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849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0m3污水处理方案.docx

500m3污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概述-2-

1、项目概述-2 -

2、ﻩ项目背景- 2-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ﻩ-4-

1.ﻩ设计依据ﻩ- 4-

2.ﻩ设计范围-4-

第三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ﻩ-6-

1.ﻩ处理水量-6 -

2.ﻩ进水水质-6-

3.ﻩ出水标准-6 -

2.接触氧化工艺-9-

3.ﻩ沉淀池-11-

4.石英砂过滤器-12-

5.活性炭过滤器ﻩ-12-

第五章、工艺设计ﻩ- 15-

1.ﻩ工艺设计原则ﻩ-15 -

2.ﻩ处理工艺选择- 16-

3.ﻩ处理工艺流程图-16 -

第六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介绍-18-

1.ﻩ格栅-18-

2.ﻩ调节池ﻩ-18-

3.水解酸化池ﻩ- 19-

4.生物接触氧化池- 20-

5.ﻩ沉淀池-21-

6.ﻩ中间水池- 22-

7.石英砂过滤器ﻩ-23-

第七章、工艺流程特点-26-

第八章、构筑(建)物一览表ﻩ-27-

第九章、主要设备一览表ﻩ-28-

第十章、污水处理站运行费用分析ﻩ-30-

3.药剂费:

- 30-

4.ﻩ运行费:

ﻩ- 30-

第一章、概述

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500m3/d污水处理站工程

承包范围:

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工程、整机调试、运行、验收等。

主要技术:

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

验收标准:

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项目背景

污水水处理站处理的原水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

为此,我司针对该项目特点,根据业主要求做出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及其他各项事宜。

我公司依据上述情况编制本方案,本工程采用较成熟、效果良好的“水解+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该污水进行处理。

方案的宗旨是:

尽量以较少投资、合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污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1.1 《环境工程师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1.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014-2006);

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8《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2932-1999);

1.9 业主提供的水量、水质。

2.设计范围

2.1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2.2污水系统构(建)筑物设计;

2.3 污水处理系统设备选型及非标等设计;ﻩ

2.4工程施工工艺、方案设计;

2.5工程投资;

第三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1.处理水量

小区需要处理的污水水源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每天进系统生活废水量为500吨(每天运行24小时,小时处理水量21m3/h)。

2.进水水质

由于业主未提供原水进水水质,本次设计按类似工程的常规数据见下表。

序号

名 称

进水水质

1

PH(无量纲)

6-9

2

CODcr(mg/L)

≦1200

3

BOD5(mg/L)

≦400

SS(mg/L)

≦400

3.出水标准

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序  号

名  称

进水水质

1

PH(无量纲)

6-9

CODcr(mg/L)

≦150

3

BOD5(mg/L)

≦30

4

SS(mg/L)

≦150

 

第四章、工艺选择介绍

1.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1.1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生物处理法包括传统活性污泥法以及前述各种变形工艺,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利弊,但其预处理工艺基本都是功能单一的初沉池(AB法除外)。

80年代利用水解(酸化)反应池替代了功能单一的初沉池,改善了后继构筑物的进水特性,并进而精简了污泥消化处理工序,这一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命名为“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1.2水解池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它的停留时间为2.5~3h(与传统的初沉池停留时间相当),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简化了流程,降低了造价,管理也很方便。

由于水解池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污水中的颗粒和胶体污染物得到截留和吸附,并在产酸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分化和降解。

通常水解池BOD5去除率为20~35%,CODCr去除率为30~45%,SS的去除率为70~85%,对大肠杆菌和蛔虫卵的去除率也有显著提高,同时水解池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水解池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2.1水解池取代了传统的初沉池,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初沉池,从而降低了后继构筑物的负荷;

1.2.2经过水解池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及理化性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使污水更适于后继的好氧处理,从而使净化过程效率高、能耗低;

1.3新工艺由于采用厌氧处理技术,在处理水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使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简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流程;

1.4新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其基建投资、总运转费和总电耗均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

经水解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后继(好氧)处理构筑物。

后继处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处理方式,如活性污泥工艺、氧化沟和AICS等方式。

如采用AICS,污水在曝气池的停留时间较之传统的工艺可大为缩短,气水比也可大幅度降低;经AICS处理后的出水BOD5≤20mg/L,COD≤60mg/L,SS≤20mg/L,可达到排放标准。

AICS产生的剩余污泥可连续送入水解反应器,整个工艺流程的剩余污泥从水解池排出,进入集泥池,经浓缩后可直接脱水处理,由于水解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可达15~20d,且处于厌氧状态,因此污泥得到了很好的稳定。

迄今为止,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已应用几十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累计投资几十亿元,形成了上百万吨/天的处理能力。

十多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我国独立开发的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处理能耗低的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为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该技术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设计单位及应用单位的重视和高度评价。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及其工程研究,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经验。

在技术开发单位及国内同行的不断应用和探索过程中该工艺更加成熟,为在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应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由于水解反应器是一种预处理工艺,前述的普通活性污泥、氧化沟、A/O等各种好氧工艺都可作为其后续处理工艺。

但采用何种工艺作为后续的好氧工艺,需根据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要求而定。

2.接触氧化工艺

接触氧化技术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生物膜法在80年代中期随着新型填料和载体的出现,被广泛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和工业污水。

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供给。

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技术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Biological ContactOxidation)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技术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点,池内的生物固体浓度(5~10g/l)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可达2.0~ 3.0kgBOD5/m3.d),另外接触氧化工艺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接触氧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2.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2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2.3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4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2.5节能效果明显。

3.沉淀池

根据哈真浅池理论,沉淀池容积一定时,降低池深,则可增大表面积,进而可降低表面负荷,提高沉淀池的沉降效率。

为了降低池深,增加沉淀面积,可考虑在沉淀池内加水平隔板将其分成n层,这相当于n个浅沉淀池组合在一起,于是就可将沉淀面积增加n倍。

为了解决排泥的问题,在具体应用时将水平隔板改为倾角为60°斜板或斜管,这就是斜板(管)沉淀池。

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建造沉淀池面积受限制时,常用到斜板(管)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高,不但有浅池理论作依据,而且由于平板的间距(或管道的管径)较小,各层又相互隔开,互不干扰,能够很好地满足水流紊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为水中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斜板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可分为同向流(水流与污泥方向相同)、异向流(水流与污泥方向相反)、侧向流(水流与污泥方向垂直)三种形式;斜管沉淀池只有同向流和异向流两种。

在这几种形式中,以异向流应用的最广。

在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中,水流向上流动,污泥下滑。

斜板沉淀池的利用异向流原理,泥水分离速度快、水流稳定、分离效果好,相对于平流式等其它形式的沉淀池而言,其泥水分离速度和表面水力负荷都高出一倍,在小型污水处理上有其它沉淀池无法比拟的优势。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上层出水进入中间水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从排泥系统排出。

4.石英砂过滤器

过滤采用石英砂过滤器,主要除去水中微小的悬浮固体,去除沉淀和生物处理中未能去除的微絮凝体,可以加强污水中悬浮物、COD、细菌等的去除效果。

石英砂过滤器是通过石英砂滤床去除水中的部分悬浮物、机械颗粒、片状物及沉淀法不能去除的粘结胶体物质。

它内装不同粒径的砾石及石英砂滤料(根据过滤精度要求的不同,砾石及石英砂滤料粒径的选择、装填厚度也不同)、布水器、集水器及其它附件。

石英砂过滤器的原理是采用水泵加压,使原水通过过滤介质,利用石英砂的吸附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石英砂过滤器可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从而降低水的SDI值,满足深层净化的水质要求。

ﻫ 该设备具有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滤料经过反洗,可多次使用,滤料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运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过滤效率高, 过滤面积大,去除率高,阻力小,处理流量大,反冲次数少。

对后期的水处理系统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功能结构完备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主要由保护系统,过滤系统和反洗系统组成。

ﻫ  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

5.活性炭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的工作是通过炭床来完成的。

组成炭床的活性炭颗粒有非常多的微孔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很强的物理吸附能力。

活性炭吸附装置就是以活性炭作为介质,利用活性炭自身具有的吸附和脱色能力,去除液体中的杂质,使水质得到净化。

其吸附和脱色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细菌、胶体微粒、微生物。

 ﻫb、可吸附氯、氨、溴、碘等非金属物质。

c、可吸附金属离子,如:

银、砷、铋、钴、六价铬、汞、锑、锡等离子。

  d、可有效去除色度和气味。

第五章、工艺设计

1.工艺设计原则

1.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各项水质指标达标。

1.2采用成熟、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优良的处理效果。

1.3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1.4力求一次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且操作稳定方便。

1.5确保整个系统试车成功至正常运行到验收合格为止,并负责代培操作人员。

1.6工程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

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合理,环境和谐美观,占地少。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1.7设计符合适用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数据等,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污水处理站功能实现。

1.8设计应符合经济的要求,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1.9设计技术应当力求先进和合理,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

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1.10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着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力求操作运行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整个装置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级控制。

2.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比选结论,从工艺的可靠性、先进性、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各工艺的优缺点,设计采用污水处理工艺中最为有效的“水解+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处理工艺。

3.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第六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介绍

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的污水首先经格栅井去除大颗粒状和纤维状杂质后,污水按系统内特定结构逐次经过调节池、水解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等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

1.格栅

在本项目中采用人工格网去除污水中大颗粒物质如悬浮物、漂浮物等,以降低后续工序的负荷。

1.1主要设备参数:

 型号:

NT-RGGW-500

材质:

不锈钢

 数量:

1台

2.调节池

该池是作为污水水量调节和均质的构筑物。

由于生活污水排放具有时段不均匀性、时变化系数较大的特点,要使生化处理系统较均衡地运行,尽量减少其冲击负荷的影响,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则需设调节池,对污水水量进行调节并均质,使调节池污水提升泵始终按平均处理水量向生化系统供水。

同时池内设有穿孔管进行预曝气,防止调节池内污染物出现沉淀。

 

2.1其它附属设备说明:

①提升泵

型号:

CP53.7-50型;

  数量:

2台;

电机功率:

P=3.7kw

②潜水搅拌机

型号:

MA1.5/8-400-740;

  数量:

1台;

  电机功率:

P=1.5kw

3.水解酸化池

3.1工艺目的:

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3.2结构类型:

地下钢砼结构;

3.3主要设计参数:

①水力停留时间:

6.0h;

②工艺尺寸:

10.0×4.0×3.8m

3.4其它附属设备说明:

①高效布水系统

型号:

NT-BSQ-80;

数量:

1套;

4.生物接触氧化池

4.1工艺目的:

降低BOD、COD等指标。

4.2结构类型:

地下钢砼结构;

设有2组地下式钢砼结构的生物接触氧化池。

4.3主要设计参数:

一段生物接触氧化池:

①水力停留时间:

9.0h;

②负荷1.7kgBOD5/(m3·d);

③污泥浓度:

MLVSS=5000mg/l

④工艺尺寸:

13.0×4.35×3.8m;

     数量:

 1座;

 有效水深:

3.5m。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

①水力停留时间:

4.0h;

②容积负荷1.7kgBOD5/(m3·d);

③污泥浓度:

MLVSS=5000mg/l

④工艺尺寸:

5.4×4.35×3.8m;

 数量:

1座;

  有效水深:

3.5m。

4.4其它附属设备说明:

①高效生物好氧床:

数量:

2套 

②曝气扩散装置:

型号:

Φ215型

数量:

1套。

③生物好氧床安装组件:

型号:

NT-TLJ型

数量:

2套

④可调式均水器

型号:

NT-CSY型;

数量:

2套;

⑤回转风机

型号:

HC-1001S型;

  数量:

3台(2用1备);

  风量:

Q=5.18m3/min;

  风压:

0.4kgf/cm2;

  电机功率:

P=7.5kw。

5.沉淀池  

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

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倾向贮泥斗。

沉淀池具有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的优点。

5.1结构类型:

地下钢砼结构;

5.2主要设计参数:

①表面水力负荷:

1.0m3/(m2•h)

  ②有效水深:

3.5m;

③工艺尺寸:

5.0×4.35×3.8m;

5.3主要设备参数:

①可调式均水器

型号:

NT-CSY型;

 数量:

1套;

②斜管填料

型号:

Φ80型;

规格:

Φ80

 数量:

22m3;

③排泥泵

型号:

AF1015型;

 数量:

1台;

电机功率:

P=1.0kw

6.中间水池

沉淀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防止水流过急,起到中间缓冲水量的作用。

6.1结构类型:

地下钢砼结构;

6.2主要设计参数:

有效水深:

3.5m;

6.3工艺尺寸:

2.0×4.35×3.8m;

6.4主要设备参数:

①过滤加压泵

型号:

TD40-25/2型;

   数量:

2台(1用1备);

  流量:

20m3/h;

  扬程:

25m;

   电机功率:

P=3kw。

  ②絮凝加药装置

型号:

NT-JY-20型;

 数量:

1套;

  ③管道混合器

型号:

NT-GJ-100型;

 数量:

1台;

  直径:

100mm;

④反冲洗水泵

型号:

TD100-17/2型;

数量:

1台

 流量:

80m3/h;

扬程:

17m;

电机功率:

P=5.5kw。

7.石英砂过滤器

过滤采用压力过滤器,主要除去水中微小的悬浮固体,去除沉淀和生物处理中未能去除的微絮凝体,可以加强废水中悬浮物、COD、细菌等的去除效果。

主要设备参数:

①石英砂过滤罐

型号:

NT-SL-1800

过滤速度为:

10m/h

反冲洗强度为:

8-12L/s.m

数量:

1台

材质:

玻璃钢

8.活性碳过滤器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

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

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

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

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

反之,减压,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

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的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馏、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生产方法有:

①蒸汽、气体活化法。

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900℃将碳活化。

②化学活化法。

利用活化剂放出的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大孔(半径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1700米2/克。

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

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的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和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

一般加0.1—3%(W/V),搅拌30~60分钟,活性炭的粒度对脱色时间有影响,而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相差很大。

脱色温度和PH要根据产物的性质,通过试验确定了。

活性炭的质量有多项物理与化学的指标,主要的如:

水分、灰分、酸溶物、各种金属和酸根的含量,以及它的吸附性能等。

对于不同用途的活性炭,时常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来检验它的吸附性能,如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焦糖吸附值、硫酸奎宁吸附值等。

其中亚甲基蓝吸附值是最常用的。

亚甲基蓝是一种深蓝色染料,对它的吸附量反映了活性炭吸附小分子物质的能力;具有大量微孔的活性炭,此值较高。

焦糖吸附值(或称焦糖脱色率、或糖蜜吸附率)是反映活性炭对具有较高分子量的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能,性能良好的活性炭,此值达到100~110。

(1)活性碳一般使用温度是75-80度比较好;

(2)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在强极溶剂中使用效果也不错,在非极性溶剂中效果较差;

(3)一般情况下,在pH3-6条件下使用较好;

(4)一般情况下,加入量为千分之一至三(or5);

(5)脱色时间一般为30-60min;

(6)活性碳的种类型号很多,比如糖用碳,油用碳等,要选择一种适合使用的活性碳。

主要设备参数:

①活性炭过滤罐

型号:

NT-TL-1800

过滤速度为:

10m/h 

反冲洗强度为:

8-12L/s.m

设计压力:

0.6MPa

数量:

1台

材质:

玻璃钢

第七章、工艺流程特点

本项目设计主体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产生量,并采取必要措施从而避免二次污染。

使用此工艺,可靠性好,耐负荷冲击能力强,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能耗低。

整体工艺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自控程度高,运行稳定,管理简单。

 

第八章、构筑(建)物一览表

主要构筑(建)物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工艺尺寸

数量

结构

1

调节池

12.0×4.0×3.8m

1

钢砼结构

2

水解酸化池

10.0×4.0×3.8m

1

钢砼结构

3

一段生物接触氧化池

13.0×4.35×3.8m

钢砼结构

4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池

5.4×4.35×3.8m

钢砼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