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804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docx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对外贸易及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指一国和地区同他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体,他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海岛国家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跨国界的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及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

•1)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balanceof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正数表示。

•2)贸易逆差(入超,Unfavourablebalanceof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负数表示。

•3)贸易平衡: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的影响,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v其他概念:

净进口、净出口

三、对外贸易额及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ValueofForeignTrade):

•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及进口额总和。

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包括:

–进口贸易总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出口贸易总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

三、对外贸易额及对外贸易量

▪2.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

•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即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

四、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货物的移动方向

1)出口贸易(Exporttrade):

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复出口:

输入再输出

2)进口贸易(Importtrade):

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复进口:

输出再输入

3)过境贸易:

若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于乙国来说,该贸易被称之为过境贸易。

二)按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

1)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及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

总贸易可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

2)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也称为专门贸易体系,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

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

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

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

关境及国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关境(CustomTerritory),亦称亦称“税境”、“海关境域”、“关税境域”或“关税领域”,指一国执行统一海关法令的领域。

2)国境则指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界线。

在一般情况下,国境的范围及关境的领域是一致的,货物进出国境也就是进出关境。

但在以下情况会有所不同:

a)关境大于国境如:

关税同盟:

b)关境小于国境:

国内设置自由港/区,进出自由港(区)可以免征关税(香港地区)

三)按商品的存在形态

1)有形贸易:

是指一个国家商品实物的输入和输出。

2)无形贸易: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务或其他非实物形式的商品的输入或输出。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a.从属于商品实物进出口的费用,如运输、保险、装卸费等。

b.及商品实物进出口无关的费用,如专利特许权费用、国外贷款的利息收入等。

两者的主要区别:

由于有形贸易要结关,故其金额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

五)按照商品的运输方式分类:

▪1)陆路贸易

▪2)海路贸易

▪3)空运贸易

▪4)邮购贸易

六)按照清偿工具的不同分类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

•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所以也叫现汇贸易。

▪易货贸易

•也叫换货贸易,是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v七)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

▪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

▪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的贸易。

▪转口贸易

•商品的生产国把商品卖给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然后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再把商品卖给真正的商品消费国,对第三国(或地区)来说,是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

•注意:

转口贸易及过境贸易的区分

v五.对外贸易依存度

▪定义: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forExistenceDegrees)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比值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贸易依存度大小一方面反映出一国经济开放性的程度,另一方面反映出一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可分为:

▪出口依存度:

一国出口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进口依存度:

一国进口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v六、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这一学说,50年代诺克斯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

该学说认为:

▪1)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

•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贸易往来,通过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产量。

并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

▪2)间接的动态利益:

•随着外贸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这一学说。

60年代以后,随着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口导向型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后,这一学说再度流行。

具体来讲:

一、对外贸易可以带来静态利益:

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该国的经济福利

1、从交换中可以获得利益。

即通过对外贸易活动可以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国内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

2、从专业化分工中可以获得利益。

即通过参及国际分工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提高本国的资源利用效率。

二、对外贸易可以带来动态利益:

改善资源利用环境,促进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1、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

v通过对外贸易,一国可以发现并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产业结构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动不断趋于高级化

v对外贸易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建立提供市场条件

v对外贸易带来的国际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业演进的效率

2、对外贸易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v对外贸易是一国技术进步所需技术的主要供给渠道

v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Technologyspillovers)即:

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扩散的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Learningbydoing)

v对外贸易为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3、对外贸易促进制度创新

v许多制度如专利保护制度等作为商品可以引进,从而节省制度创新成本;

v对外贸易通过“外溢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

v对外贸易可以从需求方面拉动制度创新。

v许多制度如专利保护制度等作为商品可以引进,从而节省制度创新成本;

v对外贸易通过“外溢效应”和“边干边学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

v对外贸易可以从需求方面拉动制度创新。

v交换是人们的自然倾向.

v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其核心思想是“自利原则”。

所谓“自利”(self-love)即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人类交换倾向,人的自利行为就是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过程,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

v交易利得(tradegains):

国及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能够使得贸易双方国家均能获益。

v一、清楚几个问题:

v1)人们为什么进行交易?

v2)交易及分工

v3)个人交易及对外贸易

v4)对外贸易及国际贸易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v对外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v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v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v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v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是及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v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v特征:

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v时间:

原始社会后期。

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是及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特征: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是及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

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以及向更深更广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及三次产业革命分不开:

•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

v二、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以及向更深更广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及三次产业革命分不开:

•1)第一次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

它又被称为蒸汽时代。

•2)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也被称为电气时代。

•3)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为其主要标志。

有学者又将其称为原子能空间

v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及国内贸易相比

共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交易过程大同小异

•经营目的相同

•运动过程相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不同点

•更困难

•更复杂

•风险大

v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1、困难多

•1)国际间贸易障碍多

•2)不同的语言、法律和风俗习惯

•3)对国外市场及贸易对手的资信不易调查

•4)交易技术困难较多,交易接洽不便

v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2、复杂程度高

•1)货币和度量标准复杂

•2)贸易法规和商业习惯不同

•3)支付方法复杂

•4)运输和保险情况复杂

v三、国际贸易的特点:

▪3、风险大

•1)信用风险

•2)商业风险

•3)运输风险

•4)价格风险

•5)外汇风险

•6)政治风险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v国际贸易理论:

现象和问题

▪为什么日本出口汽车?

▪为什么美国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

v国际贸易政策

▪中国是否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展高科技?

▪西班牙鞋业工人焚烧中国鞋的事件

▪国际贸易冲突及合作:

组织和制度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16-17世纪重商主义

▪18世纪绝对优势理论

▪19世纪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H-O理论

▪20世纪60年代产品命周期理论

1、重商主义理论

——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

v主要观点是:

货币-金银是惟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如果本国货币拥有量减少,本国财富就会减少.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

1、重商主义理论

——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

v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法和手段上,他们的观点有所不同。

v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同时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1、重商主义理论

——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

v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

v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提倡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以实现贸易顺差,即“奖出限入”:

出口应得到补贴,进口应受关税和配额的限制。

2、绝对优势理论

▪所谓绝对优势,是指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另一国家更高,但在生产另一种产品上要比另一个国家来得低。

▪代表人物:

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1776年他在《国富论》中提出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效率各不相同,强调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绝对优势理论

▪对贸易的解释:

如果两国都专业化生产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两国都可以获益。

▪各国应专门生产其享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用这些产品换回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不要自己生产能以更低价格从其他国家购买来的产品。

3、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即便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要比另一个国家处于劣势,但如果每个国家都专业化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每个国家都可以获益。

即“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对贸易的解释:

国际贸易不仅在生产两个各自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国家之间产生,而且也会在两个存在比较优势产品的国家产生。

▪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

▪该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及落后国家产生贸易的原因,但未能揭示国际商品交换中的价值规律。

▪4、要素禀赋理论,或称资源配置理论

▪1919年和1933年分别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l.Hech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

▪比较优势源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不同

▪国际贸易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非生产率的差异决定的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自然拥有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

▪一个国家某种要素的拥有量越丰富,其成本就越低,该国就出口相关产品,而进口本国要素匮乏的那些产品

▪5、规模经济理论

▪1)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报酬递增,是指随着生产能力扩大,导致生产的单位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发展过程。

▪规模经济是生产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生产规模和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产品、数量增减和产品单位成本高低之间的关系。

▪2)规模报酬不变

▪3)规模报酬递减

▪后两种为规模不经济的两种表现

▪自由贸易是有利的

v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ofproductcycle)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RamandVem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

▪费农认为:

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v为了便于说明,作以下区分:

▪1)将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2)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

创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并在国内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及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产品成熟阶段:

创新企业的生产逐渐转移到国外,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出口逐渐减少

•产品标准化阶段:

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原创新国家成为进口国

▪例子:

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第四节国际贸易政策

v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为实现某一政策目标所制订的准则和所采取的政策手段。

它是一国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商品进出口政策及国别政策。

•①市场目标:

保护本国的市场;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②产业目标:

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③资金目标:

外贸活动应有助于为本国经济建设积累资本或资金;

•④整体目标:

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利益。

v二、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惠,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及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案例]

v三、关税措施

▪关税概念、作用和分类

▪关税征收的标准

▪关税的经济效应

▪二)关税的特点

▪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及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预定性和无偿性。

▪1、关税征收的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

▪2、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先由进出口商垫付,最后由买方或消费者承担。

▪3、关税可以影响进出口数量,从而调节本国的进出口贸易;通过调节国内市场供应,调节国内市场价格。

▪4、关税具有涉外性。

一直及各国发展经贸关系和外交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v四)关税的作用

▪保护作用

▪鼓励作用

▪限制作用

▪调节作用

五)关税的分类

(1)按征税商品流向划分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出口税(ExportDuties),通过征收出口税可以:

▪进口税(ImportDuties),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NormalDuties)。

▪过境税(TransitDuties):

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3)按待遇等级(优惠程度)分

▪①普通税CommonTariff,对及该国没有签订上述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所征的税。

它一般比最惠国税率要高,适用于及该国没有签定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3)按待遇等级(优惠程度)分

▪②最惠国待遇税MFNTTariff(Most-Favored-Nationtreatment),对及该国签订具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它一般称为正常进口税。

最惠国待遇意为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同时它又是双方的。

▪适用于及该国签定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具有自动性、同一性、相互性、普遍性。

▪(3)按待遇等级(优惠程度)分

▪③普惠税GSPTariff(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

是发达国家给予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优惠关税。

普惠税源于普惠制。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3)按待遇等级(优惠程度)分

▪④特惠税(PreferentialDuty):

一国对来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或部分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特惠税有互惠的,也有非互惠的

▪典型:

英联邦特惠制(互惠)、洛美协定(非互惠)

PS:

▲英联邦特惠制,英国和英联邦其他成员国之间在贸易上互相提供优惠待遇的制度。

目的在于防止其他国家势力渗入英联邦市场。

1932年渥太华帝国会议上制定。

原称“帝国特惠制”,英殖民地相继独立、英帝国改称英联邦后改现称。

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后逐步取消。

▲《洛美协定》(LomeConvention)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及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的简称。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的一项为期5年的贸易和经济协定,1976年4月1日正式生效。

此后《洛美协定》一再续签。

v(4)按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①差价税:

即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价格及进口商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目的是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②进口附加税:

一种临时性措施,为了有效保护国内产业,抵制低价销售,实行歧视或报复,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进口税以外再征收的关税。

•常见的有: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a)反倾销税:

1979年“东京回合”规定,“凡是一国产品向另一国出口时,该产品出口价格低于正常贸易中用于国内消费的类似产品可比价格,就视为倾销”,这里的正常可比价格是指出口国国内市场批发价格。

倾销有两种形式:

▲价格倾销:

出口价低于出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

▲成本倾销:

出口价低于商品的生产成本。

按GATT(关贸总协定)规定,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

一是必须证实倾销的存在,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售;

二是进口国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或重大威胁;

三是倾销和损害之间构成因果关系

b)反补贴税:

抵消税或补偿税,是指对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任何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补贴是指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对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以及政府对出口产品的任何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

一般来说,各国对初级产品的补贴是认可的,反补贴的征收对象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进口国不得对受到补贴的倾销商品既征反倾销税又征反补贴税。

条件:

一是进口商品接受了政府的直接或间接补贴,且进口商品是世贸组织禁止的。

二是补贴对进口国国已建成产业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或严重阻碍国内某一产业的兴建

v5)按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

▪②有效关税(EffectiveTariff):

一国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及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值部分的百分比

▪E=(V-W)/W

▪其中E:

有效关税保护率

▪W: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增值量

▪V:

征税后的增值

v四)征税方法(标准)

▪1、从量税

v以商品的计量单位(如:

数量、重量、长度、容量和面积等)为标准课征的关税。

v公式: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

▪2、从价税

v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而征收的关税。

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v四)征税方法(标准)

▪3、混合税:

又称复合税,是指对某种进口商品同时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征收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混合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混合税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从量税为主加征从价税;

另一种是以从价税为主加征从量税。

▪4、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