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73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docx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上课讲义

 

心理健康示范校汇报

教书启智,育人育心

——学校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及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盘龙区桃源小学

心理健康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如何在小学开展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的身心能健康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盘龙区桃源小学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下面,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向在座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汇报,恳请指导。

一、建校百年,老树新生

盘龙区桃源小学是一所曾培养出无数优秀学子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13年,有着悠久历史。

学校1990年搬迁到的穿金路席子营二区新校址,占地7304平方米,有19个教学班,43名教职员工,900多名学生。

走进桃源小学,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2340平方的绿地,从春到冬四季常绿、鲜花不断;那数十米的文化长廊,彰显着丰厚的文化底蕴;齐全的教学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就学环境。

学校是盘龙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收点,近8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长期以来,学校以“校容美,质量高,有特色,声誉佳”及“德智双全、身心两健、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

立足学生的发展,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动校本研训,并与周边学校加强联合,共研互促,不断增强学校发展实力。

作为一所城市发展中学校,我校教师秉承“教书启智,育人育心”的育人模式,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都得到身、心、灵的健康发展。

学校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我校教师研究意识强,研讨氛围浓,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科,全员参与。

老师们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实施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建欢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乐学、爱学,帮助学生消除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教师教给他们的策略,转换成为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创设的“启迪智慧、提升学能”的教育方式得到了专家和各级教研部门的肯定及广大家长的认可。

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生计,导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疑问无人解答,最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为此,我校还精心构建心理辅导室“心智屋”,组建由师生共同组成的“知心团”,为学生排忧解难,营造健康的心灵家园。

积极创建多功能的“阳光俱乐部”活动室,给学生提供训练心理素质、调节心理压力的场所。

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健康同行”宣传专栏、心语信箱,“心情大舞台”广播、校报、班会课等途径和阵地,形成了立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昆明市“绿色学校”“园林单位”“文明学校”,盘龙区“雏鹰大队”的称号,先后被评为昆明市“先进教研组”,盘龙区“校本培训实验学校”“课堂教学团体优秀奖”“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绿化工作先进学校”。

二、追根溯源,健康同行

盘龙区桃源小学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在教师中早已达成广泛共识。

早在2003年,前一任校长刘有源就已经进入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深入课堂、亲力亲为,并成为盘龙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带头人。

在刘校长带领下,在区教科中心尚昆荣老师长期蹲点、指导帮助下,我校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教师们认识到自身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成长,从而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从各学科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逐步树立起“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2008年起,我校率先在盘龙区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逐渐形成了4人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作为学校专、兼职的心理教师,为学校更好开设心理健康课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教师年青、学习力强,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研修课程,敢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分年级制定出不同的目标、教材及要求,并保证了足够的课时。

2009年在区“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课堂教学团体评优活动中,我校李燕老师上的心理健康课首次亮相,并荣获区级二等奖,充分显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区的带头作用。

如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壮大,实现了师生融合、学科渗透、活动辅助等多种形式并存,除了在全校分班开展团体辅导外,还组建了师生共同参与的知心团,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在刘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课程的建设和阵地建设,开展了科研及教研活动,已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校行政挂帅-领导小组管理-教师落实—家庭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现在,虽然学校校长换任,但新校长邓磊依然一如既往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带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教育教学及科研,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继续生根结果。

从开始涉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我们得到了来自省、市、区专家的帮助指导,多次组织参与各级心理健康研讨活动,成绩斐然。

在云南省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中,我校刘校长带领字淑敏老师共同参与做课,两节展示课均获好评;此后,字淑敏、李燕、陶莉娜等老师多次在盘龙区举办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上进行教学展示;2011年底学校举办了“心育启智、活力课堂”心理健康主题研讨活动,成功展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校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起一个温馨、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我校深入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的就是想在实践中探究出一套科学系统、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为此,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

以《关注、关爱城市“留守儿童”》、《“注意缺陷”儿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活力课堂”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自信心的建立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实践探究为主线,结合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奋发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过长期的积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稳步、有序的发展之势,心理健康工作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的心灵撑起了蓝色的天空。

在此基础之上,我校积极争创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示范校,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与指导,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快乐家园,成为教师的研讨基地。

三、百年老校,别具匠心

百年桃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更有敢为人先的气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在秉承传统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致力于打造我校的品牌与特色。

(一)师资强大,研究深入

一直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一支以校长、教导处、德育处、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为了提高心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水平,学校积极给予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心理学课程研修学习。

在教师们自学摸索、课堂实践、经验共享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教学研讨,打造了一支有专业理论支撑、有丰富团体辅导经验的强大师资队伍。

原任校长刘有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曾于1999年——2003年在盘龙区东华一小开展《学生、教师、家长三维结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课题实验,获盘龙区科研一等奖,科研论文同时获得云南省教育科研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论文一等奖,完成了2004—2006年为期两年的由北师大发展心理教育学院与昆明市教育局、云师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

参加2010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研修。

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亲自担任课程的实践者,还多次组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培养出一批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学校现有的专、兼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4人,平均年龄31.5岁,学历均为本科。

虽然没有心理学专业的师资,但在我校教师先普及后提高的培训过程中,边实践边学习,逐渐提升了专业能力。

4位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多次承担区级研究展示课,已具备比较好的教学水平。

目前已有李燕、马玲两位教师获得由北师大发展心理教育学院与昆明市教育局、云师大联合举办的研究生进修班的毕业证书。

这些骨干几年来荣获多项奖励,李燕、字淑敏老师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录像评选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李燕老师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刘有源、字淑敏老师为云南省第二届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研讨活动提供了展示课;连续几次的盘龙区心理健康课堂评优活动我校均有教师参加。

其中,先后有李燕、字淑敏老师分别获二等奖;陶莉娜老师获昆明市心理健康课二等奖,盘龙区心理健康课堂评优一等奖。

我校积极鼓励老师认真学习钻研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深入学生实际,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能理解、宽容学生在一定年龄段所难避免的过失或失误;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

保证师生间感情相融,人际和谐,形成健康的心理气氛,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都树立了“及时疏导,及时沟通”的意识,尽力用“心”沟通,做一个“听话”的大人,排除学生心理阻碍。

在心理健康课堂实践活动中,我校教师逐步形成了分年级不同的辅导侧重点,减少了说教式的心育课,增加了专项活动训练,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多头并进,全面开花

《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我校从四方面入手,多头并进、全方位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不仅有心育课,还有学科渗透实践,以及训练活动,包括个体、团体的辅导。

逐步形成以心育课为主,其它学科渗透为辅,并结合心理辅导、活动辅导的特色,使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明显。

教师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理解、真诚同感、学会倾听,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心理与行为相互促进;学生在老师关注下成长,文明有礼、身心两健,师生关系融洽。

从以下这些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1、以分年级心育课为途径,开展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最直接而有效的形式之一。

学校利用地方课程、卫生与保健等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每月至少1个课时。

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云南省《卫生与保健》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再结合本年级学生的问题,活用《心理健康》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制定教学活动,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长效化、规范化。

利用心育课堂,根据不同个体的共性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在群体活动体验中自我发现、引申思考、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心理知识传授,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自觉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依然坚持在课程内容被压缩的情况下,每个年级保证每月至少一节心育课。

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结合我校学生特点,逐步明确了不同年级的辅导侧重点:

一年级——入学适应问题;二年级——活动中的合作问题;三年级——学习适应问题;四年级——男女生交往问题;五年级——责任意识淡漠问题;六年级——学习压力问题。

并围绕这些特点开展研究,特别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针对性辅导,解决了学生的共性问题,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和合声,实实在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2、依托心智屋及“阳光俱乐部”,实现个体专项辅导。

为了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我校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不仅精心构建心理辅导室“心智屋”,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灵家园;还积极创建多功能的专项训练活动室“阳光俱乐部”,给学生提供感统训练、调节心理素质的场所。

在开放心理辅导室的过程中,为了畅通教师、学生、家长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

我们既有由两位心理教师组成的“心之桥”,还有由四至六年级每班推选的1-2名学生组成的“知心团”,共同提供服务。

通过聊天、讨论、答疑、书信、阅读、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排除烦恼和困难,送去关心和呵护,使大家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

我校外来流动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学生的家长只能关注孩子吃饱、有衣服穿这样的基本生活问题,缺乏对孩子习惯、心理、精神层面的引导。

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教师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活动,对学生进行身体灵巧性、注意力等专项训练,包括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趣味游戏、传统游戏、活动操等。

2011年底,又根据学龄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购置了一些感觉统合训练的器材,尝试分组开设活动课,让一、二年级的孩子通过一些感统训练,加强感觉力、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并增强注意力。

这种辅导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却又必须的尝试,所以,老师们通过自学、查阅资料,摸索了一些训练方法,借鉴体育课的一些组织形式,设计训练活动,组织起专项训练。

3、组织团体活动释放压力,达到身心两健。

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理念,要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因此,我校还将团体训练纳入到“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课外活动中,由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体育老师共同组织开展。

在团体活动设计中,我校注重了活动的丰富和趣味,形式的灵活多样,使枯燥的训练具有可接受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自我教育的乐趣。

当课外活动音乐响起,同学们都相聚在操场周围,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打球、跳绳、滚铁环、踢毽子,不仅愉悦了身心,也释放了心理压力,培养了学生乐观、坚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最具特色的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教师自编的一套手指操,体现了手脑协调、互相配合的特点。

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部,能让大脑更加灵活,更能缓解一天紧张的学习心情。

伴随着欢快活泼、优美悦耳的旋律,我校师生熟练地做起手指操,置身于空灵曼妙的音乐意境,不禁放下心理的重荷,开启童心,回归童贞的多彩梦幻。

4、落实学科渗透,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仅仅只靠4、5节心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心理培养可以体现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所以,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并率先在品德、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实现全学科合理渗透。

我们利用不同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开展自信、乐观等人格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体现了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这样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机渗透,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展示自己并且敢于面对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而且当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的时候,学生也就更愿意去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达到了共鸣和合声,虽然缺乏家长的有力配合,教学的效果也不断得到了提高。

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实验项目中,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长,教师们发挥了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七项学习能力的相互渗透。

我校教师认真研究了训练注意力的方法,改变了一些影响学生的教学细节,积极推进无声课堂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011年12月1日上午我校举行了“心育启智,活力课堂”的心理健康专题教研活动,就体现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实验项目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融合。

提升学能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融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形成了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次活动展示了我校李燕老师一年级《做快乐的小学生》、字淑敏老师六年级《学会面对压力》的研究课,也展示了赵婧老师四年级语文《一路花香》的学科渗透研究课。

不同课型的研讨,不仅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也大胆向同行及专家展示了我们在语文课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渗透。

这三节研究课,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巧妙穿插活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达到自我审视的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我校一年级的小朋友顺利实现了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毕业班的孩子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更多的孩子们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短处,去发现缺点背后的美好,学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些实践及活动,开创了“提升学能,心育启智”新模式,让学生在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仅如此,我校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引导心理健康教师开展自我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心理辅导的功能,教师们致力建设的“心智屋”也真正成为学生心理辅导的良好平台,为学校“教书启智,育人育心”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5、建设文化走廊,全面发挥教育合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我校注意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抓住学校现有物质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建立“三纵四横”的文化走廊,进行文化渗透。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声化建设,努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人化自然”的校园环境。

注重发挥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同时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感染作用,给学生提供有利于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

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把“营造温馨、健康的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建设的目标,利用好班级的墙面布置,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探索积极有效的班级评价体系,促进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少儿当自强”生活技能展示、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等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通过参加组织的各种竞赛,如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田径赛、“快乐童年”课外活动展评等培养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

这些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另外我们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通过宣传橱窗、“心情大舞台”广播、校园网等渠道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因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访、联系卡等形式,给家长上心理辅导课,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改进育儿方法,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

由于我校家长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略低,需要不断加强家长的培训,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四、创新发展,再造辉煌

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意识和精神,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成为强制行为,变得毫无意义。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我校不断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科学了解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其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寻找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佳结合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心理潜能,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全校教师都承载着一份责任,一份希望。

我们坚持着将每一次获得的成绩看做一个新的起点,站在这新的起点,我们将把足迹延向远方,把心弦拨得更响,积蓄和迸发新的能量,让学生的心灵天空一片蔚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