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71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docx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

目录

引言

1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1.2产业集群的特征

1.3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实证分析

2.1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

2.2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

2.3案例分析:

大连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

3解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3.1解决措施

3.2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产业集群是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它不仅支撑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研究辽宁省产业集群的现状,解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对于加快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实现辽宁产业集群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选取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本文对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作为分析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都有哪些,且以大连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为分析对象,从一个具体案例探讨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都有哪些。

第三部分,综合本文的理论、实证和案例分析提出结论,并相应提出解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政策建议:

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提搞企业竞争效率;提升集群专业化服务层次和水平,促进集群升级;加大国家和省市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

关键词: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

Abstract

Theindustrialcolonyistheworldwidebasiseconomicphenomena,anditisthemodernindustrialdevelopmentkeycharacter.Itnotonlyhassupportedtheworlddevelopedcountryandthelocaleconomyhighspeeddevelopment,isalsobecomingthedevelopingcountryandthearearealizestheimportantwaywhichtheeconomysoars.StudiesLiaoningProvinceindustrycolonythepresentsituation,solvesbottleneckproblemwhich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develops,regardingspeedsuptheconstructioncountrynewIndustrialbase,realizes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todevelopwiththeLiaoningoldIndustrialbasecomprehensivepromotionhasthevitalsignificance.Therefore,thisarticleselected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todevelopthebottleneckquestiontotaketheobjectofstudy,thesynthesishasutilizedthemethodwhichthetheoreticalanalysisandtheempiricalanalysisunified,thekeyutilizationcaseanalysis'smethod,hasconductedsystem'sresearchtothisquestion.

Thisarticlemainminutethreemajorparts:

Thefirstpart,thisarticletotheindustrialcolonyconcept,theindustrialcolony'scharacteristic,theindustrialcolony'scarriedonthetheoreticalanalysisinprovincialeconomydevelopmentfunction,theachievementhasanalyzed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todevelopthebottleneckquestionrationale.Thesecondpart,thesituationwhichdevelopedto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hascarriedontheempiricalanalysis,andpointedouttheindustrialcolonydevelopedwhichthebottleneckdidhave,andtakeDalianpetroleumchemicalindustrycolonyastheanalysisobject,whichdiscussed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fromaconcretecasetodevelopthebottlenecktohave.Thethirdpart,thecomprehensivethisarticle'stheory,therealdiagnosisandthecaseanalysisproposetheconclusion,andproposedcorrespondinglysolvestheLiaoningindustrycolonytodevelopthebottleneckquestionpolicytosuggest:

Strengthensbetweenenterprise'srelation,raisesdoestheenterprisecompetitionefficiency;Promotioncolonyspecializationservicelevelandlevel,promotioncolonypromotion;Enlargesnationalandprovincesandcitiesfinancialsupportdynamics;Perfectgovernmentcollectiveservicesfunctionandsoon.

Keywords:

Liaoning;Industrialcolony;Developsthebottleneck

引言

产业集群现象由来已久,从其初现端倪到研究理论盛行大致经历了10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着产业集群的界定、成因、及其具体的经济效用[1]。

如今,在我国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产业集群描绘了让世界羡慕不已的经济发展曲线[1],产业集群的发展己经成为引人瞩目的区域发展趋势。

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突飞猛进,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同国家其他地区一样,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而要把一个老的工业基地转换成新的工业基地,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解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

关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受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发展能有效增强区域和地方经济的竞争力,这已成为政府、产学研界的共识。

但是,通过文献调研和检索发现,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产业集群的定性研究和各种专业性产业集群的研究,对于一个地区的整体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还很少。

本文针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具体情况,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发展瓶颈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相关研究,并为如何解决其瓶颈问题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因此,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实证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先从理论上介绍了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又结合实证分析法,分析了辽宁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最后运用的是管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案例分析,本文对辽宁大连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的现状、发展、以及产业集群存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借鉴和参考国内产业集群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有关知识的理论分析,结合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研究影响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同时使用案例:

大连石油化工产业集群进行分析,证明文中所得的一般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种方法共同使用,使分析结果更具准确性、说服力和推广性。

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提搞企业竞争效率;提升集群专业化服务层次和水平,促进集群升级;加大国家和省市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对解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指导的意义。

1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关于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的概念,虽然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从研究文献上看,“产业集群”又被称为“产业群(industrialcluster)”“地方企业集群(localclusterofenterprises)”“地方生产系统(localproductionsystem)”“区域集群(regionalcluster)”“产业区(industrialdistrict)”等,有的术语还延伸到“地方创新环境(localinnovationmilieu)”“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等。

但还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下面就分两个部分来介绍。

1.1.1国外学者观点

最早对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的是,美国战略管理专家迈克·波特(M.E.Porter),在他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运用“钻石”理论,以10个国家为案例。

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殊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形式。

产业集群通常包括下游产业的公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智囊团、职业训练提供者、技术标准机构等。

很多集群还包括上会和涵盖集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1年指出,产业集群是企业在相关的商会联系基础上存在的地理组合现象。

集群包含的企业数可以不同,大小企业占有的比例也可以不同。

一些集群,如意大利的产业区,是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构成。

其他集群的核心可能是大企业。

在不同的集群里,企业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从松散的企业网络协会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竞争[3]。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同在2001年指出,产业集群是生产和销售一系列相同或相关的产品而面临共同的挑战和机遇的企业部门上和地理上的集中。

这些集中能够提高外部经济性。

1.1.2国内学者观点

我国学者马建会在《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中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既竞争又合作,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是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积聚体。

我国学者王缉慈在2002年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再摸以特定的产业及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4]。

我国学者杨公朴、夏大慰在《现代产业经济学》中提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中的大量企业及相关企业高度集聚为标志,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几何[5]。

1.1.3产业集群的基本构成

在典型的产业集群中,一般有以下五类机构,如图1所示。

这五大类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该产业集群成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

其中,成品商该产业集群最终产品的生产者,客商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者,供应商是最终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与供应者,中介服务机构是指成品商、供应商与客商服务的金融保险、运输、教育培训、研究所、行业协会等,规制管理机构是指为集群中各类经营性单位服务的本地政府、部门及时检测与监督机构等。

资料来源:

“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125期。

图1产业集群的基本构成单位

1.2产业集群的特征

1.2.1聚集经济

产业集群是由大量的企业和产业在一个特定空间区域范围内的聚集,这样便能够产生广泛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如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原材料、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可以面对面的交谈,增进了解和信任,并互通情报,减少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可以增加本地市场需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等。

1.2.2弹性专精

所谓弹性专精,即灵活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企业间形成密切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

例如在意大利产业区,通过产品分包和协作,整个价值链存在明显的地方化趋势。

1.2.3周期性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一般是要根据企业成长和集聚发展的态势、产品和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产业发展的规律等进行的。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6]。

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自我循环的生命周期,即集群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形成期(新循环)。

之所以集群在进入衰退期后,仍然可以进入到新循环的集群形成期,是由于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或者主导产业的转变。

1.2.4学习和创新性

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彼此交流学习,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可以为企业提供交换非编码知识和信息的机制,通过区域内个人接触和交往,企业可以获得一些隐含的、难以编码的知识或者技术诀窍。

1.2.5合作竞争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即展开积累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

这种合作竞争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

通过这种合作竞争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机制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

1.2.6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又叫“自我创新机制”。

集群一旦形成,就能通过发挥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使各种要素进一步向该地区集中,从而使这种集群优势进一步强化。

正如波特所指出的:

一旦一个产业集群开始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

这种特征也被称为路径依赖,即技术发展或制度变迁受到其初始选择的影响和制约,人们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会对这种选择产生依赖性,这种选择的本身也具有发展的惯性,具有自我加强的放大效应,从而不断强化这种初始选择。

1.3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5年6月,中国(青岛)产业集群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玉台指出:

产业集群“概括了产业和地区发展中一个普遍规律”,“它将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地区产业发展、企业竞争力等问题有机联系起来,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使产业和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形成后,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途径,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

1.3.1提高生产率

由于存在外部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以地区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率。

在产业集群内,各种相关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进行灵活的专业化分工,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还能减少能源和原来的小号,减少库存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专业化供应商、熟练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化的市场组织网络,各种企业的地理集中也能够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成本。

企业的地理集中以及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分工合作关系,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的合作成本,尤其是合同谈判能和执行成本。

1.3.2刺激企业创新

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

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

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产业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第二,汲取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各种企业的相互集中以及顺畅的市场组织网络,有利于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传播,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并提供学习机会。

第三,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由于存在“学习曲线”,使产业集群内专业化的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更容易和成本更低。

他那个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经这个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1.3.3循环累积

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而且产业集群内良好的创新氛围、积累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企业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

Audretsch和Feldman发现,一个地区的激烈竞争环境对新企业来说是加入的吸引力。

企业聚集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享受研发的溢出效应而提高利润。

而且,越是激烈的竞争,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越大。

1.3.4增强竞合性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集群内企业的产品性能、品质具有相似性,所以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但是这种竞争与开放性市场竞争有所区别,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的竞争。

竞争的同时存在着广泛合作,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

集群内企业不是简单的竞争对手,而是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这一特征在产业集群自我形成初期也没有想到产业集群内部会形成协同竞争的局面。

但是随着产业集群逐渐发展产业集群内部逐渐意识到共同发展是最终目标,产业集群是一个共生体,所以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

1.3.5形成地区品牌

在产业集群内,由于产业领域比较集中,各产业领域所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一般都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高市场份额,享有相当的知名度。

如美国的硅谷生产的IT产品,我国温州生产的打火机,印度班加罗尔设计的软件等等,都在世界上具有较好的声誉。

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产业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后,就可以为区域内所有的企业所享受。

2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瓶颈问题的实证分析

2.1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辽宁省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105个,年销售收入3000多亿元,税金约90亿元,出口交货值350多亿元。

这105个产业集群,平均每个集群有125户企业,集群企业户数最多的是海城纺织服装集群有6200户企业,有20个产业集群企业户数超过100户。

沈阳、大连、鞍山三市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部产业集群经济总量的53.1%;营口、辽阳、锦州、盘锦、葫芦岛五市占39.9%;其他六市仅占7%。

辽宁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按形成的方式划分,可分为招商引资增量型、置换式专业园区布局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优势产业扩张型和专业市场先导拉动型五种类型。

沈阳市是招商引资增量型和置换式专业园区布局型最成功、最典型的代表,大连市龙头企业带动型较多,而鞍山市的产业集群多为优势产业扩张型。

实际上,我省许多市都有立足于优势产业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扩张型,优势产业扩张型往往比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牵动作用更大更持久。

如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抚顺、辽阳立足于石化产业原料优势发展的石化深加工产业集群等等。

专业市场先导拉动型在沿海发达省较多,特别是以民用产品为主的产业。

我省鞍山海城西柳市场带动附近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属于此种类型。

目前,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扎实、态势强劲。

全省产业集群正在以年均递增超过50%的速度成长。

近两年我省产业集群每年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连续三年投资额实现一年翻一番。

法库陶瓷、瓦房店轴承、岫岩玉器、大石桥镁制品、辽阳钢管等一批区域品牌和龙头企业大杨服装、华丰实木家具、盼盼防盗门、辉山乳品等一大批著名商标闻名全国。

法库陶瓷、沈阳于洪家具、瓦房店轴承、岫岩玉器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系列化配套、产业成链、部分公共服务良性运转的优良载体。

沈阳市产业集群数量达到30个,实现超百亿产出的集群达到10个。

大连、鞍山等市也将加速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抚顺、辽阳市的石化产业深加工产业集群规划宏伟,已经迅速起动。

“五点一线”之中的一些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初具雏形,实现阶段突破性发展。

2.2辽宁产业集群发展发展的瓶颈问题

2.2.1集群内部企业间竞争多联系少

产业集群内部应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交易上所要支付的成本,同时也能够使得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的深度分工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然而在辽宁产业集群内部却尚未建成良好的竞争和信赖的沟通。

集群内的核心企业并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这些核心企业在忙于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力量,对自身进行各种创新,但是却忽视了与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联系,而小企业之间也彼此恶性竞争,再加上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不足,没有形成企业之间的信赖关系,因此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2.2.2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产业链不完善

目前,辽宁的产业集群“外包意识”还普遍较弱,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集群中,尽管有些集群特色明显,但是集群内部却缺乏细致的分工[1]。

如大连的石化产业,鞍山的煤炭产业等,都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但很多这是行业扎堆,多数产成品及其零部件都只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而配套企业就得不到充分发展。

另外,很多产业集群也缺乏一系列相关产业集群的支持。

这样,不仅分工得不到细化,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函和竞争力的提升[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