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966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单元测试3.docx

中图版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单元测试3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在T细胞内通过自我复制迅速增殖,使T细胞大量死亡

B.艾滋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

D.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是易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等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借助寄主细胞增殖,HIV主动攻击破坏T淋巴细胞,A项正确;机体可以在HIV的刺激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消除胞内病毒,B项错误;HIV通过破坏T淋巴细胞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遭破坏,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感染其他病原体,C项正确;HIV只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基因重组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染色体变异发生在有染色体的生物体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以“艾滋病”为材料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

A.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B.核酸、核苷酸、DNA

C.反射弧、传出神经元、效应器D.染色体、DNA、RNA

【答案】A

【解析】

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c,e三种细胞

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形成均不需要抗原的刺激

D.图示体液免疫过程,④⑤⑥属于效应阶段

【答案】D

【解析】

4.人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的杀菌作用属于()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

5.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会促进T细胞的分化,并引起抗体生成能力升高。

说明健康的心态能使细胞免疫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分别()

A.提高、降低B.降低、提高C.提高、提高D.降低、降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需要T细胞起作用,故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都会提高。

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T细胞的作用。

点评: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6.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调

C.大量饮水可导致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C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某种器官功能出现障碍时,就会引起稳态失调,B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C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

【点睛】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

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

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

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答案】D

【解析】

8.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

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反应过程中发生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答案】D

【解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B错误;B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C错误;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的,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9.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表得出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D为空白对照组,是实现实验目的必须设置的一组

B.生根插条数和每条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均反映了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

C.为了确定促生根的最适宜萘乙酸浓度,应配制400-600mg/L的萘乙酸溶液再实验

D.通过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结论

【答案】C

【解析】本实验是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所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因变量是生根插条数和每条插条的平均生根数。

分析表中各组数据可知,D没有用萘乙酸处理插条,属于空白对照,也是实验必需设置的一组,A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生根插条数和每条插条的平均生根数均反映了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B正确;为了确定促生根的最适宜萘乙酸浓度,应配制400-800mg/L的萘乙酸溶液再实验,C错误;由于ABC三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D的结果比较,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插条都是促进生根的作用,没有体现抑制生根的作用,所以通过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生长素对插条生根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结论,D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要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空白对照的作用,其次是判断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

10.下图为体液免疫过程,分析图形。

哪项说法符合题意:

A、细胞B为B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而成

B、细胞E产生的是淋巴因子,可加强免疫效应。

C、细胞E产生的球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D、所有抗原一定要经过细胞A、细胞B才能被细胞C所识别。

【答案】C

【解析】

A、细胞B为T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错误。

B、细胞E产生的是抗体,参与体液免疫;错误。

C、细胞E产生的球蛋白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正确。

D、所有抗原主要要经过A(吞噬细胞)、B(T细胞)被细胞C所识别,抗原也能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错误。

1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主要通过⑤途经来刺激细胞3

B.物质a为抗毒素,并且只能由细胞4分泌

C.细胞2、细胞3不但来源相同,分化场所也完全相同

D.细胞4分泌的物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为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效应B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

图中可以看出,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可以通过①②③途径,也可以通过⑤途经来刺激细胞3,故A错误;物质a为抗体,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此处的抗毒素,故B正确;T细胞和B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是分化场所不同,故C错误;单克隆抗体才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了体液免疫的过程及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

12.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

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

“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Graves氏病患者的抗体是由垂体合成

B.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抗体和Graves氏病患者体内的抗体作用效果一样

C.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过量,抗体的分泌量减少

D.在正常人体内,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以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抗体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

有题可知B错误。

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的分泌减少,抗体的分泌量不变,C错误。

本题选D。

考点:

神经体液调节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得到相关的信息。

13.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③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面一段

B.实验④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C.实验⑤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

D.实验①②③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③的自变量是锡箔小帽的位置不同,该实验是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故A正确;实验④中的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故B正确;实验⑤的处理方法是在胚芽鞘尖端和胚芽鞘下部之间插入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该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运输到下部,引起尖端下部生长,故C正确;实验①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位置,不是否具有单侧光照,因此不能验证植物向光性原因,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胚芽鞘生长方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2015秋•陕西校级期末)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属于抗原的是()

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

C.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不会产生反应,不属于抗原,A错误;

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都属于抗原,B正确;

C、自身新产生的白细胞能替补衰老和死亡的白细胞,不是抗原,C错误;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D错误.

故选:

B.

考点: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5.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人体对该病毒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B.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不起作用

C.患儿体内的CAV-16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故A错误;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对其不起作用,但吞噬细胞能识别、处理CAV-16,并暴出其抗原决定簇,故B错误;病毒感染时,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故C正确;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记忆细胞不能合成抗体,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以CAV-16病毒为素材,考查病毒和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A.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不是葡萄糖

B.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因此血红蛋白含量很少

D.胰岛素分子中O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水数

【答案】A

【解析】A.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

B.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多肽链分解为若干个氨基酸,B错误;

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成熟之前就已经合成了很多,故含量不会很少,C错误;

D.胰岛素分子中O原子数=2×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水数,D错误。

17.下列属于细胞免疫所产生的物质是()

A.白细胞介素B.抗毒素C.抗体D.抗生素

【答案】A

【解析】细胞免疫所产生的物质有白细胞介素。

抗毒素、抗体属于体液免疫产生的物质

18.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答案】C

【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必需通过逆转录菌将朋占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潜伏起来,A错;艾滋病通常是通过体液接触传播,不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B错;艾滋病病备属于逆转录病毒,需要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成DNA.然后插入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潜伏起来.所以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对;艾滋病的宿主细胞是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痊功能都会受到影响,D错误。

【考点定位】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

19.如图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d时间注射的是与a时间不同的疫苗,是初次免疫应答,A正确;d时间是初次注射疫苗,抗体水平比较低,B错误;抗原不同,产生甲、乙抗体的效应B细胞不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C正确;据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正确。

【考点定位】二次免疫

【名师点睛】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如图

(1)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图解。

(2)记忆细胞的特点:

迅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3)二次免疫特点:

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20.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是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细胞③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尿素浓度低于①处

B.如果细胞③为肝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C.如果细胞③为脑细胞,⑤处的CO2浓度高于①处,而02的浓度相反

D.如果细胞③为胰岛细胞,则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综合性考查,分析题图可知,①内的液体是血浆,②内的液体是组织液,③内的液体是细胞内液,④内的液体是淋巴液,⑤的箭头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⑤所在的端为动脉端;①②④内的液体组成内环境也叫细胞外液,与③内的液体共同组成体液。

若③为肝脏细胞,代谢废物尿素通过组织液主要进入血浆,故⑤处尿素高于①处,A错误;若③为肝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在肝脏处合成肝糖原,故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B正确;若③为脑细胞,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错误;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故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作用和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血糖平衡调节,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特点,准确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综合理解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综合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40分)

2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图中物质a来自于________阶段,它是在B中的第________阶段消耗的。

(2)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_。

Ⅱ.右图为某细胞分裂图象:

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个,该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

Ⅲ.

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

Ⅳ.下图是有关变异的概念图,请据图填写有关内容: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

(1)光反应  三 

(2)减少

Ⅱ.姐妹染色单体 2ks5u

Ⅲ.C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B

Ⅳ.③基因重组   ④增添、缺失、替换   ⑤交叉互换

22.糖尿病包括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等。

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缺乏;Ⅱ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正常,而胰岛素的受体不足。

C肽是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多肽,且C肽与胰岛素等量,因此C肽的测定结果是糖尿病分类的重要依据.如图曲线表示甲、乙、丙三人体内C肽含量变化情况(在0.5小时时摄入一定量食物).回答

下列问题:

(1)若曲线乙表示正常人,则_______表示Ⅰ型糖尿病患者,_______表示Ⅱ型糖尿病患者。

在临床上_______型(填Ⅰ型或Ⅱ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激素分泌与血糖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推测血糖浓度与胰高血糖素浓度呈_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3)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体液中能检测到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其原因是患者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_______,进而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细胞,从而产生相应抗体。

【答案】丙甲Ⅱ负相关抗原浆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考查对血糖调节途径、自身免疫病机理的理解。

(1)C肽与胰岛素等量,若曲线乙表示正常人,丙的C肽含量少于乙,则乙表示Ⅰ型糖尿病患者,甲的C肽含量多于乙,甲表示Ⅱ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受体不足,因此在临床上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高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二者呈负相关。

(3)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胰岛B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含量降低。

胰岛B细胞会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产生相应抗体。

23.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与机体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跑步是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跑步过程中人体心跳有所加快,这是______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的特点。

(2)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热大量增加,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_______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3)某人在工作时不慎受伤,因护理不当感染了细菌,细菌感染手部伤口后,机体首先发起免疫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

(4)细菌感染伤口后,会引发伤口红肿、体温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请从产热的角度分析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神经和体液作用时间较长汗腺分泌吞噬细胞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使产热增多

【解析】试题分析:

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体内水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1)跑步这一复杂动作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完成的,跑步过程中心跳加快与肾上腺素的分泌有关,故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所以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

(2)长跑比赛中,由于产热增加,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加快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主要调节途径之一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加快散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

(3)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细菌感染手部伤口后,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4)细菌感染伤口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使产热增多,所以会引发伤口红肿、体温升高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点睛】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要牢固掌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过程,结合相应问题准确作答。

2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由、和_____组成。

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____(用图中细胞编号回答),该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

等液体中。

(2)图中细胞Ⅰ完成的免疫应答过程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

____,抗原释放出来;另一种是通过活化靶细胞内核酸酶,破坏靶细胞的DNA,从而诱导,同时抗原也被消灭。

(3)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_____(多选)。

A.表达细胞表面受体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

C.合成大量ATP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

(4)图中“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产生的细胞分泌物是_____。

(5)图示①—④的4个途径中,一定会发生膜上受体与细胞外分子相互识别过程的有___。

【答案】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Ⅵ血浆(或血清)

(2)靶细胞裂解死亡诱导靶细胞凋亡(3)A、B、D(4)淋巴因子(5)①、②、③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体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浆细胞是分泌抗体的细胞应是图中的细胞VI,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

(2)图中细胞Ⅰ完成的免疫应答过程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另一种是通过活化靶细胞内核酸酶,破坏靶细胞的DNA,是诱导靶细胞凋亡,同时抗原也被消灭。

(3)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主要是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表面受体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加工,产生水解酶也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分泌蛋白更需要内质网加工,故A、B、D正确。

ATP的合成和内质网无关。

(4)某种初始状态的T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5)①是巨噬细胞直接吞噬病毒,需要识别病毒,②过程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需要识别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