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150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X 页数:105 大小:5.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2021版).pptx

重点解读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主讲人:

某某时间:

2021-6-10,为贯彻落实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管理法关于建立药物警戒制度的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主体责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1,2021年5月13日向社会公开。

前,言,01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出台的重要意义,02,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内容解读,03,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内容全文,目录,规范出台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第一部分,规范出台的重要意义,规范的概念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是新修订药品管理法首个关于药物警戒的配套文件,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发布机构国家药监局规范发布日期2021年5月13日,规范出台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是新修订药品管理法首个关于药物警戒的配套文件,对构建药物警戒制度体系、规范药物警戒活动、引导企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药物警戒质量管理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规范内容解读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第三部分,为贯彻落实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管理法关于建立药物警戒制度的要求,规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主体责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起草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1,2020年12月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21年5月13日正式公开。

规范内容解读,规范内容解读,规范适用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和获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办者)开展的药物警戒活动,明确了持有人和申办者在药物警戒工作中的责任和要求,厘清了持有人和申办者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关键内容和流程,提出了持有人和申办者应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协同开展药物警戒工作,规范了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活动。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第三部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全文,规范全文,规范的基本架构,+,总则,13867余字,9章,=,134条,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全文,总则,质量管理,风险控制,文件、记录与数据管理,第八章,临床试验期间药物警戒,第九章,附则,总则,第一章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全生命周期药物警戒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和获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办者”)开展的药物警戒活动。

药物警戒活动是指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活动。

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持有人和申办者应当建立药物警戒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维护,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

【第四条】持有人和申办者应当基于药品安全性特征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安全风险,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

第一章总则,【第五条】持有人和申办者应当与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协同开展药物警戒活动。

鼓励持有人和申办者与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相关方合作,推动药物警戒活动深入开展。

质量管理,第二章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六条】药物警戒体系包括与药物警戒活动相关的机构、人员、制度、资源等要素,并应与持有人的类型、规模、持有品种的数量及安全性特征等相适应。

【第七条】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对药物警戒体系及活动进行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药物警戒体系运行效能,确保药物警戒活动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八条】持有人应当以防控风险为目的,将药物警戒的关键活动纳入质量保证系统中,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

(二)配备满足药物警戒活动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源;(三)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管理制度;(四)制定全面、清晰、可操作的操作规程;(五)建立有效、畅通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途径;(六)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报告与处置活动;(七)开展有效的风险信号识别和评估活动;(八)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九)确保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和记录可获取、可查阅、可追溯。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九条】持有人应当制定并适时更新药物警戒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应当贯穿到药物警戒的关键活动中,并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规性;

(二)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合规性;(三)信号检测和评价的及时性;(四)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更新的及时性;(五)药物警戒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六)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条】持有人应当于取得首个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后的30日内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完成信息注册。

注册的用户信息和产品信息发生变更的,持有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更新。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一条】持有人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审核各项制度、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评估药物警戒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当药物警戒体系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开展内审。

内审工作可由持有人指定人员独立、系统、全面地进行,也可由外部人员或专家进行。

【第十二条】开展内审前应当制订审核方案。

方案应当包括内审的目标、范围、方法、标准、审核人员、审核记录和报告要求等。

方案的制定应当考虑药物警戒的关键活动、关键岗位以及既往审核结果等。

第二节内部审核,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内审应当有记录,包括审核的基本情况、内容和结果等,并形成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针对内审发现的问题,持有人应当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持有人是药物警戒的责任主体,根据工作需要委托开展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相应法律责任由持有人承担。

【第十六条】持有人委托开展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双方应当签订委托协议,保证药物警戒活动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集团内各持有人之间以及总部和各持有人之间可签订药物警戒委托协议,也可书面约定相应职责与工作机制,相应法律责任由持有人承担。

第三节委托管理,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七条】持有人应当考察、遴选具备相应药物警戒条件和能力的受托方。

受托方应当是具备保障相关药物警戒工作有效运行的中国境内企业法人,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具有可承担药物警戒受托事项的专业人员、管理制度、设备资源等工作条件,应当配合持有人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延伸检查。

【第十八条】持有人应当定期对受托方进行审计,要求受托方充分了解其药物警戒的质量目标,确保药物警戒活动持续符合要求。

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三章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组织机构【第十九条】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安全委员会,设置专门的药物警戒部门,明确药物警戒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保障药物警戒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十条】药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重大风险研判、重大或紧急药品事件处置、风险控制决策以及其他与药物警戒有关的重大事项。

药品安全委员会一般由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药物警戒负责人、药物警戒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药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一条】药物警戒部门应当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处置与报告;

(二)识别和评估药品风险,提出风险管理建议,组织或参与开展风险控制、风险沟通等活动;(三)组织撰写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药物警戒计划等;(四)组织或参与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五)组织或协助开展药物警戒相关的交流、教育和培训;(六)其他与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二条】持有人应当明确其他相关部门在药物警戒活动中的职责,如药物研发、注册、生产、质量、销售、市场等部门,确保药物警戒活动顺利开展。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节人员与培训【第二十三条】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药物警戒活动全面负责,应当指定药物警戒负责人,配备足够数量且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并予以合理组织、协调,保证药物警戒体系的有效运行及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四条】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是具备一定职务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相关专业背景,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三年以上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经历,熟悉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具备药物警戒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

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登记。

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药物警戒负责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完成更新。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五条】药物警戒负责人负责药物警戒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药物警戒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一)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的合规性;

(二)监督开展药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三)负责药品安全性信息沟通的管理,确保沟通及时有效;(四)确保持有人内部以及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沟通渠道顺畅;(五)负责重要药物警戒文件的审核或签发,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六条】药物警戒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备适当资质的专职人员。

专职人员应当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或相关专业知识,接受过与药物警戒相关的培训,熟悉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具备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所需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七条】持有人应当开展药物警戒培训,根据岗位需求与人员能力制定适宜的药物警戒培训计划,按计划开展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八条】参与药物警戒活动的人员均应当接受培训。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和法规、岗位知识和技能等,其中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应当与其药物警戒职责和要求相适应。

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二十九条】持有人应当配备满足药物警戒活动所需的设备与资源,包括办公区域和设施、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纸质和电子资料存储空间和设备、文献资源、医学词典、信息化工具或系统等。

第三节设备与资源,第三章机构人员与资源,【第三十条】持有人使用信息化系统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明确信息化系统在设计、安装、配置、验证、测试、培训、使用、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并规范记录上述过程;

(二)明确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据不同的级别选取访问控制、权限分配、审计追踪、授权更改、电子签名等控制手段,确保信息化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性;(三)信息化系统应当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及保密功能,确保电子数据不损坏、不丢失、不泄露,应当进行适当的验证或确认,以证明其满足预定用途。

【第三十一条】持有人应当对设备与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监测与报告,第四章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第四章监测与报告,【第三十二条】持有人应当主动开展药品上市后监测,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收集途径,主动、全面、有效地收集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包括来源于自发报告、上市后相关研究及其他有组织的数据收集项目、学术文献和相关网站等涉及的信息。

第一节信息的收集,第四章监测与报告,【第三十三条】持有人可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从医疗机构收集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第三十四条】持有人应当通过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收集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向其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途径畅通。

第四章监测与报告,【第三十五条】持有人应当通过药品说明书、包装标签、门户网站公布的联系电话或邮箱等途径收集患者和其他个人报告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证收集途径畅通。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