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528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docx

11导游1班北京三日游导游词

北京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小吴,我将带你们去一个风水宝地—北京!

我将带领大家先去游览北京远郊——明十三陵,接着呢,带大家感受一下福气肆意的恭王府,然后参观“落后就会挨打”的典型——圆明园以及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瞻仰中国最好的大学——清华北大,最后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北京的四合院,当然来我会带大家好好地品尝一下北京的风味小吃。

大家还等什么?

快点和我一起开始咱们的京都之旅吧!

  

  

明十三陵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北京的远郊昌平区,那即将进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区。

利用这段时间,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十三陵的历史背景和说明。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风水术士到北京选择“吉壤”,其实就是吉祥的土地,准备修建陵寝。

当时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最后直到明永乐七年,才选定了现在的这片天寿山陵区,在周围有蟒山,虎峪,龙山和天寿山。

这里正符合了阴阳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还有温榆河经过这里,真可以说是风水宝地。

从此可见当时皇帝要为自己修建一个陵寝要耗费多少精力啊。

随后,就开始修建了长陵,经过四年终于竣工了。

那明朝历代的皇帝,也陆续在这里修建了陵寝。

而且从1409修建长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灭亡,这200多年间,明十三陵的营建工程从来没有间断过。

在这方圆40平方公里的范围,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还有许多的妃子,太子等等。

可是这里也没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在清兵入关以后,为了报复金人将清太祖的祖坟毁掉,所以就将这里烧了。

后来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为了笼络汉人,就下令修缮陵区。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并且开放了的长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宫已经被发掘了。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现在大家可能在想:

明朝不是有十六个皇帝么?

怎么在这里只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寝?

其实原因很简单,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当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因为被朱棣夺取了皇位,尸骨下落不明,所以这里就没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时候,他曾经被宦官王振怂恿,率军亲征,后来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被瓦刺军俘虏,这个事件称为“土木之变”,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册封为景泰帝,而后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夺取皇位的“夺门之变”,所以在十三陵中没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亲王的礼节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

这样一来,大家一定都明白了为什么这里叫做十三陵了。

现在大家看到滴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的神道。

1石牌坊

石牌坊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

牌坊结构为五楹、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雕砌,在额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龙、云图纹及麒麟、狮子等浮雕。

这些图纹上原来曾饰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远,现已剥蚀净尽。

整个牌坊结构恢宏,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质建筑工艺的卓越水平。

  

2大红门

大红门坐落于陵区的正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宫门,为陵园的正门。

大门两旁原各竖一通石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

凡是前来祭陵的人,都必须从此步入陵园,以显示皇陵的无上尊严。

大门两侧原设有两个角门,并连接着长达80华里的红色围墙。

在蜿蜒连绵的围墙中,另设有一座小红门和十个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驻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

现在这些围墙都早已坍塌,有些残迹尚依稀可辨。

  

3神道

大红门后的大道,叫神道,也称陵道。

起于石牌坊,穿过大红门,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筑,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的主陵道了。

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7公里,沿线设有一系列建筑物,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4碑亭

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

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6米多。

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

该碑碑文作于1425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1435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

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

碑文详细记录了长、永、定、思诸陵的残破情况。

碑东侧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费记录。

西侧是嘉庆帝论述明代灭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

华表和碑亭相互映衬,显得十分庄重浑厚。

在碑亭东侧,原建有行宫,为帝后前来祀陵时的更衣处,现已无存。

5石雕群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称石像生(石人又称翁仲)。

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

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中罕见的。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

将它们陈列于此,赋有一定含义。

例如,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

狮子和獬豸均是象征守陵的卫士。

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

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

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诚。

在皇陵中设置这种石像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了。

主要起装饰点缀作用,以象征皇帝生前的仪威,表示皇帝死后在阴间也拥有文武百官及各种牲畜可供驱使,仍可主宰一切。

 

6棂星门

棂星门又叫龙凤门。

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

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龙凤门西北侧,原建有行宫,是帝后祭陵时的歇息之处。

7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

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

占地182000平方米。

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定陵地宫可供我们参观。

定陵无字碑

神宗皇帝昏聩残暴,颇有点自命不凡。

在万历11年(公元1583年),他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不但在京西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地,确定建陵规划,而且还对所立石碑煞费了一番苦心。

这座石碑,巍峨壮观,雕饰精美。

碑座是一昂首远眺的蠵龟,环周衬以波涌浪迭,急流飞泻;那雕饰的鱼、虾、蟹、鳖,似凌波而起,蠵龟则宛如浮游于惊涛骇浪中。

顶端六龙交盘,似在游水戏珠,栩栩如生。

然而其碑身却并非是洁白无瑕的汉白玉,而是呈光泽清润的淡青色,在此底衬上,散布着浓淡相宜的斑纹,恰如高天徐徐飘动的云朵。

更有趣的是在碑阴的右上方,闪映着一个如盘大小的圆斑,质地缜密,晶莹洁白,与环周的颜色若明若暗,氤氲朦胧,犹似夜空中形成的“月晕”。

神宗皇帝许是要显示他的“正大光明”吧,遂将其美曰“高悬的明月”。

后人故有“月亮碑”之称。

为之还有一个离奇的传说!

说什么这座石碑中集聚了很多宝物:

碑上“月亮”不但会闪闪发光,还会随天宇间的日、月、星辰不停地转动……后来陵园遭到失火,碑中宝物乃烧至殆尽,“月亮”也随之停止了转动。

定陵博物馆

定陵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全部都是地宫的出土文物,并举办有“定陵出土文物陈列”,用于介绍定陵的概况、地宫的发掘过程以及万历皇帝朱诩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随葬器物。

金丝蟠龙翼善冠

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

下缘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

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

龙凤冠

定陵中还发现了4顶皇后戴的龙凤冠,用黄金、翡翠、珍珠和宝石编织而成,其中一顶镶嵌着3500颗珍珠和各色宝石195块。

宝藏库取来大碌带

带是用双层黄色素缎内夹皮革第一层制成,带上缝缀20块嵌宝金饰件,每一金饰件均为扁金制成的缠枝花形金托,托正中镶祖母绿一块,四周嵌石榴子红宝石及珍珠数颗。

据统计,带上共有祖母绿20块,石榴子红宝石91块,其中体积最大、价值最高的是祖母绿。

祖母绿属绿柱石类,产于西伯利亚、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哥伦比亚等地,质优者在国际市场上可与钻石相媲美。

国外有人因偶然获得一小块祖母绿而变成百万富翁;明朝时亦有一官吏手持祖母绿一颗,富商以500金购之则不售之事,可见该宝带之珍贵。

经中国地质博物馆鉴定,定陵出土的这条大碌带,其上祖母绿色绿、透明,品种极为名贵,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皇后的袍衫

定陵中出土最多的是丝织品。

整匹的丝织品在出土时依然色彩艳丽。

出土的衮服采用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织造而成,据说即使是最熟练的织匠,要织完这件衮服,也需要10年的时间。

随葬品里的皇后穿用的袍衫,采用的是复杂的刺绣工艺,整个袍衫总计使用了4种昂贵的丝线和11种不同的刺绣方法才全部完成。

定陵地宫

 

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一座,制如外罗城门,为陵寝第二道门,又称重门。

其左右各设有随墙式掖门一道。

院落之内无建筑设施,院落之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神厨三间,右侧建有神库三间。

  

第二进院落,前墙之间设祾恩门。

其制面阔五间(通阔26.47米),进深二间(通深11.46米),下承一层须弥座式台基。

台基之上龙凤望柱头式的石栏杆及大小螭首设置齐备。

前后还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字——祾恩殿。

其形制为重檐顶,面阔七间(通阔50.6米),进深五间(通深28.1米),下承须弥座式台基一层,围栏雕饰同祾恩门。

台基前部出有月台。

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

殿有后门,故台基的后面亦设踏跺式台阶一出。

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

刻龙凤戏珠(左升龙,右降凤)及海水江牙图案。

祾恩殿左右各设随墙式掖门一座。

院内沿中轴线设有两柱牌楼门(棂星门)一座、石几筵一套。

牌楼门的两柱作出头式,白石雕成、截面为方形,顶部雕坐龙,前后戗以石抱鼓。

石几筵,由石供案和石供器组成。

石供案作须弥座式,石供器由香炉(一座)、烛台(二座)、花瓶(二座)组成。

形制如长、永等陵。

8十三陵水库

我们在车上,可以远眺当年由毛主席指挥万人修建的十三陵水库外景

从十三陵出来,我们来到了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的府邸—亲王府

恭王府

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同年正月十八,和珅被“赐令自尽”。

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

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訢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1西洋门

花园正门为大理石雕花拱形门,欧式风格,雕刻得非常精致。

是北京仅存一处完整的欧式风格拱门。

入口处堆砌着一些假山,这些假山石都是当年从太湖运来的,其中有一块高高耸立着,酷似一女人,背对大门,低着头,抱着一小孩,这块送子观音石是从千百块太湖石中选出,未经任何人工雕凿。

和砷希望保佑他既广进钱财,又儿孙满堂。

2蝠池

假山前面是一个水池,形似一蝙蝠,又似一元宝,取名蝠池,“蝠”字谐音“福”;池的中心点正对着后面的镇宅之宝福碑,与之遥遥呼应;池水只能从东往西流,不能反向,不然的话就意味着钱财的流失,可见和砷的良苦用心。

3流杯亭

右侧是一个凉亭,名为“流杯亭”。

亭子地面上有一些窄窄的迷宫似的沟壑,据说大学士和砷经常和朋友们在此饮酒作诗,沟壑里流动着水,把酒杯放在上面随水漂流,停在谁的面前就罚谁饮酒作诗。

好不悠闲!

4升官路

从流杯亭下来,穿过安善堂,前面是一座亭子,叫“邀月台”,两侧有两条“升官路”通往亭子,所谓的“升官路”,就是两条坡度很陡的斜坡走廊,这种走廊在中国的古建筑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和砷在短期内连升九级跟这条“升官路”不无关系。

大家快来走走这升官路,有升官之妙用哦!

5福字碑

亭子前有许多太湖石,湖石连成九条龙,上方放着两只无底水缸,湖石吸水,就长出一层绿绿的苔,象九条绿色的龙在飞舞,可见和砷的野心。

石头下面安放着镇宅之宝——一块刻着一个“福”字的石碑。

这个“福”字可不同一般,当年康熙吃斋一个月,打坐时顿悟,题下这个“福”字,一气呵成。

这一个字中就包含了“子、才、多、田、寿、福”六个字,幸福人生缺一不可,然世人不可皆得。

字上方正中是一枚完整的康熙御印。

大家可以上前摸碑,希望摸一摸这“福”字也能给大家沾一点福气!

6蝠厅

再后面是一座蝠厅,窗户上、门上都是蝙蝠的图案,据统计一共有999只蝙蝠。

为什么不是一千只呢——根据“满则溢”的原则,和砷可不希望福气溢了。

和砷生活奢侈淫逸,妻妾成群,还纳了西洋小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纳洋人为妾的朝廷命官。

7大戏搂

邀月台右侧是一个大戏搂,此戏楼全部用木头建造,不用一枚铆钉,多年来从未漏过一滴雨,这在北方非常少见。

如果在南方,木结构在潮湿天气的影响下,会膨胀偶合得非常紧密,而北方气候干燥则无此条件,只有靠设计的科学性了,而且,台上在唱戏,不用任何音响装置,台下不管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清晰听到,且越靠后,声音越清晰。

圆明园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1文源阁

大家都知道圆明园原本是皇帝避暑之地,是以园林著称的。

其实它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2大水法

大水法由宫廷画师郎士宁设计的大水法(喷泉),也是圆明园里最大的欧式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也成为圆明园现今最标志性的建筑.

当年皇帝就是坐在这里观看水法,当他还在这里饮酒作乐时,却不知英国人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工业革命.

3海晏堂

海晏堂就是在这里通过机械保证水法的正常运作.

4黄花阵

黄花阵-(迷宫)一角迷宫的中间有一个八角亭子,八月十五的时候,皇帝坐在亭子里,宫女和妃子们打着花灯从入口进去,皇帝看着到处乱窜的宫女们哈哈大笑,谁先走进八角亭,会得到皇帝的赏赐.

5残桥

圆明园经过八国联军焚毁后,原来的二百多座大小桥梁被焚一空,只留下“天心水面岛”东南一座跨溪的残桥,南半面已残损。

这是一座单拱石桥,是“天心水面”与东面“敷春堂”相连接的一座很普通的石桥。

也是保存至今的唯一的老石桥。

中关村

中关村是中国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

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

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

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

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中关村周围有两所众所周知的高校,大家猜猜是哪两所高校啊?

哈哈,就是北大和清华!

让我们先去清华大学感受一下未名湖畔的美丽吧!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园,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朝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校园周围高等学府和名园古迹林立,园内林木俊秀,水木清华;清澈的万泉河水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

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

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

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

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

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

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

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

4闻一多纪念亭

闻一多纪念亭是一座古式六角亭,为纪念校友闻一多先生而建的。

该处原有钟亭一座,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

亭内原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铸有“大明嘉靖甲午年五月日阜成门外三里河池水村御马监太监麦监造”。

钟声清脆,远及海淀。

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期间,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运动,终为反动派所不容。

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于昆明住所前。

5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

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

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

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

《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

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6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

总面积4650平方米。

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7荷塘月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8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

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

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9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

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

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

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

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

这一建筑入选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看完了清华,你是不是被未名湖旖旎的景色所着迷了?

大家快跟上,加快脚步!

咱们还要去参观北京大学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旧称:

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以中国最高学府的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当时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身兼中国最高学府与国家教育部的双重职能。

北大传承着中华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辛亥革命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奠定了北京大学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

抗战后南迁,1937年9月,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5月西南联大解散,北京大学迁回原址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

1.西门  

北京大学的西校门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燕京大学主校门。

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

这座校门是由燕京大学校友捐资修建,故而又称之为校友门。

燕京大学有着众多杰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黄昆院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等等。

历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学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今天的北大有着深远的影响。

  

北大西门上面挂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北京大学书写的校名,他所书“北京大学”四个字苍劲有力,气势雄浑。

今天这座北大西校门仍然是北大师生进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对着的是蔚秀园北大教工宿舍区;而每到节假日全国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来的人民常常在这里驻足留影,做为他们来到北京大学的存照。

今天,北大西门已经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博雅塔  

博雅塔,是使用功能、艺术造型、环境协调三方面高度统一的建筑杰作。

它在未名湖中的倩影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

博雅塔位于未名湖东南的小丘上,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

它原是校园供水水塔,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乃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

  

巍峨的博雅塔和它周围的松柏以及波光荡漾的未名湖构成燕园的一大景观。

由于建筑位置的巧妙,在北大内外,从梁柱、古树之间,时见它的身影,更增几分秀丽神奇。

博雅塔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站在湖畔,纵观着风云变幻,那紧锁的塔门,就像这位老人紧闭的心扉,包含着人生的悠悠岁月。

3.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似乎汉唐之于中国一样,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

未名湖是北大的灵魂,作为一种表征北大的意象而深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未名湖很静。

她安然地躺在燕园之中,周围起伏的地势与湖岸交接形成的流畅的线条,将未名湖勾勒得如同一块温润的软玉。

湖畔杨柳依依、曲径通幽,则使她显得更加淡泊宁静。

  

未名湖被未名北路和未名南路合抱,沿北路东去,漫步湖边,可以体验到未名湖美丽的神韵。

风过无痕,水面上却泛起粼粼波光,湖周围树木葱茏,春天鹅黄、夏日浓密、秋季金黄灿烂,季季各有不同,但未名湖的神韵却不会变。

到了冬季,未名湖上坚冰成型,湖面上就是滑冰人的天下了。

每天下午,无数校内校外的滑冰爱好者齐聚湖面,偶尔会排成长队,也间或会撞成一团,一时间欢笑声、尖叫声齐齐响起,那青春飞扬的景象,哪还有半点冬日的寒意。

4.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典风格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