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903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铁水铸成铁锅

C.动植物呼吸D.石油分馏

2.以下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B.闻气味C.连接仪器D.铁丝燃烧

3.“清波绿林抱重城、锦城花都入画图”。

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并回收处理B.燃放烟花爆竹以增添气氛

C.秸秆回收利用,不露天焚烧D.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4.关于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SO3②Fe3+③NH3④3H⑤3H2O⑥3OH−

A.表示1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①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⑤

5.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SO2、CO、O3均为空气污染物

D.氧气具有可燃性,能用于气焊、气割

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合理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凝结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

金刚石不导电、石墨能导电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气体容易被压缩

被压缩时气体分子变小

D

氧气液化后变为淡蓝色

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B.稀有气体用于多种电光源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8.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②③属于金属元素

C.①为阴离子、④为阳离子D.四种微粒均有3个电子层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C.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电器短路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1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横线处的微粒是

B.乙属于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加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11.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鉴别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B

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

C

空气和氧气

将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两种气体中

D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分别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

 

12.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B.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③说明白磷不是可燃物

1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探究甲烷的组成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含量

14.某密闭容器中有X、O2、CO2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4

60

3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47

18

 

A.表中“待测”的值为9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X中不含氧元素

D.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7:

18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12分)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粒子间关系图

(2)地壳中元素分布(3)电解水实验(4)车用乙醇汽油

(1)请在A、B处填入合适的物质的化学式,C、D处填入粒子类型(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A▲;B▲;C▲;D▲。

(2)“Si”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中的X是▲,

X与Y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a、b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

(4)汽油▲(填“是”或“不是”)石油加工的产品。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

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疫情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过氧乙酸(CH3COOOH)等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

(1)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Cl2+2=NaCl+NaClO+H2O,请推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2)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1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含▲个原子。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其反应原理为:

NaClO+2HCl=NaCl+H2O+Cl2↑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6.5克HCl与足量次氯酸钠反应产生氯气

的质量为多少?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

17.(10分)

实验室现有锌、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及下列仪器:

(1)仪器⑧的名称是▲;判断仪器⑥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2)若补充一种仪器▲(填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一次性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药品是▲。

(3)若利用棉花及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其中,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是▲。

18.(14分)

(一)某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对一瓶浑浊的河水进行净化,其流程如下:

(1)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③的名称是▲。

(2)操作②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

(3)消毒剂ClO2读作▲,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4)操作①~④中,单一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操作名称)。

(二)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

已知x、y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E、G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气态氧化物;y、D、F含同种金属元素;F是蛋壳、贝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B是常见液体。

(1)A、D物质分别是▲、▲(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

(3)反应②会▲(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

(4)①中反应前后,x的化学性质▲(填“改变”或“未改变”)。

(5)①~⑤中,一定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⑥▲(填“可能”

或“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五、(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12分)

已知铁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

其中,只有氧化铁是红棕色,其余皆是黑色。

②铁的氧化物中只有四氧化三铁有磁性。

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很快被氧化成氧化铁;另外,二氧化碳不与铁反应,也不与铁的氧化物反应。

【提出问题】

铁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猜想反应的产物可能是:

a.只有氧化亚铁;b.只有四氧化三铁;c.▲。

【进行实验】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连接好仪器,▲。

②将足量的铁粉与适量的氧化铁粉末混合,装入玻璃管。

打开旋塞,通入CO2。

过一会儿后,关闭旋塞。

③点燃酒精喷灯加热药品2~3min,粉末全部变黑;此时先▲,再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倒出黑色粉末,然后检验。

(3)检验黑色粉末的操作如下: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黑色粉末暴露在空气中不变色,用磁铁靠近,能完全被吸引。

猜想▲错误。

取少量的黑色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足量CuSO4溶液,观察到:

▲,且充分反应后仍残留黑色固体。

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铁和

▲,猜想▲正确。

【实验结论】

(4)铁和氧化铁会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交流】

(5)实验步骤②,通入CO2目的是▲。

(6)实验中盛水的试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0~2021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42分)

一、(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D

C

B

D

C

A

D

A

B

D

C

第Ⅱ卷(58分)

二、(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5.(12分)

(1)Fe(或其他合理答案)NaCl(或其他合理答案)分子离子

(2)非金属氧元素(或O)Al2O3

点燃

(3)2:

1氢元素和氧元素

(4)是可C2H5OH+3O2======2CO2+3H2O(全对才给分)

三、(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

(1)NaOH(1分)

(2)6:

1(1分)63.2%(1分,63.0%、63.1%均可给分)9(1分)

(3)解:

设产生氯气的质量为x(0.5分)

NaClO+2HCl=NaCl+H2O+Cl2↑(1分)

7371(1分)

36.5gx(1分)

=

(1分)

x=35.5g(1分)

答:

产生氯气的质量为35.5g。

(0.5分)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除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7.(10分)

(1)锥形瓶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①②⑧(全对才给分)石灰石和稀盐酸(填化学式也可)

(3)①③④⑤⑥⑦(全对才给分)2KMnO4

K2MnO4+MnO2+O2↑

(4)BA、D(或任意选填1个也给分,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8.(14分)

(一)(6分)

(1)明矾吸附

(2)玻璃棒、漏斗(全对才给分)

(3)二氧化氯+4

(4)蒸馏

(二)(8分)

高温

(1)H2O2Ca(OH)2

(2)CO+CuO======Cu+CO2(或其他合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