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018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docx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第1讲新闻两则学生版

新闻两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4.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言。

5.能够提炼概括新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一、新闻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新闻特点

从新闻学成立至今,对于新闻的定义层出不穷,新闻的分类也不胜枚举,尽管新闻类型很多,但是它们却拥有共同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广泛性、开放性、变动性。

真实性:

新闻的传播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新闻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都要经得起核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歪曲新闻,那么这样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不能够称之为新闻。

及时性:

对于新闻的发布时争分夺秒,一条新闻如果不及时发布,就会成为明日黄花,无人问津。

重要性:

随着信息的发展,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太多,而媒介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对事事都当做新闻传播,因此就要对其中重要的信息进行传播。

显著性:

新闻必须是社会、大众所关心的显著事实,如果所播放的新闻不能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那么新闻就没有价值。

接近性:

新闻传播如果贴近民生实事,就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开放性:

新闻的传播是公开的,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因此具有开放性。

广泛性:

新闻的传播没有限定区域,著名新闻学者陆定一: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传播。

所以新闻传播的领域是广泛的。

变动性:

新闻是以生活中发生有意义的信息的报道。

而生活中的事实又是不断变化的,新闻要反应的正是客观变动的事实、

新闻分类

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社论、录音新闻等;狭义的专指信息形式。

基本样式:

 新闻的样式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简讯的格式:

(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紧随电头),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详实,层次分明。

(4)背景:

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有时可无。

(5)结语: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

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背景,结语可以暗含在主题中。

三、写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

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四、课文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分析新闻结构——结构五部分

1.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导语:

第一、二句话3.主体:

二十日夜起……铁路线主体:

①中路军(30万):

二十日起……三十万人②西路军(35万):

二十一日下午……丝毫作用③东路军(35万):

汤恩伯……铁路线线路:

1.中路军:

安庆→芜湖2.西路军:

九江→安庆3.东路军:

芜湖→江阴

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 

地点( 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京2.导语:

第一句3.主体:

南阳为古宛县……等着他的

新闻六要素: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

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

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例:

阅读《新闻两则》,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划分全国为若干“绥靖区”,在区的中心城市设“绥靖公署”,负责指挥国民党军队进攻人民军队。

绥靖,安抚,平定。

,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编者注:

河南全省共有一百一十一座城市,我已占一一座,敌仅余十座)。

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扩大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

除江淮军区属于苏北军区管辖外,其余各军区,统属于中原军区管辖。

豫皖苏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现已联成一片,没有敌人的阻隔。

这四个军区并已和华北联成一片。

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年多激烈战争的消耗以外,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

白崇禧经常说:

“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

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

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

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

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1.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2.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3.在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中,哪些内容详写的?

哪些内容略写的?

基础演练

1.新闻就是及时快速、简要明了、真实准确地报道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件的实用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

其中_______是新闻的生命。

2.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_______的六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部分是第__句。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部分是第___句。

5.第一则新闻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三路军渡江情况,它们分别是____军、____军、____军;各层的起始语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分句)

6.第二则新闻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军解放南阳的背景,这些文字是_____。

7.简单分析题(前两小题任选其一,后两小题任选其一):

(1)以本文的任一则新闻为例,说明新闻的三大特点之一。

(2)以两则新闻的任一段叙述文字为例,介绍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六个要素。

(3)本文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古人云:

“文如其人”。

毛泽东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一位指挥若定的军事家,文章也自然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你从两则文章的哪些内容安排上能看出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战略眼光。

(以某一则为例。

(4)第一则新闻主体部分介绍的东西两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为什么作者先介绍西路军?

片段阅读理解

(一)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附: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1.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2.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

“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上月,白匪崇僖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匪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己全部为我解放。

1.这则消息最核心的内容应是()

(1)河南全境已大部为我解放。

(2)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3)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4)我军攻势迅猛,蒋匪全局败坏。

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持点是()

(1)采用倒叙。

(2)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3)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4)顺叙、倒叙、插叙全都用上。

3.用横线画出说明的文字。

这段说明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

它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高

阅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

中新网酒泉10月15日电本社记者孙自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现场报道,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十多分钟后,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

北京时间十五日上午九时整,载人飞船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此间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神箭”升空十多分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全世界第二百四十一次载人飞行和第九百五十二人次进入太空。

同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七十一次飞行,也是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九次获得成功。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3分)

______________

2.用“_”在文中划出新闻的导语部分。

(3分)

3.“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由此踏上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太空之旅”,你能举出例子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闻结构的五部分考虑,第3段属于结构中的那一部分?

说一说它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看到电视转播中,胜利归来的杨利伟叔叔多么潇洒自豪!

如果你是迎候英雄凯旋的一名少先队员,请你对他得体地说几句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20字)(4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16年起实施新的高考方案,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同时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

自2016年起,北京中考语文卷总分值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值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材料一:

【2018年11月9日,北京晚报】今天上午,2018北京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

演讲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亚太梦想”,要让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上午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习近平指出,从2005年到2018年上半年,吸收中国投资排名前10位的经济体中有6个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

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

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累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中国发展给亚太及世界带来的机会和利益是巨大的,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

(记者赵莹莹)

材料二:

【2018年11年10日,参考消息网】据德国《世界报》11月8日报道,当贵宾们齐聚雁栖湖核心岛时,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将成为这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象征和合影背景。

从前,只有与会领导人在会后身穿东道主民族服装合影时,一年一度的APEC会议才会引起关注,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

中国外长王毅称这届北京会议是重大事件。

王毅说,亚太经合组织开启了中国与亚太关系的新时代。

在10月29日的演讲中,他出人意料地提起了1989年11月发生在德国的变革。

他说,同一年亚太经合组织的创立与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等重大历史事件相比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但现在亚太经合组织已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王毅说,亚太地区有28亿人,创造了全球57%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额占全球近一半,“是世界稳定之锚和繁荣之基”。

他说,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现在是时候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迈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步伐了。

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艾伦·博拉尔德对此也表示乐观。

他说,为了在两年内确定建立自贸区的先决条件,本届会议将委托有关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只是第一步。

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将本届APEC会议视为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跳板,但中国的意图并不局限于此。

在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习近平谈到了其他计划。

他想以现代化的经济走廊复兴传统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提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作为融资工具,已经有21个国家表示愿意成为该银行的创始成员国。

此外,北京还持有相当于3.2万亿欧元(1欧元约合7.6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

中国的经济报刊称之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报道说,中国雄心勃勃的丝绸之路战略被列入了本届会议的议程,《北京反腐败宣言》亦然。

APEC成员将在调查、引渡和遣返经济罪犯等方面进行合作,这也是主要由中国提出的愿望。

材料三:

【2018年11年12日,参考消息网】据埃菲社11月10日报道,秘鲁总统乌马拉计划出席秘鲁驻华大使馆在豪华酒店中举办的美食展。

在展览上,生鱼片和皮斯科酒是少不了的开胃酒菜。

报道称,秘鲁并不仅仅利用APEC会议之机在中国推广秘鲁的食品。

秘鲁艺术家何塞·卡洛斯·拉莫斯的“奇幻世界”艺术展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秘鲁驻华大使馆和中国文化部的人员都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式。

报道称,乌马拉绝不是唯一为本国文化融入中国提供支持的领导人。

智利总统巴切莱特计划于12日出席智利诗人聂鲁达的雕像在北京朝阳公园的揭幕仪式。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去年6月访问墨西哥时与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签署了一项涉及中国从墨西哥进口龙舌兰酒的协议,从那时起,龙舌兰酒就成了双边交流的“主料”之一。

而此次,双方希望中国美术馆能成为推动中墨关系发展的舞台。

报道称,虽未经证实,但预计培尼亚将会参观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墨西哥艺术家迭戈·里维拉的画展。

在此次开始于10月下旬的展览上,这位墨西哥壁画名家的作品首次在亚洲展出。

展览集合了里维拉的众多作品,还包括他的三幅代表性壁画的复制品。

迭戈·里维拉的画展自开幕以来取得的成功让中国美术馆产生了举办墨西哥另一位艺术家、里维拉的妻子弗丽达·卡洛的艺术展的愿望。

墨西哥驻华大使胡利安·本图拉曾对媒体表示,中墨关系超越了数字的范畴,文化是让双方更加靠近的绝佳平台。

报道称,作为这一说法的证明,墨西哥旅游局在北京朝阳公园组织开展了利用尖端技术的“探寻墨西哥之旅”互动式展览。

APEC会议期间,北京迎来了紧张的活动日程。

这给秘鲁、智利和墨西哥等与会国家提供了绝好的推广机会。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北京晚报》记者和德国《世界报》记者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6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我国的建设亚太经济新秩序的主张进行了正面报道,概括说明它们传递信息的特点和对相同内容的报道分别有哪些不同。

(6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拉美国家在APEC会议期间及以后计划进行的对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哪些。

(5分)

4.材料一中提到“亚太梦想”,联系三则材科的内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梦想的?

(8分)

(2017·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题。

雪后“吃春”

 蒋子龙 

春从哪儿来?

一说是东风吹来,“风含和气满谷春”;一说是由鸭子的羽毛 带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说是大雪送来,“飞雪迎春到”……我欣赏这最后 一种说法。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是白色的。

雪给大人们带来希望,即“瑞雪兆丰年”,下雪就是“下粮食”、“下好运”,即便围在热炕上扯闲篇,心里也是踏实的、温暖的。

大雪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给他们带来只有冬天才能玩的各种游戏和无尽的欢乐, 甚至可以选一块地方把厚厚的积雪清理掉,撒上粮食,在粮食后面布好机关,因雪封大地而觅不到食的各色的鸟儿们,便会飞扑过来自投罗网……

雪是大自然的精神,是冬天的福音,滋补和呵护天地万物,洁净和拢住人们的灵魂。

 

这样的冬天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改变了,变得枯燥干冷,灰不溜秋。

无雪的冬天让人们烦躁不安,甚至会拖累年节变得模糊、混沌。

然而,就在我对下雪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收拾泳具准备去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