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227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1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docx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

炼焦车间测温工岗位作业规范

1.岗位名称测温工

2.岗位职责按照本《测温工岗位规范》要求,熟练微机操作及红外仪测温,做好焦炉直行温度测量及调节工作,确保焦炉直行温度稳定,焦炭均匀成熟。

编排下一班推焦计划。

协助交换机工遛烟道、巡视地下室和检查加热设备的运行情况。

3.岗位场所交换机室、地下室、烟道走廊、炉顶

4.焦炉概况

焦炉炉体结构图

 

JN型焦炉的加热煤气系统图

 

1—煤气下喷管;2—煤气横管;3—交换旋塞;4—调节旋塞;5—焦炉煤气主管;6—煤气支管;7—交换搬把;8—交换拉条;9—小横管;10—贫煤气支管;

11—贫煤气主管

JN型焦炉入炉煤气管道配置图

 

5.

技术指标

☞:

特级炉标准

等级

特级

炉龄

3-10

11-18

19-25

>25

K总

>0.86

>0.83

>0.80

>0.75

K均*

>0.97

>0.94

>0.90

>0.85

K安定*

>0.95

>0.92

>0.89

>0.85

K炉头*

>0.95

>0.92

>0.89

>0.85

K横墙*

>0.95

>0.92

>0.88

>0.85

耗热量

焦炉煤气

<2290

<2340

<2390

<2440

贫煤气

<2570

<2630

<2690

<2750

二次焦率%

<0.01

<0.03

<0.05

<0.07

●*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时,其考核系数暂采用表中值乘以0.8。

☞:

一级炉标准

等级

一级

炉龄

3-10

11-18

19-25

>25

K总

>0.83

>0.80

>0.75

>0.70

K均*

>0.94

>0.90

>0.85

>0.80

K安定*

>0.92

>0.89

>0.85

>0.80

K炉头*

>0.92

>0.89

>0.85

>0.80

K横墙*

>0.92

>0.88

>0.84

>0.80

耗热量

焦炉煤气

<2340

<2390

<2440

<2490

贫煤气

<2630

<2690

<2750

<2810

二次焦率%

<0.03

<0.05

<0.07

<0.09

☞:

二级炉指标

等级

二级

炉龄

3-10

11-18

19-25

>25

K总

>0.80

>0.75

>0.70

>0.65

K均*

>0.90

>0.85

>0.80

>0.75

K安定*

>0.89

>0.85

>0.80

>0.75

K炉头*

>0.89

>0.85

>0.80

>0.75

K横墙*

>0.88

>0.84

>0.80

>0.76

耗热量

焦炉煤气

<2390

<2440

<2490

<2540

贫煤气

<2690

<2750

<2810

<2870

二次焦率%

<0.05

<0.07

<0.09

<0.11

6.作业目标

7.

成本指标:

完成车间当月下达的成本考核指标

作业程序

 

下班

◆班前会、班后会由班长或副班长主持。

⇨班前会内容:

班长检查到岗人数,员工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检查劳保用品穿戴,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布置当天工作内容,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指定作业安全监护人。

⇨班后会内容:

总结当班生产情况(质量、产量、消耗和存在的问题等),会期15-30分钟。

◆准点接班,接班后立即听取交班人对本班生产情况的汇报,并对汇报情况进行核验,要求全面掌握该班生产状况和遗留的问题。

并审核本班推焦计划,确认无误后,办理交班手续,并通知本班长。

◆交班时主动向接班人介绍本班生产情况,如出炉数、温度、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情况,存在问题,上级通知等。

8.作业指导

☞:

设备点检

设备名称

点检部位

点检内容

点检方法

点检标准

红外线测温仪

电池

是否够用

目视

电量充足

背带

是否断裂

目视

背带牢固

显示屏

是否清晰

目视

清晰

煤气加热设备

行程拉杆

是否松动

目视

无松动

搬把、立管、管帽管堵

是否松动

目视

无松动、脱落

煤气铊杆

是否卡铊

目视

无卡铊

废气加热设备

废气拉杆

是否松动

目视

无松动

风门盖板

是否盖严

目视

盖板严密

废气铊杆

是否卡铊

目视

无卡铊

☞:

准备工作

1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红外线测温仪是否正常(电量、零位、参数等)及背带是否牢固。

1检查微机工作是否正常。

1检查煤气CO检测仪及其它测温所用工具是否准备齐全。

 

直行温度的测量与调节

测量工具

红外线测温仪使用方法见《CIT手持式焦炉红外测量仪使用说明书》

●带横梁的火钩

●CO气体检测仪:

使用方法见《SK100系列袖珍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使用说明书》

测量周期

●四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量时间必须在连续两个交换时间内测完

测量路径

如右图箭头所示(从交换机一一端的焦侧开始至机侧返回)

测量位置

燃烧室机侧7眼、焦侧22眼立火道

测量点

测温三角区

 

 

作业结束

结束

严格按照循环检修计划表编排下一班推焦计划表;

●严格按照《测温工岗位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后,做好记录工作。

●严格按照《定置管理图》把各种工具摆放整齐。

计算公式

结束

K均=[(M-A机)+(M-A焦)]/2M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

A机、A焦——机、焦侧测温火道温度与该侧平均温度相比,超过20C(边炉火道为30C)的火道个数

⏹K安=[2 N-(A`机+A`焦)]/2N

式中:

N——考核期间(如一昼夜)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

A`机、A`焦——全炉机、焦侧直行温度与加热制度规定的该侧标准温度相差超过7C的测量次数。

⏹K1=(M-A1)/M

式中:

M——班计划推焦炉数

A1——计划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大于5分钟的炉数(捣固焦为7分钟)

⏹K2=(N-A2)/M

式中:

M——班计划推焦炉数

A2——实际推焦时间超过计划时间5分钟的炉数(捣固焦为7分钟)

⏹K3=K1K2

⏹推焦系数K3用以评价炼焦车间在遵守结焦时间方面的管理水平。

甚至可以上升到评价整个焦化厂的管理水平,甚至可以上升到评价整个焦化厂的管理水平。

 

☞:

编排推焦计划表

编排推焦计划表

推焦计划根据循环检修计划及上一周转时间内各炭化室的实际推焦、装煤时间制定,推焦计划均逐班为下一班编排,表中列出每一出炉号及其计划推焦和计划装煤时刻,所编排的推焦计划,应保证每孔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差不超过5分钟,并保证必要的机械操作时间。

推焦计划中如有乱签号应尽快调正,调正方法,一是向前提,即每次出炉时将乱签号向前提1~2炉,这种方法不损失出炉数,但调正较慢;二是向后调,即延长该炉号的结焦时间,使其逐渐调至原来位置,此法调正快,但损失出炉数。

☞其他作业

●贫煤气时,应协助交换机工每半小时遛一次烟道,检查废气系统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交换五分钟后开始遛烟道,历时5分钟)

●每隔一小时,检查地下室加热设备运行情况。

●发生停电、停煤气等故障,协助组长进行处理。

8.特殊操作

焦炉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停止加热:

烧焦炉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烧贫煤气支管压力低于500Pa时。

煤气管道、管件等设备损坏需要停煤气处理。

烟道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保持所需的必要吸力。

交换机、交换传动设备出故障在短期内不能修复而影响正常换向。

有计划或其他事故造成长时间停止出焦。

 

1.

立即用交换机关闭煤气,切断自动交换(1分钟),如果停电时,先切断电源,迅速地将相应的电磁阀端部顶住,用人工进行手摇交换(5分钟)。

2.减小吸力,将调节机构打到手动位置,如使用混合煤气加热时先将焦炉煤气渗混煤气阀门关闭。

(1分钟)

3.关闭加减旋塞,关闭两侧分烟道翻板,1小时交换一次废气,并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15分钟)

4.

通知大班停止推焦。

并通知调度室及车间。

炼焦炉送煤气操作:

前提

当影响焦炉加热的故障已排除或煤气主管压力达到恢复加热标准时,即可向炉内送煤气恢复加热。

负责

送煤气操作要由车间主任或煤气副主任统一指挥。

Ø

操作

如煤气支管低于500Pa时,应停止向炉内送煤气,打开煤气管道的放散管,同时打开蒸汽阀门,用蒸汽清扫管内煤气,再用煤气赶蒸汽,放散10分钟后开始取样做爆发试验三次,合格后关闭放散管。

Ø将进风门开度、吸力恢复到正常状态,水封槽保持满流。

Ø将交换机交换到正常加热状态,然后从煤气管道末端开始逐个打开加减旋塞。

Ø设专人看煤气压力,在送煤气过程中,煤气主管压力低于1000Pa时应停止送煤气。

Ø将调节机构打到自动,恢复正常加热制度。

Ø上炉顶检查立火道的燃烧情况,使其正常。

Ø煤气送入炉内正常后方可进行推焦作业,恢复生产。

根据温度情况调整加热制度。

 

时间进度:

共计约35分钟,具体时间分布见下图数字所示(单位:

分钟)。

 

10.生产记录书写

认真打印好推焦计划表。

✐每天中班打印三班炉温记录表。

✐记录详实、准确、完整、能真实有效反映当班生产状况等。

✐记录字体用仿宋体,字迹整洁,无涂改,修改时在原记录上划两杠并签章更正。

✐所有记录本(表)按月成册保存,专人保管,以备后查。

11.安全工作要点

上班时,穿好白帆布服和工作皮鞋,进入工作现场戴上安全帽,并把带子系于下巴下方,防止掉落。

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有两人以上,并携带袖珍式CO检测仪;进入地下室作业必须启动轴流风机,在1#炉地下室作业还应启动送风机。

禁火区域严禁随意动火,禁止在烟气区域休息、闲聊、取暖;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

测温时,严密注意煤车的行走,遇到煤车正下煤时,必须停止通行,防止装煤口喷火伤人。

测温时,严禁踩踏装煤孔盖和倒退行走,以免掉入炭化室。

开看火孔盖,应使用带安全横梁的火钩,并站在上风侧;禁止铁器等杂物掉入立火道;开盖后,待看火孔不再冒烟、冒火时,方可测量火道温度或进行观察。

严禁串至上升管操作室或地磅房操作室休息,在炉顶作业时,禁止坐卧煤车轨道,禁止背靠所有栏杆,禁止打闹、嬉戏或追逐,禁止向炉下扔任何物体。

遇需要煤气放散时,应先通知炉顶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然后方可进行煤气放散操作;能正确、熟练使用氧气呼吸器。

大雨、大雪而使炉顶蒸汽过大时,禁止测温作业;遇有高、低温火道应立即报告班长或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调节。

每半小时巡视一次烟道和地下室;固定式CO检测仪报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必须熟练掌握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干粉推车的使用方法;必须熟知公司火警号码。

煤气管道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火势较大时,应先降低管道内煤气压力(但不得低于500Pa),再用干粉灭火器或湿棉被扑灭。

漏点较小的用黄泥堵住;漏点较大的应立即报告车间或厂领导,采取停煤气等有效措施。

进出交换机室的东门时,必须注意推焦车的行走,确认无危险后方可通行;推焦车作业时,严禁打扫该门前的卫生,防止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安全通道示意图

焦侧上升管走台

炉顶区

楼梯

机侧上升管走台

4#焦炉

 

机侧上升管走台

楼梯

机侧上升管走台

楼梯

 

操作平台

楼梯

4#焦炉

 

焦侧操作平台

1#焦炉

2#焦炉3#焦炉

 

机侧操作平台

楼梯

地下室

4#焦炉

1#焦炉

地下室

2#焦炉3#焦炉

地下室地下室

 

12.作业环境要求

交换机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卫生干净。

●楼梯无杂物、无障碍物。

●安全通道禁止有障碍物。

●烟大汽大时,不能测温。

卫生包干区的范围示意图:

(见阴影部分)

 

4#焦炉

 

 

 

1#焦炉

 

2#焦炉

3#焦炉

楼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