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11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docx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

种子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是全国种子执法年,我市种子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种子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省及全市种子执法年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和安排,以严格规范种子企业行为为切入点,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确保良种供应和种子质量,严厉打击倒卖套购种子的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了全市农业用种的安全和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全市种子产业发展状况

  1.制种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

  20XX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为30.62万亩,其中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为15.54万亩,瓜类种子生产面积4.37万亩,蔬菜种子生产面积6.87万亩,花卉种子生产面积0.66万亩,小麦种子生产面积0.4万亩,棉花种子生产面积0.6万亩,向日葵种子生产面积2.17万亩。

从今年各类作物制种面积的增减情况看,整体面积较上年有较大的下降,与上年相比减少5.42万亩,减少了15.03%。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棉花和小麦种子良繁田面积,分别较上年下降了81.82%、72.03%。

其次是蔬菜和向日葵,较上年分别下降了27%、19.18%。

而花卉、玉米、瓜类面积较上年分别增加了16.16%、6.76%、7.18%。

今年种子生产总量为8099万公斤。

按今年的合同价格估计,农民制种收入7.03亿元,制种总产值约为10.11亿元。

其中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亩收入已达到1850元,较上年增加19.35%,瓜类制种平均亩收入已达3000元以上,较上年增加20%。

  2.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全市现有种子企业127家,其中:

国有控股企业1家,台资企业1家,中外合资企业2家,私营股份制企业123家。

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6家,从业人员达2500余人。

全市种子企业固定资产达6.5亿元,种子企业共建成种子仓库8.4万平方米,晒场6.8万平方米,加工车间1.2万平方米,加工设备879(台件),成套的种子加工生产线8条,种子加工能力达到8500万公斤。

种子检验室2400平方米,检验设备4523台(件)。

  3.种子市场管理规范,种子质量稳步提高

  从今年开展的种子执法年种子市场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的检查结果显示,我市种子市场经营、管理形势显著好于往年。

从甘肃省农牧厅对我市春季种子市场检查的情况显示,在种子质量方面全省样品合格率为81.6%,我市合格率100%;在种子标签方面,全省合格率为96.8%,我市种子标签合格率为100%;种子经营档案方面,符合种子法要求的档案全省平均为97.6%,我市为100%;在品种审定及授权方面,对我市种子企业和门店的抽查结果全部合格。

  市种子管理站在种子市场检验中,随机扦取了肃州区、金塔县种子经营门店7家,抽取玉米、向日葵、甜瓜、西葫芦等样品7份,经发芽试验全部达到标签发芽率的标注值。

抽检金塔、瓜州、敦煌三个县市的棉花种子经营企业18家,抽取种子样品33个份样品,代表重量33.32万公斤。

经过室内检测,33份样品的种子发芽率全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样品合格率和企业合格率都达到了100%。

  二、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全力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及全市农业和种子工作会议精神,搞好今年种子执法年活动,结合今年全市种子会议的召开,启动了全市种子执法年活动,并宣读和下发了全市种子执法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种子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根据酒泉市20XX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局结合本辖区内种子管理及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了适合自己区域的详细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责任。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县(市、区)种子执法年各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市种子管理站在各项活动关键时期派出了工作组,定期对各县(市、区)执法年活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2.着力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及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工具开展了种子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各乡镇、村组通过集中培训、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电视讲座和现场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甘肃省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全市已举办电视讲座三期,听众达12万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7802份,制作悬挂横幅56条,宣传标语154条,电视公告13次,发送手机短信38000条,出动宣传车辆50车(次),现场科技咨询服务41场(次),接受宣传的群众达20XX2人(次)。

  3.开展了种子经营市场的清理整顿,确保了三春生产的安全

  按照种子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国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重点围绕春小麦、玉米、棉花和蔬菜种子四大类作物,对全市45家经营企业和422家门店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

种子质量、种子标签、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营档案、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和委托经营管理。

  在市场检查中,全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共检查玉米、洋葱、瓜类、蔬菜、向日葵五大类作物85品种。

抽取种子样品811份,代表种子937.7万公斤。

检出不合格的种子品种9个,代表重量3.86万公斤。

查处未审先推的品种6个,查处销售的未审先推的种子60200公斤。

查处销售假劣种子的经营门店7个,三无流动商贩10个。

查处无证生产企业6家,经营企业2家;查处超范围经营种子的企业和门店11家,无委托证销售玉米杂交种的门店8个;查处标签包装不规范的品种14个,没收封存种子105001公斤;调解处理种子案件48起,挽回经济损失458万元。

  为了确保我市种子执法年活动安排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酒泉市种子管理站对各县(市、区)开展执法年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

共检查了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三个种子经营市场,抽查了玉米、小麦、棉花、瓜菜、洋葱五大类作物97个品种,查出标签不规范的种子8个品种。

  4.开展了种子基地生产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维护了种子生产市场秩序

  针对20XX年全市种子生产基地存在的问题,按照“培育和监管并重,打击和预防并举,服务和管理结合”的工作思路,围绕杂交玉米、向日葵和蔬菜种子三大作物,从种子企业是否有非法生产授权品种的行为,是否存在套购或以不正当手段收购他人合同约定的种子,是否按种子生产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作物和品种生产种子,是否有租借(挂靠)种子生产许可证进行种子生产的行为,种子生产田田间质量是否达到要求等,种子生产基地是否遵守种子生产合同约定,有无制种农户私留亲本和种子行为,有无制种农户与非合同方恶意串通倒买合同约定种子的行为,是否存在无证生产种子行为等9个方面,对部分企业信守合同意识不强、基地管理粗放、一些制种农户私留私售、参与抢购套购种子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的企业和基地进行了整治,在全市种子工作会议上对17家诚信种子企业进行了表彰,注销了三家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资格,取消了3个制种基地的认定资格。

  结合执法年活动的安排,围绕今年种子的收购工作,对打击抢套购种子的活动和合同的履行工作进行了安排和检查。

  一是严厉打击了套购倒卖种子行为。

在上年严打的基础上,今年各县(市、区)种子管理站再接再厉,与工商、公安部门紧密合作,成立专项行动小组,采取组织领导工作到位、各部门协调配合到位、违法案件查出及时到位、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和制种基地农户引导教育措施到位的“五到位”工作方法,打击抢套购种子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抢套购种子案件数量较上年下降了60%以上。

  二是开展了合同履约情况的检查、进行种子矛盾纠纷的排查

  为了确保公司和农民的利益,加强合同的监管和履行力度,我站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种子收购工作严厉打击抢套倒卖种子行为的通知》,多次召开种子企业会议,对全市做好合同的履行,排查种子矛盾纠纷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和安排。

对各县(市、区)工作执行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和指导。

到目前为止,合同纠纷案件数量和农民上访事件较上年显著减少。

  5.开展了种子企业的清理整治工作,净化了种子市场。

  5月以来,按照省农牧厅关于清理种子企业的通知精神和我市的种子执法年活动安排方案,对全市127家企业从该企业资产证明和验资报告,生产、加工、仓储、检验等设施设备,生产品种,种子加工、生产、检验技术人员,企业是否有制售假劣种子和侵权等违法行为,是否有租借许可证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的行为6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检查。

整顿清理工作采取了书面材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近三年生产经营信誉差,垮区域、超范围生产,存在过套购种子现象,出现过种子质量问题的生产经营企业和门店进行了认真清理。

注销的企业3家,整改的企业21家。

  6.开展了种子田的质量检验工作

  按照省种子管理站田检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对全市12万亩瓜菜制种和15万亩玉米杂交种生产田进行了田间质量的检验工作。

  瓜菜种子田的检验共查了57家企业的278个品种(组合),涉及21个乡镇67个村,261个村民小组,768个检验区,6912个样点,1382400株,所检面积35906亩,占到瓜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的30%以上。

  玉米杂交种子田,共抽查了11家公司的88个制种基地,涉及13个乡镇,50个村,68个检验区;抽检53个品种,8.2万亩地,抽查面积达到55%。

对查出有问题的制种田所涉及的农户和公司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对个别整改不能达到质量标准的种子田进行了报废处理。

  三、存在的问题

  开展种子执法年以来,全市种子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的维护了农业的安全生产和制种产业的发展,但也显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制种农户的整体法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种子合同纠纷还较为突出,合同对企业和农民的约束不对等,对农民群体合同违约还没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二是单位开展种子管理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结构组成严重不合理,直接影响着种子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四、下年工作的打算

  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种子工作全局,紧紧围绕“一特四化”的实施,确保品种种植、供种数量、种子质量、种子产业四大安全,保障和促进结构调整。

  

(一)工作目标

  1.围绕全市确定的重点产业,做好种子质量监管和市场秩序的维护工作,确保种子供应充足、质量可靠、结构优化。

  2.做好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的发布工作,力争主导品种占到种植面积的50%以上。

  3.加强企业和种子生产基地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的行为,保障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重点工作及措施

  主要抓好三个重点落实好九项措施。

三个重点为:

查处无证生产经营,把好种子质量,规范品种的种植推广。

  1.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的行为

  做好辖区内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在许可有效期内,及时发现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条件已不再符合《种子法》中规定的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条件,及时报告上一级种子管理部门,提前终止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做好合格种子企业信息的发布工作。

种子管理部门每年3月前,应将辖区内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的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向种子生产基地村组及农户进行公布和广泛宣传,为农民选择种子企业和购买种子提供信息。

  要求各县(市)区种子管理部门与乡镇联合,种子执法人员包乡挂村,种子生产基地乡镇配合,做好各种子企业许可情况、合同、面积等方面的情况的检查工作,杜绝无证企业落实种子生产面积问题的发生。

劝导农民到正规的种子企业和门店购买种子。

  2.建立种子生产经营诚信体系,确保我市种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种子企业和种子生产基地的信誉评估体系。

把对种子企业和种子生产基地的信誉管理作为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种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建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与种子协会密切配合,每年将种子企业的信誉评定结果在媒体上进行公告,并告知到乡村一级。

为农民选择种子公司提供权威信息。

连续三年信誉评定结果差的企业,要取消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

对一些不守合同、信誉差的制种基地也要在媒体上进行公布,建议企业放弃在其基地上生产种子。

  3.加快种子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依法开展种子质量监管

  一是把好棉花、洋葱种子调入关,加强对调入棉花、洋葱种子质量的监督抽查,杜绝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

二是做好调入调出的其它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抽检工作。

对调入的各类农作物种子要按《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种子批质量的抽查和检验工作,并将抽检结果及时向社会和企业公布。

三是强化种子质量全程监管。

抓源头,开展亲本鉴定、花期检查,督促企业把好亲本质量关;强化种子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监控,督促企业提高种子质量。

  4.建立和完善主导品种公示制

  实施农作物主导品种公示制是引导农民合理选用良种、保证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推进品种区域布局的一项有效的行政措施。

主导品种必须是审(认)定后,经过一年以上推广使用,大面积应用上未出现严重缺陷和质量事故,在全市统一组织的新品种展示中,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种品质表现突出的品种。

主导品种的确定原则上按照自愿申报、示范展示、专家鉴定、无记名投票的程序产生。

主导品种通过行政引导、技术配套服务和主流媒体公示等方式推广。

  5.建立审定品种推广风险预警和退出管理机制

  对当年销售的品种实行田间跟踪调查和质量评估,及时掌握品种的特征特性,发现抗性弱、品质差、产量低的品种,及时告知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发现种子质量存在问题的,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及时召回。

对近几年在农业生产中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品种,要在全市公告推广风险警示,告知该品种存在隐患,引导农民科学明白购种,安全放心用种,采取针对性措施种植,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要加大对已停止推广的农作物品种的宣传力度,确保有不可克服缺陷和丧失了抗逆性、丰产性的品种退出市场,严厉打击继续生产经营已停止使用的品种的行为。

  从今年起,各县(市、区)要加强市场流通的品种的审核监察力度,加大劣等品种的退出步伐,以确保推广使用品种的优良。

一要对无品种权的所有老品种原则上应退出经营推广市场。

二要对虽有品种权,但在生产上确有重大缺陷的品种实行全面退出。

三要根据在某些生态区域确有不良表现的品种实行部分区域退出。

  6.严格实行农作物种子广告审查制度

  凡在我市境内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农作物种子广告,应事先申请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农作物种子广告审查表,到工商机关办理广告发布登记后,方可发布广告。

对不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非法刊播广告的行为将会同工商部门严肃查处。

  7.规范未审品种试验示范

  种子企业引进新品种开展生产示范,必须事先向种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递交品种来源、数量、示范区域、面积等相关资料。

要严格控制新品种示范的数量和面积,新品种生产示范经种子管理部门批准后,在规定区域内,与种植农户签订生产示范协议,对种子质量和产量做出承诺,并交纳种子质量风险保证金,确保农民因示范种子质量问题造成减产时,能得到合理的补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示范用种”名义在市场上销售未经审定的种子。

  8.依法调解种子质量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建立种子质量纠纷案件调解和处理程序,科学严谨、耐心细致,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办理各类种子纠纷和案件,确保各类种子质量事件平稳处理,不出现集体上访事件,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9.继续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加快种子管理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建立完善品种区试、展示示范、质量检测、种子繁育、种子储备、种业信息等体系。

  今年要做好肃州区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玉门市啤酒大麦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