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6978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三年浙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doc

....

.

.

.

近三年浙江生物高考试题分析和教学建议

仁英高中:

王志国

一、近三年(08-10)高考试题考查知识分布及能力要求

试题形式

2010高考题(新课程80分)

2009高考题(新课程80分)

2008高考题

(72分)

知识分布

能力要求

知识分布

能力要求

选择题

必修3:

免疫接种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原理

理解与表达能力

必修1代谢、必修3免疫: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免疫调节的类型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修1:

特殊细菌的功能和培养原理

选择题

选修3:

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工具、操作步骤和原理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选修3基因工程:

与基因工程有关的工具和相关原理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选修3:

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

选择题

必修3:

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修3种群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及种群数量变化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修3:

种群数量变化和种间关系

选择题

选修3:

动物细胞培养有关概念、原理

理解与表达能力

选修3细胞工程:

与动植物体细胞培养有关的原理、条件

理解能力

选修3:

细胞工程:

与动植物体细胞融合、培养等有关原理、应用

选择题

必修3: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神经纤维膜的状态及电位变化过程;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修1细胞结构:

细胞膜的特点和功能

实验与探究能力

必修3:

胰岛素实验的处理

选择题

必修3:

生长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必修1代谢: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9

必修1光合作用

I、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考查学生对曲线的解读能力

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I必修3植物激素:

有关赤霉素的知识

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I必修1:

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II必修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形态变化实验设计思路和记录表格设计,预测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与探究能力

II必修3动物体液调节:

设计实验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作用(设计实验步骤和绘制实验结果图形)

实验与探究能力

II必修3:

神节调节原理实验设计(填空)

30

必修2: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两在定律和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必修2遗传与变异:

小鼠选育过程的遗传图解,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必修2遗传与变异:

遗传育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

分值分布

必修1:

20分(25%)

必修2:

18分(22.5%)

必修3:

30(37.5%)

选修3:

12(15%)

必修1:

15分(18.5%)

必修2:

18分(22.5%)

必修3:

35(43.5%)

选修3:

12(15%)

必修1:

20分(27.7%)

必修2:

18分(25%)

必修3:

22(30.6%)

选修3:

12(16.7%)

二、近三年试题命题和考查特点

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突出考查重点内容

以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依据,重视考查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等内容。

试题在对知识点的考查中,不仅要考生“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象、图表进行分析、推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是选材贴近生活,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2010第1题的乙肝疫苗接种、第4题的细胞培养技术、第29题II小题考查生理盐水的浓度、2010的第29题外界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009的免疫知识考查,2009年的30题第Ⅱ小题有关高血压药物效果的验证实验、第31题的基因敲除技术等内容等,都重视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实际,较好地考查了生物学素养及运用生物学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

二是重视经典素材改编,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2010年第5道选择题的神经膜电位变化图第6道的菊花的组织培养图,都均选取自教材中的样图,以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

(1)重视教材实验,回归教材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实验仍然作为考查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今年实验试题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既没有脱离中学的实际,又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这也是今年生物试题的亮点之一。

如2010年第29题II小题、2009年第30题的Ⅱ小题所涉及的实验情境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是课本内容的变式考查。

(2)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考查

2010和2009的实验题的考查中都涉及到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的考查,这种形式的考查在近三年实验题考查中是创新亮点这处。

2009实验题要求学生对预期的实验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即要求学生在所给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2010年实验题要求学生依据实验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全面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理运用生物学专业学术表达的能力及预测实验结果并用恰当的方式准确表达实验结果等能力,都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关于实验能力考查的要求。

4、关注图文转换,突出获取和处理图文信息能力的考查

注重对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特别注重对考生识图、析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这类题都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图与曲线中所含信息解答。

这几年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非常之高的图形主要的以下两类:

(1)曲线图:

如2008第2题关于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2008年第30题的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曲线图、2009年的第30题关于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的曲线图、2010第29题的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曲线图、2010第3题关于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

(2)柱形图和模型图如2008第4题的DNA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模型图、2008第30题的II小题的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模型图、2009第6题关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柱状图,2010第5、6题的神经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和非洲菊的组织培养模型图,2009年第5题的细胞膜变化模型图等等。

三、对2011年高考复习的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注重迁移能力,加强教材中核心知识的变式训练

2010年试题的亮点之一就是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对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没有脱离中学的实际,又较好地考查了解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这给我们的提示是要研究好教材,挖深分析透彻,紧紧围绕新课标和高考大纲,要将课后练习题分析透彻。

一轮复习重视以教材为主,详细扫描各个知识点的漏洞,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实在不理解的也要记忆。

基础并不只是背背的东西或者说I级要求,II级要求中同样也有基础问题,提高要求是在基础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只有重基础了才可能做好拔高。

在教学中对于事实和要领等陈述性知识要准确掌握,把精力花在教材解读和分析上,强化专有名词的规范,对关键字、词分析透彻到位。

及时梳理已学的基本规律和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图系统地梳理知识。

2、重视规范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度够,但是不知道怎样描述,比如:

高温、过酸和过碱使酶失活,学生往往写成酶死了,这种不规范的打法造成基础分的大量流失,所以在平时的周训中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加强专有名词和重要生理过程知识的训练。

3、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一直是生物学考试的重点,近年来更是体现明显。

新课标考纲明确了观察、实验(包括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在能力考查中的地位。

生物学高考实验设计题往往从研究性课题中取材,这正是渗透了大纲的具体要求,落实了命题的基本原则——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实验教学和复习应以教材为依托,作适度的拓展。

尤其要加强实验变式思维的训练,包括实验材料的变式、实验原理的迁移和变式、实验条件和过程设计的变式、对照实验的设置与变式、实验结果鉴定和表达方式的变式。

在复习时一是先分类,如观察类的,分离类的,验证类的等等,二是对实验应用能力的训练,强化实验思想的训练,注意类比推理类的实验,实验原理的迁移应用等。

4、重视信息获到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指导

新教材大量使用了图像、图表和数据。

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或关系,体现了新大纲将“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目的的要求。

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往往随着时间、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这些规律往往通过曲线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曲线、图表为载体,可考查学生将图表转换成文字表达,或把文字转换成图表表达,甚至图表间的转换能力。

这类试题能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且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将会是新教材背景下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

因此复习中应注意从情境中获得信息。

平时要加强识读图表能力的训练,善于从图、表提供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理解题意,作出正确判断。

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

常见解题思路:

审题→找考点→思路→好方法→改变条件。

要遵循读懂题目、细找考点、组织答案、科学表达的一般程序。

要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发现过程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思维,增进能力。

应通过不断改进教法,增加科学史和发明、发现史的教育,揭示知识发现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

生物学科的考卷中离不开图形、表格、曲线等考查形式,通过对图、表及文字素材的分析,来提升获取知识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绘制、识别图表的能力及文字语言与生物语言的转换能力。

要求能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所需的有效的信息来说明、解释有关问题。

对于学能考试要做到能学会做,掌握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基本方法,加强题组训练。

四、2011年命题预测

(1)新陈代谢、生命调节、遗传变异、生态及生物工程等主干知识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应注意梳理主干、重点掌握。

(2)体现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试题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应注意结合实例分析,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图表、曲线及文字信息的交互处理,考查图文转换能力的试题会继续保持较大比例。

应强化图文信息试题的训练,增强考生准确获取图文信息及图文转换能力。

(4)回归教材的趋势基本成为今后命题的主基调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