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34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第2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探究1]“文革”结束“左”倾错误也就结束了吗?

提示:

没有。

“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两个凡是”的实质仍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

[构图解史]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社会转折

2.现代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轻巧识记]经济体制改革

[问题探究2]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

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

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轻巧识记]对外开放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

主题

  “小岗模式”开启的变奏曲——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

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三 1978~200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变化。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农民在经营方式和农产品分配上取得了自主权。

史料二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史料三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变化。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与不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认识史料二中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料三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资料所有权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经营的自主权和产品分配形式。

(2)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历史解释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主题

  向世界讲述“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二 1980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教你读史] 史料一从顺应世界潮流和吸取历史教训两个方面说明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史料二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开放的地点和范围,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的特点。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史料二,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有何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

中国吸取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从而主动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开放。

历史解释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特点

(1)必要性

①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同时借鉴世界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②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在经济各环节、各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获得最大效益。

③从发展市场经济而言,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通过对外开放,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真正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特点

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②“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③“面”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④“全方位”是指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⑤“多层次”是指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

⑥“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还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1.(2018·全国卷Ⅲ)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

万个)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知识考查

乡镇企业的发展

能力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素养考查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答案 A

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1982~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从事农业的企业数量在下降,从事非农产业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转移,A项正确。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排除D项。

2.(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知识考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能力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素养考查

时空观念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199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该报告中认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其实质是主张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C项。

其他三项都不是材料的主旨,均排除。

3.(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知识考查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能力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素养考查

历史解释

答案 A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增加,故A项正确。

1980年与1975年相比,当时的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并未有革命性的改变,排除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1984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国家1980年还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彻底取消统购统销政策是在1993年,排除D项。

考向分析:

本讲内容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高考密集命题的主干知识。

高考在此处命题有助于考生更好地认识新时期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侧重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考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今后高考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点。

另外,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时政热点,注意高考增强考查对外开放内容的可能。

预测1 从比较的角度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2018·北京西城联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  )

A.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解放思想对外开放

答案 C

解析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农民有自主经营和分配的权力,这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

A项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所述内容并非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排除。

预测2 创设新情境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

该图反映了(  )

A.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B.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C.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答案 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不能说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故A项错误;各种经济成分比重不能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故B项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促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也不能体现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

预测3 提供新材料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

(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以下是1997年世界出口经济数据统计图。

据此可以推断(  )

A.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开始衰落

B.世界制造业中心实现向中国转移

C.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D.改革开放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1997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来看,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比例较高,故答案为D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表述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