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175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docx

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方案

1.适用范围1

2.编制依据1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1

4.劳动力组织1

5.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2

6.施工准备2

7.作业程序2

8.作业方法2

9.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15

10.危险点分析16

1.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主厂房A~B跨30米层高大模板脚手架搭设。

2.编制依据《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主厂房上部结构图》N275Z-G0201-2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工程概况

主厂房30米层2、3、4、6、7、8轴间安装钢煤斗,钢煤斗重约300吨,此处大梁设计断面尺寸为600×2600mm,30米层净高。

框架梁混凝土强度为C30。

主要工程量

钢筋

(t)

模板

(m2)

(m3)

钢管φ48

×

脚手板4××

对拉螺栓

(φ14)

196

750

1960

220t

150块

4.劳动力组织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4.1.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4.1.2施工人员工作前必须经过施工技术质量交底,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应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4.1.3特殊工种工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登高作业须经等高体检合格。

4.1.4现场操作人员均应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主要劳动力

工种

数量

备注

工种

数量

备注

施工、技术人员

4人

焊工

4人

现场焊接及埋件制作

专职安全员

2人

起重工

2人

材料垂直运输

专职质检员

2人

力工

20人

指挥吊运材料

电工

2人

架子工

15人

搭设脚手

钢筋工

30人

木工

35人

支模板

5.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

工、器具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

平板车

4

CQ382

逆变焊机

2

J2经纬仪

2

S3水平仪

2

钢卷尺

4

50m

钢筋加工机具

2

木工加工机具

2

塔吊

1

QZ63

手提砂轮切割机

2

6.施工准备

劳动力组织配备齐全、并已就位。

施工需用的工器具、仪器已准备齐全,可投入使用。

施工材料已落实,并运至现场待用。

施工用水、电已预先引接到位,材料运输道路通畅。

对于有关施工技术要求已掌握,并对工人进行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电工、架子工、起重工、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证件报审并持证上岗。

7.作业程序

定位放线→梁底排架搭设→铺设梁底模→钢筋绑扎→支梁侧模→支撑加固

8.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1中心线控制

用经纬仪将通过验收的控制轴线测放在短柱侧面,弹好墨线,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30米层轴线控制时,用经纬仪或线锤在柱轴线由柱根部对中向上找正,控制梁的位置。

8.1.2标高控制

30米层施工时,标高从米层框架柱上原先设定的基准点(相当于绝对标高+)向上翻测,并用水准仪抄平进行控制。

排架搭设

8.2.1主厂房框架施工时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施工,该满堂脚手架承载米层上,并在楼面上铺设脚手板,避免脚手管对楼面进行损坏,由于层高大于8m,脚手架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

8.2.2钢管采用ф48×,采用单立杆,材质Q235-A,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8.2.3扣件应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规定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8.2.4脚手板板宽25cm,板长为4m,厚度为50mm,每块重量不大于30kg,利用12#铁丝与钢管扎牢,铁丝扣应朝下。

8.2.5搭设:

大梁支模立杆间距为600mm,步高为1200mm。

1.搭设方向

⑴平面方向:

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⑵立面方向:

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1步的

纵向和横向平杆,随校正立杆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2.具体搭设程序:

弹出位置线→按控制线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立立杆,底部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设置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水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次全面检查构架质量和简支梁固定情况,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及其以上各步架→随搭设进程及时搭设剪刀撑

1)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及时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底座安放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脚手板。

3)立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符合本方案8.3.1中规定;

4)纵向水平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的搭设符合本方案8.3.9规定;

(2)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5)横向水平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搭设横向水平杆符合本方案8.3.1规定;

6)纵向、横向扫地杆搭设符合本方案8.3.1规定。

7)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符合本方案8.3.1的规定,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

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8)扣件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相同;

(2)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且不应大于;

(3)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

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

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大于

150mm;

(4)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

100mm。

9)作业层、斜道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栏杆和挡脚板均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为;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10)脚手板铺设符合下列规定:

(1)铺满、铺稳;

(2)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符合本方案8.3.1规定;脚手板用直径12mm的圆钢

和12号铁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3)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自底层作业层向上的通道满铺,卸料平台满铺。

8.3.1脚手架构造要求

8.3.1.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如图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当使用木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如下图:

横向水平杆计算跨度)不应大于(l为横向跨度),且不应大于50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当使用木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小于180mm。

3)脚手板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层脚手板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木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扳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大于300mm(如下图: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

(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8.3.1.2立杆

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如下图:

纵、横扫地杆构造)

3)脚手架步距。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规定:

a)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

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

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b)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

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8.3.1.3连墙件

1)连墙件的布置符合下列规定:

a、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b、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

定;

c、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短形布置;

2)连墙件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

a、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采用上斜连接;

b、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拉筋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少于

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拉筋尽可能采用钢管、扣件连接。

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

面的倾角在45o~60o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

抛撑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8.3.1.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1)双排脚手架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2)剪刀撑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b、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c.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符合本方案8.3.1的规定;

d.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横向斜撑的设置符合下列规定:

a、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b、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模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8.3.15卸料平台

1)搭设位置及数量:

搭设位置在主厂房5-7轴线(8m*8m)并与排架连成整体,。

2)构造形式:

集料平台搭设满堂脚手架。

立杆纵距为1.2米,立杆横距为米,大横杆步距

为米,在集料平台上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致,满铺脚手板,每层竹笆用铁丝绑扎牢固,不允许有孔隙。

集料平台与排架相连,设置宽通道,该集料平台设计允许荷载为270KG/M2。

8.3.2检查与验收

8.3.2.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1)新钢管的检查符合下列规定:

a、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b、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c、钢管表面平直光滑,不有孔洞、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d、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分别符合本方案8.3.11.1第5)条规定;

e、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2)旧钢管的检查符合下列规定:

a、表面锈蚀深度符合本方案8.3.11.1第5)条的规定。

规定。

锈蚀检查每年一次。

检查时,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b、钢管弯曲变形符合本方案规定。

3)扣件的验收符合下列规定:

a、新扣件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b、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c、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4)脚手板的检查符合下列规定:

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5)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示意图

检查

工具

1

焊接钢管尺寸(mm)外径48壁厚

游标

卡尺

2

钢筋两端面切斜偏差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游标

卡尺

4

钢管弯曲a.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

≤5

钢板尺

b.立杆钢管弯曲3m

≤12

≤20

c.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30

 

8.3.2.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技术要求

容许偏

示意图

检查方法

及工具

1

立杆垂直度

最后验收垂直度

20-80m

H/200

±100mm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

搭设中检查垂直

度偏差的高度

不同设计高度H时允许偏差

50m

40m

20m

H=2m

H=10m

H=20m

H=30m

H=40m

±7

±20

±40

±60

±80

±7

±25

±50

±75

±7

±50±100

2

步距偏差

±20

钢板尺

柱距偏差

±50

排距偏差

±20

3

纵向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水平仪或

水平尺

同跨内、外纵向水

平杆高差

±10

4

双排脚手架横向平杆外

伸长度偏差

外伸500mm

-50

钢卷尺

5

主接点处各扣件距

主接点的距离

a≤150

钢板尺

同步立柱上两个相

邻对接扣件的高差

a≥500

钢卷尺

6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

距主接点的距离

a≤h/3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距主接点的距离

a≤L/3

7

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值

40—

扭力扳手

8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

45°—60

角尺

9

脚手板外

伸长度

对接

a=130-150

l≦300

卷尺

搭接

a≥100mml≥200mm

卷尺

模板工程

8.4.1上部结构施工采用双面覆膜木夹板1220×2440×15m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模板施工,50mm×75mm木方间距200作为背肋。

8.4.2模板施工严格按翻样图纸在模板加工场进行制作成型,现场拼装、就位和架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施工员按平整度及断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8.4.3木模配后两边钉50×60mm方木,钉板肋所用钉子的钉帽应与模板面齐平,且钉子位置应横平竖直,间距均匀一致。

最后将木模编号标于模板上,以便使用。

8.4.4大梁需用ф14的对拉螺杆加固,双螺帽,间距为500mm×500mm,内楞间距为300mm,外楞间距为600mm。

8.4.5大梁支模立杆间距为600mm,步高为1200mm,横杆间距为600mm,距离地面200mm高布置一道扫地杆,排架间距为1200mm,走道间距为1200mm,栏杆高度为1200mm,栏杆的横杆间距为600mm;立杆、大小横杆接头应相互错开,立杆要垂直,横杆要水平,扣件螺杆要拧固适度,使扣件具有足够抗滑拉扭能力。

模板纵、横方向的水平方向拉杆、剪刀撑均应按要求布置,排架两侧加交叉的剪刀撑加固。

梁支撑加固如下图所示:

3000mm高大梁加固图

8.4.6梁底模安装方法:

框架梁以φ48×钢管作为格栅、牵杆,格栅间距@300mm牵,杆间距@600mmφ,14@500对拉螺栓进行梁侧加固;

8.4.7计算

梁模板以截面尺寸为2800mm(高)×700mm(宽),长为12000的梁进行计算:

30米层2.80m高梁支模架计算:

梁截面尺寸:

长×宽×高=12000×700×2800mm,模板底层小楞木采用¢48*钢管,间距400mm,底模大楞采用50×100方木,间距200mm,侧模内楞采用¢48*钢管,间距250mm外,楞采用Φ48×钢管,间距500mm;对拉螺栓采用14圆钢,间距500×500mm。

8.4.7.1底模挠度验算

1)荷载计算:

梁新浇砼自重:

F1=25××=49KN/m2

钢筋自重:

F2=××=KN/m2

模板及楞木自重:

F3=[5×(×+×)+×20××(12×]××=m2

振捣砼产生荷载:

F4=2××=m2

组合荷载:

ΣF=KN/m2

2)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砼产生荷载及¢48*钢管产生的荷载,则:

q1=[+×(20×××)/(12×]=KN/m

梁简为化为三等跨梁计算,跨间距500mm,根据查“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得:

w=0.677q1l≤[w]

100EI

w—为木模板板及底楞挠度

[w]—为底模允许挠度

q—底模承受侧压力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E—木模弹性模量E=9×103N/mm2;

I—弯矩平面内底模惯性矩(mm4)查材料表得:

I=(500×183)/12+121900×20×2=5119000mm4

W=1l100EI≤[w]=l/400

=××5004/100×9000×5119000≤=<(可)

8.4.7.2侧面模板验算:

1)荷载计算

1)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按以下公式计算,并取其较小值:

0.22

25.00

20.00

5.71

1.00

1.15

3.00

1.73

62.60

F=гCH

 

гc

H

F

25

3

75

 

式中:

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4KN/m3;

t0——t0=200/(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20℃),意义同前;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根据现场施工取3m/h;

H取2.80m;

β1——β1取;

β2——β2取;意义同前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形,见下图所示:

/22

F1=×25×200/35×××3/2=m2F2=25×=70KN/m2

取两者中小值:

即F1=m2

(2)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2

=××=m2

F-荷载设计值(KN/m2)

F1-荷载标准值(KN/m2)

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查表17-79,取值为;荷载折减系数的取值:

根据P1293页中,取值为;(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设计值F根据P1292页中,取值为4KN/m2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查表17-79,取值为;荷载折减系数的取值:

根据P1293页中,取值为;

F=F3×分项系数×折减系数

2

F=4××=m2

F-荷载设计值(KN/m2)

F3-荷载标准值(KN/m2)

4)荷载组合

,2

F,=+=m2

500mm。

2)挠度验算:

因档距为500mm,跨数超过3跨,按3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取砼侧压力设计值F=mm2,E—底模弹性模量E=9×103N/mm2;

I—弯矩平面内底模惯性矩(mm4)查材料表得:

I=500×183/12+121900×20=2681000m4m化为线荷载:

q=×=KN/m

W=1l100EI≤[w]=l/400

=××5004/100×9000×2681000≤

=<(可)

3)大横楞验算

因档距为500mm,跨数超过3跨,按3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500mm。

化为线均布荷载:

q1=F,×1000=×=mm用(于计算承载力);q2=F×1000=×=mm用(于计算挠度)。

(1)抗弯强度验算:

22

M=1m2=××5002=×

查施工手册“2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公式为:

σ=M/W=×105/2××103=MM2〈f=215N/mm2,满足要求。

E=2××105,I=2××104mm4,W=×103mm3

(3)挠度验算:

W=1l100EI≤[w]=l/400

454

=××5004/100×2××105×2××104≤=≤(可)

8.4.7.3钢管立杆验算根据立杆稳定验算公式:

≤f

脚手管E=×105N/mm;I=×10mm;i=;A=489mmf—杆件允许抗压强度(KN/mm2)f=KN/mm2N—立杆轴心力设计值N=××=ψ—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查表5-22得ψ=N=(×489)=<(满足要求)

A

立杆间距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