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962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

js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

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

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0.

第二章

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

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8.通信信道的分类方法: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

9.数据传输方式:

1)串行运输:

只用一条线路,易于实现,成本低,用在长距离连接中比秉性运输更可靠。

2)并行运输:

传输数度快,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要有若干条线路,费用高,仅适于近距离和高速率的通信。

10.通信线路连接方式1)点对点,适用于在地理上比较分散的站点之间的传输数据,比如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点点。

2)多点线路,若所有站点可同时发送数据,则空间上是共享的,通常用频分复用或波分服用技术传输数据;若所有站点只能轮流使用线路发送数据,则它在时间上是共享的,通常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传输数据。

1.点对点

2.多点线路

11.信道的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全双工;半双工通信

12.信号的传输方式:

1.基带运输;频带运输;宽带运输

13.实现收发之间的同步技术是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使用的同步技术有两种:

同步方式(用在高速传输数据的系统中,比如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异步方式(每传输一个字符都需多使用2~3位,适合于低速通信)。

14.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3种类型: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5.电路交换技术有两大优点:

1)传输延迟小,唯一的延迟是物理信号的传播延迟;2)一旦线路建立,便不会发生冲突。

缺点:

建立物理线路所需时间比较长,也会造成带宽浪费。

【适用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16.电路交换的特点:

1)呼叫建立时间长且存在呼损;2)电路交换的信道利用率低;3)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方的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和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

4)适用于实施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17.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网络):

不事先建立物理电路,当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是,它把要发送的数据当做一个整体交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先讲报文存储起来,然后选择一条何时的空闲输出线路讲数据转发给下移个交换设备,如此循环直至奖数据发到目的节点。

18.报文交换特点:

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通路;2)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所需的等待和时延;3)电路利用率高,节点间可根据电路情况选择不同的速度传输,能高效地传输数据;4)要求节点具备足够的报文数据存放能力,一般节点由微机或小型机担当5)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进行差错控制,即检错和纠错。

6)由于采用了对完整报文的存储转发,节点存储转发的时间较大,不适于交互式通信。

19.优点:

线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缺点: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延迟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适用于电报业务和电子信箱业务。

20.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但非以报文未单位进行交换传输,而是以更短的,标准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

【分为数据报交换和虚电路交换】

21.数据报分组交换的特点:

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2)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地节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或丢失现象;3)每一报文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源节点地址和目的节点地址;4)数据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21.虚电路的特点:

1)虚电路在每次报文分组发送之前,必须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也包括虚短路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超出三个阶段。

2)报文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只需要携带虚电路标识号,报文分组到达目的地阶段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现象。

3)报文分组通过每个虚电路上的节点时,节点只需做差别检测,不需做路径选择。

4)通信子网中每个节点可以和任何节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22.分组交换优点:

传输时延较小,变化不大,能较好地满足交互性型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2)易于实现线路的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3)通信环境,便于在传输速率、信息格式、编码类型、同步方式和通信规程等方面都不相同的数据终端之间实现互通。

5)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可靠性好。

6)某个分组出错仅重发该分组—效率高7)经济性好。

缺点:

由于网络附加的传输信息较多,影响了分组交换的传输效率,且分组交换网的实现技术较复杂。

2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不同的关键之处:

电路交换中信道带宽是静态分配的,而分组交换中信道带宽是可以被其他分组所用,所以会造成分组丢失。

第三章

1.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包括:

局域网拓扑结构、传输技术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它们共同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各种网络特征。

2.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

星型、环形、网状型、总线型、树形等。

1.物理层由4个部分组成:

1)物理介质2)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或接口3)接口电缆4)物理收发信号(PLS)

物理层提供了编码、解码、时钟提取、发送、接受和载波检测等功能,并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

协议中规定了物理链路操作的电器和机械特性参数。

2.LAN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功能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定义LAN公共的网络服务功能:

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定义了特定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

3.LLC层为所有的局域网提供的公共服务,而每一种局域网都定义了各自的MAC层和物理层。

换句话说,LLC层协议独立于各种局域网的MAC层和物理层协议。

3.局域网主要的技术特点:

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公司、校园、军营、工厂等有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连网的需求;2)局域网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10~1000m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3)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

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5)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得角度可以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两类。

6)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与无线通信信道;双绞线也能用语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1G的高速局域网;7)在局部范围内的中、高速局域网中使用双绞线,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光纤,在有移动节点的局域网中采用无线通信信道和驱使已经越来越明朗化。

4.星型拓扑结构:

在星型拓扑中存在一个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通过点到点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

5.由于使用中央设备的不同,局域网的物理拓扑结构和逻辑拓扑结构不同。

6.总线型拓扑结构特点:

1)其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共享介质”方式;2)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的总线上;3)总线传输介质通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4)所有节点都可以通过总线传输介质以“广播”方式发送或接受数据,因此出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5)“冲突”会造成和传输失败;6)急需解决多个节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7.总线型拓扑结构:

所有节点都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总线上任何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都沿着总线运输,而其他节点都能接受到该信息,但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由于总线作为传输介质为多节点共享,有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以上节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的情况,因此会出现“冲突”;在“共享介质”的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必须解决多个节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8.环形拓扑结构:

1)节点使用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物理的环形结构;2)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3)多个节点共享一条环通路;4)环建立、维护、节点的插入与撤出。

5)所有节点只用响应的网络适配器连接到共享的传输介质上,通过点到点的连接构成封闭的环路。

6)环路总得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节点传输。

环路的维护和控制一般采用某种分布式控制方法,环中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应的控制功能。

7)在环形拓扑中,虽然也是多个节点共享一条环通路,但不会冲突。

8)对于环形拓扑的局域网网络的管理较为复杂,与总线型局域网相比,可扩展性较差。

9.局域网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

10.局域网的传输形式有两种:

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

@以太网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其总线特点是: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种通信是广播通信。

而当前技术可以做到:

仅当数据帧仲得目的地址与计算机的地址一致时,该计算机才能收到这个数据帧。

(不可靠的交付)

1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控制网络节点何时能够发送数据。

IEEE802规定了局域网中最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令牌总线方法;令牌环方法。

@:

CSMA/CD每个节点都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停止发送一面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浪费。

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该帧。

已被以太网广泛应用。

总线型LAN中,所有的节点对信道的访问是以多路访问方式进行的。

任一节点都可以将数据帧发送到总线上,所有连接在信道上的节点都能检测到该帧。

12.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听”就是冲突检测,讲发送节点发出的信号波形与总线上接受到的信号进行比较,若出现两个或以上则冲突,相同则没冲突。

因为其总线结构简单、媒体接入方便、网络一于实现且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轻负载的网络应用,目前以太网采用的就是CSMA/CD机制。

然而CSMA/CD是一种减少冲突的措施,并对冲突进行处理,它无法消除冲突。

由于CSMA/CD发送的时延不确定,当网络负载很重是,冲突会增多,网络效率降低,因此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通常不适合实时性很高的网络应用。

13.在令牌环网是一种确定性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于环形网络中。

TOKENrising是令牌环网中节点连接的物理环机构不是逻辑环。

环工作是,令牌总是沿着物理环中的节点的排列顺序依次传递的,不会发生任何介质访问冲突。

14.主要优点在于介质访问方式的确定性和可调整型。

确定性表现为个个节点访问介质的介质的机会是均等的,不会发生任何冲突,并且等待访问介质的时间是可测算的;可调整性表现为可以通过优先级调度算法来调节点访问介质的优先级,是高优先的节点能够连续获得令牌帧来发送数据,保证了优先级节点所需的传输宽带。

15.其缺点是令牌维护比较复杂,令牌丢失会降低环网的利用率;而令牌重复也会【破坏环网的正常运行,故必须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监控站名义保证环网中只有一个令牌环形,若丢失了再插入一个令牌。

18.令牌总线网:

TOKENBUS

19.局域网的组成:

一个或多个文件服务器;多个工作站;传输媒介:

有线介质或无线介质;网络适配器,也称网卡;网络操作系统NOS;交换机或集线器;其他局域网设备入中继器、网桥等。

20.传输介质:

有线: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

微波、无线电、激光、红外线。

21.从节点使用截止传输数据方式来划分,局域网可分成共享式网络和交换式网络两种。

21.1传统共享式局域网的缺点:

1)其是建立在“共享介质”的基础上,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A/CD,Tokenring,TokenBus;2)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来保证每个节点都能够“公平”地使用公共传输介质;3)每个节点平均能分到的带宽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而几句减少4)网络通信符合加重时,冲突和重发现象将大量发生,网络效率将会下降,网络传输延迟将会增长,网络服务质量将会下降。

21.2100兆缺:

采用CAMA/CD作为介质存取方式,仍然会延时节点增多时,速率较高,中继器间距较小。

不适合做主干。

21.3千兆位以太网主要技术特点:

独占介质,如UTP、光纤等;专用宽带;全双工模式;熟虑自适应。

21.4千兆位和万兆位以太网是采用全双工操作,全双工链路模式是不会发生冲突现象的。

全双工将串行运输改为并行运输,不仅增加信道容量,提高网络吞吐量,还突破了CSMA/CD协议对传输距离的限制。

共享式以太网采用了以共享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型连接方式,但实际上是总线型的拓扑结构。

22.采用交换机作为中央设备的以太网成为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提供了多个通道,允许多个用户之间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23.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是以网络节点计算机的MAC地址为基础的。

(交换机检测发送到每个端口的数据帧,通过数据帧的有关消息,得到每个端口所连接节点的MAC地址,并建了“端口-MAC地址”映射表)14

24.交换以太网是指据链路层的帧为数据交换单位,以以太网交换机为基础构成的网络。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共享以太网带来的问题,特点如下:

1)允许多对站点同时通信,每个焊点可以独占传输通道和带宽2)灵活的接口速率;3)具有高度的网络可扩充性和延展性;4)易于管理、便于调整网络负载的分布,可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5)交换以太网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完全箭筒,他们能够实现无缝连接;6)可互联不同标准的局域网

25.交换机对数据帧的转发方式:

直接交换方式(不接受完整转发的帧,只接受帧中最前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根据目的地址找到相应的交换机端口,并发送;优点:

速度快,延迟小;缺点:

不进行错误校验,可靠性降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与上类似,但把信息帧全部接受到内部缓冲区进行校验,催就通知源发送要求重发;优点:

可靠性高,支持不同速率端口间的转发;缺点:

延迟时间大,缓冲存储器有限,当负载较重是,易造成帧的丢失);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结合两者,在收到帧的前64字节后半段帧头字是否正确,特点:

相对于短的帧,交换延迟时间与直接交换方式相同;对于长的,交换延迟时间减少。

26.局域网交换机的技术特点:

1)低交换延迟2)支持不同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3)支持VLAN服务

27.

27.1虚拟局域网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网络,以使得网络中任意几个局域网网段或结点能够组合成一个逻辑上的局域网。

VLAN

28.VLAN工作原理:

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2)以团建方式实现对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3)逻辑工作组的节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但他们之间的通信就像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一样。

30.VLAN优点:

1)控制网络的广播风暴;2)确保网络的安全性3)改善网络服务的质量4)简化网络管理

31.对于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主要采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

以及交换机等技术。

32.中继器又称转发器,它是局域网连接中最简单的设备,作用是讲因传输而衰减的信号进行放大整形、转发,从而扩展局域网的距离。

(物理层)

33.集线器是带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也是一个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设备。

按集线器端口连接介质不同,集线器可连接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独立性集线器,可堆叠式集线器,模块化集线器)

35.交换机的种类:

1)桌面交换机2)工作组交换机3)部门交换机;骨干交换机;企业交换机

第四章

1.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它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

2.广域网特点:

1)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2)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需求3)开放得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4)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2.1目前大部分广域网都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型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广域网是基于报文交换或分组交换技术的。

广域网中的交换机先将发送给它的数据报完整接受下来,然后经过路径选择找出一条输出线路,最后交换机将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该线路上去,以此类推,知道将数据报发送到目的结点。

1与局域网相比,广域网的特点:

1)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至少在几百千米以上,而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千米以内.2)广域网主要用于互联广泛地理范围内的局域网,而局域网是主要为了实现小范围的资源共享而设计的.3)广域网采用载波形式的频带传输或光传输实现远距离数据通信,广域网主干带宽大,但提供给单个终端用户的带宽小.4)广域网通常是被称为网络提供商的公共通信部门来建设和管理的,他们利用各自的广域网资源向用户提供收费的广域网数据传输服务.5)广域网没有固定的拓扑结构,主要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其原因在于广域网由于地理范围覆盖广,网络中两个节点在进行数据通信时,数据一般要经过较长的通信线路和较多的中间节点.这样节点设备的处理速度\线路的质量以及传输环境直接影响网络通信。

2.广域网的类型1。

公共传输网络:

一般是由争锋电信部门组建、管理和通知,网络内的传输和交换装置可以提供给任何部门和单位使用。

2.专用传输网络:

有一个组织或团体自己建立、使用、控制盒维护的死有通信网络。

3.无线传输网络:

主要是移动无线网GMS和GPRS通用分组无限服务技术等。

公共传输网络可分为两类:

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交换)。

或者:

电路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专用线路网

3.分组交换网是一种采用分组交换方式的数据通信网,它所提供的网络功能相当于ISO/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功能。

分组交换网也成为X.25网。

4.X25的物理层协议是X,21,数据链路成描述用户之际与分组交换机之间数据的可靠运输,包括帧格式定义差错控制等。

一般采用高级链路控制协议,功能:

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提升为可靠的,无差错的逻辑链路。

5.X.25网络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物理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X.25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复杂完备的修正功能;其可以满足不同速率和不同型号的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局域网LAN之间的数据通信;其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一般为64bps.

5.1广域网可以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模式,对于两种服务模式,广域网有两种组网方式:

虚电路和数据报

6.对于采用虚电路方式的局域网,源节点与目的节点进行通信之前,首先必须建立一条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虚电路(即逻辑连接),然后通过该虚电路进行数据传输,最后当数据传输结束时,释放该虚电路。

6.1交换网把禁网的任意分组都当做单独的“小报文”处理,而不管它属于哪个报文分组,就想报文交换中把一份报文进行单独处理一样。

这种分组交换方式简称数据报传输方式,作为基本传输单位的“小报文”被称作数据报。

6.2数据报分组交换的特点:

1)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2)统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是可能出现乱序、重复或丢失现象3)每一个报文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源节点地址和目节点地址。

4)使用数据报方式时,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7.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数据传送以前必须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

特点:

1)虚电路在每次报文分组发送前,必须在源节点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也包括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三阶段;2)报文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至于要携带虚电路标识号。

报文分组到达目的节点不会丢失、乱序重复现象。

3)报文分组通过每个虚电路上的接电视,节点只需要左差错评测,不需要做路径选择。

4)通信子网仲每个节点可以和任何节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8.与电路交换技术不同的是,后者对应着一条实实在在的物理线路,该线路的带宽是预先分配好的,是通信双方的物理连接,而虚电路的概念是指在通信双方建立了一条逻辑连接。

,该连接的物理含义是指明收发双方的数据通信应按虚电路指示的路径进行。

其并不标明通信双方拥有一条专用通路,即不能占用信道宽带,到来的数据报文在每个交换机上仍需要缓存,并在线路上进行输出排队。

帧中继的优点:

减少网络互连的代价;网络复杂性减少但性能提高。

采用国际标准,多厂商产品互相兼容。

协议的独立性。

9.帧中继是一种减少处理节点时间的技术。

其原理是当帧中继交换机收到一个帧的手不是,只要已查处真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

自从网络体系结构看,帧中继网只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0.无限通信网网络组成方式:

无线自组网,无线接入网,无线中继网

11.网络互连的类型:

局域网-局域网互连;局域网-广域网互连;广域网-局域网互连

12.网络互连设备:

网桥(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的互连,分为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转换式网桥,源路由透明网桥)、路由器(网络层)、网关(传输层)

13.路由器要求节点在网络层以上的各层使用相同或兼容的协议。

14.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连接功能,网络地址判断,最佳路由选择,数据处理功能

15.网关:

实现不同类型、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之间的额互连

16.广域网的相关技术:

公用分组交换网络(x.25)帧中继FR,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转移模式ATM公用电话交换网络PSTN,数字数据网络DDN,XDSL技术

第五章

TCP协议是规定为防止传输过程的小包丢失而进行检测的方法,用以确保最终传送消息的正确。

1.2IP协议指定了要传输的消息‘包‘的结构,它要求计算机将要发送的信息分为若干个较短的小包,小包除包含一部分信息外,还包含被传往目的地址等

1.TCP/IP的体系结构分为4层,有高到低是: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

2应用层(Telnet.TTP,HTTP,DNS,SNMP,SMTP)传输层(TCP和UDP)网络层(IP)链路层(以太网、令牌环网、FFDI、IEEE802.3)

3.网络层也曾为互联网曾,由于该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因而也可简称为IP层。

它是TCP/IP协议栈中最重要的一层,主要功能是可以把主机上的分组发送到互联网仲得任何一台目标主机上,

4.P91

8.TCP/IP协议特点:

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独立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