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65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复习笔记.docx

传播学复习笔记

一、传播学的产生地、年代、背景

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产生的社会背景:

传播媒介:

大众报刊和电影,广播事业,媒介影响力

历史社会环境:

世界范围的战争和革命

理论基础:

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发展基础

产生在美国的原因:

 

传播事业最发达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2、传播学中的四个奠基者一个、集大成者(施拉姆)

1、拉斯韦尔(1902-1980)的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全面分析了一次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

A三功能形成了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的三功能:

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B传播五要素:

五W

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at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s)

明确了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5W模式的缺陷

集中起来看,他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直线性:

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将传播过程看成是单向传播的现象,并且呈直线型态的过程,忽略了反馈,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孤立性:

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任何传播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当中进行的。

2.卢因(1890-1947)的把关人研究

德国犹太人,流亡者。

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问题。

卢因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提出了“把关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构的重要理论。

3.霍夫兰(1921-1961)与说服效果实验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

二战中应邀担任美国陆军部心理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说服效果研究。

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的作用和效果,重点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

《大众传播实验(1949)》整理战时的研究成果。

《传播与说服》(1953)。

贡献:

1)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2)将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

3)形成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4、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与经验性传播学研究 奥地利籍犹太人,流亡者。

两极传播理论的提出者。

1940年,与卡兹一起进行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

提出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

2)选择性接触机制

3)意见领袖。

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

贡献:

1)否定了子弹论,开创了有限效果论

2)“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

5.施拉姆(1907-1988)与传播学科的创立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施氏是直接创始人,集大成者。

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数次访华。

●学科:

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

1950年伊利诺伊大学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获得通过,施拉姆成为传播系主任。

●教材:

1956年又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

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

《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

●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1)电视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2)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

3)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等

3、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经验学派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Empiricalschool,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流派。

●美国经验学派:

除了实证研究立场外,还有两个特点,即实用主义研究目的和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因此也称为管理学派,认为传播学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

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

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Criticalschool):

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态度抱有强烈的批判态度,具有思辩性。

拉扎斯非尔德曾将之称为批判研究。

具体分歧在于:

1)认为促销文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一般倾向;

2)他们着重分析大众传媒怎样表现和强化这一倾向的;

3)关心的焦点是资本主义垄断媒介如何剥夺人的自由和尊严的;

4)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恢复这些被剥夺的人的基本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5))经验学派研究“如何”控制或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而批判学派是研究“谁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与控制”以及“为了谁的利益进行控制”。

●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1)政治经济学派:

关心媒介与阶级,媒介垄断问题的社会影响多数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分折和揭示传媒的所有制结构及其与权势集团的利益关系,从而拆穿传媒领域诸多流行的神话即意识形态,如所谓客观、公正、多元化、新闻自由等等。

先驱是加拿大学者D·司迈斯

1968年成立的英国祟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

哈洛伦《示威游行与传播:

一个个案研究》

(2)文化研究:

  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等,代表人物有威廉姆斯、霍尔等等使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方法,认为大众传媒之所以能够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因为它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

主要观点有:

 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具相对独立性;

 2)大众传播可分为两个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文化产品消费过程。

符号化和解码的过程;

 3)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4)受众不完全被动解读,它有三种形式,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格兰西(Gramsci)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社会统治阶级控制、帮助那个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主张,美国的新闻和其他媒介内容满足了资本主义(或称公司)的意识形态要求。

至少是针对新闻报道。

它们似乎至少包括三方面可以进行测试并获得证据假设:

1.新闻记者的社会化包括充满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报道指南、例行工作规则和导向。

2.新闻记者倾向于报道保守的和维持现状的话题和消息。

3.新闻记者倾向于表现亲美国的报道和对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面报道。

(4)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提出建立“理性合意”的社会关系。

1862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1968年《传播行为理论》

⏹他提出“三个世界”理论:

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社会世界”(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指规范、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主观世界”(人们自发经历总汇成的世界)

⏹依据行动者与三个世界所发生的关系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目的行动(以行动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前提,权衡 各种手段并选择一种对实现明确

目标最适当手段的行动);

规范行动(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是行动者以群体的共同价值、规范作为行动取向的行动);

拟剧行动(行动者在公众或观众面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表现的活动)

交往活动(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助,并以语言为主要媒介,通过对话沟通,达

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一致);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交往行动中遵守的三个有效性要求

在涉及客观世界时,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使听者能分享说话者的知识

在涉及社会世界时,互动者的陈述必须是正当的,即符合一定情境和背景

在涉及主观世界时,互动者表达自身意向时必须是真诚的,能使听者对说话者予以信任。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工具性(目的论的)行动主要考虑客观的或外在的世界;

⏹规范控制的行动对应于社会世界。

这个世界从本体论上说虽由行动者个人组成,但规范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戏剧行动与主观及外部世界相适应;

⏹在交往行动模式中,行动者“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

”因此,交往行动比其它行动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

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奋斗的目标是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他提出的基本措施有:

(1)选择恰当的语言对话。

(2)承认和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

●传播学的传统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两大学派的差异性:

传统学派的特征批判学派的特征

批判的经验约

思辨的定量的

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

广泛联系的具体实证的

注重控制分析注重效果研究

4、传播学分哪几类?

(有几个分支)

传播:

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

非社会传播:

自我传播

社会传播(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社会传播:

人内传播-典型系统性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人际传播-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群体传播-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对个人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发挥制约作用

组织传播-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有明确组织目标,是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大众传播-特殊-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互动系统,社会管理和控制系统。

5、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1.动物传播的种类:

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A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1)动物的信息行为是先天本能,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2)动物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而非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B缺乏能动性创造性。

二、人类的传播现象

1.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表明,人类传播是在劳动协作对语言的需要过程中产生的

●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是一个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人类主要不是靠遗传信息,而是靠体外化,社会化的信息系统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

即人类能够将对自然和环境的认识作为经验,知识和文化,利用以文字为主的各种体外化媒体加以记录,保存和积累,通过教育和学习传授给后代,这是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

2.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

1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表述过去,现在和将来;

2具有无限灵活性,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内容;

3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4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新的词语,科学语言,艺术语言,手语和计算机

语言。

第2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v文字发明前的口头传播时期

v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阶段

v印刷传播媒介的诞生与大众传播时代 

v电子传播阶段

v网络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1人体的能量的限制,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和范围内交流;

2信息流传的精确性不够;

2记录性差,难于保存和积累。

(占主导地位的口语传播外,也有如岩画,结绳,烽火和甲骨等传播信息的方式。

●文字传播

文字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也有学者认为约6000年左右,汉字的形成和发展据推算至少有5000年历史。

中国文字“书画同源”----象形文字。

v文字传播的贡献:

1克服了音声的即逝性,可以保存信息,促进了知识的积累,不再单纯依赖人脑记忆;

2突破空间局限;

3使文化传承不再依赖神话或传说,产生了文献。

v汉字的传播功能:

1)由于汉字是以取象为主,声形相拼的形声字,它既是形象的语言,又是声音的符号,因此具有一种超时空的功能,西方语言纯粹是信号,是声音的语言而不是对形象世界的模拟。

梁启超认为汉字是使“中华民族没有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2)对中国人的思维起着定势的作用;中国形象思维,西方是抽象思维;

3)汉字是我国古代一切诗歌,词曲,散文,对联,相声以及书法艺术等形式产生的土壤。

●造就媒体巨人五个历史瞬间

1)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在“二战”中崛起,代表人物爱德华.默罗,广播新闻直播“ListenItNow”,“你好!

这里是伦敦!

2)越南战争:

CBS的凯旋门,威望高于美国总统的克朗凯特.盖洛普将新闻播报者的名称从“播音员”(Announcer)转变为“主持人”(Anchor)。

新闻报道中对美国政策的批评影响了美国政策。

3)水门事件中的华盛顿邮报和CBS:

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披露真相。

CBS的报道使新闻从广告版跃进了头版。

新闻也开始成为赚钱机器。

4)美国民权运动和CBS:

“我有一个梦”。

现场偷拍来表达电视的视觉表达力。

代表人物为丹.拉瑟。

5)海湾战争和CNN:

改变三国演义的特纳。

直播海湾战争17小时。

收视率达7500万人。

驻巴格达记者成为世界新闻唯一来源。

6)美国恐怖袭击与互联网,FOX:

默多克的FOX在第一时间将画面传到中国大陆。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趋势:

(1)传播手段日益丰富

(2)人体信息功能日益扩展

(3)体外化信息系统日益独立

6、符号的定义

一.符号的定义

v符号:

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日本学者永井成男的观点:

X和Y)

v本质:

从本质上来看,符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或手段。

符号使得人类的信息交流彻底地摆脱了动物传播状态,进入到一个自由的境界。

v结构:

符号有两个要素:

一是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能指”也叫“符具”;二是可以推知和理解的“所指”也叫“符指”。

两者结合,就构成了“符号”。

v过程:

这里涉及到一个“情境”,即在不同情境中对符号有不同解释。

所以,在符号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情境的变化。

v特点:

从总体上看,符号有三大特点:

1)指代性。

即任何符号都只是事物的替代物,而不是事物本身。

2)随意性。

符具与符指、或符号与指说对象的关系,完全取决于解释者和情境,因而是随意的。

3)约定性。

这种符具与符指、或符号与指说对象的关系又是约定俗成的,即受到解释者和情境的制约。

7、情景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通常所说的语境,在传播学中叫做传播情境。

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情境意义是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八、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第一次提出:

谁——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贡献:

简单地说,它有两个方面取得了“第一”: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5W,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和效果,它们虽然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但没有被充分地认识

 5W模式可以说是“开天辟地”之举,从此,随着对这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们心目中原本不甚了解的传播现象也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第一次明确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即从5W着眼,划分出了五个研究领域,即传者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和效果分析。

这就使人们可以分门别类地将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拉斯韦尔5W模式的缺陷集中起来看,他的缺陷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直线性:

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将传播过程看成是单向传播的现象,并且呈直线型态的过程,忽略了反馈,也忽略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

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任何传播都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在真空当中进行的。

✧受到人们质疑的另外两个方面:

1)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时有时无,因此能够设为要素,也引起了研究者的质疑;

2)他把“信息”改为“讯息”,而“讯息”在传播过程中是往往会发生变化的,这里没有表达出来。

●拉斯韦尔5W模式与亚里士多德三要素相比的两个变化:

1、他把“信息”(information)改为“讯息”(message);2、增加了媒介和效果。

这些改革带来的影响:

1、“信息”与“讯息”的区别:

“信息”(information)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内容;“讯息”(message)指的是表现这种精神内容的符号,两者之间是一种内核与外壳的关系。

2、对“媒介”这个概念,拉斯韦尔做进一步地强调。

如果要传送任何的符号,都需要运载工具,即媒介。

(2)“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美国的两位学者香农、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提出了“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这个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为传播过程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与5W模式相比的进步:

首先是增加了“噪音源”:

在整个过程传播之外,其存在让我们看到传播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这可以看作是对5W模式孤立性的一种修正。

●传播过程的改进:

1)从媒介方面来看,在原来的5W中只有一个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有三个媒介,即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

2)从讯息看,5W中只有一个讯息,这里的讯息则分成了两个,即发出的和收到的,但是又增加了“信号”,即我们所说的符号。

申农和韦弗强调了“发出的”和“收到的”之间的不一致性,而这种不一致性使得传播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一种不一致性,即传者所传出的信息和受者接收到的信息存在差异性。

●申农——韦弗模式的贡献

1)对传播过程当中作了深入分析,看到了发出的信息和收到的信息之间的不一致性,对传播的过程做了更深入的探讨。

2)启发人们去思考传播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它和其它过程特别是社会过程联系在一起

●申农——韦弗模式的局限性

这个模式没有把5W模式所蕴含的局限性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仍然还是一个传统的线性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

不能发生角色转换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互动性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其显著特点之一便是克服传统线性模式的局限性,这种模式受到了“控制论”思想的影响。

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模式。

这类模式的崛起,标志着“结构、过程研究”乃至整个传播学前进了一大步。

1.“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学者德弗勒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互动过程模式”。

(1)这里最重要的修正,就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

德弗勒指出,传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重视的程度如何。

唯有如此才能消除两类“讯息”之间的不一致性。

(2)德弗勒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

(3)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也在这个模式中得到了体现。

2.“循环模式”:

(控制模式,因受控制论影响)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1954)在奥古斯德的基础上,提出“循环模式”

◆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双方都作为主体,相互作用。

◆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依次相互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

◆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

●这个模式引出一新的概念,即传播单位:

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传播单位”。

它们兼有两种角色:

“传者”、“受者”(统一称“释码者”);四种功能:

“传送”(发信)、“接受”(受信)、“编码”(亦称“符号化”)、“译码”(亦称“符号解读”)。

由此可以看到,这个传播过程,实际上是“编码”和“译码”不断转换的过程,也就是符号化或者符号读解的过程。

对符号的使用和理解,个人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传播单位”是组织,那就更复杂了。

●控制论模式的局限性

1)模式的对称、完整,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机会是均等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2)循环性的表述也容易引起误解,正如丹斯所说:

认为“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

这种循环类比显然是错误的……”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螺旋形模式,以纠正这一缺陷。

3)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

它们仍未清楚地揭示传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九、人际传播的特点

第一,较具有私人性,更容易满足特别的需要。

大多数人际传播是个体对个体,即两个人之间的交流。

这种交往又有两种情况,一是面对面的,直接通过双方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进行的“亲身”交流,如谈话。

二是非面对面,而通过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书信、便条等通信工具进行的“个体媒介交流”。

它具有较显著的私人性、个体性。

即使是一对多的人际传播,其私人性也比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要明显。

人类进行传播交往的动机和需要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人际沟通最有利于情感的交流,最易于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个人情感的流露,一般是随着传播对象的增加而递减的。

一般来说,在个人交往的场合,比在公众场合感情沟通的效果更明显。

但是,由于人际传播主要在个人之间进行,因此最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制约。

比如受个人活动能力的限制,使信息的传递受时空的制约,传播面比较窄,传播的速度比较慢。

受人的素质、观念、态度、情绪、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使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失真,或形成人为的传播障碍。

第二,传播中双方较具有参与性。

在人际传播中,双方参与性强,互为传播之主、客体。

传播双方一旦发生交流和沟通,双方便不断地对调传播的角色,既说又听,即写又看,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接受对方的意见,相互讨论、商量对话等等。

特别是融会的人际沟通,相互沟通的地位平等,分不清谁是主动的传播者,谁是受传者。

应该说双方都是传者和被传者。

这样的传播过程,信息反馈灵活,易于相互调整适应。

尤其是在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中,双方能够及时作出反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能够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方式或符号,相互间不断信息反馈,易于达到相互适应的沟通。

第三,传播符号多种多样,更具有人情味。

除了语言、文字、图像、音响,还有诸如眼神、表情、动作、姿态、服饰、特定的物品,以及交往的时间、空间环境等,传受双方从感官到理智都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第四,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的,更为自由随意。

在传播速度的控制上,传受双方可以自主

控制传播速度。

十、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一)群体的概念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的定义:

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_ 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二)群体的分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

初级群体(primary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group)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团体和一般群体。

德国学家威瑟:

依据组织性的强弱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3)群体的社会功能

▲纽带:

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社会的组成部分:

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能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