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849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docx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

2020高三二模:

文言文

(二)

2020二模·长宁区

吾庐记(清)魏禧

1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

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

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

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2客曰:

“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

“其少衰□?

其将怀安也?

3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

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

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

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

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

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4客有让余者曰:

“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

”余笑曰:

“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

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

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

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耍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

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之使守其家。

孔子曰:

‘志士不忘在沟壑。

'夫若是者,吾所不能也。

吾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5庐既成,余为之记。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季子礼:

魏禧之弟,名礼,自号季子。

②垩以蜃灰:

涂刷蚌壳粉。

垩,涂刷。

蜃灰,蚌壳烧成的灰。

③选耍趑趄:

怯懦不前。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乎B.然C.之D.矣

22.对第④段“余笑曰”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子冒险危而游与饰其庐都要借债,所以性质相同。

B.季子本是性格懦弱的人,鼓励其出游是为了锻炼他。

C.我不赞同季子冒险危而游,但会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D.季子所为顺乎本心,慷慨无畏,哪怕危险我也支持。

23.对第①段画线部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写兼顾了远近高低,视角多变。

B.色彩丰富且富有层次,虚实相生。

C.描写外景,对庐舍内景只字不提。

D.用简笔勾勒概貌,用繁笔详述布置

24.本文题为“吾庐记”,但直接写“吾庐”的文字很少,是否脱离了记的对象?

请加以分析。

(5分)

21.A(1分)

22.D(3分选C得1分)

23.B(3分)

24.答案示例:

没有脱离。

本文用较多笔墨写季子的为人,就是在记“吾庐”之“吾”,以“吾庐”主人的精神风貌来表现“吾庐”的不凡。

所写的“吾庐”主人季子“以得行其志为适”,喜欢“举债冒险危而游”,具有“志士不忘在沟壑”的精神,这种精神风貌与“吾庐”的选址、布置及“举债而饰其庐”的做法非常契合,使所写的“吾庐”形神兼备,特质鲜明。

从写法看,本文以“吾庐”起,又以“吾庐”终,前后呼应,能撇得开也能收得住,操纵自如。

(5分)参考译文:

季子魏礼,已经对四方飘游的生活感到厌倦了:

他曾经南面直到海南岛,北面到河北一带,于是筑屋于勺庭的左角,说:

“这才真是我安身的地方了!

”便名为“吾庐”。

吾庐在翠微峰上位址最高,群山围绕着它,高高低低的田地,交错其下,极目四望,大约有几十里,所以要比勺庭幽美。

他又顺应地势,将小径折成三段。

松声迎风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这些花叶,掩映于径下,用曲直不一的木条做成栏杆,涂上了蚌壳灰,它的光泽便闪烁在林木之间了。

有人说:

“筑屋于陡峭的山上,只要能遮蔽风雨就够了,季子却借债来布置,实在不值得。

”也有人说:

“大概季子的意志有些衰颓了吧,因而想过过安逸的生活。

当季子南游的时候,车子奔驰在瘴气郁结的异乡,身冒不测的风险,远离朋友,独个儿无所作为,就此前往海南岛。

到了那里,一夜之间大海风便将房屋吹毁,只得躺在露天之下。

又碰到两次兵变,老百姓被乱兵搜寻到就遭杀害,刀剑之声响彻门庭,尸体堆积在大街上,鲜血流注于沟道。

有的人把消息告诉家里,家里人吓得哭了,我却象平日一样谈笑吃喝。

后来他又北游山东,恰巧逢到大荒年,灾民成群结队,煮人肉充饥。

千里之内,连草根树皮都食尽了,家里人听到后,更加害怕,可是季子竟然还能到达河北。

有人责备我说:

“您和季子是同胞兄弟,他又事事都听您的话,现在季子喜欢借债远游,常常受到意外的灾难,您为什么不加阻止?

”我笑着说:

“我原知季子是不会死的呀!

我看季子的借债冒险而远游,和他的借债布置屋子是一样道理;而且人都以能实现自己志愿为舒畅。

如果他只想毕生终老于内室之中,连走一步路也瞻前顾后、似进非进,盖上井盖才敢看井,系着腰舟才肯渡水,一见三尺宽的沟,立即大惊失色不敢跳越,象这样的人,我决不会强使他到江湖之上。

反之,如果性喜纵情于奇山异水,寻访良朋好友,吸取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把死在外地看作死在家里,死在变乱中看作死于疾病,死在江湖间看作死在床席上一样,象这样的人,我决不会强使他坐守在家里。

孔子说:

‘有志气的人是连死在山沟里也毫不顾虑的。

'象这样的行动,我自己虽然做不到而子弟们却能做到,并且正是出于他们的志趣乐于做去,我连赞成都来不及怎么还能阻止呢?

吾庐筑成后,我就写了这篇《吾庐记》。

2020二模·黄浦区

养鱼记

程颐

1斋之前有石盆池。

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

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

支颐而观之者竟日。

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

2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数罟不得入洿池②,鱼尾不盈尺不中杀,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

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

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

推是鱼,孰不可见耶?

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

3鱼乎!

鱼乎!

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得免尔于此。

吾知江海之大,足使尔遂其性,思置汝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水,生汝之命。

生汝诚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心将奈何?

鱼乎!

鱼乎!

因作《养鱼记》。

至和甲午季夏记。

4吾昔作《养鱼记》,于兹几三十年矣,故稿中偶见之。

窃自叹,少而有志,不忍毁去。

示诸小子,当以吾为戒。

元丰

观昔日之所知,循今日之所至,愧负初心,不几于自弃者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喻不幸者互相扶持。

②数罟:

细密的网,用以捕取小鱼。

[注]①煦沫:

用唾沫互相湿润,洿池:

池塘。

21.

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2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3分)

23.

4分)

作者在第③段中两次发出“鱼乎!

鱼乎!

”的感慨,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4.评析文中两个“不忍”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4分)

21.(1分)C

22.(3分)答案示例:

第②段画线句承上启下。

由第①段养鱼的经历推想到古人的仁政,他们要求细密的渔网不得放入池塘,鱼长不足一尺不能捕杀,市场上不得出售,人也不准食用,从而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

这一句使文章衔接自然,由事及理地展开论述。

23.(4分)答案示例:

作者第一次发出感慨,是因为自己不能禁止细密的鱼网,但以自己绵薄之力使它们的生命暂时得以延续;第二次是感叹让自己内心忧伤的不只是鱼,由鱼推及到天下万物,表现了作者仁怀天下,护惜之情溢于言表。

两次感慨前后呼应,同时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情感、思想更推进了一层。

24.(4分)答案示例:

第①段的“不忍”,指将用鱼儿作为猫食,内心的恻隐和悲悯;第④段的“不忍”,指三十年后发现此文,愧对起初心志,丢弃少年时立下的志愿。

第一个“不忍”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表明养物而不伤物,推而广之,人类也要“乐其生,遂其性”的思想,这一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警示人们要尊重生命的本性。

第二个“不忍”表明即便历经沧桑也要坚守初心的情感,这一情感对于为世俗之事忙碌而变得麻木、忘记最初梦想的现代人具有警醒的意义,无疑为当下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回归初心的药方。

参考译文:

1书房的前面有个石盆式的水池。

家里的人买小鱼喂猫,见到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心中不忍,于是选择其中能够活的,有百余尾,养于池中,大的如指粗,小的像筷子。

我用手托着下颔观赏了整整一天。

刚开始把鱼放到水中,内心高兴自得,因为鱼找到了它们的处所;后来再看它们,内心戚戚,有所感触。

2阅读古代圣人的书籍,看到他们为政,规定细密的鱼网不得撒向大池,鱼尾不足一尺长不得捕杀,集市上不得售卖,人们不准食用。

圣人宽厚仁爱,他们养物却不伤害它们就像这样。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捕获生物,那么我们人类乐其生,顺其性,应当怎么办呢?

推想生活在那个时候的鱼群,难道有这样的困境吗?

推及这条鱼到其它情况,又有什么不能知道呢?

感慨我内心的悲戚,难道只是对鱼这样吗?

3鱼儿呀!

鱼儿呀!

那些用细钩密网捕杀你的人,我无权禁止他们;但是烧烤咀嚼鱼肉,我今天没有这样做。

我知道江湖的广大,足够使你随心所欲,很想把你们投放江湖之中,却没有找到办法,只能用斗斛的水,使你们生存。

而这实在是出于我的衷心。

你们生存下来的已经很多,对于天地间的万物,我的心里又该怎么办?

鱼儿呀!

鱼儿呀!

使我内心受到感动的,又岂只是鱼而已呢?

于是作了这篇《养鱼记》。

至和元年六月记。

4我之前作《养鱼记》,到现在几近三十年,在以前的旧稿中偶然看到这篇文章。

我不禁叹息,年少有志,不忍毁去。

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近于自弃吗?

给众小儿看,应当以我为戒。

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2020二模·闵行区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苏舜钦

1予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

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崭然特起,霞云彩翠,浮动于沧波之中。

予时据阑竦首,精爽下坠,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

自尔平居,缅然思于一到,惑于险说,卒未果行,常若有物膈塞于胸中。

2是岁十月,遂浮轻舟,出横金口。

观其洪川荡涌,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

水程溯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逾日乃至。

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

舟人指云:

“此所谓缥缈峰也。

”即岸,步自松间。

出数里,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

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

3予观震泽①受三江,吞啮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

民俗真朴,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以树桑桅甘柚为常产。

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

间于岩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

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

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

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

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

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其视舒舒,其行于于,岂上世之遗民者邪!

予生平病闭郁塞,至此喝然破散无复余矣。

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飞出于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注释]①震泽:

太湖的别称。

(选自《苏舜钦集》,有删节)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而B.然C.且

D.则

22.简析第①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分)

23.结合具体词语,分析第②段景物描写的特色。

(3分)

24.下列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语言清新雄健,文风大气开朗。

B.本文物象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C.文章的景物描写清新秀美,引人遐想。

D.全文写景抒情相结合,山水情韵悠远。

25.结尾作者说“吁其快哉”,概述其“快哉”的原因。

(4分)

21.(1分)D

22.(2分)第一段表达了对于洞庭美景的向往之情(1分)以及未能成行的失落、郁塞之情

(1分)。

23.(3分)第二段中,作者用“遂浮轻舟”的“遂”就表达自己夙愿得尝的满足心情,用“轻”字表达了心情的轻松愉快。

又通过“洪”“万”“极”等范围广程度深的词语表达自己对所见景象惊奇与赞美。

用“不类他水”,表达内心对眼前美景的独特喜爱之情。

24.(3分)B

25.(4分)作者“快哉”的原因可以概述为一下几点:

想要游览洞庭山的夙愿得以实现;为洞庭山上优美的风景所陶醉;为当地百姓民俗真朴、物产丰饶而欣慰;与僧人宴坐,得以超脱旷远,远离俗世,获得精神自由而喜悦(为自己抑郁的心情在此终于得到解脱而舒畅也可)。

2020二模·浦东区

送李秀实序(宋)韩元吉

1吾友李秀实将主簿于余杭。

贤士大夫相与言曰:

余杭,小邑也。

士之通经力学问而能成名以自立其家(,近推吾秀实之昆弟焉。

故吾之徒岁时相与嬉游,诗章文字,相与唱咏而酬和,杯酒谈笑,相与欢呼而谐谑。

今其皆仕矣,行有日矣,吾之徒岁时孰与嬉游?

诗章文字,孰与唱咏而酬和?

杯酒谈笑,孰与欢呼而谐谑?

以吾之私,固愿其留也。

2然而人之爱其人,亦将使其功名彰于时,而オ业见于用欤?

秀质之仕也,其将有遇焉者矣,则又言曰:

主簿,卑官也。

以秀实之所有,与今瀛州、藏室①之选角逐于时,未知其

孰为后先,而乃使之仆仆于令丞之末,以望上官之顔色,则功名其果有期,其才业果不至于掩抑欤?

3某遂言曰:

夫玉,天下之至贵也。

玉之孕于山也,块然无以异于石也,攻之则见焉,攻之至者,则其文益著。

使世不用玉则已,如用焉,会期之圭璧,宗庙之罍斚②,吾知必于

是乎取之矣。

惟君子之于道也亦然,退然无以异于众人也,试诸事则辨焉。

其所试者多,则其道益广。

使世不用君子则已,如用焉,宰天下、运四海,皆君子之事也。

然君子之在下位,虽治一官,与宰天下不殊,举一职与运四海不殊,贱其官而弗为,易其职而无所事,非君子然也。

4自天子跓跸于吴,余杭盖畿也。

畿之任,非通官大人不处。

以秀实之贤,犹惧其或不遇,则下焉者其何望哉?

虽然,秀实无以其官之微而贱之,无以其职之下而易之,循吾道而俟焉,其将有遇焉者矣。

5予久与秀实游,固知其不乐于为彼而乐于为此也,念无以纾别者之意,因摭是以为赠。

(选自《宋代序跋全编》有删改)

[注]①瀛州、藏室:

古代政府为了网络人才设立的文学馆与史馆。

②罍斚:

古代用以盛

酒、温酒的礼器。

21.在第①段方框内填入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也B.者C.矣D.乎

22.以下与李秀实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李秀实兄弟对于儒家经典有着较深的造诣;

B.作者与李秀实交往时间很长,了解其为人;

C.李秀实曾与文史馆人才比试,未分出高下;

D.李秀实即将任官之地,属于当时重要地方。

23.文章第③段以玉比君子,请概括两者的相似点。

(4分)

21.(1分)B

22.(2分)C

23.(4分)玉和君子在未被发掘之前,看起来都很普通;一旦发掘他们,他们的本色就会显露出来;对他们发掘越深入,就越能发现他们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最终都必将得到重用。

(意思差不多即可)

评分说明:

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4.(5分)作者首先叙写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李秀实离去的不舍;转而想到

爱秀实就应该让他功业才学得以彰显,于是又希望他出仕而受朝廷赏识;进而又对主簿这样的小官是否真的能使他功名得以成就、才华得以彰显心生疑虑;而后以玉为比,来表达对秀实终将得到重用的信心;但余杭乃京畿要地,任职者皆达官显贵,又一次对秀实是否能被重用心怀疑惧;最后,指出只要秀实能够循道而俟、勤心为政,终会得到重用,再次表达了对他的信心。

全文行文曲折,既有对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其才华的肯定和前途的关心、期待,感情深挚。

评分说明:

1点1分,给满5分为止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李秀实将到余杭担任主簿。

贤士大夫们都说:

余杭,是个小城市。

精通儒家经典勤于学问而后能成就名声、自成一家的读书人,近来首推李秀实兄弟。

所以我们这些人经常和他们交往游乐,创作诗歌之时,一起吟咏,相互酬答;饮酒笑谈之时,一起欢呼,相互戏弄。

如今他们都做官了,不久就要前往赴任了,我们这些人每年将和谁交往游乐?

创作诗歌之时,和谁一起吟咏,相互酬答?

饮酒笑谈之时,又和谁一起欢呼,相互戏弄?

出于我的私情,本是希望他们留下的。

但是一个人爱护他人,应当让他的功名彰显于时代,才学得以施展吧?

如果李秀实为官的话,(依他的才学),他应该会有所遇合。

但又有人说:

主簿,是个小官。

凭借李秀实拥有的才华,和今天文史馆选拔的人才比较,不知道谁高谁低,现在竟让他在主簿这样的位置奔波忙碌,察看上官的脸色而后行事,那么他的功名果真能有所期待,他的才学果真能不被埋没?

我于是说:

玉,是天下最珍贵的物品。

当玉埋藏在山中的时候,没有灵气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区别,一旦雕琢它,它的美质就显现出来了,如果雕琢到极致,那么玉的纹路将更加鲜明。

假如世人不用玉则罢了,如果用它,会盟时所用的玉器,祭祀时用的礼器,我知道一定会从玉中选取。

君子的才华也是这样,谦卑的样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一旦通过事情检验他就和普通人区分开了。

如果所检验的事情越多,那么他的才学体现得就更加广泛。

假使世间不任用君子就罢了,如果用他,治理天下,运筹四海,都是君子该做的事。

但君子处在卑微的位置,虽然只是处理一个职位的事情,和管理天下、运筹四海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因为自己官职低微)而轻视它不去做,(这)不是君子赞同的行为。

自从天子来到吴地,余杭就相当于京郊。

京郊的职位,如果不是达官贵人不能担任。

凭秀实的贤能,尚且担心自己可能得不到赏识,那么才能不如秀实的人又有什么指望呢?

尽管如此,秀实不要因为官职小而轻视它,也不要因为职位低而看不起它,遵循我所说的方法耐心等待,他终有一天会受到赏识的。

我和秀实交往的时间很长,原本就知道他并不在乎官职的大小而乐于锻炼自己,(临别之际)想到我没有什么来舒缓我的惜别之情,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

2020二模·奉贤区

通蔽

清)方苞

1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

君子则不然。

誉乎己,则惧焉:

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

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己,则疑焉:

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

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

2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非然,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

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所安,吾自知之而已。

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

与吾言如响,必中无定识者也;非然,则所见之偶同也。

若辨吾之惑,则不当者鲜矣。

理之至者,必合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好独而不厌乎人心,则其为偏惑也审。

3吾友刘君古塘,行直而清。

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心所不可,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

夫古人之说,不能强吾以苟同,而欲人之同乎己,非心术之蔽乎?

知君者,犹以为自信之过也;不知者,将以为有争气也。

君与吾离群而索居久矣,会有所闻,书以质之。

21.下列说法,作者全都认同的一组是()。

(2分)

1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

2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

3誉乎己,则惧焉;毁乎己,则幸焉

4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

5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

6

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

A.①③⑤B.①②④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

(2分)

A.焉B.矣C.

D.哉

23.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3分)

的联系。

(4分)

21.(2分)C

22.(2分)B

23.(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正面强调了面对毁誉异同的正确态度,君子应当惧誉、幸毁、疑同、思异。

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语势强烈。

24.(4分)第②段承接上文,进一步分析心术之蔽背后的原因,称善的人可能是出于阿谀奉承或对自己了解不深,而攻恶的背后却可能有十分之三四是值得改正的,由此提出如果一味固执己见那么就会有偏驳的危险。

以此为后文劝说挚友刘古塘做铺垫,刘固执己见且喜誉,这样下去会很危险。

第②段中虽无“蔽”字出现,但处处围绕“通蔽”,从分析原因、阐明利害的角度进行说理。

2020二模·静安区

槎墩记

明]吴廷翰

1槎①墩在小百万湖中。

己亥,既家湖上,而墩遂当堂前。

小舟径渡,坐卧终日,以为足以休老。

架木而亭其中,四隅亦缘树结茅,如亭环列。

以柳若干株为巷,冬青六为门,蕉二为台,水荆、木槿之类杂蔽为垣,芙蓉为屏。

墩之名曰槎亭。

水月、云霞、风雪、烟雨,槎之所有也。

晓日、晚霞、雨笠、风帆,以助四时之景者,槎之所见。

2【甲】曰:

夫槎之为物也,引之以牵则进,鼓之以浮则游,然而可泊焉。

【乙】夫动也而能静者乎!

既骇之以风涛,或啮之以蛟龙,然而不犯焉。

【丙】夫险也而能夷者乎!

放之可以达四海,溯之可以致万里,然而能返焉。

【丁】夫远也而能近者乎!

3予以微名飘逐流浪于外,其历夷微之域,犯谗惧之厄,盖屡矣。

既困而归,潜形屏足,乃卒得栖泊于此,以偃仰游泳于一泓之间,庶几终身可以免惊覆之患。

夫近而不能远,夷而不能险,静而不能动,则槎之用不行。

然远不可近,险不可夷,动不可静,则槎之体不全。

夫物也,而道存乎其间,则予之所托以终身者。

(选自[明]吴廷翰著,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中华书局出版)

[注]①槎:

chá,木筏。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内的虚词是()。

(1分)

A.焉B.哉C.也D.矣

22.对第①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小百万湖湖畔安家定居,门前对着土墩,风景佳妙。

B.湖上小舟往还,如桃源盛境,但作者身处江湖仍不忘其君。

C.柳树、冬青、芭蕉、水荆、木槿、芙蓉围拱了作者的房子。

D.风水雪月、晓日晚霞、风帆雨笠,组成了槎墩四时的景致。

23.将“或谓‘墩何取于槎而名之'”还原到第②段中,正确的选择是()(3分)

A.放到【甲】处B.放到【乙】处

C.放到【丙】处D.放到【丁】处

24.第②段写“槎”的特点是、。

(2分)

25.本文先描写“槎”的形制,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存乎其间”的“道”,衔接自然,试对此进行评析。

(4分)

21.(1分)C

22.(3分)B

23.(3分)A

24.(2分)能动能静能远能近

25.(4分)“槎”在进退、浮游、动静、险夷、远近等变化中能自如自在,是由于“槎”的一切都符合“道”,即“道存乎其间”。

(指出“槎”的特点是符合“道”,2分)人像

“槎”一样,将终身托付给“道”,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指出类比关系,1分)本文的道理由形象引申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