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70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模拟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其速度之比是4:

1,路程之比是2:

5,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A.8:

5

B.5:

8

C.10:

1

D.1:

10

2.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截取的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C.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3.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感觉不会太烫,是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C.黑龙江的北部最低气温可达

,可以使用测温液体为水银的温度计测量气温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下面是小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只能够得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

B.在房间里只要有一人吸烟,房间里很快就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

C.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三原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闪电和雷声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一年四季中无处不在。

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早春,河里冰雪消融

B.初夏,叶上露珠晶莹

C.深秋,山里云雾缭绕

D.隆冬,北方大雪纷飞

7.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

 使用者用手机扫描车锁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要使屏幕上的二维码变大,手机应靠近二维码

C.手机上的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8.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霜的形成

B.雾的形成

C.雨的形成

D.冰的形成

9.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红外线

B.红外线的颜色为红色

C.O℃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和39.2℃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A.小英

B.小刚

C.小英和小刚

D.无法确定

11.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肯定都是非晶体

B.M、N肯定都是晶体

C.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

12.对下列一些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80℃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C.光速等于3.6×108m/s

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25W

二、填空题

13.在镇康烧水,水温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镇康气压低,水的_____低;15℃时在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14.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____(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选填“乐音”“噪音”)。

15.如图所示,是在某地昼夜四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气温值,气象学规定这四个时刻测得的气温平均值叫做日平均温度。

则该地区的日平均温度为__________℃,该地区一昼夜温差是__________℃.

16.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学校运动会上,李老师和张老师共同担任百米短跑第2跑道的计时员,对某位同学第一次成绩核对时,李老师记录的是13.45s,张老师记录的是13.75s.怎么差别这么大?

原来两位老师中的一位是看发令枪的白烟立即计时,另一位是听到枪声立即计时.你觉得_____老师是听声音计时的;最终这位同学的成绩应记做______s.

18.舞台上的演员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在红色的舞台灯光的照射下,他的上衣呈现____色,裤子呈现____色.

19.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日食月食的原理与该原理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0.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处控制噪声。

三、实验题

21.李悦和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开放日,合作“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1)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喜欢探究的李悦和同学们,接下来撤去部分器材,装置稍加改动并倒掉一部分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丙,他们发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需继续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上表.

①请在图丁中坐标纸上用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图象,你发现的规律是:

_____.

③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_____方案的冷却效果较好.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_____、_____、_____像;

(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_____的像.

四、计算题

23.利用声呐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利用声呐从海面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了从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求海底的深度___。

五、作图题

24.如图所示,

为带小孔的硬纸板,

为两次观察眼睛所在位置.用作图表示通过小孔向外时,眼睛距离小孔的距离大小与观察到的范围大小的关系.

(______________)

25.某同学对碎冰加热使其熔化,下表中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上画出加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六、综合题

26.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话,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它是受什么启发吗?

是传声筒。

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

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如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

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

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

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

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

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

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

显然,f=

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

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对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

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

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

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

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

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

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__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的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频率增大,波速变大               B.频率不变,波速变小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实验题

1、

2、

四、计算题

1、

五、作图题

1、

2、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