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202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docx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课中的各项活动有:

教师指导(如讲解、示范、演示教具、纠正错误等),学生做练习,相互观察与帮助,练习后必要的休息,组织措施(如整队、交换练习地点的调动队伍)等项。

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专项密度。

如教师指导的密度、组织措施的密度等。

运动密度(又称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影响运动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

各地区或不同情况的学校,可研究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为评价运动密度,

一、体育课分析与评价的依据

体育课的分析与评价,就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原则和体育教学法,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检验体育课教学是否得法,教学效果如何,这是每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分析与评价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对体育课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利于获得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和控制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分析与评价体育课,虽然要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教学大纲和现代教学论的原理进行,但是,学生的年龄特征,上课的客观条件是影响分析评价标准的因素。

因这些因素是一种变量,因此,对教育、教学的分析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即使是某些定量分析的指标,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如运动负荷的生理指标就是如此。

二、体育课分析评价的内容

分析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最终判断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而质量的内涵和标准是极其复杂的,任何简单的办法,或以某几项机械的指标作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都是不够全面、准确的。

但是,要对体育课的质量做出评估,又必须定出一些可以做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

这里仅提出一些较为普遍的分析评估内容作为参考。

(一)教学的准备教学是个完整的系统,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工作的质量,是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教案的质量要求:

(1)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能否突出重点、难点;

(2)对学生了解是否深入;(3)教学任务订得是否明确具体和切合实际;(4)组织教学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2、场地器材、教具是否准备齐全,场地、器材布局是否合理,安全卫生是否有所考虑

3、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是否有所准备,病残学生的活动或见习是否有所安排。

4、

(二)教学过程

教师方面:

教与学双方构成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它的客观标准是:

1、组织工作:

体育课和其它课程不同,一是在学生活动中教学;二是在操场上进行;三是每个学生必须反复练习;四是需要仔细运筹,充分使用场地器材,要成队伍或个别移动和穿插;五是必须保证学生安全等。

根据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上体育课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1)根据教材所确定的课的类型、结构是否合理,分组是否得当,教材安排的顺序是否符合教学原则。

(2)队形调动是否合理,有利教学。

(3)学生小组长和体育积极分子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

(4)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5)临时发生的问题,能否及时处理,并取得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6)检查和考核成绩的工作处理是否得当。

2、教学方法:

(1)讲解是否简明、生动,学生听得明白。

是否运用启发式。

(2)口令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宏亮,即严肃又动听。

(3)教学步骤是否清楚,由浅入深,教学手段和辅助教材运用是否得当。

(4)能否及时利用反馈信息,做到区别对待。

(5)是否注意到诱导和启发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

3、教育工作:

(1)教师是否有意识、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了教育工作。

(2)是否坚持了以正面教育为主,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是否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

能否及时处理临时发生的应当进行教育的问题。

学生方面:

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学生是教育对象和教学存在的前提,教师的教,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

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主要看学生完成学习和锻炼任务的情况,以及受教育的情况。

1、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

(1)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的水平,完成动作的合作率。

(2)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能否认真地观察、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勇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学得生动活泼,练得刻苦认真。

2、身体锻炼的效果:

(1)完成了规定的练习次数、跑的距离和时间、高度和远度等。

在阶段的检查和测量时,生长发育正常,体态端正,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的指标均有所提高。

(2)生理负荷适宜。

体育课上,学生的心率平均为130±20次/分,强度指数为1.6±0.4,合理密度为35±10%。

3、学生的心理反映和教育效果:

(1)学生的情绪、注意、意志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2)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自觉性强,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师生关系融洽。

(3)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勇于创新,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课后小结及记录

体育教师每堂课都应做出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下节课提供改进的依据。

三、体育课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分析评价体育课有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两种方法,全面分析是根据总体要求对课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专题分析是为了深入地研究解决某些问题,而选一两个专题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

可以在一系列课中进行观察分析,最后归纳整理,也可以在一次课中采用,还可与全面分析配合使用。

分析评价体育课,应考虑以下几点要点: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学观察、经验评定来评价体育课质量;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测定上课的数据,来评价课的质量。

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主观性评价客观化,客观性测验的评价具有分析性。

2、一分为二,实事求是:

在分析评价体育课时,应从课的具体任务出发,看是否达到或超过。

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出改进意见。

3、鼓励创新,支持改革:

在分析评价体育课时,对各种不同风格的体育课,不要用固定框框去套,应该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奖励创新和改革。

对有改革、创新的课要加分,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体育课听课、评课应注意的问题

听课、评课活动是最常用的教研形式,是达到以研促教的重要方法。

但怎样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去判断一节体育课的价值?

在听课评课中要对哪些方面做出科学的价值性判断,才能正确反馈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此,来分析与探讨一下在听、评课中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堂课的量度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步调一致,取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课程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评价等方面是否充分体现和落实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学生、器材、场地等实际情况为依据。

不同的教材和同教材不同单元课次、不同素质的学生所制定的目标都会不同,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和准确性。

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的。

就动作技术而言,一节课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明确,如“了解和基本掌握”、“掌握和熟练掌握”、“巩固提高”是在不同的单元教学课次中明确说明的。

就增强体质提高能力而言;重点发展哪项素质,提高哪种能力也应明确。

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突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标准》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掌握从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情况,如教学设计、讲解、示范、应变能力、组织教学和评价的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以及利用和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

一堂课一般要突出一两个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能太多,这样便于突出重点。

一堂课应具有恰当的密度、强度。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围绕一个重点展开。

课的密度保持在35%左右,强度一般不宜太大,保持适中即可。

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原则,正确运用组织教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

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否得到体现

对一堂公开课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能力和水平。

首先我们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无可非议。

但教师如果重视的只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究竟学到些什么?

学生体验到什么?

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

等等,我们的一些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

这种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何得以体现呢?

这样的课,完全是为了迎合评委的口味而精心设计的。

此时,学生是配角,教师才是真正的主角,目的就是为了评优、获奖。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诱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体现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学生全力配合着。

而这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因此,一堂好课不应该只看到教师的表演多出色,更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学习兴趣在课中是否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

为此,体育教师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

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只能将这样的课堂教学划分为差一类的教学。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所以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五、创新教育在课堂中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

“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

”皮亚杰的话提醒我们,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

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迳等。

但千万不能在课中放任不管,让学生完全自由活动却认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创新,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教案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是否有新意,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是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中所表现出的。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如何听评体育课

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是一个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