   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

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

辛弃疾有诗曰: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

只今草木忆英雄。

13.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

“出南海人家园圃中”。

王维《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14.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15.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6.   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7.   关山 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杜甫《登岳阳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后用此泛指边疆。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9.   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

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   铜雀台是曹操在邺城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1.   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

相传娥皇、女英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虞舜为妃。

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赶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间。

郑谷《鹧鸪》: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22.   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3.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24.   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最后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李清照词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另一首词云: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5.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的衣服,结果仍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

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26.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太息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27.   精卫 古代神话。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8.   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商隐诗云: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29.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

《诗经·小雅·鸿雁》曰: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苦)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30.   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1.   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32.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三峡》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33.   螟蛉 《诗经·小雅·小宛》: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34.   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

“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5.   的卢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6.   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

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

“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37.   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后便多以“金鸡”借指大赦令。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38.   八百里指牛。

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辛弃疾《破阵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9.   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40.   琴瑟 ①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②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41.   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42.   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

明唐寅《世情歌》:

“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辛弃疾《谒金门》:

“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43.   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

典出战国楚玉《对楚王问》,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

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

“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44.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世以此曲为亡国之音。

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5.   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46.   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

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47.   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以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48.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

《汉书·高帝纪下》: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

”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

《汉书·杜周传》:

“三尺安出哉?

49.   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50.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

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1.   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2.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后指史册。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3.   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54.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

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

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55.   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56.   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57.   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58.   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①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

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

侄子谢玄回答说: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②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

《宋书·谢灵运传》载:

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59.   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

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

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杜甫《短歌行》: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60.   南冠语出《左转》。

楚人钟仪被晋国囚禁,晋侯见了问道:

“南冠而絷者,谁也?

”官吏答道:

“郑人所献楚囚也。

”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