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1095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大赛获奖教案.docx

12唐诗五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赛获奖教案

12 唐诗五首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

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教师指导:

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

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

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

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

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

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

湖北:

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

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

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明确:

生1:

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

我也喜欢这两句。

“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

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

愁什么呢?

明确: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

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

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

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

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

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

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

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

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

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

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

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

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

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

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

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早春。

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

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

骑马。

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

(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

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

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

学生由于缺乏对诗歌艺术的领悟,很难提起一定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引导,是一大遗憾。

第四单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四单元 )  人生感悟体验

13 背 影

1.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本。

3.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

4.品味本文质朴典雅的语言。

5.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基本特征,学会欣赏写人记事散文。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

也许是父母一个深情的凝望,也许是爷爷奶奶一个和蔼的笑容,也许是老师在作业本上留下的一个个红勾……正是生命中无数美好的感动,让人间变得温馨动人。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仅仅记录的一个小小的背影,却感动了阅读它的无数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其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写作背景:

《背影》是记事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

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

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

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目标导学二:

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事,过程中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终生难忘。

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目标导学三:

重点探究,分析“背影”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明确:

文中共有四次写了背影,第一次是文章开头,作者在回忆中提到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爬上月台留下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离开时消失在人海中的背影;第四次是结尾抒情时点到的背影。

2.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的。

明确:

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先用外貌描写来描写父亲,即“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表现出父亲买橘子的不易;再用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似一个慢镜头一般,作者将这个行动的背影仔细刻画,忽又定格在月台上,形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影形象。

而在父亲离开时,又将众多的人影作为陪衬,写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影里。

3.第6段中,作者两次描写父亲的背影,并两次说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为什么?

请你分析作者在此表达的情感。

明确:

作者被父亲为自己的付出深深感动,这是一种深切的父子情。

4.分析第6段可知,本文的重点在通过父亲的背影表达父子之情,那么又为何要写与背影无关的第2—5段呢?

请你简要分析。

明确:

第2、3段介绍家庭情况,看似与“背影”无关,却是“背影”故事的缘起与节奏;第4段写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5段写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的准备,因此,这四个自然段虽然未直接写背影,却与背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探究:

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教学提示】

关于该文体的探究不宜过早完善答案,宜在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体悟感知后进行完善。

目标导学四:

学以致用,学习刻画形象

点拨:

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的方法。

在描写外貌时,抓住父亲穿着简陋与肥胖的典型特征,在动作描写中也集中体现出攀月台不易的形象。

作者这种抓住典型特征做简要勾画便表现出人物形象的方法叫白描手法。

引导:

在你的印象中,是否也有人给你留下过如此感动的回忆呢?

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具体到对方做了什么动作,他(她)是什么形象,或说了什么话,将他(她)记录下来,记住要表现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在上一课时,我们仔细分析了朱自清先生刻画的“背影”形象,这个形象如此令人感动。

然而细心的同学恐怕已经明显地感受到朱先生的情感在文中有着极大的变化,而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也未必就是爬月台买橘子那样简单,这节课,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本文的情感世界。

目标导学一:

把握“我”的情感变化

探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我”对父亲的情感很深厚,但不曾表现,且前文中表现得略有些不耐烦。

比如看到父亲送站时和脚夫讲价钱,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二是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觉得他“迂”。

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撼了。

在“背影”这个形象中,父亲是真对“我”很好,这让“我”十分感动。

【教学提示】

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作者与父亲之间曾有种种不合,教师可结合相关资料对该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目标导学二:

赏析语言,体会“父亲”的关爱

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在文中是一以贯之的。

请你在文中找到那些令你无比感动的瞬间,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1.父亲对儿子说的话令人感动。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明确: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家境困难,身心最艰难的便是父亲,而父亲却依然坚强并回过头来安慰“我”,这在表现父亲坚强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我”的关怀。

(2)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

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想得周到。

2.细节部分令人感动。

(1)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明确:

父亲因为事忙,因此不打算送“我”,且已经托人照顾“我”,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而送了“我”。

这其中经过了父亲“再三嘱咐”“终于不放心”“踌躇”“终于决定”的犹豫反复心理,可见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那个没长大的儿子。

(2)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明确:

这一段描写看似没什么,但是联系“我”的“紫毛大衣”来看,却十分感人,父亲因家境只能穿着简陋,却让儿子穿着紫毛大衣去求学。

这对比中见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目标导学三:

品味本文朴实典雅的语言

探究:

有人说,本文语言朴素而不失典雅,匀净而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语言朴素:

本文并未用华丽的修饰词,而是如口语一般。

在描写的过程中,又善用白描手法,简洁而表现力强,这更加体现了本文用语的朴素平实。

典雅:

文中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赋闲”“勾留”,这类词语保留了文言的概括力与典雅内蕴,穿插在文中,使全文有典雅的感觉。

匀净细腻:

本文短短一千多字,将一个“背影”刻画得如此生动,在省略内容上,下了大功夫,写则写与“背影”相关的内容,与“背影”无联系的内容全然不写,使全文用语显得匀净。

而在表现“背影”的过程中,又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得文章整体的叙述描写给人细腻之感。

目标导学四:

学文识类,探究写人记事散文基本特点

探究:

文章通过回忆车站送别这件事刻画了一个“背影”形象,体现了父子情深,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结合本文说说写人记事散文的基本特点。

明确:

(1)写人记事散文通常记叙一件事或多件事表达某个主题,突出某个人物形象。

如本文则通过车站送别突出父子情深的主题,突出了父亲的形象。

(2)记一件事时要记录典型事件、代表性事件,要为主题服务。

如本文在记事时,着重选用车站送别事件,重点突出送别时的背影而取得了成功。

三、板书设计

背 影

人物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分三步进行,先重点分析“背影”把握父亲的形象,然后探究文中的情感把握文本主题,最后引导学生关注本文写作风格,即构思技巧与语言特征,并引导学生“学文识类”,深化学生对写人记事散文的认识。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我”由与父亲有隔阂到理解父亲的情感变化,超越“父子情深”的浅层认识。

不足之处

由于本文的情感与形象互相交融,分析形象与把握情感分开讲解,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散文学习的整体美感。

此外,由于对时代背景与写作背景未做过深的探讨,学生对本文的深层意蕴体悟不够深刻。

14 白杨礼赞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

3.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朴质、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4.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一、导入新课

显示白杨树的图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种树,这种树叫白杨树。

请同学们对照图片说说这种树的特征,并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你由这种树联想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

白杨树笔直的干,向上收拢的枝叶都是它最典型的特征,它本身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戍边士兵、保国的将军等。

教师宜在引导学生对白杨树整体进行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目标导学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并说说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

朗读时应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读出深蕴其中的赞美之情。

2.本文的题目为《白杨礼赞》,而作者也确实是在不断地赞扬白杨树,请你找到文中赞扬白杨树的语句,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赞美白杨树的,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白杨树。

明确:

第1段: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1段是总体的赞美,与题目对应,也承接后文)

第4段: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4段的赞美是在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后发出的,白杨树在黄土地上傲然挺立,形成一种意境美)

第6段: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6段的赞美是在第5段描写白杨树的形貌不平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之后发出的,赞叹白杨树的形美与神美)

第8段: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里由白杨树的品质联想到当地人民的品质,白杨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既是赞美白杨树,又是赞美人)

第9段: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总结性的赞美,与前文所有的赞美形成呼应)

3.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2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明确:

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同时又用“单调”与第3段中白杨树“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两相对比又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此外,作者在此处用“单调”这个字眼,看似是贬低环境,实则为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做准备,这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因此不能删掉。

目标导学三:

把握白杨树特征,体会其象征意义

1.请你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作者刻画了白杨树怎样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

明确:

2.请你阅读第7段,作者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不是贬低了白杨树吗?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

作者说它不是“好女子”是为了突出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的伟丈夫形象,如同第2段用“单调”字眼一般,作者在此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白杨树“伟丈夫”的品质。

3.请你仔细阅读第7段,说说作者是如何由树及人,写出白杨树的内涵的,文中的白杨树到底象征了什么。

明确: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清晰明了地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

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教学提示】

教师可在此补充抗日战争时期北方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资料或图片,引导学生将白杨树的特征与抗战精神相结合,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

4.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楠木在文中象征了什么?

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楠木”象征了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诸如国民党反动派)。

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和完整。

目标导学四:

学习象征手法,认识托物言志类散文

探究一:

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明确:

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提示: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

茅盾从广大北方抗日军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探究二: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白杨树的挺拔象征着朴实坚韧的农民士兵,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着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精神。

为什么白杨树会如此具有象征意义呢?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象征手法有怎样的认识?

请结合文本分析。

明确:

(1)作者最初在描写白杨树时极尽笔墨对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及内在品格进行描绘赞美,已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当作者用四个反问句点明之时,这象征意义便立即凸显出来。

(2)从本文的象征手法运用来看,象征手法首先是一种结构立意上的技巧,而不是语言运用上的技巧,所以它不像比喻等修辞手法,不是简单说“北方的劳动民众像挺直的白杨树一样坚韧”,而是先刻画白杨树,再点出其象征意义。

这也说明了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宜先对某一事物做具体描绘,突出它具有象征意义的特点,再赋予其象征意义。

此外,本文是托物言志类散文,而如何将物与志相结合呢?

象征的手法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

三、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白杨树

可取之处

本文从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象征这一表现手法,突出象征手法与托物言志类散文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此类文章的认识。

不足之处

本文需重点学习的知识点比较多,如在写作技法上,就有欲扬先抑、象征、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值得重点教学;在价值观上,本文也可重点突出革命精神。

但为了让学生达到“识文知类”的效果,只能将象征手法的运用重点突出,其他点只是点到为止。

取舍或有欠缺,需在多次教学过程中进行更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