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7962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至七单元共五次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1)

时间

2011年8月31日

地点

汇报室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参加人

111222333333

主持人

333

中心发言人

333

备课

内容

第一单元除法

单元

课时

划分

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2课时

2.练习一        ………………………1课时

3.三位数除以两位的笔算(含练习二)………………4课时

4.练习三…………………2课时

5.复习…………………2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进一步加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⒊使学生在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⒋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已有的计算解决问题睥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

每课

教学

目标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2、结合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进行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3、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4、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学会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2、 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数量间相依互变的关系,通过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www.xkb1.com

3、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二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⒊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练习三

⒈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⒉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⒊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复习

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正确地笔算。

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笔算整十数除三位数、估算商是多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突出整十数除三位数在本单元中承前启后的地位。

2.“两位数除三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地安排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帮助学生突破试商的难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方法是学生学习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重点: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难点:

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练习二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试商水平,以试商为基础解决实际问题。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重点:

培养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

理解和掌握乘除法中的一些运算规律。

练习三

把分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以及书写格式,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复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研究

过程

思路

详记

444:

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

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课件:

老师在领取作业本的情境。

二、探索口算方法

1.教学例1。

(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

提问:

从画面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老师领取了60本数学作业本,每20本打成一包)

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能打成几包?

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60÷20=

(2)小组交流、探究口算方法。

师:

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口算后小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随机板书。

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

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

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应重点理解商的书写位置。

教材先教学口算60÷20,在知道商3后,让学生学习用竖式计算。

由于学生已经知道商是3,因此会把3写在商的个位上。

这里,口算为笔算服务,口算和笔算有机结合起来。

在解决这个问题后,教材第一次出现了答语,通过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结果和完整的过程有更明确的意识。

教师应告诉学生,今后解决问题时要写出答句。

111:

先口算或者先估算,然后教学竖式计算,有利于学生理解商的位置。

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

“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

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

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所以容易理解“要写在商的个位上”的道理。

222:

第1页例题是几十除以几十,且没有余数,教材完整呈现了竖式。

“试一试”中一道题是几十几除以几十且有余数,另一道题是几百几十除以几十。

教材让学生在变式情境中应用例题里学到的方法,并且在竖式计算后提示学生“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333:

“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非整十的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材给出了竖式中商的书写位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商的书写方法。

教学时还要让学生通过验算,对自己的计算加以确认。

4.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并讨论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重点讨论:

150÷30的商为什么也要写在商的个位上?

(2)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3)注意通过验算确认自己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交流总结了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巩固训练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

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

(2)提问:

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列算式?

得数是多少?

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想?

三、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

今天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又掌握了一样新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谁愿意把你的收获谈一谈,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巩固训练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

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

(2)提问:

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怎样列算式?

得数是多少?

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想?

222:

在练习一中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经常发生两种错误:

一是说不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二是直接写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有困难。

练习一安排了针对性的练习:

第5页第2题,让学生先说出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商,再计算。

第5题安排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33: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应突出对计算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的理解。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果商是两位数,计算步骤相对复杂。

体现在:

要先判断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除数够不够除;在第一次除后还有余数,需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计算时,要理解每次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第3页的例题,要注意几点:

①让估算和笔算相互促进。

在列出算式420÷30后,教材呈现了三种估算的情况,其中第三种可以看作是对前两种估算结果的提升和概括。

如果学生估计有困难,可以设计台阶:

分给10个班够吗?

20个班呢?

在确定商的书写位置时要利用估算的结果加以解释。

②把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结合起来。

要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这样的除法分几步进行?

先把被除数的哪部分除以30,商写在哪里?

然后把什么除以30,商写在哪里?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明确:

这样的计算分两步进行;“1”要写在商的十位上;要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③通过验算,对计算结果加以确认。

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后验算的良好习惯,形成对探索的结果自觉反思的意识。

教学第3页的“试一试”,重点在“比较”。

比较内容:

商的位数,位数不同的原因。

比较目的: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把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上升到理性的层面,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的过程,初步总结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过程。

解决

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直观形象的物体能够吸引他们去学习。

因此,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2)

时间

2011年9月13日

地点

汇报室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参加人

111222333333

主持人

111

中心发言人

111

备课

内容

第二单元角

单元

课时

划分

1.角的认识和度量  ………………………3课时

2.角的分类       ………………………2课时

3.练习四……………………1课时

4.怎样滚得远…………………1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使学生通过画图、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和角的计量单位,掌握角的分类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90度和60度的角。

3、使学生通过折、画、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经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每课

教学

目标

角的认识和度量

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⒉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⒊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⒌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角的分类

⒈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

⒉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练习四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各自的特点

2、熟悉掌握角的测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

3、通过折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滚得远

l、让学生参与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让学生感受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的角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角的认识和度量

⒈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⒉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角的分类

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

练习四

测量折纸中出现的角的度数。

研究

过程

思路

详记

444:

本单元的认识角,关键是让学生知道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就是角的顶点。

在认识角时,让学生画一个角,在画的过程中体会角的特点,提升对角的认识。

“想想做做”第3题既让学生复习了有关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它们都是由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

333:

在学习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转动其中一条边,体会各个角的概念及其大小关系。

这一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体会,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所形成的图形。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设计

一、复习

⒈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

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⒉任意画一个角。

⒊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㈠教学角的分类。

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

⒉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

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

⒊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角的样画在本上。

⒋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

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

钝角呢?

⒌转动活动角成一条直线。

提问:

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

告诉学生这样的角叫平角。

启发思考: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想一想,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

为什么?

⒍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

提问:

这还是角吗?

为什么?

提问:

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⒎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

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

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

444:

这里的教学应注意:

(1)学生以前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都是直观认识,现在是从度数角度进行量化刻画;

(2)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因此,在用活动角演示各个角后,要及时抽象,画出平面图形,才能揭示角的概念;(3)钝角大于90容易知道,但小于180需要强化;(4)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第一次教学,可以让学生指出平角和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突出它们也是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折圆形纸和正方形纸的活动,帮助学生在折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和角的变化。

⒏练习:

⑴“想想做做”第1题。

大家先说说每个角的名称,再从小到大排一排。

⑵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下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再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

㈡教学角的画法

⒈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分类,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⒉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角,师小结画法

⒊试一试:

111:

在学生学习量角和画角后,注意安排估计角的大小的问题,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并且估计之后再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学生估计角的大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

⒈“想想做做”的第4题。

⑴指名口答。

⑵在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直角?

⒉“想想做做”的第5题。

⑴学生分类。

⑵说说分类的依据。

⒊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7题。

四、布置作业

222:

本单元教材安排学生研究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物体滚动得远的问题,这一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有几个特点:

一是问题的现实性很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二是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整个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经历反复实验,收集有用的数据,结合平均数处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得出初步结论的过程。

三是整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可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的进行需要小组合作,实验的测量需要尽量精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尽量准确,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

从理论上讲,斜坡与地面呈450时物体滚动得最远。

学生在实验时应注意:

要把物体放在斜坡的顶部,位置不能摆得有高有低;要让物体自然滚下去,不能用力推,也不能用手挡;要体会每次实验为什么求出三次滚动距离的平均数。

解决

问题

本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第二部分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和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0、450、600和900的角。

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安排了“怎样滚得远”的实践与综合应用。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3)

时间

2011年9月27日

地点

汇报室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参加人

111222333333

主持人

222

中心发言人

222

备课

内容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单元

课时

划分

⒈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课时

⒉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课时

⒊练习五………………………………2课时

单元

教学

目标

⒈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版式和小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⒉使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每课

教学

目标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过程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练习五

1、学生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学生在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数学的解题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版式和小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每课

教学

重点

难点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练习五

能系统地总结出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研究

过程

思路

详记

222:

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

教学时,要在理解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综合算式。

之后,教学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让学生说说综合算式中各部分算出的是什么,体会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二是体会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的区别,算式写法不同;三是体会联系,无论列分步还是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算3本笔记本要多少钱”,体会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四是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

1.设置情境,激趣导人。

谈话:

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逛逛这家文具店。

出示文具店场景挂图。

文具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2.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他要买什么呢?

(我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二、师生互动,解决第一个问题

1.运用已有经验,学生独立解答。

谈话:

大家愿意帮忙吗?

好,赶快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吧。

请一名学生板演。

(预测: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综合算式,因此,在此还是分两步

解答。

5×3=15(元)

15+20=35(元)

谈话:

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思路讲给大家听一听。

(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再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就是一共用去多少元)

2.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谈话:

同学们都是列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做的,在数学上,这叫分步解答。

现在老师提一个新的要求,大家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有信心完成吗?

快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吧!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5×3+20

教师指出:

这个算式就是一个综合算式。

会读综合算式吗?

(预测:

学生一般会读5乘3加20。

3.观察比较,体会区别和联系。

谈话:

现在,请同学们把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然后在班内汇报各自的发现。

小结:

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要先求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加1个书包的价钱。

与刚才的两个分步算式相比,综合算式只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

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的新问题。

(板书课题:

混合运算)

4.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

谈话:

首先,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大家想了解么?

讲解:

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一”,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一”。

同时,板书:

5×3+20

5.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

谈话:

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

请大家试着做一下,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

提问:

为什么先算5×37(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就要先算5×3)

谈话:

解决问题别忘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