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37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 气.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氧气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化学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后,对氧气有了一些了解,但如何认识物质和物质的性质,学生并不熟悉。

所以,本课题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学好本课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习掌握了研究物质的基本模式,为今后其他物质的学习提供一个样式和范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掌握有关氧气的知识;

2、采用自主体验(自学、讨论、交流、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概念;

3、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社会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好教材中[实验2—2]、[实验2—3]、[实验2—4]所需的有关仪器;

2、准备好补充实验中化学反应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3、收集有关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资料、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导

设入

情新

境课

(问题与讨论)

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

为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从学生了解氧气可供给呼吸这一点导出本

节课的主题。

 

讨论、交流、发言。

 

创设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过渡)

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

讨论、交流,从色、态、

味等角度描述对氧气

的认识,并阅读教材中

关于氧气的性质。

从已知向探索未知过渡,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讨论与思考)

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

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

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

 

讨论、发言。

让学生在思考、验证出结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1、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

2、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观察、讨论、交流、发

言。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结论。

(也可用带

火星的纸条。

 

让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

(演示实验)

[实验2-3]: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

2、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教会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3、

(1)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

4、完成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观察空气中:

光、焰色、

生成物的色、态、味。

观察氧气中:

光、焰色。

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

(即教材中的“讨论”

栏)。

分析原因:

燃烧与氧气

的浓度有关。

讨论实验细节:

(1)、

(2)两步均是为了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减少有

毒气体排放。

让学生再次体会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验根据实验中生成物的性质特点,确定实验细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对绿色化学、安全实验有更深的理

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

铝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铝箔在氧气中能燃烧吗?

请你试一试。

请实验成功的同学分析成功的经验。

请失败的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材中[实验2—4]:

观察现象、表述现象;

发言:

实验成功的主要

原因。

写出文字表达式:

铝+氧气──→氧化铝

不急于告诉学生本实验成功的诀窍,让他们尝试

成功与失败,体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

分形

析成

归概

纳念

(引导分析、比较)

木碳、硫磺、铝箔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些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并全班交流。

发言:

说明氧气的化学

性质比较活泼。

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获取知识,从而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解决问题方法。

★板书设计

课题2氧气

(第一课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检验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人集气瓶中(操作),小木条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2、木炭和氧气:

3、铝和氧气:

★教后小记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2016年9月19日

课题2氧气

(二)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讨论)

教材中的“讨论”栏。

(补充演示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特征、现象、热量变化等。

(教材中“化

学反应”中的实验)

讨论并发言。

观察讨论、理解化学反

应的特征及化合、氧化

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美。

(展示)

资料、图片。

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化

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

中应用的资料、图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

知识社会化。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有何体会?

(作业)

教材P32—P33,:

2、3、6。

小结、交流。

知识脉络化。

(不要求每个学生回答完整,但要求一定要参与。

让学生体会知识脉络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氧气

(第二课时)

四、化学反应

1.概念:

2.特征和现象:

3.化合反应:

4.氧化反应:

5.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的

依据

从外部形式来划分一般为

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

200年月日

课题3制取氧气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安排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物质——空气开始,介绍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然后引出氧气,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再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内容由浅人深,过渡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

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

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来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氧气的制取(原料选择、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气体收集、操作步骤及其有关注意事项),可以为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供范例。

★教学策略分析

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

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准备

1、教材中[实验2—5]、[实验2—6]以及“活动与探究”的实验仪器;

2、教学过程所需的投影片;

3、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一瓶五色气体,用什么方法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学生上台演示。

创设情境,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氧气吗?

你们能用这种方法制取一瓶氧气吗?

(提示:

从反应的速度、

条件、气体收集的难易

等方面考虑。

 

思考、讨论、发言。

巩固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过渡>

看来,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现在,我们来学习两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观察现象;

完成教材中[实验2—

5]的表格。

(引导实验)

教材[实验2—5]:

(1)不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2)加热过氧化氢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3)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时,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讨论、比较与分析)

分别比较

(1)与

(2)、

(1)与(3)两组实验的现象,可得到什么结论?

 

小组讨论,比较实验现象的不同,形成初步的结论。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观察能力,学习用对比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投影)

讨论:

1、二氧化锰有没有参加反应?

如何来证明?

你能设计实验来证实吗?

2、二氧化锰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

它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

1、教材[实验2—6]。

2、补充实验:

在[实验2-5](3)中再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猜

想,设计实验方案,师

生一起探究,验证猜测

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尝试用探究的方法来解

决问题。

进一步体验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归纳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

过氧化氢──→水+氧气

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特点是:

一改变,二不变。

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思考、记忆;

阅读“化学•技术•社会”,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在形成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过渡)

我们不仅可以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还可以加热一种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投影)

讨论:

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两个反应是化合反应吗?

他们有何特点?

 

回忆旧知,对比新知,分析、比较。

 

再次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掌握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

★板书设计

课题3氧气制取

(第一课时)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过氧化氢──→水+氧气

(2)催化剂:

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2.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分解反应:

一变多。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

200年月日

 

课题3制取氧气

(二)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上面我们只是知道了制取氧气的原理,现在,我们就利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引导探索)

制取氧气需要些什么仪器?

应如何来组装这些仪器?

(提醒:

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以及收集气体的原理

等来确定。

 

学生讨论、分析并画出

示意图。

 

通过对反应物状态、反应的条件、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比较以及是否溶于水来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与收集

装置,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根据你们的讨论结果,把你们所画的示意图与教材中的图2—17、

2—18对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为什么?

(小结)

(投影)

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导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3、铁夹的位置在试管中上部;

4、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对比、分析、探讨原因。

 

 

学会观察图示是一种基本观察能力,利用“找不

同”的方式更能加深印象。

 

 

 

 

 

(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

(思考)

1、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

为什么?

4、实验最后应怎样操作?

最后两步能颠倒吗?

为什么?

(投影)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小结)

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阅读教材中的“活动与

探究”。

动手实验、思考问题。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实验,并在

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让学生体验亲身实践的乐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指导学生实验: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引导回忆)

对比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完成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小结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结)氧气的性质。

 

学生实验;

回忆、巩固实验的基本

操作。

 

 

让学生再次体验实验的魅力,享受实验的乐趣。

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作业)

1.课本习题;

2、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那么,你们能设计一套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完整装置吗?

画出示意图。

小结交流;

 

完成作业;

设计装置。

 

使学生在交流中记忆知识、发展和完善知识。

 

★板书设计

课题3氧气制取(第二课时)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

(3)固定在铁架台上;(4)加热;

(5)收集氧气;(6)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7)停止加热。

5.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6.收集氧气的方法:

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7.集气瓶验满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碳+氧气──→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注意:

集气瓶底要放一层细沙或放一层水,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而炸裂瓶底。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

200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