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932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上按章节 第五六单元.docx

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九上按章节第五六单元

2019-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九上按章节第五、六单元

14.(2013·福安)“三角贸易”中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A)

A.非洲——美洲B.美洲——非洲C.美洲——欧洲D.欧洲——非洲

27.(2013·南宁)小明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非洲开往美洲的贩奴船”、“黑奴运抵美洲”的图片,该组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的(C)

A.全过程B.出程C.中程D.归程

12.(2013·牡丹江)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

,茫茫的大西洋海面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B)

A.西班牙人B.葡萄牙人C.英国人D.法国人

16.(2013·宜昌)右图是一幅西方殖民者持续了300多年罪恶贸易示意图,它使非洲损失了一亿多人口,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

它就是(D)

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C.鸦片贸易D.三角贸易

12.(2013·江西)九(l)班同学在一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

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B)

A.新航路开辟B.三角贸易C.世界市场形成D.美国内战

10.(2013·玉林)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D)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4.(2013·株洲)分析右图3可知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D)

A.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B.获得了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1.(2013·南京)它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却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

它是(C)

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扩张C.罪恶的“三角贸易”D.疯狂迫害犹太人

12.(2013·德州)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D)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2013·辽阳)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

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

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

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

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A)

A.“三角贸易”B.埃及独立C.纳米比亚独立D.印度民族大起义

19.(2013·昆明)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揭开了近代欧洲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序幕。

在持续几个世纪的“三角贸易”中,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A)

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3.(2013·湘潭)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

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B)

A.华盛顿B.玻利瓦尔C.章西女王D.圣马丁

12.(2013·济宁)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B)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

20.(2013·襄阳)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C)

A.克莱武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圣西门

14.(2013·山西)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C)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

人物

事迹

评价

1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合众国之父”

2

玻利瓦尔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解放者”

3

章西女王

抗击西班牙侵略

印度民族英雄

4

林则徐

虎门销烟

中国民族英雄

A.①B.②C.③D.④

20.(2013·临沂)“她(见图9)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这位杰出女英雄是(D)

A.委内瑞拉人B.英国人C.哥伦比亚人D.印度人

21.(2013·滨州)下列图中的人物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统治者不同,他(她)是(C)

 

A.华盛顿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尼赫鲁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3.(2013·孝感)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产生—实践—实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史实论证不相符的是(D)

A.产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实践—巴黎公社

C.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实现—宪章运动

20.(2013·兰州)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

“它”是(D)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

15.(2013·福安)图2是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传记

目录的一部分。

此人物是(B)

A.林肯B.马克思

C.克伦威尔D.欧仁·鲍狄埃

7.(2013·雅安)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见右图)。

邮票上有“1871-1991”、“一百二十周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

结合这些信息分析,此事件应该是(D)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

21.(2013·大理)小华在课堂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内容:

①“普法战争”;②“巴黎人民起义”;③“五月流血周”;④《国际歌》。

他这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B)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巴黎公社革命

C.法国大革命D.第一国际

17.(2013·牡丹江)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C)

A.宪章运动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2013·佛山)《共产党宣言》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表明马克思主张(D)

A.只夺取资本家财产B.建立无产阶级民主C.解放全世界无产者D.关注民生

12.(2013·梅州)右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它由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

B.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C.它发表于1848年

D.它的发表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7.(2013·汕尾)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该名言出自(C)

A.《人民宪章》B.《国际歌》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2013·玉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B)

A.巴黎公社正式成立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欧洲工人运动兴起D.资本主义已灭亡

24.(2013·十堰)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

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A)

A.巴黎公社的失败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7.(2013·宜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一份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该纲领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该纲领是(D)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17.(2013·娄底)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像,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该名言出自(B)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2013·吉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B)

A.《人民宪章》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D.《国际歌》的诞生

35.(2013·连云港)某同学搜集到下列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贡献归纳到一个主题中。

这个主题应是(B)

但丁伏尔泰陈独秀马克思

A.资产阶级革命B.思想解放运动C.国际工人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

16.(2013·苏州)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

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C)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人使用

1840年前后

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18.(2013·无锡)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C)

A.宪章运动的兴起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D.国际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12.(2013·菏泽)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

究其原因,四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C)

A.同学甲:

《共产党宣言》是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B.同学乙:

《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C.同学丙:

《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夺取权力的尝试

D.同学丁:

《共产党宣言》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2013·聊城)右图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

碑身上镌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该口号出自(D)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人民宪章》D.《共产党宣言》

17.(2013·潍坊)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

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D)

A.发表《人民宪章》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C.领导了巴黎公社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3.(2013·乌鲁木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B)

A.攻占巴士底狱B.巴黎公社C.宪章运动D.十月革命

15.(2013·海南)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

165年前,他们发现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呐喊,共同起草了(C)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9.(2013·泰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

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不完整的笔记,请你写出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10分)

创新类别

事件

内容

影响

政体变革

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斗争,1689年,英国议会通

过《②》,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发明创造

灯泡的问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③发明

灯泡。

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④》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权利法案;③爱迪生;④共产党宣言;⑤无产阶级从此有了科学理

论指导斗争;在科学理论

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0.(2013·安徽)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

“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C)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7.(2013·巴中)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C)

A.波士顿倾茶事件B.列克星顿的枪声

C.林肯当选为总统D.《解放黑奴宣言》的颁布

21.(2013·兰州)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纪念堂,它是为了纪念一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解放了黑人奴隶的总统,这位总统是(B)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里根

12.(2013·玉林)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最大贡献是(C)

A.赢得了国家独立B.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维护了国家统一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16.(2013·扬州)下列有关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不正确的是(C)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颁布《宅地法》

C.推翻英国殖

民统治D.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

25.(2013·乐山)1948—1984年,美国曾开展过四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林肯。

这是因为林肯(D)

①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②废除了黑奴制度,使黑人获得了自由③勇于创新,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④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2013·新疆)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

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D)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2.(2013·乌鲁木齐)距今150年前的元旦,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

因为从这天起,由总统林肯颁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重要法令开始生效了。

这个法令是(D)

A.《共产党宣言》B.《人权宣言》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2013·贵阳)马克思说: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林肯政府(C)

A.推行冷战政策对抗苏联B.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D.彻底消除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0.

(2013·泸州)观察“林肯在竞选演讲会上”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内容可能是林肯演讲涉及的是(D)

A.宣传《宅地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阐释《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有关规定

C.主张废除黑奴制度,发展自由劳动制度

D.号召人民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

16.(2013·德州)(9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交响——中国篇】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分)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分,只填选项代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③统治阶级的改革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⑥少数民族的内迁⑦海外贸易频繁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分)

【联邦合唱——美国篇】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

“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

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4)材料三中“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什么?

材料四中使双方“纽带绷紧”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3分)

【学史明智——感悟篇】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

(1分)

答:

(1)涿鹿之战(或炎黄战蚩尤)。

秦汉时期(或秦朝)。

(2)②③⑤⑥⑨。

(3)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或元朝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联邦制国家。

焦点问题:

奴隶制的废存。

意义:

奴隶制的废除使北方取得内战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认识: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也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31.(2013·南通)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总统。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历史的发展是与华盛顿和林肯密不可分的。

(6分)

(2)华盛顿和林肯不仅功勋卓著,而且品德高尚。

阅读下列材料:

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即同财政部审计官一起审核他在1775—1783年任大陆军总司令期间所记的战争费用,结果十分清楚、准确。

接着辞去总司令职务,解甲归田。

林肯18岁那年,在新奥尔良奴隶拍卖场目睹奴隶贩子毒打奴隶的惨景,愤然表示:

“等到有一天我有机会打击这个制度的时候,我一定要把它彻底打垮!

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出两人分别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2分)此外,你还知道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受到后人尊敬?

(1分)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关键词

时间:

1775-1783年

人物:

华盛顿

性质:

资产阶级

14.(2013·泰宁)右图是一位历史老师的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

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B)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日本的明治维新D.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21.(2013·广东)有学者认为:

“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

”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C)

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颁布《权利法案》

71.(2013·珠海)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

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他是(D)

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

28.(2013·南宁)19世纪60年代,俄国在崛起的道路上进行了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改革。

其主要措施是(D)

A.提倡“文明开化”B.废除黑人奴隶制C.“废藩置县”D.废除农奴制

16.(2013·河南)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

“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B)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3.(2013·牡丹江)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B)

A.奴隶制B.农奴制C.禅让制D.分封制

(2013·齐齐哈尔)20.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内容正确的是(D)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收归国有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向欧美学习④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2013·鄂州)19世纪中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D)

A.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B.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C.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3.(2013·荆门)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

其中正确的是(B)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实现了农奴的“解放”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8.(2013·荆州)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表《教育敕语》,强调培养武士道精神。

与这一教育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A.日本明治维新B.法国大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D.俄国1861年改革

24.(2013·南京)俄国历史上,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是(A)

A.1861年改革B.十月革命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6.(2013·南通)186

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这些规定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B)

A.充足的资金B.自由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先进的技术

23.(2013·徐州)20世纪初,大量中国学生去日本留学,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干部、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日本大化改新成效显著B.日本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彻底铲除了封建残余

21.(2013·淮安)“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

这一事件是(A)

A.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苏联解体

25.(2013·武汉)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这一重大举措是(A)

A.实行农奴制改革B.发动十月革命C.实施新经济政策D.推行农业集体化

13.(2013·随州)从下列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原因看,归类正确的是(A)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俄国1861年改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9.(2013·无锡)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其相似的国家是(A)

A.日本B.英国C.法国D.美国

17.(2013·扬州)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与“19世纪60年代”、“天皇”、“武士”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B)

A.法国大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俄国农奴制改革D.美国内战

9.(2013·包头)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B)

①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