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1252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docx

计划项目基坑监测监察详细说明

新建XXX---XXXX商办用房项目

(基坑监测)

 

编制人:

总监理工程师:

批准时间:

上海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XXXX项目监理机构

2017-6-23

 

一、工程项目概况及专业特点……………………………………3

二、监理工作依据…………………………………………………8

三、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9

四、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1

五、附件《监控监测点布置示意图》…………………………………………12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建筑概况

建筑名称:

建筑场所:

建设单位:

围护设计单位:

监测单位:

1.2基坑概况

基坑规模:

本项目基坑形状整体呈长方形,地下室基坑总面积2.84万平米,基坑总周长776.00平米。

基坑开挖深度:

至底板垫层底基坑开挖深度6.20~9.00m。

基坑安全等级:

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1.3基坑周边环境概况

图1本项目施工区平面图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拟建场地东至茸凯路,南至广富林路,西至拟建道路茸华环路,北至中郭路。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资料,基坑各边的具体环境如下所示:

基坑北侧:

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约6.60~11.78m,红线外

为郭家娄路,道路宽约20.00m。

基坑东侧:

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约9.46~40.59m。

地下室外墙约19.46~22.98m为现状河道,河宽15.00m,河道深1.50m~2.00m,水位标高为+2.50m。

红线外约40.00m为茸凯路,道路宽约40.00m。

基坑东侧南段距地下室外墙约为8.40~9.10m为先施工⑦和⑧号商业楼(2F)采用PHC400AB95管桩基础。

基坑南侧:

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约6.52~15.72m,用地红线外为广富林路,道路宽40.00m。

距地下室外墙约17.99~28.30m,19.73~29.48m,20.18~30.30m,22.15~31.45m,23.39~32.79m,30.67~39.87m,41.47~50.72m分别分布有移动光纤(埋深约0.50~1.50m),给水管线(埋深约1.00~1.50m),信息光纤(埋深约1.00~1.50m),有线电视(埋深约0.50~1.50m),给水管线(埋深约1.00~1.50m),电信管线(埋深约1.00~1.50m),路灯管线(埋深约0.50~1.50m),雨水管线(埋深约2.00~2.50m)

基坑西侧:

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约7.45m,用地红线为规划茸德路,道路宽约24.00m现为空地。

综合以上实际情况,基坑总面积较大。

场地东侧及南侧道路的市政管线为本次基坑围护设计的重点保护对象。

1.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地貌类型:

本场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入海口湖沼平原I-2区地貌类型,地貌单一,地形简单,地势较为平坦,孔口标高一般在-3.12~3.77m左右。

地基土的构成:

拟建场地自然地面下65.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为湖沼平原I-2区沉积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层,根据钻探揭露地基土的特征,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可分为七大层。

与本基坑有关的各土层埋藏分布如下:

第①1层黄色杂填土:

为人类活动(搬运)形成,松散,不均,上部为粘性土夹少量植物根茎等组成,层厚1.20~3.50m,场地南侧地下车库轴线两侧较厚,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第①2层灰黑色浜土(淤泥),松软,主要由淤泥含有机质腐植物及生活垃圾等组成,土性极软,浜底埋深1.60~3.00m,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东侧红线外边明浜中。

第②层灰黄~兰灰色粉质粘土,滨海~河口相沉积,湿~很湿,可塑,中等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点土质自上而下逐渐变软,无摇振反应,稀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层厚0.30~2.00m,层底埋深2.80~3.40m层底标高+0.82~-0.09m,该层在明浜和填土较厚部位的孔中变薄或缺失。

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滨海~浅海相沉积,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夹薄层粉砂,土性欠均,土质软弱,无摇振反应,稀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层厚7.10~8.80m,层底埋深10.10~11.90m,层底标高-6.93~-8.76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第④层灰色淤土,滨海~浅海相沉积,饱和,软~流塑,高压缩性,偶夹粉砂团粒,土性欠均,土质软弱,局部为淤泥质土,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韧性高,层厚5.10~7.80m,层底埋深16.70~18.40m,层底标高-13.44~-15.15m,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第⑤1-1层,灰色淤土,滨海~沼泽相沉积,很湿,软塑,高压缩性,夹薄层粉砂,含少量有机质腐植物,土性欠均,土质软弱,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韧性高,层厚1.60~3.80m,层底埋深19.10~21.50m,层底标高-15.79~-18.29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第⑤1-2层,灰色粉质淤土,滨海,沼泽相沉积,很湿,软塑,高压缩性,夹薄层粉砂,含少量有机质腐植物,土性尚均,无摇振反应,稀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层厚2.60~5.20m,层底埋深23.40~24.80m,层底标高-20.22~-21.46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第⑥层暗绿~草黄色粉质淤土,河口~湖泽相沉积,湿,塑,硬~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斑纹,土性欠均,土质致密,夹薄层粉砂,无摇振反应,稀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层厚2.00~3.40m,层底埋深25.80~27.60m,层底标高-22.65~-24.46m。

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

潜水:

场地内浅部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层地基土层中孔隙浅。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地下渗透,水位随季节和气候变化而变化,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0.90~1.50m,降至水位标高-2.01~-2.45m。

承压水:

本场地第⑦层为第一承压含水层,渗透性好,水量丰富。

承压水

位低于潜水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3.0~12.0m.

本专业工程特点:

本工程基坑面积较大且开挖较深,在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势必会引起基坑周边被动土体应力场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沉降及位移变形,邻近路面下又埋设有市政管线且部分管线距离基坑边线较近,因此,在本次基坑施工过程中需对邻近地下市政管线加以重点保护。

基坑变形保护等级和检测工作重点

本工程以基坑开挖施工为监测工作的重点阶段,应根据施工工况,适当加密监测频率。

根据《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2006上海)(注:

根据工程性质及地点,合理选择)及设计的要求,本项目基坑地下一层安全等级为三级,地下二层安全等级为二级。

周边环境为三级。

本项目监测内容如下:

周边环境监测

邻近地下市政管线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

邻近河道驳岸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围护体系监测

基坑围护坡顶垂直及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测斜)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支撑轴力监测

支撑立柱沉降监测

通过掌握关键性的施工监控数据、周边坏境巡视信息、支护体系巡视信息、开挖面巡视(地质状况观察描述)还包括综合预警信息、风险事故处理信息(包括处理方案、过程、结果及变化趋势等)来加强对重点风险源的监测控制。

二、监理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1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6)业主提供的有关本工程的勘察、设计及周边环境资料

7)关于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意见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检测基坑过程的质量控制如下:

(一)、事前控制:

1、熟悉基坑围护工程图纸和相关规范。

2、结合专家论证审查检测单位提交的基坑监测方案。

3、审查检测设备相关检测证件,确保每台检测设备的检定报告都在有效期内。

4、审查作业人员资格证。

确保持证上岗。

(二)、事中控制:

业主已经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定期及特殊时间向工程有关各方提供监测记录。

监理部工作主要配合采用巡视与平行检验手段。

(1)点位设置

督促监测单位事先对周围原有地下管线、路面和管线进行调查、检测、鉴定,做好记录、拍照,按施工图设计及经过专家论证的检测方案要求设置观测点。

设点阶段的重点在于埋设于围护桩内的测斜管的埋设时机,应配合围护桩的施工进度,埋设完成后应进行检测,一旦应砼浇筑过程中发生损坏,应采取补救措施,另行在桩外侧土体内埋设测斜管。

(2)观测时间与周期的规定:

监测内容

降水期间

土方开挖

底板浇筑完成

邻近地下管线

1次/3天

1次/1天

2次/周

河道驳岸

1次/3天

1次/1天

2次/周

基坑围护坡顶

\

1次/1天

2次/周

深层土体测斜

\

1次/1天

2次/周

基坑外地下水位

1次/3天

1次/1天

2次/周

支撑立柱

\

1次/1天

2次/周

(3)监测报警值

监测点报警值

监测项目

报警值

备注

管线沉降、水平位移监测

日变量≥2mm、累计≥15mm

围护坡顶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日变量≥3mm、累计≥30mm

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日变量≥3mm、累计≥35mm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

日变量≥500mm、累计≥1000mm

支撑轴力监测

设计值80%

立柱沉降监测

日变量≥2mm、累计≥20mm

(4)应急措施的规定:

1、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好应急预案;

2、建立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间的联络程序和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流转。

3、当监测项目超过警戒值时,监测单位应立即通过微信工作群或其他方式告知工程有关各方,并建议设计出具处理方案,落实处理。

四、监理的(重点部位)方法及措施

1、当周边建筑物监测值出现报警时,应加固处理或回填,同时报建设单位并督促施工单位按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若管线位移、围护变形和地下水位的监测数值出现报警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根据施工图规定和技术要求,提出处理意见报业主、设计、监理部门审批实施,防止事故发展扩大。

3、基坑外水位突变下降,及时通报施工部门加强巡查围护结构的渗漏、基底管涌及流沙现象,以便及时堵漏和降压措施。

4、当出现监测数据超过日报警值2倍和累计报警值1.5倍,督促监测单位增加监测频率,频率为1天2次;

5、出现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对水位、测斜应加强监测,频率为1天2次;

6、出现基坑漏水时,对相应的监测项目,如墙体测斜、支撑轴力等进行加密监测,监测频率为1天2次以上的跟踪观测。

7、出现支撑失稳情况时,督促监测单位对各监测项目进行1天2次以上的跟踪监测;

8、出现基坑塌方、滑坡时,督促监测单位对各监测项目的以每2小时1次的跟踪监测进行;

9、在出现6~8情况时,除加大监测频率外,建议监测单位加强人员、设备等投入,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提交监测数据。

五、附件:

《基坑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