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讨论的题目1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114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6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讨论的题目1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讨论的题目11.docx

K12讨论的题目11

K12讨论的题目(2008.11以后)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图2),回答3-4题。

3、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势C.大气环流D.洋流

趁热打铁,美国总统竞选引申出来的相关题目

昨天晚上无事,白天又关注了一些美国的选举的新闻,出了些关于美国竞选的玩,权当消遣

不算热点,算是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情趣把

因为小弟还处于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专业学习中(明年去专业实习),时间仓促,因此并没有做很多的深入(越是深入,怕是出错概率越大呵呵),而且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或者谬误之处忘大家见谅,也当是抛砖引玉,希望看了帖子的各位有更好的想法提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总统选举引申出来的区域题目:

新华网华盛顿11月5日电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

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1,美国总统投票结束的时间从美国东部时间18时到5日凌晨1时,计票工作同时展开,问:

(未完成)

2,在北京时间11月05日12:

02,计票显示奥巴马已获胜,此时为美国东部(西五区)时间的:

3,加州55票的选举人票一举奠定了奥巴马的优势地位,请问加州主要城市11月份以后旧金山的气候趋势?

4,奥巴马来自于伊利诺伊州(图)(纬度36°58'Nto42°30'N

经度87°30'Wto91°30'W)位于美国中部,是美国农业大州,简述该州农业有利发展的自然条件,该州在农业带上北部靠近密歇根湖地区属于      带,南部属于    带,该州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主要受到的自然灾害有

5,简述伊利诺伊州第一大城市芝加哥(奥巴马获胜演讲地)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历史科目的引申:

奥巴马将是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而在100多年前,同样出自伊利诺伊州的参议院的总统林肯,颁布美国的解放黑奴宣言,使美国的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以考虑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解放黑奴的历史意义等

请问太阳所在方向相同,那在什么方向?

图6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图回答11-12题。

1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B.所在时区C.正午太阳高度D.白昼长短

1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

能确定的是

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

(1)若我国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为 年。

答案:

2015---2020请各位老师能够解释一下  谢谢啦

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5第15号台风“卡努”于9月11日14时50分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气压为945百帕,风力达50米/秒。

由于台风“卡努”风势强、雨量大,给浙江省10个地市造成严重损失。

  材料二:

卡特里娜(HurricaneKatrina),是五级飓风。

2005年8月2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

8月29日破晓时分,再次以每小时233公里的速度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新奥尔良外海岸登陆。

登陆超过12小时后,才减弱为强热带风暴。

  

(1)当台风(或飓风)中心位于A处和B处时,上海和新奥尔良分别吹__________风和_________风。

  

(2)据图分析台风(或飓风)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

  (3)简析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破坏大的自然原因。

它对我国减轻台风等气象灾害有何启示?

解答:

(1)偏南风  东北风(2分)

请问,这种风向如何确定?

上海是东南风还是西南风还是南风?

新奥尔良是东北风还是北风还是西北风?

全球变暖可能对农作物导致的后果

A低纬大部分国家减产B高纬国家一定增产

C中纬国家产量保持不变D低纬国家一定增产

答案A

气温的上升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以下影响:

*转移农作物的最佳种植地带;

*改变降雨的类型(雨量及变化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

*减少冬季以降雪及冰川形式对水的储存;

*转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地;

*通过二氧化碳和气温的作用影响农作物产量;

*因海平面上升及脆弱的抵御洪水能力而减少耕地面积。

这些作用的整体影响会因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农作物和其他地方性因素的不同而变化。

这些变化以及对长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区域范围)都使我们对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的讨论最多只能是初步的。

这些概括性结论通常只能表明未来可能情景的范围。

总的来说,许多温带地区的农业也许会从中受益,表现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家畜过冬成本降低,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森林的生长速度也许变快。

但对于许多热带地区来说,整体的情况则是负面的:

降雨量的变化性也许会变大,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几率会增加,而农作物可能会减产。

农作物、耕作技术以及土地和水管理的改善也许可以起到补偿作用,但要增加这些热带地区的粮食产量则会变得异常困难。

读图1回答下列5—6题。

5.图1中甲、乙两图的图幅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是甲图的两倍B.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

C.甲图所示区域在乙图的东北方D.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尽

6.关于甲、乙两图所示阴影区域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均受低气压带控制B.降水类型和成因均相同

C.气温年较差均较小D.两种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17、农业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是:

(  A)

A.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此题选择A,应该没问题吧,请高手指点。

如果地球是圆球(半径为千米),读部分经纬网图,图中虚线表示某日晨线的一部分。

在甲地H千米的上空,如果有一航天器沿着甲地所在的纬线方向飞行,且航天器上的工作人员此日始终见到甲地的景象,那么,航天器飞行的速度和方向分别是什么?

A、向东,每小时π(H+Rcos40º)/12千米    B、向西,每小时π(H+Rcos40º)/12千米

C、向东,每小时πRcos40º/(12+H)千米    D、向西,每小时πRcos40º/12千米

答案是A。

哪位是物理兼地理高手?

解释一下。

右图中A、B是晨昏线ACB与纬线ADB的交点,经线OA与OB夹角为90°,阴影部分为黑夜。

完成1~2题。

1.若图示扇形是昨天的范围,则北京时间为(  )

A.2时   B.8时C.14时  D.20时

2.A点的日出时间为(  )

A.2时   B.3时C.6时   D.7时

33.(15分)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该图的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间的气压差与B—C间的气压差相等

②A—B间的气温递减率与B—C间的气温递减率相等

③A、B、C观测站观测到的气压被转换成海平面气压而记入到地面的天气预报图中

其中第③答案不知错在哪里?

阅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处纬度大致相当,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热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所处气压带不同B.所处风带不同C.距陆地远近不同D.受寒、暖流的影响

2.图中②③处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邻近陆地受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    ①对大气温度产生调节作用              ②对低纬度大气环流产生削弱作用

    ③对热带气旋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      ④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产生削弱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图3中甲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昼夜分布状况,乙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

8.P点位于T点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9.若该日一架飞机在T地日落时起飞,飞往F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西南、5小时B.西北、5.5小时    

C.正西、6小时D.西南、6小时

晨昏圈与北半球纬度圈相切于H点,右图是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0.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H点由①到②时,北京昼长逐日变长

B.H点由③到④时,北京昼长逐日变长

C.H点由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H点位于1、3时,全球昼夜平分

图2是某山脉南北两侧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5-6题。

5.该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秦岭     D.天山

6.有关该山脉南北两侧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坡海拔2000米以下柑橘满山遍野

B.南坡夏季泥石流淹没农田

C.北坡海拔3000米以上夏季牧羊成群

D.南坡山麓地带一派热带风光

第6题中B选项“天山南坡夏季泥石流淹没农田”此话为什么不对?

AC

图3中甲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昼夜分布状况,乙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8~9题。

8.P点位于T点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9.若该日一架飞机在T地日落时起飞,飞往F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西南、5小时B.西北、5.5小时    

C.正西、6小时D.西南、6小时

读图回答

1、若弧BAC为甲图的晨昏圈,且弧AB为晨线,L1经度为90,L2经度为45,则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全球与图中P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____

A、6月23日2时  大于全球一半

B、6月21日6时  小于全球一半

C、12月22日2时  等于全球一半

D、12月21日10时全球同一日期

晨昏圈与北半球纬度圈相切于H点,右图是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0.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H点由①到②时,北京昼长逐日变长

B.H点由③到④时,北京昼长逐日变长

C.H点由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

读图,回答7—9题。

7、下列地点纬度值由小到大的正确排序(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8、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9、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

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

A、15:

00      B、16:

30      C、19:

30      D、2l:

00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ZF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5.图中区位指数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                        

A.山西、陕西、宁夏B.甘肃、宁夏、重庆C.陕西、宁夏、重庆D.山西、宁夏、河南

6.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4.读河流发育过程模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河A、B、C、D各点的河谷横断面。

读图回答:

  

(1)能够正确反映A处谷地形态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该河河源区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

  

(2)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      作用,不同点是      。

  (3)如果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流下游某水文站测到相对流量过程曲线如下图。

则该河河水补给区可能位于      气候区,以      补给为主。

1.JPG(48.12KB)

2008-8-1221:

26

2.JPG(19.79KB)

2008-8-1221:

26

参考答案:

(12分)C

冰川积雪融水    

(2)沉积

A冰川沉积,D流水沉积  (3)地中海    雨水

36.(36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问题。

(1)概述图中甲城市全年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12分)

(2)乙是随能源的开发与加工而兴起的一座城市。

写出该城市的名称和开发利用的

能源,并列举图示地区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两种可再生能源。

(8分)

(3)丙地的地形类型为  ,该地的湖泊与甲城市(海拔917米)的相对高

度为  米。

(4分)

(4)概括图示地区河流在注入地方面的共性特点,并扼要说明影响该地河流径流变

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6分)

(5)简要说明图示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

丙处艾丁湖为什么推算起来像是海拔小于-500米,而它的海拔实际上是-155,这怎么解释啊?

36.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

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

读图、表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共36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13.5

-9.3

-0.4

7.7

15.2

20.0

21.8

19.9

13.8

6.5

-3.0

-11.4

5.6

降水(mm)

2.4

6.1

10.1

19.9

28.4

46.2

104.4

136.9

40.4

24.1

5.9

1.4

426.1

(1)该地形区的名称。

(3分)

(2)山地垂直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该山的名称,及该山在我国自然地理方面的重要意义(至少两点)。

(9分)

(4)描述该城市的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6分)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治理措施?

(15分)

36.(36分)

(1)内蒙古高原

(2)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变化

(3)阴山山脉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我国内、外流区域的界线

(4)夏季暖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集中夏季(或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荒漠化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防止过度放牧;努力解决居民燃料问题,防止过度樵采.

为什么阴山北坡降水更少,可是同一自然带却能生长得更高呢?

并且,北坡水少且是阴坡,南坡是阳坡,且是夏季风的迎风坡,多雨。

29.(3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对非洲八国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进行“友谊之旅,合作之旅”的访问。

材料二  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1)某国面积约250.6万平方公里,境内南高北低,中部为盆地;北部为沙漠台地,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海拔3187米,为全国最高峰。

全国气候差异很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

盛产阿拉伯树胶,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因此也被誉为“树

胶王国”。

该国是八国中的(国家)。

(2分)

(2)试描述甲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5分)

(3)某探险队发现,乙地沙漠、丙地沿海地带常出现能见度较小的天气状况。

试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

(4分)

非洲利比里亚是热带季风气候,那么请问,在非洲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范围?

还有资料中为何说非洲南端为热带季风气候?

附资料:

从赤道出发,分别沿着非洲的西海岸线向南北两个方向走,一路经过的气候区大体相似,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在非洲大陆,赤道南北的气候类型基本上是对称的。

但到达两端时,气候类型存在差异,非洲南端为热带季风气候,非洲北端为地中海气候。

首都:

蒙罗维亚(Monrovia)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梅苏拉多角和布什罗德岛上,据守圣保罗河入海口,是西非重要的出海门户,非洲距南美大陆最近的港口城市。

人口130万(2006年1月外交部网站)。

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年均降水量逾5000毫米,为西非海岸乃至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非洲雨都”之称。

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研究

1.汶川地震后,降大雨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震释放了大量能量,空气受热对流上升②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空气中凝结核增多

③地震引起空气震动,水汽易相互碰撞凝结④地震时由于地面压力增大,释放水汽多

2.汶川地震后,救援难度大的原因是

①②③④

天津卷选择题第2,3题的困惑

2.在天津的下列产业部门中,能充分合理利用丁图(石油钻井平台)中设施所开采资源的是

  A.化学工业    B.电力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汽车工业

  此题为什么选A,CD为什么不可以呢?

充分合利用是怎样的一个程度?

3.甲区域(东非高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此地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不是因地势原因吗?

为什么此却选C呢?

2.汽车工业——汽油,交通运输——沥青,只用石油的一部分不能说充分利用。

3.只能是看图说话了,这里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势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是大气环流地影响。

(东北亚解析)

K12地理论坛讨论过的试题汇编

读东亚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线图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3题

1.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

A.乙→①→②、③

B.乙→③→④→②

C.乙→③→④、⑤

D.乙→①→③→⑤

2.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加工和组装环节

C.市场和运输环节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3.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聚集,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四)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51000千米。

“嫦娥一号”在无动力作用时,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公转速度为:

( )

  A.近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B.近地点时公转线速度慢

  C.远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D.远地点时公转线速度快 

假如某产品运费成本是由市场(N)运费和原料(M)运费构成。

右图是运费等值线图,M、N分别在各自同心圆圆心,虚、实线分别代表原料和产品运费等值线,数值代表不同距离运费。

其中右部同心圆间距是左部的两倍。

据此回答8—9题。

8.假设设址仅考虑运费,如某厂设址A点最合理,则:

A.该工业企业属于典型的市场指向型

B.生产一单位重量的该产品需要三单位重量原料

C.设于A点,销售一单位重量产品,其原料和产品总运费是4单位运费

D.设于A点,该产品最总运费成本比设址在A1点节约1个多单位运费

9.如果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X,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为使总运费最低,那么以下四地中工厂最佳设址是

A.a      B.b      C.c      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