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89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 2.docx

大梁施工技术方案secret2

大梁隧道开挖爆破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大梁隧道起点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梁坝沟,穿越高阶地区梁峁-沟壑地带,终点位于佳县白家崖跃村,设计为曲线型分离式隧道。

左洞起讫桩号为ZK50+895~ZK52+714,全长1819m,为长隧道,起点设计高程1023m,终点设计高程1039m,隧道底板最大埋深144m;右洞起讫桩号为YK50+505~YK+52+606,全长2101m,为长隧道,起点设计高程1016m,终点设计高程1040m,隧道底板最大埋深150m。

两洞中轴线最大间距约231m,最小间距60m。

大梁隧道地下水主要以孔隙裂隙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给,富水较弱;大气降雨量较大时受汇水面积特点的影响,短时间水流湍急,冲刷破坏严重,易成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加大地下水存量。

遇到地下水补给,处于土石交界面处的隧道洞室开挖时会有突水集中涌水现象,也极易坍塌。

地下水对钢筋、砼、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大梁隧道左线涌水量为648m3/d,右线涌水量828m3方/d。

大梁隧道区内地层平缓,褶皱、断层不发育,现代地貌属黄土高原和沙漠过渡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中新世以来本区构造运动以面状掀斜隆起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上升。

发育宽缓的短轴状向斜、背斜及鼻状隆起等次级褶皱构造。

1.2工程地质条件

1.2.1围岩岩土层的构成与特征

隧道穿越地层主要由老至新依次有上三叠统瓦窑堡组(T3w)砂岩、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Q2eo1)、中更新统冲洪积(Q2a1+p1)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上更新统黄土(Q3eo1)。

1.2.2水文地质条件

大梁隧道地下水主要以孔隙裂隙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补给,富水较弱;大气降雨量较大时受汇水面积特点的影响,短时间水流湍急,冲刷破坏严重,易成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源,加大地下水存量。

遇到地下水补给,处于土石交界面处的隧道洞室开挖时会有突水集中涌水现象,也极易坍塌。

地下水对钢筋、砼、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大梁隧道左线涌水量为648m3/d,右线涌水量828m3方/d。

(1)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自流井组(J1-2z)和珍珠冲组(J1z)地层总体为泥砂岩互层,各含水层地下水横向水力联系弱,多为潜水类,局部具承压性,地表一般无泉水出露,属孔隙裂隙弱含水层。

须家河组(T3xj)含水岩系分布于背斜两翼,由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

砂岩构成主要含水岩层,地下水上部具有潜水性,深部具承压性,属孔隙裂隙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

此外,隧址区附近的煤窑的分布情况对该地层的含水性影响较大。

背斜两翼斜坡纵向层间流是该含水层的主要运移形式,横向流此之。

横向冲沟和部分煤窑坑道是地下水泄水之地。

(2)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碳酸盐岩类分布于背斜轴部,包括雷口坡组(T2l)和嘉陵江组(T1j)。

雷口坡组(T2l)以钙质泥岩和泥灰岩为主夹灰岩、泥质白云岩,灰岩一般出现在上部及下部,灰岩占全厚的30%。

该区地表一般落水洞、漏斗、溶沟、溶洞较为发育且分布复杂,为地下水补给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贮存了丰富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不同岩性接触带岩溶发育。

碳酸盐岩含水岩系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较丰富,构成隧道重要涌水或突水层段。

(3)地下泉水

隧址区地下泉水出露以岩溶泉出露为主,流量具动态性,随季节变化,旱季减弱甚至干枯。

(4)水化学特征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Ca2+——K++Na+,pH=7.2~8.4,呈中~弱碱性,矿化度293~501mg/L,属淡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可溶岩区地表水类型HCO3-——Ca2+,pH=7.24~9.15,呈中~弱碱性,矿化度100.21~2267.07mg/L之间;碎屑岩区地表水类型为HCO3-——SO42-——Ca2+——K++Na+和HCO3-——Ca2+——K++Na+,pH=7.58~8.03,呈中~弱碱性。

地表水属淡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1.3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隧道Ⅴ级围岩进口段、Ⅴ级围岩及Ⅳ级围岩加强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开挖进尺控制在0.75m以内;Ⅳ级围岩及Ⅲ级围岩加强段采用单侧壁导坑加分台阶法施工,开挖进尺控制在1.0m以内;Ⅲ级围岩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开挖进尺控制在1.5m以内;均采用弱爆破技术。

Ⅲ级围岩整体性较好地段采用台阶开挖法进行,爆破进尺控制在2米以内,光面控制爆破及减震爆破技术。

采用小型挖掘机扒渣,再由装载机配合大型载重自卸车运输至弃渣场。

1.4施工条件

1、本标段区域交通路网发达,进入施工场地交通方便,沿神王国道施工人员、材料、设备都可直接进入施工现场,另根据施工需要修筑场内施工便道。

2、施工区域全部为有线和无线覆盖,施工通讯采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结合的方式。

3、本标段生活用水均采用自来水,就近从指定接驳口引入,在场内布设水管路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施工生产用水从此处抽至高压蓄水池,再经水管接至施工场地满足生产需要。

4、生产、生活用电就近从指定接驳口引入,并加强与各方联系,保证容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5、燃油供应充足,可就近购买满足需要。

2前期施工准备

2.1测量放样

项目经理部已按业主提供的施工设计资料,对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中线、水准点和中桩高程桩进行了复测。

增设了导线点和水准点,并完成了隧道的定位放样工作

2.2临时工程准备

1、项目经理部驻地及生产生活设施均已完成。

2、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已能满足生产需要。

3、拟在线路左侧距10米处修建1座变电房,临时租地30m2,配置1台1250KVA变压器。

因业主提供变压器尚未安装,项目部备用2台200KW的发电机可作临时发电用,功率可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4、洞口边仰坡已开挖成形。

洞口明暗交接处的长管棚施工。

2.3机械设备准备

按照要求保证工程所需设备及时全部到位,以全面满足施工需要。

2.4劳动力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和隧道施工作业人员均全部到位,为了加快进度,项目部对该分项工程非常重视,安排有丰富隧道施工经验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并配备熟练的开挖爆破员及水电工和机修工施工,人员安排表如下:

管理人员

职务

分工

项目经理

总负责

总工程师

技术总负责

隧道队长

分项负责

副总工程师

分项技术负责

经理助理

现场管理

隧道副队长

现场管理

项目测量主管

控制测量及监测

隧道技术主管

放样测量

实验室主任

现场试验

安质部长

负责施工安全

隧道工程师

现场技术及质检

领工员兼质检

负责工序安排兼质检

物设部长

材料供应

材料员

材料供应

开挖爆破员

40人

水电工

8人

机修工

12人

普工

80

2.5材料准备

业主组织供应甲供料已按计划运至工地,施工单位自购料均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安排全部采购到位,目前材料已能满足分项工程施工生产需要。

3施工时间安排

1、左线隧道开挖计划500个工作日。

2、右线隧道开挖计划530个工作日。

3、车行道横通道及人行道横通道开挖计划98个工作日。

4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4.1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地质情况,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在隧道出口Ⅴ级段、洞身Ⅴ级

围岩、Ⅳ级围岩及Ⅲ级围岩加强段地段。

尤其是隧道洞身断层较发育,断层附近岩体破碎,次生小断裂与褶曲较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汛期对围岩强度有负面影响,易形成坍塌,故是隧道开挖施工的重中之重。

在隧道软弱岩层施工中本着“重地质超前预报、管注浆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成环、二次衬砌紧跟”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

Ⅴ级围岩出口段、Ⅴ级围岩及Ⅳ级围岩加强段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超前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及Ⅲ级围岩加强段采用单侧壁导坑加分台阶法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单侧壁导坑法施工,以少产生干扰为原则。

支护面紧跟开挖面,衬砌面与开挖面距离不大于100m,根据监控量测反馈结果,初期支护围岩收敛趋于稳定后施作二次衬砌。

左右线均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

隧道洞身开挖时,先让其中的一幅先超前掘进60m后,左右洞平行作业,隧道施工中采用地质雷达、超前钻孔、红外线探水仪并结合地质分析等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分析处理数据,调整支护参数,以便指导施工。

隧道开挖时,采用凿岩台架结合YT28气脚式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ZL50C装载机装碴,19t自卸汽车运输。

隧道衬砌配备9米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喷射砼采用TK-961湿喷机。

砼采用商品砼,砼罐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入模。

隧道左右线各配备1台功率为2×55kw的通风设备进行压入式通风。

4.2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隧道洞身开挖是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逐段核实围岩类别,若与设计不符,及时变更开挖支护方法。

因隧道开挖断面较大,所穿围岩级别Ⅴ级、Ⅳ级、Ⅲ级,且频繁交替出现,导致隧道开挖工序转换频繁,开挖后的支护又有临时中隔壁存在,所以,在围岩频繁交替出现的洞身开挖地段不选择采用大型配套凿岩机械设备,主要采用灵活适用的多功能钻爆台架做作业平台实施洞身钻爆法开挖,手持多台风钻钻孔,光面爆破。

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凿岩台车开挖。

待初期支护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洞内临时支撑所用的型钢,在不变形和未

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可重复利用,以降低施工成本。

5隧道爆破设计方案

5.1爆破要求

1、根据爆破安全规程,隧洞内安全震动速度:

岩石不稳定有良好支护时一般为10cm/s,岩石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时一般为20cm/s,岩石坚硬稳定无

支护时一般为30cm/s。

5.2爆破设计依据

1、榆林市神佳米高速工路大梁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隧道土建分册(第五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公安部《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中铁二局在以往施工的类似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和资料。

5.3爆破方案选择

1、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30cm。

2、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导爆索起爆。

5.4爆破器材选用

根据施工中常用爆破器材,选用以下火工品作为大梁隧道施工的爆破器材,爆破器材名称规格用途如下:

1、导爆管:

导爆管起爆器,起爆。

2、1~20段非电毫秒雷管,掘进和传爆。

3、炸药:

乳化炸药爆速3800~4000m/s直径φ32mm,掏槽、掘进;2#岩石小药卷,直径25mm,光面爆破。

4、导爆索:

6600m/s导爆索,起爆、预裂。

5.5爆破参数的选择

1、孔深确定:

Ⅴ级、Ⅳ级、Ⅲ级围岩分别取0.75m、1m、1.5,Ⅲ级围岩完整性好地段取2m。

2、周边光爆孔孔网确定:

Ⅴ级围岩周边光爆孔间距取40cm,Ⅳ级围岩周边光爆孔间距取50cm,Ⅲ级围岩周边光爆孔间距取60cm。

3、周边内圈孔孔网确定:

Ⅲ级围岩内圈孔间距60cm,Ⅳ级围岩内圈孔间距70cm,Ⅴ级围岩内圈孔间距80cm。

5、掘进孔孔网确定:

Ⅲ级围岩掘进孔间距80cm,Ⅳ、Ⅴ级围岩掘进孔间距90cm。

6、底板孔孔网确定:

均按80cm孔距布置。

7、周边眼线装药密度确定:

q线在硬岩段一般取250~350g/m,在中硬

岩段一般取100~150g/m,在软岩段一般取70~120g/m,本隧道段岩石属Ⅲ-

Ⅴ级,取值为Ⅴ级围岩q=80(g/m),Ⅳ级围岩q=110(g/m),Ⅲ级围岩q=200(g/m)。

8、单耗确定:

单耗根据类似经验确定,断面开挖取0.5~0.8kg/m3。

9、掏槽孔确定:

直眼掏槽采用九孔掏槽,其中四孔为空孔,一般不装药,为确保掏槽抛碴,可在底部少量装药,最后起爆抛槽渣。

5.6钻爆设计

大梁隧道钻爆设计图

5.7药量计算

5.8爆破安全振动计算

由于爆破过程中部分炸药能量转化为地震波,同时产生一定飞石、冲击波、爆破毒气和噪声,影响建筑物、机械设备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务必对其安全情况进行校验,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加以保护确定爆破安全。

1、爆破振动计算

2、爆破冲击波超压的影响

由于隧道施工方向为水平,而隧道洞室爆破均在地下,因此超压冲击波对洞口周围建筑不会造成影响。

3、爆破安全距离

隧道爆破时,个别飞石对人员安全距离设定为150m,巷道内对设备安全距离设定为100m(指非机动设备)。

4、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

掏槽眼→掘进眼→内圈眼→周边眼。

5.9装药方法

采用人工用木制炮棍装药,起爆体均在火工品加工房进行加工,起爆体必须专人加工,分段存放。

5.10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装药结构为间隔装药;掏槽孔和掘进孔、底板孔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光爆孔装药结构如下图:

5.11炮孔堵塞

炮孔采用人工堵塞,堵塞材料为粘性土卷(需提前加工),用木制炮棍压紧。

堵塞长度一般不小于25~30厘米;严禁不堵孔爆破。

5.12网络设计及起爆方法

1、起爆网络

采用导爆管并串联孔内延期起爆网络。

起爆网络图如下。

2、起爆器材

孔内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和导爆索(光爆孔)起爆,孔外采用非电毫秒雷管传爆。

3、起爆方法:

警戒完成后,采用高压脉冲起爆器。

在完成爆破后30min后进入爆区检查,确认无盲炮后方可解除警戒。

5.13震动监测

5.13.1测点的埋设

1、在与某空军部队的弹药库及驻地相邻不远的隧道洞口地段和洞顶地表设置间距20m的φ20cm圆形水泥观测桩3个。

每个水泥桩埋设深度为50cm,出露地表20cm。

每天派专人观测并做好记录,连续观测15天。

5.13.2爆破震动检测仪

爆破地震效应安全检测仪器可选用FD-E24浮点地震仪(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生产),检波器选用ZJ-2型宽频带速度传感器。

采样间距20000μs,采样长度2K,触发方式为内触发,触发电压0.40V。

根据采集信号读取各道电位峰值、放大倍数及震动持续时间,最后根据传感器灵敏度(250mV/cm/s)求出各检测点最大震动速度。

5.13.3爆破参数的调整

通过试爆对隧道洞口和与输油管线隧道相交附近地段的周围地表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准确地掌握爆破振动数据,合理进行爆破分析,并通过实测数据再来修正设计方案,为下次爆破设计提供准确地调整依据。

5.14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1、工程现场100m范围内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可能影响的构筑物或其它结构状态,记录资料应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现场可作观测标志。

2、必要时可进行地表震动观测,以优化爆破设计。

3、爆堆检查时间:

爆堆检查时间应在爆后30min且炮烟排出后,由熟练爆破员进行检查。

4、盲炮处理:

由于采用炸药均为乳化炸药,因此发生盲炮后,必须由专职爆破员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⑴、能够重新引爆的,加大警戒范围,重新加入起爆体引爆。

⑵、不能重新引爆的炮孔,采用高压风吹出堵塞炮渣,取出起爆雷管,并将炸药取出。

⑶、严禁采用木棍硬捣起爆药卷。

5、严禁利用残眼穿孔,以免钻爆残眼中残留炸药。

6、爆破警戒:

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工作领导人确定,装药时应在警戒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7、信号

⑴、预警信号:

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

⑵、起爆信号:

起爆信号应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

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

⑶、解除信号:

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

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解除爆破警戒信号。

⑷、在此之前,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各类信号均应使爆破警戒区域及附近人员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

8、火工品管理必须有火工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现场火工品使用由爆破员使用,安全员现场监督。

爆破完成后,剩余火工品必须全部退库,做到帐账相符,账物相符。

9、火工品的运输、存放、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操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

6隧道开挖爆破质量控制

6.1开挖爆破质量控制

1、钻眼前应绘制出开挖断面的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的位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钻眼。

炮眼的深度、角度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振动对围岩的扰动,增大围岩的自承能力。

3、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随时测定隧道中线位置和水平高程。

行车洞和人行洞在施工前应与图纸进行核对,确保位置及断面正确。

4、严格控制开挖,不应欠挖,仅在岩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兆帕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可侵入衬砌,但侵入量不大于50mm。

拱脚、墙脚以上1米内断面严禁欠挖。

5、严格控制光面爆破质量,残留炮孔痕迹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炮痕保留:

硬岩大于80%,中硬岩大于70%,软岩大于50%。

且岩面平整,孔壁无明显的爆破裂隙。

6、洞身开挖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拱部超挖

(mm)

破碎岩、软土

平均100,最大150

激光断面仪:

每20m抽一个断面,测点间距≤1m

中硬岩、软岩

平均150,最大250

硬岩

平均100,最大200

2

边墙超挖(mm)

每侧

+100,-0

全宽

+200,-0

3

仰拱、隧底超挖(mm)

平均100,最大250

水准仪:

每20m检查3处

6.2软弱岩开挖爆破质量控制

本隧道为双洞并行隧道,爆破开挖震动势必会影响到另一条正在开挖的隧道的稳定,如何将这种影响降至最小,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是本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

6.2.1Ⅴ级围岩衬砌地段开挖控制

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且左右线掌子面错开15m以上,采用人工用镐铲开挖为主,基本上不放炮,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时施作各项支护及超前预支护措施,仰拱紧跟掌子面,以确保洞内稳定。

6.2.2Ⅵ级围岩衬砌地段开挖控制

采用中壁墙法加短台阶法开挖,控制开挖进尺,坚持先护后挖,随挖随护的原则,及时施作各项支护,必要时对开挖掌子面进行封闭,开挖采用单侧落底,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6.3.3Ⅲ级围岩地段开挖控制

左洞(先进洞)掌子面与右洞(后进洞)掌子面错开80m以上,增大间隔距离,以减小爆破震动影响。

为减小Ⅲ级围岩地段左右洞之间的震动影响,对后进洞采用中导洞法开挖施工,且减小循环进尺,降低单次总爆破药量,控制爆破震动,加强对爆破震速和震动持续时间的监测与控制。

6.3.4隧道穿越断层地段开挖控制

采用地质钻探机进行超前钻探及TSP202地震波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明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根据断层的详细情况,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断层地段的施工采用管棚钢架超前支护,配合初期支护局部注浆止水、全断面预注浆堵水的方法。

根据监控量测采集和反馈的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并采取加强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6.3.5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措施

根据监控量测设计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计划,并派专人实施,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采集和反馈,出现不稳定现象及时处理;开挖前探明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提前做好应变计划,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6.3开挖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3.1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通病防治

为了防止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不及时、不准确,里程不连续,必须采取:

1、对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安全中的指导作用要有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2、必须由专人负责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施工,相关仪器设备配备齐全。

3、对操作人员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4、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按设计要求施工里程要连续,并且确保足够的搭接长度。

5、对初支变形量较大的断面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尽快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6.3.2开挖爆破施工通病防治

控制光爆效果,防止超欠挖严重和断层、破碎带开挖局部坍塌,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围岩情况进行爆破设计,并根据围岩变化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2、周边眼定位要准确,炮眼应平直、平行,炮眼间距严格按照钻爆设计要求布置。

3、软弱围岩边墙宜采用预裂爆破,拱部宜采用光面爆破,并预留沉落量。

4、加强爆破工的责任心。

提高业务水平,施工中严格按照钻爆设计的装药结构、装药量和雷管段数进行装药;周边眼采用小药量间隔装药,导火索引爆。

5、测工应每循环对开挖断面进行准确测量。

测量实行双检制,每开挖10米,对中线、标高和轮廓线进行一次复查。

6、控制超欠挖,欠挖应凿除,超挖部分在允许范围内,应按照同级混凝土回填;超出允许范围,应根据相关规范做出方案报批后实施回填作业。

7、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及时分析塌方地段地质的特征。

8、根据地质特征,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开挖进度、支护方法,调整爆破参数。

9、增加管棚、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等超前预支护措施,防止坍塌。

7开挖爆破安全施工控制

7.1安全施工控制措施

1.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服从指挥。

2.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员将本班的工作及安全情况向接班人员详细交代,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薄内。

3.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测试,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劳保用品严禁使用。

4.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检查支护、顶板、两邦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及时加以支护或清除。

5.严禁在残眼中钻眼,在碴堆上钻眼时应检查石碴的稳定性,防止操作中坍塌伤人。

6.洞内爆破必须有专人指挥。

7.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才准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且其相距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并经过以下检查或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a)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b)有无残余炸药和雷管,C)顶板两邦有无松动石块,d)支护有无损坏和变形。

8.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车速最好控制在10km/h内。

9.安全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部位支护进行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有专人检查,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修整加固。

10.洞内“三管两线”布置有序,作到不漏水、不漏电,通风除尘和照明符合规范要求。

隧道通风应有专人管理,人员不得靠近风管,不得将物品放到通风管上或通风口处。

11.非专职电气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洞内检查、移动电气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12.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在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查。

13.如发现隧道有险情,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识,并派专人看守,报告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若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7.2各项具体安全施工控制措施

7.2.1隧道开挖安全控制

1、加强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及早修建洞门和洞口排水设施,确保洞口段的稳定。

2、加强监控量测,密切注意支护和围岩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围岩变形信息,做好变形预报,一旦情况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坍塌。

3、开挖时根据不同围岩情况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对软弱围岩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进行开挖并设置临时仰拱。

4、对自稳能力差的围岩段采取超前支护进行预加固。

5、开挖施工作业时,全过程必须有专职安全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与检查,协调与监督各开挖施工工序,确保开挖安全。

7.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