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56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 圆 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docx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一圆圆的认识二》教学设计26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7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训练点:

1、体会时间顺序表达和前后照应的写法。

2、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

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

李大钊的画像)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板题、读题)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

3、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

(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

)(板书:

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4、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对应的三部分。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交流:

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

3、汇报:

A被捕前: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板书:

坚决地说、忠于革命)

(“轻易”看出李大钊的地位——当时他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重要”联系上下文——他要联系各成员展开革命地下党工作,为避免党组织被破坏,还要经常处理大量的书籍与文件。

他完全明白形式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导读:

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

(练读)

B被捕时: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板:

不慌不忙、视死如归)(“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导读:

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C被捕后: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板:

瞅了瞅、没说、坚贞不屈)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为什么会这样呢?

(联系上下文理解)

导读:

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

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试一试。

四、达标练习。

五、总结全文。

1、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发散思维,实行思想教育)

六、课外延伸: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开一个小故事会。

师:

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

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

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

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

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

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点评:

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

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点评: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

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

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

不过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

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

对于这个部分谁还想说?

生:

(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

我理解你的心情。

点评:

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相通,情感相融。

生:

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不过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

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

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

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

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个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

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注重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

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

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

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

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

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

“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

处处留心皆学问呀!

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

好!

(学生齐读)

生:

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

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

谁愿意读一读这个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

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

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

这个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

局势很紧张。

生:

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

说说你的理由。

生:

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

不过“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

(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

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点评:

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

(兴奋地)我知道了。

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

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

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好呀,请讲。

生:

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

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

“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

有道理。

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能够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点评:

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

“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

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

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

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

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

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

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

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

好!

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点评:

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

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

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

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

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点评:

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

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实行了40分钟。

师:

(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

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

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师: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本课7个生字。

2、在理解课文后,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3、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课,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回答。

(从李大钊的言行中,体会到他忠于革命,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二)、精读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

(三)、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老师实行点拨。

(这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3)进一步深化:

课文里还有很多地方是前后照应的,你能举些例子,并说说体会吗?

(四)、学习生字词

(1)说说哪些字能够在比较中记忆。

“剧”与“据”,“娱”与“误”、“袍”与“抱”,字形有相似之处,要注意区别,在比较中记忆。

(2)说说你是怎样记生字的。

指名“阀”是形声字。

“舅”上部要写准确。

四、达标练习

1、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4月6日早晨,妹妹换上了新衣,母亲带她去散步了。

2、课文围绕李大钊讲了讲了(4)件事。

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的坚定与沉着的意志品质);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表现了李大钊(坚贞不屈、临危不惧、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步()的喊声()的态度

()的眼光啧啧的()出神的()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灯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内容和抓住重点深入探究,提升自学水平。

训练点:

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倒叙的手法。

2、找出前后照应的地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词,简介作者。

灯光,我们都非常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

不过,我们今天要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本文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很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挺进、豫皖苏、围歼战、突击连、憧憬、千钧一发、璀璨、交通沟、胸墙。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口述作者回忆的往事。

4、找出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快速读文,想想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

(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并谈体会。

(三)、三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他们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

可能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并在书旁写上批注。

2、小组汇报。

(略)

3、有感情朗读文中出现“多好啊!

”的句子或段落。

四、达标练习

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看到:

千万盏灯

引起回忆听到:

多好啊

灯光回忆往事点燃书本

怀念战友献出宝贵生命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词语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实行写作的方法。

训练点:

1、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2、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过渡: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以前背过、爸爸妈妈也以前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二)、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过渡: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实行具体表述的?

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出示句子: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1)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2)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3)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1)默读,思考:

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四、达标练习

五、总结、扩展

l、默读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能够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实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准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

(引用名言、举例子)

(二)、学习生字词(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很多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

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四、达标练习。

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nán)还(huánhái)要兴(xīngxìng)旺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

(2)死得其所()

3、填空。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先总述___________________;再从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述,最后指出开追悼会的目的是。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的对,我们()改正。

(3)()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5、修改病句。

(1)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2)六年级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3)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看完。

五、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2、学习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训练点:

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上网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从中心导入

1、诗人何其芳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后,不由地感受到

(学生说出中心句:

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2、那么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总理的劳苦和简朴的?

同学们已经回去预习过,现在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我们再交流。

二、目标导航

1、出示目标。

2、师生齐读。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理解总理的劳苦和简朴

1、学生讨论

2、组织交流

(每一方面都由学生先读出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表达出来)

着重协助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表现工作劳苦的:

⑴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了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⑵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⑶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地叫明了。

生活简朴方面:

⑴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⑵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能够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3、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而在生活上又是如此简朴。

总理的事迹远不至此,昨天已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相关总理的资料、图片,现在把你搜集到的材料来展示一下,好吗?

(音乐声中,学生朗读自己搜集到的材料。

(二)、颂总理

此时此刻,我们的同学有多少话要对敬爱的总理说呀,说吧,把你想说的说出来,把你想抒的情吐出来。

(音乐声中,学生根据提示抒情。

提示:

望着您专心致志地工作的情景,总理啊,我想对您说,()。

四、达标练习

五、小结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任务重

时间长

态度认真

一夜的工作(总理)生活简朴陈设简单

夜宵简单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水平,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实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实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协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二、提升交际水平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

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

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使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升口语交际水平。

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实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