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33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理综生物试题

河南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仿真测试卷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二)

本试卷共2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及其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B.脂肪是动物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有氧呼吸合成ATP的过程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D.与细胞代谢有关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

【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也参与有机物的合成,例如Fe2+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A错误;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即有氧呼吸合成ATP的过程与放能反应相联系,C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D错误。

2.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

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

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

C.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

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C

【解析】DNA复制过程如出现受损,则P53蛋白修复过程需要相应的时间,使间期延长,A正确;P53蛋白可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与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P53蛋白作用是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分裂,C错误;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无法合成P53蛋白,因而不能对突变的DNA进行修复,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正确。

3.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吞噬和分解过程,以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下列关于自噬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下,自噬作用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B.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被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C.细胞内损伤的各种细胞器通过溶酶体的自噬作用在细胞内被分解

D.自噬作用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其所起的作用都是负面的

【答案】D

【解析】溶酶体内水解酶包含蛋白酶,所以自噬作用过程中有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分解为氨基酸,A正确;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不可利用的被排出细胞,能够利用的则留在细胞内,B正确;结合题意可知,细胞内损伤的各种细胞器通过溶酶体的自噬作用在细胞内被分解,C正确;根据题意“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的吞噬和分解过程,以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可知,自噬作用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正面的,D错误。

4.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

糖尿病患者症状主要有多尿、多饮、多食,还伴有身体疲乏,视力障碍等。

其中“多尿”表现为尿量增多,每昼夜排尿次数也增多,下面对其“多尿”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B.糖尿病患者的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分泌抗利尿激素

C.糖尿病患者食量大,导致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多,所以多尿

D.糖尿病患者经肾小球过滤的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

【答案】B

【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A正确;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与产生抗利尿激素无关,B错误;糖尿病患者食量大,导致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多,所以多尿,C正确;糖尿病患者经肾小球过滤的原尿中葡萄糖含量较高,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D正确。

5.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

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

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

C.该生态系统肯定没有分解者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答案】A

【解析】富集作用是随着营养级越高含量会越高,由题意可知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而引发“痛痛病”,所以人类要预防该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A正确;丙营养级所含镉浓度最高,说明丙营养级最高,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B错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必须有分解者,C错误;四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

6.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

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若F2中黑色:

黄色:

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

3:

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也接近1/2

【答案】D

【解析】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A正确;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故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为白色,B正确;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

3:

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之和的比例接近1/2,D错误。

29.(10分)某研究小组探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曲线1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日温与夜温相同)某植物茎的生长速率,曲线2表示日温26℃时,不同夜温该植物茎的生长速率(两组实验均为每天24小时适宜光照)。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光照下,植物体内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

(2)光下叶绿体内ADP和Pi的转移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在5—25℃范围内曲线2始终高于曲线1的原因是两条曲线的________(填“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存在差异所致。

(4)曲线1所示实验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曲线2从最高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3)光合作用

(4)日温和夜温(或温度)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消耗有机物多,一天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少

【解析】

(1)在适宜的光照下,植物体内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植物体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下叶绿体内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而暗反应中ATP水解产生的ADP和Pi又可用于光反应合成ATP,所以ADP和Pi的转移方向为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3)根据题意可知在5〜25℃范围内,曲线1实验和曲线2实验的差异是日温不同导致的,日温不同会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发生改变,但是曲线2始终高于曲线1,说明其净光合速率一直较大,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减慢植物生长速率,所以两条曲线的差异是光合作用差异导致的。

(4)曲线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日温和夜温);曲线2的实验日温不变,夜温逐渐升高且曲线发生了下降趋势,说明是夜间温度升高使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有机物增加,导致一天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减少引起的。

30.(10分)2017年9月8日,泉州首批“宫颈癌疫苗”在丰泽区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打”。

请回答下列关于癌症与人类健康的问题:

(1)宫颈癌疫苗进入人体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成细胞,当人体被相同抗原刺激之后,__________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氟尿嘧啶化疗”的基本原理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使肿瘤细胞无法合成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抑制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_过程,达到终止其增殖的目的。

(3)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

转移过程中癌细胞的变形和运动与_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

【答案】

(1)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

(2)DNA分子复制

(3)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膜的流动性

【解析】

(1)宫颈癌疫苗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当人体被相同抗原刺激之后,记忆(B)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由题意可知,使用“氟尿嘧啶化疗”会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导致胸腺嘧啶核苷酸无法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进而达到终止癌细胞增殖的目的。

(3)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细胞的变形和运动可以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膜的流动性,另外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亦密切相关,所以回答细胞骨架也正确。

31.(10分)某科研机构设计出了一种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净化系统,该系统内引人水葫芦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污水的协同净化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鱼池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

草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

(2)该鱼池生态净化系统中,从岸边到池中心的生物分布不同,表明群落具有_______结构。

(3)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群落的丰富度呈正相关,那么群落的丰富度是指。

(4)研究发现,该鱼池生态净化系统能为水葫芦等多种水生植物提供较多的CO2。

适当增加C02浓度有利于提高水葫芦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但当C0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光合作用速率并不会再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群落种群密度

(2)水平

(3)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的数量有限

【解析】

(1)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鱼池生态净化系统中,从岸边到池中心的生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3)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CO2浓度升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会使得三碳化合物量增加,但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需要光反应阶段供能和供氢,因此但当CO2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其光合作用速率并不会再增加。

32.(9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且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中所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正常情况下,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

(2)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突变体,基因型为为aaBbDdd,请推测其花色为_________。

(3)该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

为了探究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的哪种类型,科学家让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正常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①;

②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②;

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③。

【答案】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

(2)黄色

(3)①黄色:

橙红色=1:

3(1分)②黄色:

橙红色=1:

5(1分)③黄色:

橙红色=1:

1(1分)

【解析】根据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控制,说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于A抑制B的表达,所以形成橙红色物质的基因组成为aaB-D-。

突变体①和突变体③是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突变体②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

突变体①减数分裂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

1:

1:

1;突变体②减数分裂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

2:

1:

2;突变体③减数分裂可产生D、dd两种配子,比例为1:

1。

(1)由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花色为橙红色的牡丹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4种。

(2)突变体aaBbDdd的体细胞中的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所以花色为黄色。

(3)让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可将三对基因分开来考虑,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是aaBB或aaBb,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①,Ddd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

1:

1:

1,Ddd与DD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型为DD、Ddd、DDd、Dd,比例为1:

1:

1:

1,d基因数多于D基因时,D基因不能表达,因此该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子代中黄色:

橙红色=1:

3。

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②,Ddd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

2:

1:

2;Ddd与DD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型为DD、DDd、Ddd、Dd,比例为1:

2:

1:

2,因此该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则子代中黄色:

橙红色=1:

5。

若突变体是图乙中类型③,Ddd可产生D、dd两种配子,比例为1:

1,Ddd与DD杂交后代中的基因型为DD、Ddd,比例为1:

1,因此该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子代中黄色:

橙红色=1:

1。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水果酵素饮料中含较多的天然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酵素液是一种新型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等微生物利用水果中的蔗糖等营养物质共同发酵产生。

在接种活菌前,将水果果汁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在发酵的过程中,发现先出现酒味后出现醋味,从物质代谢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调制水果酵素饮料所用的胡萝卜素,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萃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调制水果酵素饮料所用的茉莉芳香油的提取流程如下:

茉莉花+水→过程A→油水混合物→油层分离与粗提取→过程B→过滤→茉莉油。

过程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过程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去除杂菌(或消毒)酵母菌先进行发酵生成乙醇,然后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

(2)萃取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3)水蒸气蒸馏除水

【解析】

(1)接种活菌前,将水果果汁煮沸可消灭杂菌;在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先进行发酵生成乙醇,然后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所以先出现酒味后出现醋味。

(2)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通常采用萃取法提取。

(3)芳香油难溶于水,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所以常用过程A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过程B加入硫酸钠,利用硫酸钠容易吸水的特性可除去分离后油层中的水分。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阴影表示)与质粒上有PstI、SmaI、EcoRI、ApaI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箭头所示),质粒上还有唯一标记基因——抗卡那霉素基因(阴影表示)。

有人通过实验,获得的农杆菌细胞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

被转化的农杆菌细胞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请据此回答:

(1)构建含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对进行切割。

(2)若抗虫蛋白分子是由m条肽链组成的,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含n个碱基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g,则抗虫蛋白的分子质量最大约为(不考虑终止密码)。

(3)如果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农杆菌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并且的农杆菌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

【答案】

(1)SmaI、ApaI目的基因(或含抗虫基因的DNA)、质粒

(2)ng/3-18(n/3-m)

(3)二者均不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不生长含有质粒载体、重组质粒二者均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解析】

(1)EcoRⅠ的酶切位点在质粒上的抗卡那霉素基因(标记基因)内,若用EcoRⅠ酶切质粒,则会破坏抗卡那霉素基因;而SmaⅠ和ApaI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质粒上也有SmaⅠ和ApaI的酶切位点,所以构建含抗虫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SmaⅠ和ApaI,对目的基因(或含抗虫基因的DNA)和质粒进行切割。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

(2)若抗虫蛋白分子是由m条肽链组成的,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含n个碱基对,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g,则抗虫蛋白是由n/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n/3-m)个肽键,其分子质量最大约为g×n/3-18×(n/3-m)=ng/3-18(n/3-m)。

(3)由于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中都不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因此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均不生长,所以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农杆菌是不能区分的;含有质粒载体和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中都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因此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所以含有质粒载体和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也是不能区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